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章 一人懾群雄,棄洛陽亂諸侯

熊貓書庫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點這里聽書

  這一切可謂是讓顧易看的瞠目結舌。

  顧琛的進步太快了!

  雖然牛輔稱不上頂尖戰將,但也絕非凡人可比。

  如今更是連顧琛十合都擋不住。

  若是顧琛這樣進步下去,他能不能殺穿整個亂世?

  他對顧琛的期待也是愈發濃郁。

  ——這一戰,注定影響深遠。

  四方諸侯如今皆在率軍趕往洛陽的路上,他們打的可是“勤王”的名頭。

  顧琛當然也明白,在如今的這種時候皇帝的圣旨是無用的,但他亦是要奪取這個大義。

  他當即以天子之名下旨,宣董卓之罪并斥四方諸侯。

  但這種詔令,注定毫無作用。

  大漢的權力架構已經完全崩盤了。

  百姓對朝廷早已心灰意冷,徹底讓四方諸侯有了割據之心。

  但對此,顧琛自然明白。

  在拿下董卓之后,見董卓殘軍已經退去。

  他便開始借天子之名,清理起了洛陽八關。

  打算依靠洛陽八關鑄造防線,將整個四方諸侯勤王軍拖在此地。

  這些所謂的亂軍是不可能擋得住皇甫嵩盧植等人的。

  只要他能拖出一些時間,待四方人馬全部趕到,便足以徹底穩住局勢。

  如今洛陽八關之內還是昔日顧熙所留下來的守軍。

  何進所掀起的大變,只是清理掉了八關之內忠心于顧氏的中高層將領。

  他就根本來不及更換,便直接被顧琛所拿下來了。

  而且如今顧琛可是壓住了洛陽內的一切消息。

  在有著這所謂的圣旨幫助之下,收回洛陽八關自然不是什么難事。

  他對整個八關之中的將領進行了大清算。

  并將巨鹿子弟安頓其中,開始構建起了防線。

  酸棗。

  各地諸侯軍相繼趕到。

  此次“勤王”之軍,包括各地州牧以及世族。

  其中以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清河崔氏等大世族,包括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等人為主。

  其實袁紹也未曾料到局勢竟然會變成今日這般。

  當初的他,只是想著和顧熙一同出兵,并趁此多撈一點功勞出來,為將來出仕做準備。

  而開始的發展也正如他預料一般。

  憑借著袁氏的名望,在平亂之時他實力飛速發展。

  只可惜,后續的事變超出了他的預料。

  其實汝南袁氏與顧氏一直都是鐵桿的盟友關系。

  但人心本就善變。

  自劉志棄用顧熙之始,袁氏便一直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做到如顧氏一般的境界。

  這或許便是雙方注定會走到相反路上的根本原因。

  顧熙的改革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

  且最關鍵的是——

  顧熙的存在,也擋住了太多太多人的路。

  若是顧熙不行改革之舉。

  他們或許還能等下去。

  但當顧熙踏出了那一步之后,他們也只能迎難而上。

  其實對于現在的局面是連他們都未曾料到的。

  他們原本的想法便是。

  利用董卓和何進,先針對顧熙。

  屆時他們便可返回洛陽,為顧熙證名,不僅僅可以將權力牢牢占據住,同樣也可以借此舉來提升自己家族的名望。

  但現在不同了。

  當他們開始無視起劉辯那斥責的圣旨之后。

  某種限制便已經被徹底打開了。

  皇權的衰弱,已經讓很多人的心中都生出了異心。

  這便是人類的本性。

  大帳之中。

  眼看著眾人已經相繼趕到,劉岱大笑了兩聲,道:“天下諸侯英杰如今全聚此地。”

  “我漢室無憂矣。”

  作為兗州刺史及漢室宗正。

  劉岱在如今這群人中,身份地位自是最為不凡之人。

  他此舉亦是想要掌控住先機,奠定自己的地位。

  “公山兄此言有理。”

  王匡笑了笑,附和道:“我等大才皆在此地,漢室自是無憂。”

  “說的不錯!天下局勢皆在我等,如今英杰齊聚,只待勤王救天子,屆時便可安定四方!”

