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代先君崩世之時不同。
劉志的崩殂,并未在當今的天下造成太大水花。
又有誰能在乎呢?
對于當前的大漢百姓們而言,唯有免去死亡的威脅時,才會在乎更多東西。
皇帝的離世對于如今的他們而言,根本就沒有半點的價值。
洛陽。
時隔三年時光,顧熙再一次回到了洛陽城。
他已經要八十歲了。
但他整個人身上卻仿佛是多了一絲活氣,甚至就連佝僂的身軀仿佛都好轉了些許。
沒錯,顧熙不想死了。
他已經想通了一切。
打算為了大漢最后放手一搏。
這種心態上的變化,還是有著作用的。
他先去祭拜了劉志,隨后便去見了當今的這位皇帝。
——劉宏。
劉志的身死注定會引起權力失衡。
昔年追隨劉志作威作福的宦官們早已遭受到了嚴厲的清算。
士人們的怒火已經憋了太多年了。
這就是劉志的聰明之處。
他刻意如此安排,便是為了劉宏這個新君能通過清算宦官快速坐穩皇位。
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劉宏默許了士人們的反撲,這給他在士人那里迎來了不錯的名聲,也算是坐穩了皇位。
不過或許是劉志與他說過什么。
他就如劉志一般。
面對顧熙時的態度十分熱情,完全就以一個小輩一般自謙。
但卻根本沒有半點想讓顧熙入朝的態度。
而這一次,士人的態度亦是漸漸變了。
人心的善變從這其中便能體現出來。
劉宏如今于士人們的心中,與當初的劉志完全不同。
他讓這些士人看到了希望。
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朝臣士人也便沒有昔日那么想讓顧熙回朝了。
人心,向來都是如此。
當此事再一次從洛陽傳出之時,天下各地反應極大。
新君的態度。
就宛若是壓滅了他們最后的一絲希望,各地接連出現動亂。
但士人的起勢卻將這些叛亂迅速壓了下來。
整個天下的局勢再次回歸到了那即將崩潰的邊緣地帶。.
讓顧易比較意外的是,顧熙竟真的沒有什么特別動作。
他本以為。
顧熙終究會踏出那一步。
獨掌朝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再為整個天下拼搏一把。
畢竟他已經想到了如今局面的根本原因。
但顧熙竟真的安靜了下來,甚至比以往還要安靜。
就于冠軍侯府內教導顧氏第六代子弟,甚至就連朝臣士人都不見了。
這確實是讓顧易詫異無比。
冠軍侯府。
顧熙正在與顧氏第六代子弟講解著自己深思出來的想法。
如今顧氏第六代子弟的年齡都已經不小了。
雖然都還沒有入朝為官。
但每一個,都已經能對當前朝局有著獨到的見解。
這就是顧氏教育的優勢所在了。
聽著顧熙的講解,顧煒沉默了良久,不由得蹙眉開口問道:“祖父,此事若當真如此,豈不是會針對到我顧氏?”
他已經忘記自己幼年時所說的話了。
如今的他已經受到了時代局限性的影響,顧熙才只講了度田與限制大族,他便已經想到了這點。
“我顧氏要的從不是一時之利。”
顧熙表情絲毫不變,看著眼前幾人,回答道:“就如昔年先祖忠武侯歸河北,文成侯放大權一般。”
“此事若是始終得不到解決。”
“我料將來必成大患,饒是我顧氏亦不能逃脫其中。”
“且我顧氏志在萬世。”
“這一時之利,又有何可在乎的?”
他的表情無比認真。
這段時間以來,他已經不止一次的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百姓是絕對不會一直忍受著如此的待遇的。
若是始終如此假以時日那么這些人的怒火便會摧毀一切。
聞言,顧煒立刻便陷入了深思。
其余顧氏子弟亦是如此。
直至過了片刻后,他們才相繼點頭,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祖父。”
顧煒微微皺著眉頭,沉聲開口:“孫兒以為,此事怕不是沒有那么好做到。”
“如今天下各地大族吞并土地。”
“甚至就連我顧氏都在其中。”
“可其他大族,豈會像我顧氏一般,有著自斬一刀的決心?”
