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衣衫浸,黃河入海流。
等李基攙扶著身子骨有些發軟的昭姬再出現之時,即便昭姬勉強打理了一番自己,依然能看不出不久前似是泡了水似的狀態。
這也引得李書、李琴一邊給李基安排晚膳,一邊暗自心領神會地發笑。
與旁人喜歡分桌而食不同,李基更喜歡在家里同桌而食,也沒有什么食不言的習慣。
吃飯之時,李基還喜歡聊著些家常瑣碎之事,不時又逗弄一下在旁像個瓷娃娃似的小曦兒,顯得其樂融融的。
即便是聽著些李相或小曦兒平時的糗事,李基也是聽得津津有味,覺得飯菜都似乎可口了三分。
只是在晚膳結束后,昭姬抱著小曦兒離開,李相也想要跟著退下之時。
“相兒,留一下。”
不復適才的慈父語氣,讓李相背對著的身子下意識地顫了顫。
數息后,李相轉身露出了一個孝順乖巧的笑臉,道。
“父親有什么吩咐?”
李基見狀,拍了拍身旁的位置,神色也多了幾分慈父模樣,道。
“過來坐下。”
李相猶豫了一下,然后微微低著頭走到李基的身旁坐下。
此刻,在李基不急不緩地泡茶之時,李相卻是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而等李基開口之時,李相整個人幾乎都為之一怔。
“相兒一開始想將伯符救出來的計劃是什么?”
好幾息后,李相才有些結結巴巴地說道。
“父親所說,孩兒不懂,還請明示。”
李基微微轉目深深看了李相一眼,讓李相的聲音不自覺地越說越弱。
而李基的腦海里,則是回想起了劉備所說的內容。
自吳縣遷治到壽春需要橫跨長江,走相當一段水路。
也就在遷治途經長江期間,李相墜江,然后被孫策從長江里撈了起來。
此事看似簡單巧合,但劉備在得知此事之時,又急又怒得快要暈厥了過去。
隨后劉備在確認了李相安危后,更是下了死命令嚴查確認到底是意外,還是有人暗下毒手。
若是意外也就罷了,一旦是有人膽敢暗害李相,怒火沖天的劉備已經準備將幕后黑手的九族削成薄片。
畢竟劉備平日里對于阿斗、李相以及關羽、張飛的子嗣安危都相當看重,錦衣司、虎衛安插得嚴嚴實實,就怕有人圖謀不軌。
所以,時時有人看護的李相遭遇墜江這種嚴重意外,常理來看發生概率可謂是小到極點,讓劉備不得不生疑。
因此,李相前前后后具體遭遇了什么,很是清晰明了地呈到了劉備的桌案上。
當日李相與阿斗一并去探望在船艙中被關押的孫策后,作為少主的阿斗下令將孫策從船艙中挪到甲板上透透氣。
隨后李相、阿斗兩人在甲板上分開兩側頑耍,阿斗驟然遇驚大叫,在眾人被吸引注意力的瞬間,靠在船舷旁的李相落水。
當隨行之人發現后連忙呼喊,不少善水性的士卒連忙跳入江中救人。
只是長江水或許不如黃河來得湍急,但時逢秋冬之際,江水又冷又寒,絕非一般水性的士卒能夠在急流中尋到李相。
恰好孫策也在甲板上目睹過程,然后也跟著跳入江中,將李相給救了起來。
此事,看似是個意外,劉備也定性為意外,甚至為免李基擔憂,確認李相的身體無恙后,還將此事壓了下去不讓傳到荊州。
可劉備絕非蠢人,或許阿斗意外墜江,劉備會覺得是阿斗蠢得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
但早慧的李相墜江,再加上墜江前的種種巧合,劉備在心中自然生出了猜測,只是故作不知,順水推舟地將孫策放了出來。
當李基從劉備口中得知此事時,近乎兩眼一黑。
臨行前的不妙預感果然成真,熊孩子還當真給捅簍子。
往小的說,這似乎只是一次只涉及自身安危的意外,且有驚無險地渡過了;
可往大了說,這簍子是能夠直接捅破天的。
不過返回到家中,看著李相的模樣,李基的心不禁又柔軟了下去,只是表面還維持著強硬的語氣罷了。
“你那點伎倆能瞞過旁人,當真以為能瞞得過有心人嗎?巧合多了,那就決然不會是巧合,不管事實上是不是巧合。”
李相沉默了一陣,堅持道。“那就是一個意外。”
李基看了李相一眼,不再與李相進行這種無意義的辯駁,而是問道。
“為何要救孫伯符?”
李相猶豫了一下,答道。“吾雖幼,亦不忍見兄長殞命牢籠,當傾力相救。”
李基微微皺眉,問道。“盡管不惜以身犯險?”
李相抬頭,反駁道。
“不會有危險,伯符兄長水性冠絕江東,于江中救一稚童不過如探囊取物,且我落入江水前已提前閉氣,也偷偷習過水性,可保片刻無虞。”
“即便伯符兄長來不及救我,我亦能堅持到其余士卒相救。”
李基對此不置可否,轉而問了一句。
“若是主公因此事而勃然大怒,遷怒于你的一眾護衛,將相關之人盡數斬首,他們又是何等冤枉?”
李相隨之啞然,久久沒有作答。
李基再問。
“若是有你預料之外的狀況使你命喪長江,汝又可曾顧慮過你的母親?汝又知會有多少人因此而陪葬?整個天下的格局說不準會因此發生多大的變動?”
“汝若是思慮到以上種種,又是否會后悔當日的所作所為?”
李相依然沉默。
良久后,李相抬頭看向正在不急不緩地品著茶,讓人分不清喜怒的李基,問道。
“父親希望我如何作答?”
李基微微垂眸,答道。
“我希望你成為會后悔之人,但成為不后悔之人亦可。”
李相隱隱意識到了什么,追問道。“后悔如何?不后悔又如何?”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善不為官,仁不當政。”
李基道了一句后,又接著補充道。
“當然,此言并非所指事事都該無慈、無義、無善、無仁,而是掌兵時便該無慈…”
“因而,用計設謀,亦不該過仁、過善,汝可知之?”
李相整個人為之一顫,問道。
“那若是父親在過江時,若救伯符兄長,會如何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