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51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

熊貓書庫    大宋文豪
🔊點這里聽書

  嘉祐二年,三月十一日。

  寅時剛過,東華門外已是人聲鼎沸。

  殘月西垂,晨星未隱,開封城的輪廓在靛藍天幕下顯出一種肅穆的沉寂。

  然而這皇城東門之外的氣氛,卻早被另一種熾熱的期盼所點燃。

  黑壓壓的人群如同潮水般涌動著,將偌大的廣場塞得水泄不通。

  舉子、親眷、仆役、看熱鬧的市民,乃至穿梭叫賣早點湯餅、熱飲子的攤販,交織成一片喧囂沸騰的場景。

  空氣中彌漫著宿夜未散的清寒,更混雜著食物的香氣。

  陸北顧趕到時,天色已透出些許蟹殼青。

  他幾乎是被人群推搡著向前,好不容易才在靠近宮墻的一處略高路坎上尋到蜀中同鄉聚集之地。

  蘇軾、蘇轍兄弟早已到了。

  蘇軾面色仍稍稍有些蒼白,卻掩不住眉眼間的飛揚神采,裹著一件厚實的袍子,正搓著手與旁人談笑。

  蘇轍則顯得沉穩許多,見到陸北顧擠過來,連忙招手。

  “陸兄,這邊!”

  陸北顧奮力擠過去,拱手與眾人見禮。

  “可算來了!”

  崔文璟一把拉住他,聲音因激動而顯得微微發顫:“這陣仗,比省試放榜那日都更駭人些啊”

  崔文璟今日特意換了件新的綢衫,洗了頭發,梳束得一絲不茍,只是眼底布滿血絲,顯是一夜未眠。

  蘇軾朗聲笑道:“東華門外唱名,乃是男兒一生至榮之時,非同凡響,自然是能來的都來了。”

  說話間蘇軾呵出團團白氣,隨即又咳嗽了幾聲。

  “子瞻兄身體可大好了?”陸北顧關切問道。

  他見蘇軾雖仍有病容,但精神極旺,心下稍安。

  “無妨無妨。”蘇軾擺手,笑容灑脫,“基本無礙了,只是偶爾清咳兩下罷了。”

  隨后,陸北顧憑借著身高優勢,開始向周圍掃視。

  只見東邊不遠處,福建士子正聚作一團,章惇、林希、章衡、呂惠卿幾人站在核心。

  他們的神色與省試放榜時的沉郁截然不同,個個目光灼灼,緊盯著那緊閉的朱漆宮門。

  林希正與身旁的呂惠卿低語:“省試之辱,今日必雪!”

  呂惠卿點點頭道:“彼時風雪酷寒,非戰之罪,而如今功名得失,在此一舉了。”

  聽了呂惠卿的話,驕傲的章惇冷哼一聲。

  他昂起頭,下頜線條繃得極緊:“什么功名得失在此一舉?若是殿試還考不到最前頭去,我寧愿不要這功名,回鄉重頭再考一遍。”

  旁邊的章衡聽了,沒說什么。

  章衡對章惇的性格很了解,知道章惇確實是這種不屈居人后的人,要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能當官就已經很好了.然而對于章惇來講,自視甚高的他必須要有一個滿意的名次,如果名次不滿意,到手功名不要的事情,他真的能干出來。

  不過在章衡看來,章惇固然天資卓絕,但還是太年輕了,應試的功力差了那么一絲。

  稍遠些,曾鞏、曾布與一眾江西同鄉肅然而立。

  曾鞏依舊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舊衫,神色比常人更平靜許多,仿佛周遭的喧囂都與他無關,但他身后的曾布低頭看去,卻能發現他負在身后的手,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

  王韶站在他們附近,神色輕松,與朋友低聲交談著,偶爾抬眼望向宮門,嘴角含笑。

  對于絕大多數貢士來講,他們自知無力爭奪前排,對排名早就不抱希望了,反而心態放平了。

  畢竟,通過殿試就意味著有官可做,人生從此與過去便是天壤之別。

  河南府的舉子們則簇擁著李寔,這位披著貴重貂裘、氣度雍容的中年人,此刻也難掩期待,時而與身旁的程顥、程頤兄弟交談幾句,時而又望向宮門方向,朱光庭等年輕士子更是興奮難耐,踮腳張望。

  時間在焦灼的等待中一點點流逝。

  天際漸明,晨曦染紅了云朵,給巍峨的宮墻鑲上一道金邊。

  突然,沉重的宮門內部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和金屬甲葉碰撞聲。

  “要開門了!”不知誰喊了一聲。

  這一聲如同投入滾油的冷水,瞬間引爆全場。

  很多人都不自覺地向前涌去,人群如同漲起來的潮頭一般,隨后又被維持秩序的禁軍士兵死死攔住。

  “肅靜!肅靜!”