  “如此會盟我等何不仿昔年光武皇帝之時,做畫以傳天下?”

  “哈哈哈!此言甚妙!”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無比融洽。

  袁紹和袁術二人從始至終都未曾開口。

  袁紹倒是還好,表情自然。

  但袁術那深邃的眼神之中,卻帶著一絲隱隱的鄙夷,他有些看不上這些人。

  這時,忽然有人開口:“我等既為勤王之盟,自當選出一人為盟主。”

  此話一出,帳內氣氛頓時一變。

  袁紹和袁術兩人,幾乎都露出了意動之色。

  但他們現在可不是如同歷史之中一般,已經有了足夠地位的官職。

  眾人幾乎立刻便看向了劉岱。

  “公山兄乃為皇族宗正,又是兗州刺史,乃是此次勤王之關鍵,這盟主之位自是該由公山兄擔任。”

  “此言有理,有公山兄在此,對我等勤王亦有便利!”

  聽到眾人的話,劉岱眼神瞬間一亮,但臉上露出了為難之色:“諸位皆是我大漢棟梁豈能由我”

  還未等他說完。

  立刻便有人開口打斷了他:“公山兄何故如此謙虛?此盟主之位唯有公山兄所任,才可服眾!”

  眾人再次開口。

  劉岱的眼神越來越亮,但臉上卻是一副無可奈何之色,悠悠點了點頭:“諸君如此抬愛,既如此,那我劉岱也便不再謙讓了。”

  “諸位放心。”

  “待我等殺進洛陽,我定會上稟天下,述諸位勤王之功。”

  這便在向所有人承諾后續的利益了。

  劉岱這種宗室刺史。

  在當今的局面之下,亦是要看地方大族的臉色。

  果然,聽到這話。

  帳內眾人臉上的笑容也是愈發濃郁。

  雖然袁紹袁術兩兄弟始終都沒怎么開口,但汝南袁氏自是不會讓人忘記的。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袁紹被推舉為了副盟主。

  而隨后,這些人才開始談論起了動兵之事。

  袁術是真的有些不高興了。

  盟主之位給劉岱這個漢室宗親也就罷了,畢竟對所有人都有著好處。

  這副盟主之位憑什么給袁紹?

  他可是袁氏的嫡子。

  而袁紹,只不過是袁氏的庶子罷了!

  其實這也和兩人的性格有關。

  袁紹本就喜歡結交豪杰,在平叛的這段時間以來,與各方世族之人結交極深。

  而反觀袁術,則是喜歡游俠之風。

  且為人喜歡奢侈,年紀又比袁紹要小。

  這自然而然便被袁紹拉開了差距。

  但他豈能忍受如此忽視?

  見眾人商談起了戰事,他冷笑了一聲道:“我麾下倒有一員猛將,可為先鋒。”

  “哦?”

  聞言,眾人立刻看向了袁術。

  “公路說的是何人?”劉岱看著袁術問道。

  但袁術卻連看都沒看他一眼,直至其余人相繼開口問起之時,他才開口說道。

  “此人名為孫堅。”

  “乃是我于南陽平叛之時,所招攬之虎將。”

  袁術傲然說道:“自可為先鋒。”

  話語權都是爭出來的。

  他要為自己,揚揚名了。

  聽到這個名字,不少人都露出了驚訝之色。

  顯然他們都聽說過孫堅之勇,驚訝于袁術竟然會招攬到這種勇將。

  孫堅確實已經是有些名望了。

  他出身吳地寒門。

  借著顧熙所提出的政策于平叛之中,屢立奇功。

  袁術便是因此而起了招攬之心。

  以袁氏四世三公之名,向其承諾他日定會助孫堅登頂仕途。

  其實兩人并不是所謂的主將關系。

  而是合作。

  孫堅一邊掃賊,一邊給自己與袁術增加聲望。

  而袁術則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他提供糧草。

  這一次的勤王他自是跟隨袁術而來。

  “竟是此人。”劉岱并沒有因為袁術的無視而生氣,感嘆道:“袁氏當不愧為四世三公。”

