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1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熊貓書庫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點這里聽書

  涂澤明期待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很快,安南軍統制官陳璘,領著土司使團來到了防城。

  除了這群土司之外,陳璘還帶來了省城桂林官員的口信,他們希望涂布政使快點前往省城。

  涂澤明這下子更不著急了!

  既然你們廣西的官員都盼著我去桂林,那我就不走了!

  涂澤明找到了威脅廣西官員的辦法,那接下來就是要讓陳璘站在自己這邊了。

  而這一點就很容易了。

  涂澤明兼任了都指揮使,本身就有廣西的軍事指揮權。

  陳璘的安南軍雖然是京營新軍,但是在廣西的作戰還是需要地方上配合的,他自然也要和涂澤明處理好關系。

  涂澤明很快就拉近了和陳璘的關系:

  “還記得本官上任登萊之前,還曾經在蘇翰林府上見過戚帥,聽說陳統制是戚將軍手下愛將?不知道戚帥近況如何?”

  說起了戚繼光,陳璘的表情立刻嚴肅起來,他正座說道:

  “戚帥威震邊關,風采依舊,涂大人竟然是戚帥舊識,在下失禮了。”

  果然有效。

  涂澤明其實和戚繼光沒有太多的交往,但是蘇澤有啊!

  他又談起了蘇澤道:

  “在出發廣西之前,蘇翰林也曾經談起過陳統制。”

  聽說蘇澤談起過自己,陳璘竟然有些激動。

  他當年在戚繼光麾下的時候,就經常聽戚繼光夸贊蘇澤,言他所學的“兵法無雙”。

  戚繼光還評價蘇澤的兵法是“統萬將之法”,并非他們這種“將萬人之法”。

  當時的陳璘還不明白,甚至有些不服氣,認為是戚帥為了拍京師文官的馬屁。

  但是如今他逐漸明白了。

  武監不就是“統萬將之法”嗎?

  一個沒有上過戰場的文臣,卻能培養這么多優秀的軍官出來,這不是“統萬將之法”是什么?

  涂澤明說道:

  “蘇翰林說,當年陳統制在東南剿匪平亂,是抗倭戰爭勝利的重要一環,如果不是陳統制穩定住了嶺南局勢,也沒有后來的抗倭大勝。”

  “蘇翰林說,剿匪和抗倭一樣重要。”

  聽到這里,陳璘知道蘇澤是真的知道自己的戰績了。

  陳璘在東南抗倭的時候,并沒有在戚繼光麾下抗擊倭寇,而是主要負責清剿福建和廣東之間的土匪。

  這些土匪也是倭寇的接應,他們和倭寇協同作戰,給當地制造了很大的麻煩。

  陳璘這下子是真的相信,蘇澤和戚繼光聊過自己。

  他更加激動了,又問道:

  “涂大人,蘇翰林還說了什么?”

  涂澤明露出遲疑的表情說道:

  “蘇翰林說,陳統制是有功于國家的,但是身為統帥,更是要注重小節,朝廷恩養武將,不會少了軍人的待遇,切莫因小失大。”

  說完這些,陳璘的冷汗也流下來了。

  蘇澤說的沒錯,陳璘確實是抗倭名將,但是也有貪財的毛病。

  他在東南抗倭的時候,就被地方官彈劾過。

  戚繼光也批評過他貪財的毛病。

  他原本在九邊負責馬市,就是因為這些問題,才被戚繼光推薦去了京營。

  涂澤明說道:

  “蘇翰林還說了,為何總有鳥盡弓藏的說法?朝廷未必在意將軍身上這些小節,可在需要的時候,這些小節有虧就會變成大事。”

  “蘇翰林說,將軍是大明的功臣,更是要注意這些小事,給史書上留下污點。”

  涂澤明說完,陳璘的后背已經被冷汗浸濕了,他連忙跪著對著涂澤明說道:

  “蘇翰林,涂大人,今日這番受教陳某謹記!”