  東華門前的禮部官員聲嘶力竭的維持秩序,聲音卻迅速被淹沒。

  “吱呀——”

  伴隨著一聲沉重悠長的鈍響,東華門那兩扇巨大的朱漆宮門,終于緩緩向內洞開!

  門內,隱約可見身著緋袍的官員身影,以及被黃衣內侍們抬著的,那卷決定數百人命運的明黃帛榜。

  ——金榜!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這一刻屏住了。

  千百道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死死釘在那緩緩顯現的宮門通道上。

  唱名,即將開始!

  此時此刻,東華門外,萬籟俱寂。

  方才的鼎沸人聲,在宮門洞開的剎那,竟奇異地平息了下去。

  一種近乎窒息的緊張感攥住了每個人的心臟。

  城頭的旌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內侍們將金榜橫著拉開,不過因為人實在是太多,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看不見排名的。

  但這沒關系。

  這個場合,是有專門的嗓門大、音色好的禮官來負責唱名的。

  沒讓眾人多等,金榜剛展開,禮官便開始唱名了。

  他那沉穩而極具穿透力的唱名聲,一字一句,清晰地回蕩在東華門外。

  “嘉祐二年丁酉科殿試,一甲進士及第,欽定第一名——瀘州陸北顧!”

  哪怕有心理預期,陸北顧仍只覺得耳邊“嗡”的一聲,周遭的一切聲響瞬間褪去,血液轟然沖上頭頂,又驟然回落,四肢百骸竟有些發軟。

  他看到了身旁的蘇軾猛地瞪大了眼睛,蘇轍激動地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崔文璟更是張大了嘴,仿佛在吶喊,他卻沒聽到任何聲音。

  他還看到了無數道目光在此刻瞬間聚焦在自己身上,驚羨、贊嘆、嫉妒.

  又過了一瞬,陸北顧終于聽到聲音了。

  “陸兄!狀元!是狀元!”

  蘇轍的驚呼聲此時也終于沖破喉嚨,帶著與有榮焉的欣喜。

  “天下魁首!”

  “陸兄當真舉世無雙!”

  “我蜀中出文魁矣!”

  蜀地士子們瞬間沸騰起來,紛紛涌上來道賀,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陸北顧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的心神從那巨大的沖擊中鎮定下來。

  他拱手向四周致意,指尖卻抑制不住地微微顫著。

  還沒等這邊的喧嘩平息下來,禮官便接著念了下去。

  “一甲進士及第,欽定第二名——建州章衡!”

  “嘩——”

  閩地出榜眼了,福建士子的人群中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方才那壓抑的氣氛一掃而空。

  章衡緊繃的面容驟然松弛,嘴角難以抑制地向上揚起。

  然而聽到這個排名,不僅是林希和呂惠卿的目光變得復雜了起來,就連章惇的臉色,也瞬間沉了下來。

  身邊這幾人心思各異,竟是沒有如蜀地眾人祝賀陸北顧一般,第一時間去祝賀章衡。

  好在,場面也就尷尬了幾瞬,隨后便響起了一陣幾人的恭喜之語。

  唱名仍在繼續,每一個名字的報出,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弦。

  “一甲進士及第,欽定第三名——曹州竇卞!”