  “如此聲望真是讓人艷羨。”

  他說的是真心話。

  別看他現如今身上有著兗州刺史的官職,但實則兗州內,卻還有著反對之人。

  他這一次如此主動也是想趁機解決掉這些反對的大族。

  眾人對此皆是無比認同。

  先鋒之人便在這種情況下定了下來。

  而隨后眾人也是安排起了整體的戰術。

  其實對他們而言,也無需什么戰術。

  現在可不同于原本的歷史。

  顧琛不可能憑空變出來人馬,他的實力是遠遠比不過原本歷史之中董卓的威勢的。

  面對這種情況。

  聯軍們又豈會商量什么戰術?

  無疑就是直接率領大軍壓上去罷了。

  ——昭寧三年,五月。

  整個聯軍開始了對洛陽城的進攻。

  如今可與原本的歷史截然不同。

  顧氏的存在,足以讓這些人壓下一切的內部矛盾,統一對外。

  這大大增強了整個聯軍的戰斗力。

  虎牢關。

  望著關口外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聯軍,顧琛的表情同樣也是愈發嚴肅。

  人馬確實太多了!

  若非虎牢關,山嶺交錯,自成天險。

  他如今可以直接率軍直接退去了。

  但哪怕就是這樣,他目前就的形勢仍是十分難看。

  軍心是他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他可不是顧熙。

  他還沒有百戰百勝的威名。

  面對這般人數的敵軍,本就會讓士氣衰退,更別說接下來那肯定會流下無數鮮血的大戰了。

  他必須要想辦法,穩住自己的軍心!

  關外。

  一眾諸侯正緊緊盯著眼前的關口,眼神之中滿是渴望之色。

  破開此關,便可直抵洛陽了。

  但凡能夠殺入洛陽,對于他們所有人的好處都是難以想象的!

  “文臺。”

  袁術臉上帶著淡淡笑容,輕喚了一聲:“可破前方此關?”

  “有何不可?”

  他身后的孫堅立刻朗聲應道:“此地雖險,但我軍勢大,其軍心本就要弱上三分。”

  “軍心不穩,他何以得勝?”

  “好!”袁術十分滿意,當下便要直接讓孫堅率軍進攻。

  但孫堅卻直接搖了搖頭:“將軍莫急。”

  “先容我讓人前去叫戰。”

  “戰或不戰,都讓他軍心再落三分!”

  說罷,擺了擺手:“大榮,可敢前去叫戰?”

  “有何不敢?”一聲嘹亮的喊聲瞬間響起。

  下一刻,祖茂便持著雙刀直接殺向了關前,怒喝道:“關內之將,可敢一戰?”

  他不知道如今守關乃是何人。

  甭說是他了。

  其實這些個所謂的諸侯也不知道。

  其實顧氏第六代子弟都已經闖出了一些名號。

  最為甚者自是顧濤與顧煒。

  但唯有顧琛不同。

  顧琛確實是太一般了,而且他的性格也不會容忍自己落后于人,始終都未曾出過府內。

  這讓天下人,對于顧琛都有些陌生。

  “我去戰他!”

  關口上,顧琛當即便要出關迎戰。

  對于他而言,此乃必須要抓住的機會。

  若是能陣前斬將的話。

  對于士氣的幫助是難以想象的。

  “子琰。”聞言,立刻便有兄弟攔住了顧琛,看著關下叫戰的祖茂道:“此人如此壯碩,怕不是一員大將。”

  “子琰絕不能犯險。”

  “且還是讓為兄前去吧。”

  顧琛已經成為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他的表現讓所有人都服氣。

  “兄長不可。”但顧琛卻是直接搖了搖頭,一臉正色的道:“無論此人如何,兄長都不必前去。”

  “我顧氏子弟無怕死之人。”

  “諸位兄弟可以赴死,而我又為何不可?”

