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十五章 再加人

熊貓書庫    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
🔊點這里聽書

  因為有諸多事要商議,溫故留在趙宅住了一晚。

  糖和肥皂是姨母當前最看重的。溫故順手帶過來的鹽,算是錦上添花。

  如今趙家用的細鹽也不差。

  鹽,就不屬于正式的禮了,溫故沒有用禮盒精裝,只用了陶瓷罐子。

  姨母沈夫人試過之后,將鹽列入了另一項計劃。

  雖然沒有跟溫故明說,但是溫故已經察覺到,趙家似乎已經握住了一條鹽的來源。

  或許現在還有些緊缺,但很快就會變得充足。

  不缺鹽是好事。

  粗鹽提純除雜的改良方子,也記了道長一功,這幾樣功勞,只要青一道長不作死,建個大道觀完全沒問題。

  當然,這只是允許建,態度更寬容,而不是幫著建。

  建筑材料那些消耗,還得道長自己繼續攢。這次功勞換得的,可建不了大道觀。

  不過溫故相信,有這個大餅擺在前面,道長肯定會充分展現他耀眼的才華。

  糖怎么使用,溫故只要給一點點靈感,這些世家大族自己便會玩出花來。

  眼下,相比起鹽、糖,溫故自己更看重的是肥皂。

  等冬季過去就是肥皂消耗的時候,得趁現在多囤些才行。

  雖然給姨母的那份單子上寫了各種香皂藥皂,但溫故的是硫磺皂。

  “驅邪效果會非常好!”溫故是這么說的。

  效果好不好,姨母會請醫師去確認藥性和效果,再確定是否投入生產。

  溫故還要了一批煤,當前也有人稱之為石炭。

  有點身份的人不愛用煤,氣味大,除了冶鐵相關,煤炭是條件一般的家庭用以取暖或炊事用。至于外面更底層的小老百姓,連煤也未必用得起。

  溫故提起煤炭,沈夫人沒在意,只以為溫故這位坊長是要回去給坊里人取暖。

  如今附近木柴難得,尋常人在歆州城附近根本砍不到柴,還得挨凍,所以城中有些人是做活兒換煤炭。

  只是些許煤炭,沈夫人隨口就同意了,還叮囑:“可要留意石炭的炭毒!”

  說完還是有些擔心,在溫故離開之后,又讓人送過去一批上好的無煙木炭。還挑了個精致文雅的銅手爐一起送去。

  溫故前腳回到景星坊,后腳就是大批貨物送來,有沈夫人給的,也有表嫂送的。

  這些都清點入庫,溫故自己用不上,可以拿出來做獎勵,提振士氣。

  看貨物單子的時候,溫故發現,沈夫人又送了一批鹽糖過來,當然不是讓他再去煉制,只是供應生活所需。

  等姨母那邊工坊開工之后,更精細的鹽糖也會送過來。

  鹽、糖、藥皂那些東西,以后溫故這里都不會缺。

  坐在書房,溫故在紙上簡單計算。

  他跟姨母商議過,對上層交易也了解個大概。

  冬季前后,正是交易頻繁的時候,邪物的威脅性降低,南北貴族之間,北地大戶之間,各種應酬往來,需求量大。

  這類精細物品就很符合送禮要求了,那幫大戶不管什么時候都很講求品質品味。

  所以,不會久等。

  隔日,又有一批建材和糧食送過來。是姨父那邊給的。或許是已經從姨母那里得知鹽糖皂的事,另送了一批物資。

  這些不是給坊里的,而是給溫故本人的,屬于他自己的財產。

  北地的冬季,第一場雪早就停了,但氣溫并沒有回升,站外面呼吸能看到明顯的白氣。

  河水就算沒有枯竭,離結冰也不遠了。

  聽著何大傳來的歆州內外城的動向,溫故思量著。

  外城區的軍坊依然比較空,狝狩軍大部分還在外面。

  南邊北上的船隊,在秋冬季節,整個北方能走的水運就那么兩條,狝狩軍清掃威脅的同時,也會去接應那些船隊。

  到現在為止,回來得少,未必是遇到麻煩,也可能是還有很多隊伍沒有到達北方。

  “這個冬季,比上個冬季,北遷的大戶要多出許多。”

  好事!

  溫故就喜歡那幫財大氣粗的富戶!

  想著手中的待辦事項,溫故披上大氅,捧著銅手爐,溜達到對面慶云坊。

  青一道長現在終于無法悠閑了,親自把送來的那一批丹房器具清理歸類,然后對著溫故給的那張任務清單寫寫畫畫。

  現在干勁十足!

  搬到慶云坊的那天,他把道觀的位置風水都看好了。

  在哪兒蓋,什么朝向,一開始蓋多少房屋,后續能如何擴建,將來會怎樣輝煌…

  等等那些,全在腦子里過了一遍。

  如今,地皮都敲定了,上頭的關系也已通過狗書生打點好。

  就等賺錢蓋道觀!