  涂澤明也松了一口氣。

  這番話也是蘇澤在信中教他說的。

  陳璘確實有貪財的毛病。

  他在東南剿匪的時候,就有貪墨土匪財寶,他本人還有些佞佛,喜歡奴役俘虜大肆建造廟宇。

  涂澤明幾人講出來,自然是要敲打陳璘。

  現在兩人都是“蘇黨”,那陳璘犯事就會牽連到自己,甚至破壞變法的成果。

  宋代慶歷新政失敗,就是范仲淹用人不當,讓保守派找到了變法派大臣的污點。

  說完之后,兩人的關系更加親近。

  涂澤明這下子也就說起了自己的計劃:

  “不瞞陳統制,我這次來,就是要改變廣西吏治。所以這桂林涂某暫時是不會去的。”

  陳璘不懂政治,但是他知道涂澤明懂,他立刻說道:“涂大人說吧,讓陳某做什么?”

  涂澤明笑著說道:“也不需要陳統制做什么,只需要你嚇唬嚇唬那些土司使者就行。”

  陳璘咧開嘴露出一個笑容:

  “還當什么事,嚇人這件事,陳某最在行了!當年嶺南的土匪,聽到陳某名字都不敢哭的!”

  廣西的土司使者們,到了防城后,幾日都見不到涂澤明。

  這下子這些土司使者們也慌了。

  他們本來就焦慮,想要趕緊返回部落,現在被困在防城,又見到不到涂澤明,又回不去,當真是十分的煎熬。

  但是他們又不敢妄動。

  這一次廣西的土司們,是真的被大明軍隊給打怕了。

  那宛如火龍燎原的神秘武器,讓西南各寨都流傳明軍會仙術的傳說。

  還有那可怕的掌心雷,每次扔出去后發出巨響,就有大片的土人精銳倒下。

  還有那不知道怎么穿過密林的大炮,以往攻城時候才會遇到的可怕武器,如今卻能被明軍搬到山里來,這讓所有的木質山寨都和紙糊的一樣。

  這一次又隨著陳璘來防城,看到紀律嚴明的明軍,這幫土司使者更加不敢放肆。

  很快,又有新的謠言傳來。

  有人說,新任的廣西布政使根本不想要見他們這些土司使者,馬上就要把他們集體處決。

  處決的方式又推入海里喂魚,或者集體吊死,其中最離譜的是用火炮處決!

  這個謠言過于離譜,以至于大部分人都只相信前兩則謠言。

  但是很快,這些土司使者們被陳璘請到了防城外的炮場,陳璘說要向他們展示大明的炮術。

  這下子可把這幫土司使者們給嚇壞了,他們幾乎是哭著喊著被士兵們塞進了馬車,硬是拖到了炮場上。

  這幫土司使者以為自己死定了,在一陣鬼哭狼嚎之中,陳璘竟然是真的試炮!

  可很快,這幫土司也高興不起來了。

  陳璘這次展示的,是近距離攻擊的霰彈炮。

  這幫土司使者們,看著一群野豬沖向炮口,然后被噴射而出的鐵砂射成了死豬,看到最近的那頭野豬尸骨無存的凄慘模樣,“炮決”這種死法深深的印在了他們的腦海里。

  這次恐嚇之后,這幫土司使者們回去之后,就迎來了廣西布政使涂澤明的下屬。

  他是來談判的。

  談判的結果自然是非常順利。

  涂澤明和這些土司約法三章:

  其一,嚴明土司繼承的法律,日后土司去世,新任繼承的土司必須要得到廣西布政使衙門的確認,交還上任土司的印信,再由朝廷頒發新的印鑒,才能確定為新任土司。

  如果無土司大印,還自稱土司的,則明軍和各部土司共擊之!