  這幾個兄弟的水平相互都知曉,顧琛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

  聞言,那顧氏子亦是無奈嘆了口氣,搖頭道:“只嘆我,不能承繼先祖之光啊。”

  他是桓侯一脈的子弟。

  這一脈一向都以武為主。

  只可惜,他的武藝確實十分一般。

  顧琛拍了拍他的肩膀,旋即也是不再猶豫,當即便披甲直接便要殺出關區。

  見到這幕,顧易的心也是立刻懸了起來。

  這可是祖茂啊!

  相比于牛輔,他在歷史之中名望更甚。

  雖然顧琛如今已經能和李傕郭汜交戰,但卻仍是讓他有些擔心。

  顧易只是沉默了兩三秒。

  便直接喚出了“抽獎”二字。

  他打算再抽些獎。

  按照顧易的判斷,顧熙能給自己帶來的成就點絕對不會低于二十萬。

  而他只需要保證有一次操控的成就點便足矣。

  只要將成就點留在十五萬左右。

  那便不會出現意外。

  他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以顧琛當前的表現來看,他在亂世之中能帶來的價值簡直不敢想象。

  如今顧琛可以說是在刀尖上跳舞。

  但凡出現意外。

  他屆時抽獎可就來不及了。

  無論如何,顧易都不能讓他出現意外。

  仍舊是沒有抽獎UI,足足十四次抽獎瞬間便彈出了一條條密密麻麻的提示。

  抽獎成功。

  恭喜宿主獲得:凡級道具——恢復符。

  (凡)恢復符:使用后,可指定一位家族成員,讓其快速恢復巔峰。

  恭喜宿主獲得:凡級道具——藥到病除符4氣力符.靈機符.

恭喜宿主獲得:凡級道具——靈機符  (凡)靈機符:使用后,可指定一位家族成員,提升其靈機一動的概率。

  恭喜宿主獲得:玄級道具——神隱卡。

  (玄)神隱卡:使用后,將降低周圍人對你的關注.

  恭喜宿主獲得:玄級道具——好運卡專注卡.

  一連串的提示不斷彈出。

  最讓顧易驚訝的是,竟然抽到了地級道具!

  恭喜宿主獲得:地級道具——璇璣算籌。

  (地)璇璣算籌:配合星象可預測七日內天氣。

  (注:預測天機者必被反傷,若當真測算準確,將會降低使用者短時間內的運氣。)

  看著這道具的極少,顧易的表情也是不由得微微一變。

  預測七日內天氣?

  這在這種封建時代亦是神器啊!

  但這其中的要求.配合星象可還行?

  這顯然就是一個有門檻的道具啊。

  而且只要預測成功,便會降低使用者的運氣?

  顧易忽然便想起了好運卡的效果。

道具這個降低  怕不是會直接致命啊!

  “恢復符藥到病除這些道具都可以留著當做家族根基。”

  “神隱卡?”

  “能不被周圍人關注?”

  “這個道具,或可在關鍵時刻護住家族子弟。”

  “至于這璇璣算籌則是要分時使用了。”

  顧易仔細的考慮著這些道具的用途。

  通過這幾次抽獎的經驗來看,他也是漸漸了解了一些道具之間的差距。

  神級道具要是效果絕佳顯然是能夠毀天滅地的。

  很有可能一個道具決定一國之興亡。

  凡級道具則是一次性的效果,而且部分還會有著反噬。

  而玄級道具則是會有一些時效。

至于地級  這東西用好了就是神器,用不好就是直接一命換一個消息啊。

  他想了想,還是不準備將這個道具拿出來。

  或許是顧氏子弟過于務實了。

  對于星象這些東西,幾乎都不怎么關注。

  顯然是不符合這個道具的使用條件的,只能留之將來。

  雖然有些肉痛,但他的心也是終于安定下了些許,當即便關閉了所有提示,緊緊的注視著戰場。

  此刻,顧琛已然策馬殺出關外。

  沒多說一句話,便直接持著長槍朝著祖茂殺去。

  顧琛現在的信心遠超旁人。

  他自己的狀態只有他清楚,這肉眼可見的進步讓他逐漸有了一種無敵心態。

  手中長槍宛若閃電。

  直刺祖茂。

  祖茂可不是無名之輩,側身一閃直接便避開了這一擊。

  見顧琛如此年輕。

  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屑之色,笑道:“小輩!報上名來!”

