果不其然,是南洋傳來了新的消息。
小胖鈞激動地說道:
“蘇師傅!我大明艦隊抵達馬尼拉,南洋百姓在港口歡迎,呂宋華商都齊聚馬尼拉,說是要重建呂宋國,向大明繼續朝貢!”
“這可是大大揚了我大明國威啊!”
蘇澤卻沒有小胖鈞這么激動。
一方面是因為他已經從系統知道了結果,知道大明艦隊會順利抵達馬尼拉。
另一方面他也沒有小胖鈞這么樂觀,馬尼拉只是呂宋島一座城,并不能代表整個呂宋地區。
西班牙和佛郎機在本地的經營相比,大明才是一個新兵蛋子。
如果僅僅是控制馬尼拉一座城市,那還談不上大明重回南洋。
不過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馬尼拉位置關鍵,是呂宋的重要支點。
如果按照原來歷史發展,西班牙人會占領馬尼拉,并開啟呂宋殖民時代。
但是現在西班牙懼怕和大明的戰爭斷絕東方航線,所以不敢正面和大明沖突,這反而給了大明操作的空間。
不過小胖鈞也不是一味的樂觀,他說道:
“舅舅得到的消息,我大明水師南下的時候,遭遇了多股海盜的襲擊,在南洋還傳說水師護送的是我大明的寶船。”
蘇澤接過了李文全的信,看完之后他說道:
“這些消息,應該是西班牙人或者佛郎機人放出來的,他們不敢明面上反對我大明水師下南洋,但是又懼怕大明重新介入這些地區,所以就蠱惑海盜來襲擊水師。”
小胖鈞捏著拳頭說道:
“孤也是這么想的!這些西洋蠻夷當真是好陰險!”
“我大明王師抵達馬尼拉,可是狠狠打了這些西洋蠻夷的臉!”
蘇澤適當的給了好弟子一個鼓勵道:
“也是太子殿下高瞻遠矚,如今正是下南洋好時機。”
小胖鈞被蘇澤夸得十分受用。
蘇澤也分析過,原時空萬歷那別扭的性格,大概和緊繃缺愛的童年有關。
原時空,隆慶駕崩后,負責萬歷教育的張居正過于嚴肅,對皇帝的要求也太嚴格。
而李貴妃,日后的李太后也是同樣的性格,打擊教育為主,鼓勵教育太少。
所以這方時空中,蘇澤很重視對小胖鈞的鼓勵教育,也支持他進行各種嘗試,盡量給他一個寬松的童年環境。
果不其然,在自己擔任東宮講官的這些日子,小胖鈞明顯開朗了很多。
蘇澤最支持南洋計劃,除了本來他就支持向南洋擴張之外,也是支持好弟子進行政治軍事的實踐。
蘇澤說道:
“殿下,接下來有什么計劃?”
計劃?
小胖鈞一臉的茫然,大明水師抵達馬尼拉,不就計劃完成了嗎?
小胖鈞說道:
“當然是繼續南下,按照計劃前往馬六甲,介入佛郎機人和奧斯曼人的戰爭啊。”
蘇澤搖頭說道:
“殿下,仗不是這么打的。”
“馬六甲距離我大明海疆千里,大明水師勞師遠征,不是朝堂一紙軍令,就能讓水師在馬六甲賣命的。”
朱翊鈞想了想也覺得蘇澤說的有道理。
經過這些年的鍛煉,小胖鈞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當年自己管理皇家的產業,那些商人還敢在自己眼皮底下搞小動作,侵占皇產。
更不要說遠在千里之外的艦隊了。
小胖鈞也明白了自己的命令不切實際,于是虛心請教道:
“還請蘇師傅賜教。”
蘇澤說道:
“馬六甲之戰,不是短期之內就能分出勝負的,所以殿下也不必操之過急。”
小胖鈞也點頭。
海戰是個漫長的過程,持續的時間甚至要比陸地上的戰爭還長。
因為風帆時代的海戰,要宣布完全勝利,就只能徹底摧毀敵國的艦隊。
但是在海上消滅一國的艦隊,這是多么困難的事情。
別的不說,佛郎機人就是把艦隊龜縮在馬六甲港內,奧斯曼人就拿他們沒辦法。
原時空里,英國人和西班牙海上爭霸用了幾十年時間。
就是到了近代,有了雷達飛機這些偵查手段,太平洋戰爭也打了三年。
所以馬六甲戰爭才拉開序章,雙方都還在試探階段。
蘇澤說道:
“大明要做的,是經營馬尼拉,幫助馬尼拉建立防御,然后讓艦隊回航。”
“回航?”
