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7章 一戰天下動,劉宏崩

熊貓書庫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點這里聽書

  此戰結局,其實從一開始便已經有了答案。

  黃巾軍所倚重之長。

  在面對顧熙之時,全都不攻自破。

  且黃巾軍的核心問題之關鍵,往往便會在這種時候被不斷放大。

  對于顧熙這種于人心上造詣早已通天之人而言。

  他只需要放大這些問題。

  便足矣讓黃巾軍大亂。

  結果也不言而喻。

  張角親自露面,確實是讓整個黃巾軍士氣有了顯著的提升。

  可又能如何呢?

  顧熙派人安插其中便是此局的破局之法!

  且最關鍵的是,在漢軍沖鋒之時,顧熙亦是留出了一條道路,放任已經亂了心智的黃巾軍丟盔棄甲而去。

  在這種狀態之下。

  一人離去,或許不足以影響軍心。

  可十人百人呢?

  千人萬人呢?

  整個黃巾軍的戰線迅速崩潰,無數人解開黃巾倉皇逃竄。

  這種風向更是影響到了全軍。

  軍容紀律上的問題全然暴露了出來。

  結局已定!

  ——建寧六年,六月末。

  張角與顧熙戰于漳河之畔。

  黃巾軍大敗而逃。

  漢軍重歸鄴城,徹底撕開了黃巾軍于冀州的防線。

  顧熙顯然早就已經做好了籌劃。

  面對來降的黃巾軍,他迅速定下了策略,將青壯納入軍中,并賜于土地。

  之前的政策在這種時候便起到了大用。

  顧熙為何要征大族土地?

  其中干系極多。

  不僅僅是想趁著此事徹底撕開大族們的口子。

  同樣也意在減少傷亡。

  無論如何,他都必須要給這些百姓一個退路。

  若不然得此次大亂,所造成的殺孽,絕對會遠超以往。

  百姓才是國家強盛的根本!

  顧熙的目光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平叛之上了,而是要切切實實改變當前大漢的一切!

  以一人之力,再次為大漢續命!

  他迅速讓人將此事宣揚了出去,同時將身邊子弟幾乎全都派了出去。

  就是要監管各地,免于各地將軍貪功爛殺!

  豫州潁川。

  顧熙的圍魏救趙之策確實是幫了皇甫嵩大忙。

  如今隨著冀州戰畢,黃巾軍惶恐,皇甫嵩自是不會放過任何機會,直接開啟了反攻!

  ——八月。

  皇甫嵩于長社大敗波才。

  同時間,南陽太守秦頡斬殺了黃巾渠帥張曼成,豫州黃巾不斷后撤。

  后被圍于宛城。

  袁紹、曹操等人于四面八方趕來,宣揚冀州戰事,以破賊心。

  終得宛城城門洞開。

  破賊于宛。

  各地戰事四起,軍心大震的漢軍不斷圍殺著黃巾,將整個黃巾打的節節敗退。

  此事實在是過于致命了!

  張角敗于冀州的消息,就如同一個信號一般,再次證明了顧熙那不敗的威名!

  如此情況之下,黃巾軍軍心又豈能不散?

  且最關鍵的是——

  顧熙一直都在限制著將士們的殺心,且他的政策大大鼓舞了寒門子弟立功的雄心。

  種種政策之下,這對整個黃巾的打擊實在是過于大了一些!

  各地戰局徹底扭轉!

  這注定是一場極為漫長的戰爭。

  且再加上顧熙那寒門可通過“討賊”而獲得孝廉資格的政策,各地英才齊齊涌現,不少人都已經先后闖出了威名。

  曹操、袁紹等人就不多說了。

  還包括不少寒門子弟。

  當然亦有顧氏子弟,顧濤這種屬性的戰將在這種情況下的優勢是最大的。

  最關鍵的是他顧氏子弟的身份,實在是給了他太大的加持。

  面對戰意全無的黃巾軍。

  他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將其拿下。

  如今早已于天下闖出了名聲。

  洛陽。

  看著四方送來的戰報,劉宏滿面紅光,放聲大笑。

  “不愧是太傅!”

  “一戰便徹底扭轉乾坤,區區反賊,安敢亂我大漢?”

  他笑的十分肆意。

  其實這段時間以來,劉宏的心情一直都很緊繃。

  張角的強勢遠遠超乎了他的預料。

  尤其是當時各州郡戰況不明,張角取邯鄲威脅河內之時,劉宏他是真的感覺到了亡國的味道。

  但如今,這種感覺終于散去了!

  “速將此事昭告群臣,有太傅在,朕無憂矣。”

  “讓宮內的人都準備好了。”

  “朕要去街市!”