  “少說廢話!”

  顧琛對于這些人,自是沒有任何的好態度。

  他猛呵了一聲,雙腿一夾馬腹,便直接再次朝著祖茂殺去。

  錚!!!

  兵戈相交之音不斷炸響。

  祖茂可是孫堅的貼身大將,能做到這一步之人,武力又豈會差?

  面對顧琛的進攻,他絲毫不亂。

  手中雙刀極有章法。

  數合之內,便已經占據了上風。

  但哪怕就是這樣,卻還是讓觀戰的孫堅等人表情微微一變。

  “此子是誰?”

  他皺眉問道:“如此年輕,竟能與大榮廝殺?”

  程普黃蓋等人亦是面露驚色。

  祖茂的實力他們都清楚。

  顧琛如此年紀,便能與祖茂交戰,他們豈能不驚?

  袁紹此時也是皺著眉頭,緊緊盯著顧琛的臉,沉默了良久后突然驚道:“此乃顧氏嫡子!”

  “乃是太傅之孫,顧琛顧子琰。”

  此話一出,在場之人的表情頓時便是微微一變。

  哪怕如今顧熙已死。

  但仍是能讓他們聞之色變。

  “顧氏當真不凡,如此小小年紀,竟會如此兇悍?”劉岱忍不住的感嘆道。

  袁術緊緊皺著眉頭,冷聲道:“無論如何,必斬此子,絕不能留下后患。”

  沒有人會去選擇動顧氏的大本營巨鹿。

  這是因為顧氏的聲望實在太高,高到讓所有人都心生忌憚。

  但顧氏嫡子如此兇猛。

  那便不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了。

  這期間的博弈雖然從未放到明面上來,但雙方顯然是已經有了仇怨。

  袁紹緊緊盯著顧琛,并沒有接話。

  戰場之上。

  雙方來回沖殺。

  祖茂也驚了,萬萬沒料到顧琛竟然會漸漸穩住局勢。

  雖然落入了下風但竟沒有露出敗相。

  顧易亦是壓下了再次給顧琛使用氣力卡的念頭。

  這是個好機會,只要顧琛沒有生命危險,那對于他而言便可以快速提升實力。

  且氣力符是有著反噬的。

  上次顧琛使用完,可是整整躺了一天這才恢復過來。

  如此時機,顯然不適合使用氣力符。

  雙方戰馬不斷穿梭。

  眼看著自己竟然拿不下顧琛,祖茂徹底動怒了。

  且最關鍵的是,他能明顯的感覺到,顧琛的實力正在一點點與他拉近。

  這著實是讓他心中震動不已。

  自是不打算再拖下去。

  手中攻勢愈發猛烈。

  但顧琛卻始終都是那般專注,將他的攻勢全都擋了下來。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狀態。

  就是這種狀態,讓他的無敵之心更加濃郁。

  而就在數十合之后。

  他更是完全就穩住了局勢,與祖茂之間相互攻殺的有來有回。

  “快!去宰了他!”

  袁術表情愈發陰沉,猛地開口下令。

  他不打算再等下去了。

  孫堅雖是對祖茂有著絕對的信心,但想了想后也只能再次讓程普等人殺去。

  “子琰,快退!”

  關口上立刻傳來響聲。

  顧琛自是不會戀戰,眼看著有人再次沖來,他猛地勒緊馬韁,直接避開了祖茂的一擊,快速退回關口,同時還不屑的笑道:

  “爾等奸賊,不過爾爾!”

  “既敢于叫戰,難不成還想以多擊少?”

  攻心!

  他始終都未曾忘記要提振己方的士氣!

  此話一出,整個虎牢關內頓時便爆發出了一聲聲的吶喊。

  祖茂的表情愈發難看。

  持刀直指顧琛:“黃口小兒,可敢再與某家決死?某當以爾頸血祭刀!”

  “哼!”

  顧琛橫槊立馬,冷眼睥睨道:“今日你窮盡氣力,不過與我堪堪戰平——”

  “安敢妄言?”