蘇澤點頭說道:
“水師艦隊遠征海外,必須要隔一段時回航休整的。”
“殿下,水師也是大明子民,是大明子民就會思鄉,這都是人之常情。”
“水師不是兵器上的棋子,要讓水師效命,不能只靠命令。”
朱翊鈞連連點頭,這么說來大明水師確實不容易了。
原本他們接到的命令就是巡航琉球,最后繞去了澎湖,現在又被派往了南洋馬尼拉。
蘇澤繼續說道:
“而且這支水師是我大明水師的種子,是我大明最有遠航經驗,還進行過實戰的艦隊,等水師返航以后,登萊的新船就可以下水了,可以擴編艦隊了。”
聽到這里,朱翊鈞也明白了艦隊的寶貴,連忙說道:
“那還是盡快讓大明水師歸航,這么寶貴的艦隊可不能折損了!”
蘇澤微微點頭,能從利害關系出發,讓小胖鈞明白軍隊的重要性,這已經是相當的進步了。
大明水師能安全航行到馬尼拉,打通前往呂宋的航路,已經是了不起的進步了。
只要經營好馬尼拉,再以馬尼拉為支點,就可以進一步經營南洋了。
而以現在大明的影響力和實力,只要大明能下定決心重返南洋,那時間就是站在大明這邊的。
“火長,您不去參加宴會嗎?”
直沽號的瞭望手張司,見到火長張敬修還是一身常服,疑惑的問道。
大明水師作為特殊兵種,是專門配發衣服的。
軍官的衣服分為常服和禮服兩種。
常服就是在軍艦上穿的衣服,大明水師的常服下半身都是褲子,而上半身則是對襟的開衫。
禮服則是在正式場合穿的衣服,下半身依然是褲子,但是上半身則是類似大明官袍設計的長衫,還配發官靴和蓋沿禮帽。
據說下半身褲子的方案,是蘇翰林堅持的,但是上半身的衣服方案,在禮部兵部之間幾經爭論,才達成了這么一個各方都妥協的結果。
但是對于海上的船員來說,褲子確實十分的方便。
因為在海上工作的特殊性,經常要爬上爬下,越是簡單風格的衣服越是實用。
張敬修搖頭說道:
“不了,我把馬尼拉港口的海圖復核完畢再說。”
張司接過算籌說道:
“火長,我幫您算吧。”
張敬修抬手問道:
“你不是已經準備下船了嗎?”
這次南洋航行中,張司多次提前發現海盜的蹤跡,積攢了不少的功勞。
船長想要提拔他做軍官,但是張司卻提出要跟著張敬修學習航海。
船長李經承諾返回登萊后,送張司去航海修習班讀書。
沒辦法,火長是技術軍官,水師規定必須要由科班出身的人擔任。
如果張司能從航海修習班畢業,那他才有資格擔任航海長。
張敬修對于這個好學的瞭望手也很喜歡,聽說他有成為火長的志向后,也提出讓張司擔任自己的助手,提前教授他有關航海的知識。
只不過算學天才畢竟還是少數,張司花了很多精力才勉強算學入門,但是他相當能吃苦,不放過每一次計算的機會。
張敬修又說道:“岸上的漏刻準備好了嘛?”