他確實是個很有天賦的孩子。
就如同當年的顧熙一般,看待任何事的目光都是極為的精準。
要說哪里不好,那就是顧易感覺他的性格有些自傲,比當初的顧熙都要自傲。
聞言,顧熙笑了笑:“不錯。”
“此事確實難辦。”
“所以,我才放任朝局變換,表現出了絕不參與其中的態度。”
顧熙的表情忽然就嚴肅了起來。
這一次,顧氏子弟們就有些犯蒙了。
哪怕再怎么天才之人,又怎么可能完全領會到顧熙的深意呢?
面對自家子嗣,顧熙沒有半點隱瞞,再次道:“此事之難,遠超以往。”
“天下定會大亂。”
“破而后立,才可成事。”
他的眼神再次凌厲了起來,就這樣緊緊盯著眼前的一眾顧氏子弟。
“祖父亦不知自己尚能活多久。”
“然你們這些子孫要記著。”
“哪怕我真的死了,未來若是你們當真有這般機會,亦要做出此事。”
眾人紛紛點頭。
唯有年僅四歲多的顧琛仍是不知所措,臉上表情略顯呆滯。
顧易一直在注意著這一切,心中亦是格外震動。
果然啊,顧氏子弟不愧是道德底線靈活。
顧熙這顯然是在等破而后立。
其實這也是必然的。
如今的士人大族絕不可能支持顧熙的度田,更別說后續他還想了一些對大族的限制。
而且,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顧熙還想給天下百姓更多的機會,想再次擴大察舉時的考校。
這已經相當于在重新分配資源了。
但凡他若是提出此事。
恐怕就真的要以一人之力面對整個天下了。
如今的局勢早已和當初劉秀劉莊時不同。
大族的實力,之間的利益糾纏遠超當時。
唯有破而后立或許才有一絲成功的可能,顯然這也是顧熙不顧朝堂的根本原因!
顧易對此極為震動。
他也不知道此事會不會成功。
但相比于原本歷史之中的東漢末年來看,此事不一定會毫無希望!
但前提是,顧熙不能死!
可顧熙又怎么會不死呢?
長壽卡確實是神物。
但他如今已經八十多歲了呀。
人類的壽命是有極限的,古人與現代人的壽命本就不等。
按照現代科學探究來看人類自然死亡的時間,最多在120150歲之間。
這其中因素眾多。
現代人攝入的營養成分是古人攝入不到的。
按照顧易的猜測,顧熙大概不一定會撐得過一百歲。
他真的能等到這一天嘛?
若是顧熙身死,除非顧氏子弟必須有人能達到顧熙這般地步。
顧易再次看向了這些顧氏第六代子弟,腦海中一一閃過了他們的性格屬性。
他已經觀察這些人有一段時間了。
畢竟不出意外的話,他接下來要操控的對象就在這些人之中了。
如今顧氏的第六代子弟,自然是以顧煒為主。
就連顧熙對自己的這個孫子頗為看重。
覺著他就是顧氏未來的扛鼎之人。
但顧易卻并不這么認為。
顧煒的屬性確實不錯,但充其量也只是和顧良一般,且他的性格還不如顧良呢。
而最關鍵的是,接下來的時間段又與顧良當初面對的不同。
接下來可要面對的是歷史大變時期。
雖然如今的大漢已經發生了改變,顧易也是不得不去考慮這點。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那是什么時候?
這可是在整個歷史長河之中都有著赫赫威名的時代,期間出現的英雄豪杰數不勝數。
顧煒的這種屬性夠用嗎?
顯然不夠。
只能讓顧易來親自操控。
讓顧易比較在乎的,自是顧琛。
自使用了“破壁卡”之后。
顧琛的所有屬性便已經變成了問號,哪怕是顧易都不能探查。
破壁卡的屬性增減,似乎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因素來取決。
顧琛如今已經四歲了。
但他卻仍舊沒有看出明顯的屬性變化。
相比于同齡人,他如今的表現確實是要差上很多。
不過顧易卻還是觀察出了他的些許性格。
顧琛骨子里有著不服輸的性格。
這是十分難得的性格。
光通過他學習走路時的表現便能看的出來。
哪怕是多次的摔倒卻也并未哭泣,稚嫩的眼神之中滿是堅定。
也正是因為如此,顧易也是對這個孩子的未來愈發期待。.