  其二,各土司部落,不可以私設稅卡,大明和土司的商人,都可以自由往來于鄉野山寨。

  但是進城做生意必須要繳納商稅,這筆錢無論是漢人商人給,還是土司商人給都行,而且約定要用銀元交稅。

  其三,就是為了讓一些偏遠的地區的土司也能擁有銀元,涂澤明還向這些土司介紹了四種作物。

  分別是土豆、紅薯、油桐樹和漆樹。

  涂澤明和這些土司使者一起品嘗了土豆和紅薯制作的美食,土豆軟糯噴香,紅薯則飽腹甘甜,兩種作物都可以種植在山區。

  涂澤明還推薦了紅薯,紅薯不僅僅塊莖能食用,紅薯葉也可以食用,或者用來飼養家畜。

  另外兩種樹,就是大明工部需要的了。

  油桐樹,是一種熱帶地區會生長的經濟樹木。

  油桐果實榨取的桐油,刷到木頭上可以防腐防水,是處理船材必備的,大明水師對桐油有著巨大的需求。

  除此之外桐油還可以用來制作油墨、肥皂,油紙傘能夠防水,也是因為在紙上刷了桐油。

  為了獲得穩定桐油,朝廷對于百姓種植油桐樹有補貼,但是依然有很大的缺口。

  漆樹就更不要說了。

  在合成油漆出現之前,漆樹生產天然大漆,一直都是重要防腐材料。

  此外利用大漆制作的漆器,也是大明出口的拳頭產品,是全球貿易中頗受歡迎的奢侈品。

  這兩種經濟作物,恰好都是廣西山區適合種植的。

  朝廷只要搜集原料,然后就可以在廣西的工廠加工,運輸到京師就能賣出高價。

  果不其然,這四種作物都引起了土司使者們的興趣。

  種樹其實不難,漆樹和油桐樹都一樣,只要定期收獲就行了,需要的就是人手,技術難度很低。

  土豆和紅薯的種植聽起來也很容易,不需要太高深的農耕技術,這都是山里的土司能做到的。

  這些東西都能換到銀元,那還造什么反!?

  這些部落土司只是山里的土大王,他們可沒覺得自己能推翻大明。

  有時候鬧一下,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待遇罷了。

  貿易能過上好日子,那要造反干什么?

  反正種樹種田的,都是土司部落的底層百姓。

  面對這樣的三條約法,在場的土司使者們幾乎是瞬間就答應下來。

  還有什么不答應的理由呢?

  在召喚完了這些使者后,經驗豐富的老官僚涂澤明,開始和省城桂林的官員們,打起了文書官司。

  涂澤明首先向廣西全省官員宣告,皇帝和內閣是讓他來防城主持開港事務的,這是廣西的頭等大事,所以在處理完防城的開港事務之前,他涂澤明是不會去省城的。

  所以涂澤明要求,日后布政使衙門的文書,都要送到防城內。

  除此之外,涂澤明還凍結了整個廣西的人事權。

  這一下子,可就把整個廣西的官員給弄疼了。

  人事權,就是省一級布政使衙門的最大權力。

  沒有布政使衙門的認可,衙門沒辦法補充官吏,新上任的達不到合法身份。

  涂澤明這樣一來,算是卡住了所有廣西官員的脖子。

  省城的廣西參政葉可成急壞了,他又多次給涂澤明寫信,請他盡快來省城交接,處理一下急切的公務再去防城督辦開埠也不遲。

  但是涂澤明不為所動,依然堅持留在防城。

  一時之間,這些廣西大員的師爺幕僚往來于防城和省城之間,多方打探涂澤明的態度,最終明白了涂澤明的要求。

  涂澤明的條件,是南寧府、防城港和梧州,這一府一州一港開征商稅。

  明白了涂澤明的條件之后,廣西的官員串聯了一下,最終廣西參政葉可成拍板,全力支持布政使大人的意思,請涂布政使先來省城到任再說!

  雖然南寧府上下的官員最不樂意,但是在這時候,也沒人能違逆整個省的意見。

  涂澤明之所以選擇南寧府,是因為這是廣西僅次于省城桂陽的重要市鎮。

  在蘇澤原時空,南寧最終成為了廣西的省會。

  除此之外,南寧還位于廣西漢人聚居區和土司控制權的交界地帶,這里也是最適合進行貿易的地方。

  在涂澤明看來,南寧甚至是要比桂林更適合做省城的地方。

  梧州自然不必說了,是大明在廣西地區最重要的鹽關,也是幾省的商業轉運總樞紐。

  完成了一府一州一港都開征商稅了,涂澤明這才在陳璘等安南軍的護送下,滿意的前往桂林上任。

  七月二十七日,河南懷慶府、廣西南寧府、廣西梧州、廣西防城港,都上書請求開征商稅,皇帝準奏。

  同時皇帝又發布圣旨,對已經開征商稅的地區實行分稅改制,并在各地設置商稅局,專門負責征稅。

  這兩件事刊登在報紙上之后,然后通過報紙傳遞到地方上。

  各地方的官員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府也可以申請開征商稅,那省內的各府就各懷心思了。

  這商稅本身就是有利有弊,以省為單位,還能勉強形成共識,但是以府為單位,那大家的想法就活動了。

  而論散裝程度,又沒地方能比得上南直隸了。

  請:m.llskw.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