張司連忙點頭說道:
“已經校準了。”
張敬修說道:
“那今天夜里我們上岸繪制歲星的星圖。”
大明水師的火長們,在啟航前都接到了命令,要求他們每到一個港口,都要在岸上校準時間,繪制午夜的星圖。
據說這道命令是太史院下達的。
其他火長都對太史院到底是個什么機構不清楚,但是張敬修知道這是只屬于宮廷的天文機構,少史黃驥正在負責進行四海測驗,重訂大明歷法。
張敬修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繪制歲星星圖,但是他還是忠實的完成了太史院的命令。
張敬修不知道,黃驥要求他們繪制歲星星圖,是為了繪制更精確的海圖。
歲星就是木星,而黃驥要求測繪的是木星幾個衛星的位置。
這些位置可以通過最新的望遠鏡觀測到。
而木星和其衛星的位置,也就是一把精確的“天鐘”。
校準當地時間后測繪午夜的木星星圖,就能測算出當地的時間和大明本土時間的時差,從而利用這個時差計算出經度來。
緯度就容易了,鄭和時代就可以用牽星板計算緯度,現在蘇澤“發明”的六分儀就可以輕易算出緯度來。
經度和緯度確定,就能繪制更加精確的地圖。
不過很可惜的是,木衛法計算天鐘,因為木星的衛星比較難觀測,所以需要平穩的觀測環境,必須要在平穩的陸地上才行。
而且海上也沒辦法校準漏刻,木衛法只能在陸地上使用。
但是木衛法也不是天鐘法的終點,經度測量中還有更方便的月相法。
黃驥就在紫金山天文臺計算月相周期,試圖從這條路上攻克經度測量的難關。
就在張敬修帶著張司準備下船測繪的時候,馬尼拉的南洋通政署中,正在舉行一場宴會。
提督李超,宣慰使宸昊,除了留守艦船的軍官外,全部身穿禮服出席。
而馬尼拉方面,在馬尼拉有影響力的舊貴族,華商家族,土邦首領,也全部齊聚在此。
沒辦法,大明水師抵達馬尼拉的場景太震撼了。
這次大明水師南下,遭遇到了的大量海盜攔截襲擊,不過都被大明水師擊退。
到港前最后一站,是在馬尼拉附近,和呂宋著名海盜汪神婆之戰。
據說這名汪神婆原本是呂宋島上的土人,年幼的時候被一支華人海盜劫掠去,成了海盜首領的小妾。
汪神婆卻一步步上位,最后殺了華人海盜首領,成為這支海盜的頭目。
那名華人海盜首領姓汪,所以她也以汪為姓,而每次出去劫掠之前,汪神婆會用活人獻祭海神,并且跳起神婆舞蹈“賜福”艦隊,因此在南洋被稱之為汪神婆。
汪神婆擁有大小艦艇三十艘,在馬尼拉附近是一股相當龐大的海上勢力。
進出馬尼拉的商人,不僅僅要向馬尼拉的港口交稅,還需要向汪神婆繳納過路費。
可這樣一支強大海盜,在馬尼拉附近的海域,也就是在自家地盤上,被大明水師擊敗。
就連汪神婆本人,也被大明水師斬殺,腦袋掛在船頭上駛入了馬尼拉港。
也虧著汪神婆主動上來,讓馬尼拉上下見到了大明水師的強大,這也省去了很多工夫。
馬尼拉“喜迎王師”,這可不是因為什么歷史上的朝貢關系,而是大明水師的實力。
所以今天南洋通政司主司張宣的這場晚宴,并不是一次簡單的接風宴,而是要利用大明艦隊抵達馬尼拉的影響力,整合馬尼拉上下的勢力。
而在場的馬尼拉上層其實也心知肚明,他們也接過了張宣遞過來的臺階,在晚宴開始后不久,馬尼拉各大家族的代表,就齊聚在通政司的正堂開會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馬尼拉的十家呂宋舊貴族,十六家大型華商家族,七個馬尼拉附近的土邦部落,共同組成一個二十三人的馬尼拉市政議會,管理馬尼拉這座城市。
而這個新的政權自稱為呂宋國,以呂宋國的名義再次向大明朝貢。
可這樣的結果,卻在大明使團這邊開始了爭論。
提督李超很不理解馬尼拉這種政治現狀,他首先反對說道:
“馬尼拉并非呂宋,豈能以呂宋國的名義朝貢?”
宣慰使宸昊的也保持反對態度,他反對的理由倒不是這個“馬尼拉呂宋國”的法統問題,而是對他們的政體提出質疑:
“堂堂一國連個國主都沒有,還算是什么國?既然沒有國主,如何遞交國書?”
通政署主司張宣看著兩位比自己官大很多的水師話事人,在場只有他是支持馬尼拉呂宋國朝貢的。
他吸了一口氣說道:
“兩位大人,要不然還是先將國書和使臣帶回去,請朝堂上的大人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