  他不屑一笑,“他日斬你之時,定于你墓前刻“冢中枯骨,妄撼泰山”八字!”

  說罷,顧琛也不顧祖茂等人如何。

  當即便直接重回了關內。

  “攻關!攻關!”

  祖茂徹底動怒了。

  顧琛的這一句話,同樣也激怒了其余人。

  “攻關!”

  袁術也是怒喝。

  眾人皆是沒有拒絕,顧琛剛剛表現出來的戰力,讓他們都感覺到了一絲不安!

  大戰瞬間開啟!

  但虎牢關作為險關。

  本就有著地利,且如今守軍軍心大振,又豈是這么好踏破的?

  整個聯軍,竟一時真的被擋在了此地。

  而就在這種狀況之下。

  洛陽忽然傳來消息,有一人竟想見顧琛。

  虎牢關大營。

  “荀彧拜見公子。”

  看著眼前這個一身儒生氣的男子,顧琛微微點了點頭,道:“不知荀君有何計要教我?”

  荀彧的名頭他自然還是聽過的。

  如今的潁川荀氏,于整個天下之間的名望亦是不低。

  荀淑乃是孝和皇帝時期之臣,同顧熙一般,曾被劉肇重用。

  而荀淑的子嗣們,顯然要比顧氏的第五代子嗣要強得多,族中子弟更是有著“荀氏八龍”的名聲。

  可謂是名極一時。

  就連這荀彧在少時都被名士評為了“王佐之才。”

  就連顧熙昔日都曾夸贊過他。

  只可惜的是因其娶了中常侍唐唐衡的女兒為妻,這才沒有得顧熙提拔。

  對于這荀彧突然要見自己。

  顧琛倒是有些意外。

  聞言,荀彧絲毫不亂,并未直接回答,反倒是灼灼的看著顧琛,反問道:“在此之前,在下想問公子一個問題。”

  “公子可想扶漢?”

  扶漢?

  顧琛皺了皺眉。

  其實在顧氏如今的幾代子弟之中,第六代子弟對于大漢的感情是最弱的。

  因為從他們記事時起。

  便是劉志劉宏這種棄用顧熙的君王。

  若不是有著顧熙的影響在,以顧氏的教育來看,他們就不可能會對大漢有什么感情。

  “公子無需多慮。”

  荀彧看著顧琛,似乎猜出了顧琛的心思,輕笑道:“在下指的不是當前陛下。”

  他豈能不知道顧琛已經殺了何進何太后?

  無論結局如何。

  劉辯此生已經沒有什么指望了,他已經被他的母親所拖累了。

  不僅僅震懾不了世家大族。

  同樣也徹底失去了顧氏的支持。

  聞言,顧琛頓時便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他饒有興趣的看著荀彧,沉默了一下反問道:“我顧氏何曾負過大漢?”

  荀彧不置可否,微微點了點頭,旋即再次朝著顧琛躬身一拜:“既如此,在下雖不才,但愿追隨公子,共扶漢室。”

  荀彧的這種態度確實是讓顧琛有些意外。

  荀氏的影響力可不低。

  要說如今這種局面,荀氏完全沒有參與其中,那絕無可能。

  顧熙的改革,可是直指世家大族。

  這種情況之下,荀彧又怎么可能來支持自己?

  “荀君此乃何意?”

  他緊緊的盯著荀彧,沉聲問道,眼神無比凌厲。

  “公子勿慮。”

  荀彧輕輕嘆了一口氣道:“昔日在下還不理解顧公何以改制,如今想來此乃救漢唯一之計。”

  “然如今只嘆顧公已逝。”

  “天下時局將亂,大漢即至名存實亡之實。”

  “在下觀公子之能,或可再救大漢,此乃亦是在下為宗族所慮之策。”

  荀彧的表情十分認真。

  顧琛緊緊的盯著他,沉吟了片刻,問道:“荀君有何計策?”

  “棄洛陽!”