  對于劉宏而言。

  他已經憋了一段時日了,既然已經心安,自然要放松一下。

  “奴才領命。”蹇碩立刻領命而去。

  不多時,皇宮內那停了多日的笑聲再一次的響了起來。

  但對于這件事。

  群臣們的態度卻是各不相同。

  他們已經聽說了顧熙的種種舉措,心中不由得便為自家的土地而擔憂了起來。

  顧熙竟然將這些土地給分了出去。

  這樣的話將來就算大亂結束,土地還能屬于他們嗎?

  人向來都是如此。

  在嗅到滅亡的危機之時,便不會有人去在乎那么多了。

  但隨著這種危機退去。

  他們便會想著自己所付出的那些土地。

  其實顧熙這一次還真的并未較真。

  雖說是三成土地。

  但大漢至今已經有多少年未曾度田了?氏族們手中的土地相比于當年早就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對于他們而言,這點土地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但人性向來就是如此。

  這些可都是他們已經吃下去的資產啊。

  他們又怎么可能輕易吐出來呢?

  這顯然不是一個人的念頭。

  自這一日起,各個氏族之人相互聯絡,一張無形的網再次張開。

  當然,他們亦不會在這種時候出手。

  他們只是在做準備。

  無論如何,當戰事徹底落下的那一日起,這件事就必須要停下來。

  此事只要拖下去。

  對他們而言,百害而無一利!

  對于洛陽內的變化,顧熙毫不在意。

  他只是于戰場之上,按部就班的安排著一切。

  此次的大勝。

  并且讓他加速進攻。

  而是一直都保持著之前的節奏,以勢以聲望不斷的削弱黃巾軍。

  這就是單純的陽謀。

  經過先前的大敗,哪怕就是張角都不能穩住黃巾軍的軍心了。

  日日有人叛逃。

  各地道眾綁渠帥來降之事發生的愈發頻繁。

  就在這種狀況之下。

  ——建寧七年,二月。

  顧熙再次破張角于邯鄲,自此整個冀州的黃巾防線徹底被顧熙撕開。

  張角只能收攏殘軍,退至廣宗,被顧熙圍困于此。

  大局已定!

  顧熙并未忙著攻城,仍是按部就班的安排著一切,似乎是要逼降張角眾人一般。

  但張角顯然是已經做出了決定。

  他只是選擇放任道眾離去,隨后再次與顧熙展開了對決。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大戰。

  如此士氣之下,且已經沒有兵力優勢的黃巾軍,又豈能敵得過顧熙親率的漢軍呢?

  結局不言而喻。

  張角再次敗退,但這一次他卻亦是退無可退。

  整個黃巾于河北之地的陣線早就已經全部淪陷了。

  甚至很多地方都不需要顧熙親自前去。

  黃巾教眾皆是望風而降。

  其實張角是能退去幽州、或者兗州之地,再圖后事。

  雖然前往這些地方也是面對著各路漢軍的進攻,但相比于顧熙親自在的戰場而言,他前去這些地方自是有著機會。

  不過張角似乎卻并沒有這種念頭,只是率領著自己那越來越少的道眾于冀州之地與漢軍周旋。

  ——他似乎是想要死在冀州!

  顧易對此也是頗為意外。

  在原本的歷史之中,張角此人的爭議就極大。

  有人稱之為亂世之因,正是因為他發起的黃巾之亂,徹底造成了東漢末年亂世的開始;

  亦有人稱他為大義之人,麾下三十萬眾,卻落得了一個無子而終的下場。

  他的出現就好像是想要給當時的世界上一課一般。

  顧易如今并不想去管原本的歷史。

  對于如今的張角而言。

  他顯然是個大義之人,領民間之疾苦,做出了萬般籌劃,功成功敗皆為救世。

  張角確實已經足夠強了。

  但凡若是沒有顧熙的存在,如此勢力的黃巾軍,絕對會給大漢造成致命的打擊!

  不過此事注定無法詳細深究。

  若是沒有顧氏出現的話,張角又豈會這么強呢?

  其中萬般因果,皆早有跡象。

  在這種情況之下,張角自是不能堅持多久。

  ——建寧七年,十月。

  張角再敗于甘陵。

  于戰后自盡。

  其弟張寶、張梁先后亡于陣前。

  顧熙令人于暗中將三兄弟尸身收斂,送回巨鹿安葬。

  一戰冀州定!

  消息傳出,天下皆震!

  洛陽。

  “張角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劉宏整個人先是一愣,旋即立刻放聲大笑了起來。

  “好啊!好啊!”

  “如此反賊,就當如此。”

  “他的尸身呢?送回洛陽沒有?朕要將他千刀萬剮!”