  而前十名都是帶著“欽定”字眼的,這也是官家在殿試里的權力,即對前十名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排名。

  除此之外,其他工作則都是由臨時選派的考官幫忙做的。

  那些隱于幕后的編排官、對讀官、出義官、點檢官、詳定官等,今年攏共三十二人,算是不為人所知的殿試團隊。

  反正這差事確實沒禮部省試風光,因為殿試的目的本身也不是選拔,而是讓考生們感覺到自己是“天子門生”,所以露臉的只能是官家,他們這些人是不能露臉的。

  大宋的殿試排名共分五甲。

  一甲曰“進士及第”,二甲曰“賜進士出身”,三甲至五甲曰“賜同進士出身”。

  念到二甲,人群中又是一陣騷動,被點到名字者自是欣喜若狂。

  然而,隨著名次一路向下,大家卻發現,殿試跟禮部省試,整體排名情況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此前在省試中因更為耐寒而名列前茅的幾位,排名都落到了二三甲的位置。

  曾鞏依舊站得筆直,當他的名字在相當靠后的位置才被念及時,他那撫須的手指微微頓了一下,隨即恢復自然。

  他的眼底深處確實掠過了一絲極淡的失落,但很快又被豁達所取代。

  二十年了,曾鞏早就沒有了太多奢求。

  甚至對于禮部省試為什么排名高,曾鞏也心知肚明,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老師歐陽修就是主考官,他寫的是最正宗的古文體,必然得高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生活條件不好,無論如何嚴寒,他都常年穿單衣,所以比別人更能耐苦寒。

  而這兩個有利條件,殿試是都不存在的。

  曾鞏對周圍的弟弟和妹夫們微微頷首,顯然早已料到世事盈虧之理。

  身旁的曾布等人見他如此鎮定,也只好按下情緒。

  而蘇軾聽到排名時,臉上的笑容則稍稍收斂了一些。

  名次較省試確有很大落后,雖仍在高第,只是眉宇間那飛揚的神采終究淡了幾分。

  蘇軾下意識地摸了摸還沒變成一把大胡子但已頗為濃密的胡須,隨即又釋然一笑,低聲對蘇轍道:“寒暑無常,文章有命。”

  只是這話語中,多少帶了些自我寬慰的意味。

  而蘇轍的名次反倒是比省試上升了,他更感到高興,在陸北顧身邊絮絮叨叨道:“今日瓊林宴上,當浮一大白!”

  最為失落的恐是河南府的李寔。

  省試第二的他,此次排名跌落甚多。

  身為功臣貴胄之后,此刻臉上的笑容顯得有些僵硬,雖然依舊保持著風度,向周圍道賀的同鄉拱手,但顯然,那份勉力維持的平靜下,難掩巨大的失望。

  程顥、程頤等人的名次倒是沒什么變化,而朱光庭等年輕士子雖然殿試排名相比于省試略有進步,但見到同鄉沒那么興奮,便也都收斂起了喜色。

  隨著三甲唱畢,福建士子那邊則是另一番吊詭氣氛。

  按理說,章衡高中榜眼,而林希、章惇、呂惠卿等人的名次亦較省試有大幅提升,基本上都在二三甲里,這正應該是一掃陰霾,揚眉吐氣的時刻。

  但這幫人各懷心思,表面上平時雖然過得去,心底里卻誰也瞧不上誰,都覺得自己應該比別人排名高.故而雖然都拿了高排名,反而卻肉眼可見地,都沒那么高興。

  其中最不高興的,就是章惇,他的面色幾乎已經是鐵青了。

  陸北顧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殿試排名之變幻,果然如恩師宋庠所料,環境的影響消退后,各人真正的實力高下便清晰呈現。

  好在有馮京的悉心指點,讓他這個沒有殿試經驗的人,考試的時候就跟經歷過了一次一樣。

  而且因為恩師宋庠的提前押題和不厭其煩的講解,陸北顧對殿試出現的墨義新題型雜糅題,以及官家真正的喜好,都有著遠超其他人的充足準備。

  不然的話,光靠他自己,哪怕有著官家青眼,恐怕也未必能拿到這個狀元。

  不過這些想法,也就是在他自己的心頭轉了轉。

  畢竟,充足的考前準備本身也是科舉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眼下東華門外他已是狀元唱名,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大宋狀元郎!

  陸北顧深呼吸了一口氣,壓下心中翻騰的思緒,整了整衣冠。

  唱名之后,便是前往集英殿覲見、進謝恩詩、官家賜袍、自東華門至期集所跨馬游街、前往城西瓊林苑赴瓊林宴等一系列恩榮。

  而他作為嘉祐二年丁酉科的狀元,將是這一切當之無愧的中心!

  并且,嘉祐二年丁酉科這張人才濟濟的千年龍虎榜,也會在史書上以“嘉祐二年陸北顧科”為名!

  此刻,旭日凌空。

  晨光徹底驅散了薄霧,金光灑滿東華門。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