相比于被顧熙教育過的劉志。
劉宏確實是差了太多。
他可以說是如原本的歷史之中一模一樣。
甚至因為免于了爭權這段時間,他性格之中的弱點更加快速的爆發了出來。
他開始賣官販爵,程度遠超劉志時期。
并且接連大興土木。
收集天下奇珍異寶,供自己賞玩。
士人是不會變的。
當他們起勢的那一刻起,君權便會減弱。
但無論是外戚亦或是宦官都不能容忍皇權的旁落。
他們可以專權,但別人不能。
劉宏更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士人們再次作大,威脅皇權。
——黨爭再現。
在劉宏的有意而為之之下,宦官再次起勢,開始了對士人的壓制。
他先后進行人士調度。
設立侍中寺,牽制尚書臺,以削弱士人的實權。
這一切就如同昔日場景的重現。
甚至劉宏對于宦官的寵溺,還遠遠超過了當初的劉志。
朝野巨變!
當劉宏坐穩皇位的那一刻起,這些士人們便已經落到了天然的下風。
雙方的爭斗再次導致吏治變動。
——就在建寧四年。
隨著山陽郡督郵張儉彈劾中常侍侯覽擾民,宦官與士人的爭斗再次達到了巔峰。
宦官曹節反誣黨人誣國。
自此,黨錮重現。
并且劉宏這一次的手段要遠遠超出昔日的劉志,于全國各地清剿黨人。
永昌太守曹鸞上書為黨人鳴冤,要求朝廷予以平反。
劉宏大怒,將其押附回京于獄中拷打至死。
并開啟了更大規模的清剿。
一時之間,舉國沸騰。
士人們再一次找到了顧熙,求顧熙出面。
開始的時候顧熙仍舊不見。
但后來人越來越多,他也不得不見了一些人。
可他又怎么可能會出面呢?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顧熙可是記仇的。
他既已決定了破而后立,便不可能去摻和這些事。
直接便以年邁之由將人全都打發走了。
如此之舉自是讓宦官行事愈發大膽。
一時之間,整個大漢都陷入到了陰霾之中。
顧熙完全沒有摻和這些。
他甚至開始養氣了。
顧易能清晰感覺出來顧熙的心態轉變。
這種轉變,太過于明顯。
讓他從能坦然赴死,到現在開始逐漸惜命。
他在等一個機會。
等一個直接讓大漢翻天覆地,破而后立的機會!
當然,他自是會關注天下局勢。
如今的大漢各地流民越來越多了,可以說是成倍的增長。
讓他頗為詫異的就是。
這些流民還沒有造出特別大的動亂。
聽聞是出現了一個名為太平道的組織,于各地安撫流民之心。
其發展之迅速,遠超旁人想象。
甚至都已經有些蓋過了顧熙于民間的聲望。
都在傳那什么太平道主擁有仙法,用符咒便可助人治好疾病。
雖然朝廷上下都覺著張角善于教化,能讓流民百姓不作亂,對其頗有好看。
但顧熙卻能感覺的出來。
他在等的機會,恐怕就是與這太平道有關。
太平道的規模。
但凡若出現任何意外,都絕對會引起整個大漢的震動。
顧熙還特意讓人打探起了張角。
但不打探還不知道,一打探嚇一跳。
——張角,竟是出自顧氏私塾。
這個消息著實是讓顧熙驚了一下,直接讓人送來了張角的信息。
看完之后,便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張角這種人絕非池中之物。
果然,就在建寧四年,三月的一日夜里。
顧熙突然便收到了一封書信。
書信中的內容十分簡單。
“數月之內,定會讓顧公重掌朝綱。”
看著這書信上的內容,顧熙眉頭緊皺,似乎已經隱隱猜測到了什么。
顧易此時心中亦是無比驚訝。
萬萬沒料到,事情變化竟會有如此大。
他自然是早都注意到太平道了,只不過沒有注意到張角竟然還會有這種經歷。
而且照如今的發展來來。
張角的太平道要遠超原本的歷史。
因為大漢人口的額增加,再加上他學習了顧氏的一些手段。
這都是其中原因。
讓顧易比較在意的是,張角會不會提前選擇動手。
若是當真如此 那歷史的變動就過于大了一些了。
如今的袁紹曹操等人.可都還尚未完全成長開來啊!
那這歷史到底會變成什么樣?
亂世若是到來,神州之地到底會打成什么地步?
這一切,甚至就連顧易都不能完全確定了。.
Ps: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