  這一次,荀彧沒有半點的猶豫,直接將自己想法全都說了出來。

  “當今時局,四方諸侯決不會輕易讓公子兄弟歸京。”

  “顧公就算真留有打算。”

  “也已經全然失策。”

  “且只要公子在洛陽一日,四方諸侯世族便會齊心。”

  “但只要公子離去,情況自會有變。”

  他語氣微微一頓,搖了搖頭道:“因利而聚,便會因利而散,此乃顧公昔年說過之話。”

  棄洛陽?

  顧琛詫異的看著荀彧。

  其實他也已經有了這般想法。

  虎牢關雖看似牢不可破,但實則不然。

  世家大族的兵力占據著大優勢。

  而反觀他,兵力只有這么多。

  四方的顧氏子弟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趕得回來,如此下去顯然只會落得一個城破人亡的下場。

  顧琛可不是一個迂腐之人。

  時移世易,他必須要隨著局勢而做出種種判斷。

  “公子.”

  荀彧見顧琛沒有開口,再次說道:“公子也無需擔憂群臣借天子之名,污顧氏之名。”

  “顧氏聲望如山,絕非短時間內可以撼動的。”

  “而且”

  荀彧語氣微微一頓,猶豫了一下后才接著說了下去:“公子可攜傳國玉璽而出!”

  傳國玉璽!

  顧琛的眼神微微一變。

  荀彧此話他明白了。

  就是放棄劉辯,擇日再立新君。

  一瞬間,無數的思緒不斷從腦海之中涌出。

  顧琛可是本來就沒打算助劉辯的。

  荀彧此話確實符合他的心思。

  他沉默了片刻,再次開口:“屆時諸侯定會尋璽.”

  “假璽。”荀彧似乎早已想好了對策,再次道:“國庫之中,美玉甚多。”

  “可尋工匠,制出假璽。”

  “只要公子再拖些許時日,便可做成此事。”

  顧琛再次陷入了沉思。

  而荀彧也并未心急,默默等待著顧琛的選擇。

  顧易此時也是頗為意外。

  荀彧這種心向漢室之人能在醒悟時,支持顧氏倒也合理。

  他只是沒料到荀彧竟然會想到這種辦法。

  很顯然,顧氏的存在已經徹底影響到了很多人。

  顧琛并不是個猶豫的人。

  在沉思了片刻之后,他便微微點了點頭,灼灼的盯著荀彧道:“好!”

  并州。

  丁原正率領著麾下部眾直奔洛陽而去。

  作為寒門出身之人,丁原如今自是要前往洛陽助陣。

  但只可惜,他這一路行軍亦是不算順暢。

  如今的天下叛軍已經不僅僅是世家們的私兵了,各地的流民相繼起事,這種風頭已然不可阻擋。

  而亂軍的出現。

  就注定會影響到丁原的進軍速度,看著中原送來的消息,他只感愈發的惆悵。

  “義父,賊人已破!”

  這時,一聲嘹亮的喊聲從帳外傳來。

  只見一人渾身浴血,手持著染血的方天畫戟,踏步從帳外走了進來。

  “我兒英勇。”

  丁原點了點頭,口頭夸贊了一句并未給予什么賞賜。

  見狀,呂布的眼神之中頓時便露出了一絲不滿。

  但丁原卻始終未曾注意到這些,只是接著道:“只嘆我軍行軍速度受阻,若是不然以我兒之勇,定可助顧公一臂之力。”

  “義父放心!”

  呂布眼神之中不滿迅速消散,十分自信的說道:“區區亂軍,不過土雞瓦狗爾。”

  “義父且讓我領軍,為義父開道!”

  呂布的語氣始終都是那般激昂,充滿了自信。

  “不可行事過急。”丁原擺了擺手,拒絕了此事,“我兒雖勇,但長此以往下去,大軍戰力定會受損。”

  “還是保持速度,捷力行軍便是。”

  呂布眼神之中再次閃過不滿。

  他總覺著丁原這是在擋他建功之路。

  區區亂賊殺了便是。

  丁原從始至終都未去看呂布一眼,隨后便安排起了大軍行進之事。.

Ps:這章不短吧月底了,跪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