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996章 不冒進才是穩賺

熊貓書庫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
🔊點這里聽書

  所以說有視野、有眼光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必然不同。

  熊國明也是第一次出國。

  他最早在西區單位內做勞動人事工作,有時還給老方當司機。

  搞社保當了經理,三十多歲算升職。

  然后現在才有資格跟著出國。

  基本上99內地這會兒出國的人,看到都是眼花繚亂的先進富足生活。

  勞保干部卻看的是這個地方產出什么,勞動保障如何,產業分布是不是合理。

  立刻就察覺不對勁:“這里是從一百多年前靠制造業、出版業、保險發達起來的,著名的柯爾特軍工廠,電動汽車…”

  腰上掛著柯爾特手槍的讓衛東吃驚叫停:“電動汽車?一百多年前?”

  沒錯,熊國明也沒意識到這個點有什么稀罕:“這有什么,粵州公園里的兒童電動車不就這玩意兒嗎,我是在保險公司的城市介紹上看到的,三千美元一輛呢,后來還是因為電瓶開不了多遠,被燃油汽車淘汰。”

  讓衛東才不動聲色的收回去,哦,還是電池的問題,總裁私底下跟人搞的那個電動汽車多半最后也會卡殼在電池上。

  只要電池的研發進化沒有達到那一步,就很難爆發出能用的產品。

  熊國明感知到的就是:“當這里因為黑人越來越多,制造廠、印刷廠都逐漸搬走,最后這里只剩下保險業,市里面就想的是重新建設規劃居民區,站出來運行房地產的是保險公司,原來保險公司可以涉足到這么多投資產業。”

  西區作為鵬圳下屬一個區,實際上完全繞開了鵬圳,屬于特區中的特區。

  啥都能自己探索實施,連到HK的快艇口岸碼頭都有。

  這種讓衛東撓破頭都想不到的局面。

  現在都歸他管。

  碼頭、國集本來就是他入股當最大個人股東。

  工業園區地塊則是跟西區當地沒啥存在感的鎮上交接。

  老方最后交給讓衛東的兩匹馬,就是銀行、保險。

  五十多的老汪還在想做柜臺儲蓄業務,以為這就是銀行。

  能出去接到滬海國際社區的房貸按揭業務,更以為那就是大業務發展。

  反而熊國明不著急去撿讓衛東那些現成業務,在HK看那些企業運營,到蘋果看,現在來花旗東海岸的保險業總部看:

  “這里跟滬海一樣,作為河港城市崛起,成為連接大嚶、百慕大和遠東地區商品流通的重要樞紐,船長們經常在碼頭和咖啡館聚會,商討分擔航海風險和利潤的非正式協議,催生了保險行業,最初專注于海上保險,隨后擴展到更多領域…”

  三十多的保險總經理很激動。

  讓衛東反而像六十多的老同志慢悠悠:“你是打算來學習一段兒?”

  因為吃過飯坐在咖啡館開聊,讓太太自然帶隊去逛街,秘書想留下來都被拽走。

  所以只有倆男人在露天咖啡桌邊就像游客:

  “不不不,我們應該讓外資保險業進入我們公司當股東,這不就直接學到了國際最先進的保險業務和技術了?”

  讓衛東端著的茶杯都抖了下:“你是不是覺得老方退休了,我又不是體制內,就一個勁兒把我推到前頭當排雷兵?剛把國內第一家民營保險公司牌照批下來,你就想引入國外保險公司當股東,不怕別人罵你是漢奸賣國賊?”

  熊國明不解:“國集和碼頭都有歐洲外資,沒有歐洲碼頭管理公司,沒有歐洲集裝箱公司參股,根本就不會被納入全球港口序列,我們的集裝箱也上不了別人的船,保險業務,尤其是我們現在最直接的海上保險也是這問題,只要引入外資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讓衛東搖頭否認:“碼頭放在那,就算有外資,也不會爆發出什么大事,況且還有海關、邊防都看著,集裝箱更是個鐵皮箱子有什么緊要,金融產業引入外資,這區別就比天大了。”

  熊國明玩著咖啡勺:“我知道你跟方董才是最罕見的大智慧大眼光,我只是跟著當兵打仗,實際上是你們開拓出了這條改革的通道,我才有可能推動保險發展,而我比其他人有區別在我愿意為此承擔責任,只要你放手讓我闖,我就敢沖到最前面做。”

  讓衛東嗤笑下:“出了事,到一定地步還不是要我來兜底,沒準兒你都還能全身而退,而我作為整個招投局的國資民營者反而要承擔責任。”

  熊國明還不相信:“我在你領導下,能捅多大的簍子?”