  蹇碩搖了搖頭,嘆氣道:“張角三兄弟尸身皆于戰場之中被踏成了肉泥,無法尋來。”

  聞言,劉宏不由得皺了皺眉,有些失望的道:“著實可惜啊。”

  “對了,太傅身體如何了?”

  “他年事已高,如今張角已定,其他人不足為慮,該讓太傅回京頤養天年了。”

  劉宏似乎早就想好了這一切,擺了擺手道:“派人將朕的詔令帶往冀州。”

  “讓太傅交兵權于盧植。”

  “可歸京修養,接受賞賜,亦可于巨鹿安歇。”

  對于這事,蹇碩自然無比欣喜。

  在如今劉宏還在世的情況下,他們這些宦官唯一忌憚的人便是顧熙了。

  如今劉宏要再罷顧熙手中之權。

  他又豈能不興奮?

  消息在洛陽傳播極快。

  與劉宏預想的完全不同,原本他還以為士人朝臣們會因為此事而大費周章一番。

  但士人朝臣們卻幾乎都未說過什么。

  只是提出了當今張角已死,四州局勢漸漸穩定,當取消顧熙所定下的戰時之策之類的蕓蕓。

  對于這件事,劉宏完全將其當做了利益交換,并未做過多猶豫,直接便答應了下來。

  他需要朝局平衡。

  在劉宏看來。

  自他當即之后所打造出來的朝堂局勢已經達到了平衡趨勢。

  最起碼士人并不能直接威脅到他的皇權。

  至于此舉會不會再次掀起造反,劉宏自是考慮過,不過卻毫不在意。

  朝廷如今勢猛,且張角已死,流民又豈會有這么大的膽子呢?

  使者迅速離開洛陽,直奔冀州而來。

  同時間,這個消息亦是不脛而走。

  ——還未等顧熙收到消息。

  朝廷打算再次罷免顧熙的消息,并廢除顧熙所定之策的消息便于天下掀起了驚濤駭浪!

  四方動亂再起!

  最關鍵的是——涼州之地亦有人發動叛亂,直逼三輔。

  消息瞬間傳開。

  本于四方同黃巾交戰的眾將士接連上述劉宏,應收回詔令,不可于此時再刺激民心。

  當聽到這個消息之時。

  劉宏震怒!

  他將此事完全歸在了顧熙身上。

  劉宏著實是不理解,為何顧熙一人竟然會掀起如此滔天巨浪?

  難不成天下百姓只認他顧熙而不認自己這個皇帝嗎?

  這還能屬于是臣子嘛?

  若是再這樣下去,這天下到底是姓劉,還是姓顧?

  此事對劉宏打擊極大。

  ——最關鍵的是,他嘔血了!

  常年的享樂就注定了劉宏的壽命會受到影響。

  如今的劉宏可未曾經過被外戚限制,他享樂的過程要遠遠超過原本歷史。

  身體自是承受不住如此的消耗。

  此事一出,迅速便讓剛剛所有士人朝臣們都清醒了過來,局勢突變。

  不過劉宏與幾代先帝不同。

  劉宏是有兒子的。

  直至如今,劉宏已經有了兩個子嗣。

  劉辯與劉協。

  這確實是能在一定程度之上穩住軍心。

  但差就差在,兩人年齡還小,注定不能親自掌控大權。

  原本對于士人群臣們而言,他們還只是想保全自己的利益。

  但現在不同了,劉志與劉宏兩代皇帝都對他們保持著壓制態度。

  如今天下之士人,哪個不懷念昔年顧熙攝政之時的朝局?

  當下,便立刻有人上書應將顧熙召回廟堂,以防出現不測。

  此疏一出,直逼關鍵。

  劉宏所封的十二常侍自是不可能答應此事的。

  雖然這些年來他們都未曾對顧熙,對顧氏做任何不軌之事。

  但以他們對顧熙的了解。

  顧熙會放過他們嗎?

  顯然不會!

  只要顧熙重返朝堂掌控大局的話,他們這些人便注定死無葬身之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人幾乎用盡了一切辦法,阻攔此事。

  并且將昔年劉志為君之時,面對士人時有多么無力之類的蕓蕓全都說了出來。

  果然,此舉還是起到了作用。

  劉宏十分清楚當前的局勢,立刻做出了判斷!

  讓顧熙重任討賊之名進行平叛。

  而他則是效仿起了昔年的劉志,將權力分割于宦官士人外戚之手。

  讓何進擁有掌兵權。

  以此來遏制顧熙,再用士人與宦官形成牽制。

  而就在他安頓好這一切之后。

  建寧九年,六月。

  ——劉宏崩于洛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