  心情好,見到溫故的時候,青一道長面上都多了兩分笑意。

  哎,雖然這狗書生…有時候確實挺坑的,但說把東西搞來,真就搞來了!

  他也知道這狗書生有套路,但是!

  在哪做事不是做呢,至少在這兒他能獲得自己想要的。

  青一道長自我安慰,調整心態。

  等將來我揚名,提升地位…

  “進度怎么樣?”溫故走過來問。

  “前面幾個疑問解決了,后面的還需要時間。”青一道長指著溫故給的那張清單說。

  上面每個大類下方,有諸多小問題。

  現在挨個解決。

  溫故掃了眼清單上已經搞定的那幾樣,心中有了數。

  也不打算在這里影響道長的心態,離開前鼓勵道:“勤之勉之,把你的卓越思維技巧沉淀到丹爐里面,道觀能建多大,就看你把這些東西煉到什么程度!”

  說完不等道長趕人,溫故快步出門,又去于鐵匠那邊看看工作進度。

  他也交給了于鐵匠等人一些任務,不知完成得如何。

  在溫故各處查看的時候,景星坊內。

  又到了吃飯時間。

  新蓋的食堂里,大鍋前排成長隊,居民們一個個拿著糧票和碗過來打粥。

  一位石橋村的村民用一張糧票換了一大勺粥之后,端著碗回到目前暫住的窩棚里面。

  這里已經有十來個同村的人。

  他們擠在一起,一邊呼嚕嚕喝著粥,一邊商議什么時候去村里接人。

  這些天下來,他們知道溫坊長是有背景的人,也是個實在人,干活就給吃的,他們住得安穩,不會被逼著去外面打打殺殺。

  “鏢局那邊房子建得真快,一天一個樣,他們鏢師很快就能住進去了!又大又寬敞,還有火炕!”有人羨慕道,“我也想當鏢師,但沒被選上。”

  在他們眼里,鏢局的那些結構簡單的房屋已經很豪華了。

  “我家里人多,勞力多,現在就想把他們快點接過來,一起攢錢蓋房子!這歆州城比咱們村里好多啦!”

  “我家就剩我和兩個弟弟妹妹,建不起房,不過我打聽了,等那什么集體宿舍蓋完之后,還要蓋一套大院子,就是用來租的。到時候我們租一間住下。”

  “我家就我一個。我昨天去找那個姓何的小郎君打聽了,坊長建的那個集體宿舍,就是給勞工住的,但要挑選,若是被選上,能包吃包住呢!”

  他們問清楚了,那何家的小兄弟說了,后面還有活干,可能會比較累。但包吃包住!

  他們也看到了,堆在坊里空地那一片的建材,全是他們坊長的,說是把那邊的宿舍蓋完之后還要蓋大房子。

  “除了咱們景星坊,對面慶云坊聽說也要蓋好幾個大屋呢!”

  “這能住下多少人啊?”

  他們驚嘆。

  “今天去打粥的時候,我聽到有人說,先來的有飯吃,早一天過來,就比別人多吃一天的飯!”

  其他人一聽,覺得好有道理!

  越想越坐不住,遲一天都是虧呀!

  但是,他們怎么回去?

  外面現在邪物是少了,但人也要防著,一些游散的幸存者下手可狠了,還吃人!

  “咱們人多,再找些同鄉一起回去…”

  “可是,離開一天就缺一天的工,少一天的糧票,咱們用得著都回去嗎?”

  其他人立刻沉默下來。

  這也不舍,那也不舍。

  就是在此時,林鏢頭過來了。

  “若是你們要回村接人,我們鏢局可以接鏢走一趟。”

  這一單,他們對雇主要的報酬不高,村民們攢的那點糧票他們看不上,林鏢頭更看重的是,帶人口過來能得到的獎勵!

  光石橋村就得近百人,再加上那周圍的其他村落,走一趟鏢,他們能換到不少東西!

  建房消耗多,加上最近鏢局還新收了十來個人,養家的壓力大了。走這一趟能回點血。

  此外,也是想讓歆州的其他人知道他們虎威鏢局的名號!

  林鏢頭心潮澎湃。

  他知道最近來往的隊伍多,正是露面的好機會!

  跟村民這邊談妥,林鏢頭又去找溫故。

  雖說這里不限制來往進出,但這種大動靜,還是跟坊長說一聲為好。

  溫故得知此事,立刻放下手頭的事務,回到兩坊辦事處,取出紙筆寫了個證明,正經蓋了個章。

  把紙遞給林鏢頭,溫故眼中滿是真誠:

  “有這份證明,能讓你們少些麻煩。”

  林鏢頭接過那張紙,心中感動。

  他們溫坊長真是個好人啊!思慮周全!

  道過謝,林鏢頭拿著這份證明回去,點齊人馬,準備物資。

  “亮旗!”

  新的鏢旗,不再是印上去的粗糙圖畫了,而是一針一線繡上去的圖!

  北風吹過,旗幟飄展,上面的虎頭威風凜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