  讓衛東內心哈哈,特么幾萬億的天價巨坑都有人敢搞出來,但臉上繃住了:“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不可能,只要我在執掌招投局就不可能讓保險、銀行這類金融產業有外資進入,這是個底線問題。”

  熊國明也不當面爭執:“那我再想想轍,主要是沒有擔保、沒有資產托管就沒法獲得信用等級授權,招投保險就無法在國際市場上為海運做保單,你也知道絕大部分保單都是白白賺錢,我們要遵循讓董開拓國際航運市場的理念,這就是巨大的財產損失,給外國人賺還不如我們自己賺。”

  讓衛東點頭:“這個我來想辦法,國際財團、華爾街金融資產管理嘛,我最近可能有些生意要接觸他們,你也可以跟著看看。”

  他從來沒覺得自己那些巨額收益能隱瞞,前年剛有資金游到HK,就被老方知道,才有找到江州拉他到鵬圳的事。

  現在索性公開。

  熊國明喜形于色:“我就說讓董其實是最明白金融產業未來的,我現在設想的是不光要做保險,還要搞銀行、證券、信托…”

  讓衛東不禁哈哈大笑,心頭唉,聰明人開眼之后就這么恐怖。

  老汪的招投銀行危矣!

  這熊國明的野心大得很,更是借著在HK、到北美這么溜達參觀一番,馬上搞明白了現代金融產業里,保險、銀行、證券、信托說到底都是把各種渠道的錢收進來,然后做大投資保本增益。

  稅務機關肯定也大約明白這個道理。

  窮人賺錢很難。

  兩百塊賣臘肉的生意收益率雖然很高,但要注意規避投機倒把、游攤買賣被抓,風險也不小。

  讓衛東現在越來越有錢,如果把收益率看得低點,做些穩妥生意。

  譬如買船租給別人,造集裝箱租給別人,投資建滬海深水港這些長遠又包賺不賠的大生意,贏面還是很大。

  金融行業肯定有個概率,百分之多少的業務能賺,允許一定虧損,這盈利概率就很大了。

  反正三四十年后,稅務大院內部吐槽,整個經濟下行期,都唯有銀行在賺錢。

  所以現在只笑笑:“步子大了要扯著蛋的,現在證券市場都沒有開放,你想這么多作甚。”

  熊國明連忙稟報消息:“快了,我聽說已經在研究要成立證券交易所,上個月鵬圳發展銀行的股票正式在特區證券公司上柜交易,公開轉讓,但聽說…比較冷遇,要不您去買點支持下工作?”

  讓衛東啼笑皆非:“三年前,我有個部門經理支持工作,在滬海買了幾十萬的股票,現在已經演變成了我們入股滬海真空電子廠,生產顯像管成為蘋果代工產業鏈的一環,我們是實打實的做產業,不是搞金融投機。”

  熊國明羨慕能參與這種項目:“下次再有股票買賣您帶上我去學習唄,招投保險一定要順著證券、信托、銀行一樣樣的擴展業務領域,才能更好的服務國內金融市場。”

  讓衛東馬上考察他:“行吧,跟我去耶魯大學見狄校長,如果我準備從花旗拉一條海底光纜到亞洲,耗資可能上百億美元,你敢來參與投資、申請保險嗎?”

  熊國明立刻語塞:“我們才…剛剛成立,還沒有接這么大項目的能力。”

  讓衛東毫不留情的諷刺打壓:“所以說別走都沒學好,就開始想跑,先踏踏實實的把國內保險業務做起來再說吧…咦,她們人呢,人呢?走了走了!”

  熊國明就敢跟著嘀咕:“您這話是沒錯,但保險業務無處不在,這么多海外業務天天都在朝著水里丟錢呢。”

  讓衛東反唇相譏:“那國內還天天都有人變老,天天有工傷摔傷呢,說到底你就是瞧不起那點苦哈哈的小業務,想趕緊搶海外大單賺外匯,有本事國內外兩條線都抓起來,東升旗下三四萬員工了,能不能保證他們的五險一金?這才是為人民服務,你擺不正這個主次關系,就別怪我不會幫你,自己搗鼓吧。”

  熊國明不說話了。

  其實讓衛東知道他是對的,甚至自己才是比較狹隘或者膽小的一方。

  國內做保險很難,因為幾乎全民都沒有保險意識,拼了命也要冒著危險多賺錢,也舍不得多花一點點買個保險。

  這個民營保險公司要做起來,搶先抓唯一的國營保險沒搞到的海外生意,其實是個不錯的思路。

  但讓衛東就是想要打壓下對方這種過于冒進的步伐。

  實在是當前這么干,還是太冒進了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