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一十二章 趙學寧的額外收入

熊貓書庫    蘭芳
🔊點這里聽書

  自那之后,駐防西安的清軍大部隊之間的氛圍就比較微妙了,朝堂上的氛圍也變得有些微妙。

  凡是王杰提出來的一些策略,在滿臣之中往往只有和珅支持,恒瑞是一定要跳出來指手劃腳,并且動輒對王杰進行斥責。

  王杰步步退讓,不敢與恒瑞爭執。

  和珅覺得這樣不好,幫王杰說話,結果被恒瑞痛罵,說他一個正紅旗的小廝,怎么敢對他這個宗室指手畫腳?

  和珅也被噎得無話可說。

  他指望永琰說點什么控制一下局面,不想讓恒瑞繼續折辱王杰,可是永琰這個優柔寡斷的性子,讓他不知道該怎么做。

  他本該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作為調停者而存在,可是他卻始終沒有站出來做他應該做的事情,任由局面繼續發展下去。

  他自己內心深處也覺得恒瑞做的沒有錯,滿洲人就是要強勢一點才能壓制住漢人的不臣之心,否則大清遲早要被這些漢人給奪權。

  防患于未然,倒也沒錯。

  否則國家振奮了,但是舉目望去,朝堂上全是漢人權臣,沒有自己人,那自己的皇位還要不要了?

  漢人可是造反專業戶,古往今來多少統治者都給漢人推翻了,所以不能有一點點的松懈。

  所以沒過多久,在蘭芳準備發起第三階段進攻的前夕,君臣商議要對甘肅和四川發起進軍、肅清所有叛亂的時候,王杰提出的自己帶兵出征的建議被恒瑞否決。

  恒瑞認為,自太上皇以來,大清從沒有漢人單獨帶兵出征的先例,之前是不得已,但是眼下他和保寧、興肇三人已經返回,王杰還是繼續做自己的軍機大臣與兵部尚書,管好后勤就可以,打仗的事情,還是應該由八旗滿洲來負責。

  恒瑞輕描淡寫間便從王杰手上奪取了綠營軍的實際指揮權,要求王杰聽他的命令,再次把綠營兵變為了八旗軍隊的從屬。

  對此,王杰的態度依然是退讓。

  這件事情的發生讓很多綠營軍官和八旗漢軍的軍官感到不滿,覺得這群滿洲人實在是太霸道太不講理了,于是一場自發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低調的開展了。

  凡是恒瑞發布的任何命令,他們都陽奉陰違,答應,但是不做,或者慢吞吞地做,非要恒瑞親自來查看,他們才會真正去做,恒瑞一走,又開始摸魚。

  幾個回合的交鋒之后,恒瑞氣得不行,決定殺雞儆猴,讓這群漢人知道誰才是大清的主人翁。

  就在這個雙方矛盾愈演愈烈的關鍵時刻,蘭芳出兵了。

  共和國十一年三月初,春暖花開之際,趙學寧在長沙頒布了出兵令。

  他下達了命令,第三階段進軍正式展開,各支部隊按照之前商定好的作戰計劃嚴格執行,務必要在五月之前完成既定目標,將四川、湖北、安徽、江蘇全部奪取。

  至于河南、山東與陜西還要看具體情況,進展順利的話,就進一步奪取河南、山東與陜西,如果進軍不太順利,那就以奪取以上四省作為主要戰略目標。

  其中,陸軍總長楚騰統領第八兵團和第九兵團這兩個兵團組成貴州方面軍,向四川發起進攻。

  貴州方面軍以全據四川作為戰略目標,消滅全部清軍、白蓮教、地主團練武裝,掃平一切不安定因素,徹底平定四川。

  很久沒有親自上戰場的趙學寧親自掛帥,統領第六和第七兩個兵團組成湖南方面軍,向湖北發起進軍,目標是全據湖北,打通進入陜西的通道,事實上威脅到帶清在西安的小朝廷。

  江西方面,以第二兵團主攻,第二兵團總指揮苗曠負責指揮,向安徽發起進攻,目標是渡過長江全據安徽,清除所有牛鬼蛇神,威脅河南。

  浙江方面,第一兵團總指揮尹子明組織軍隊發起進攻,主攻江蘇,將江蘇全部奪取,進一步威脅山東地區。

  隨后是第五兵團,以第五兵團總指揮洪世橋為指揮,從廣西出發進攻云南,將云南地方的清政府勢力拔除,進一步掌控云南地方,并鎮守云南,防范緬甸勢力的滲透。

  并且要是有可能的話,盡量多收集一些緬甸方面的情報,以備不時之需。

  趙學寧正式統領軍隊出征湖北之前,接到了陸航送來的關于法國大革命的最新消息,使得趙學寧進一步得知巴黎局勢變得越發的不安穩。

  他由此得知一些耳熟能詳的組織已經在巴黎出現了,比如雅各賓俱樂部、科德利埃俱樂部等等,并且他還聽說他的《共和國》成為部分激進派議員必然人手一冊的熱門書籍。

  并且這本書還被法國、英國等國的書商購買了發行權,他們將按照銷售量給趙學寧提供費用,陸航這次不僅送來了最新消息還把那些書商給趙學寧的書籍發行權的費用送來了。

  也就是趙學寧的第一筆稿費。

  法國的書商給趙學寧支付了十六萬法郎,英國的書商更是大手筆,直接一萬英鎊買下了英文版發行權,然后兩國的書商還約定按照發售的書籍的冊數給趙學寧提供版稅收入。

  大抵是因為面對的作者是蘭芳共和國的大總統,在威名赫赫的實權人物面前,他們覺得自己可以賺到大錢,于是在費用上就非常的慷慨。

  趙學寧很高興,覺得自己在大總統收入之外也能賺外匯了。

  按照目前的匯率換算一下,一萬英鎊約等于四萬一千六百西班牙銀元,十六萬法郎則相當于兩萬六千六百西班牙銀元。

  兩筆費用加在一起,趙學寧等于賺了六萬八千多銀元,相當于他大總統職位兩年的年收入。

  他能不高興嗎?

  之前第二階段作戰結束之后,趙學寧專門花了一段時間給蘭芳各級官員的工資與福利做了一個細致標準的規定。

  因為本國貨幣尚且來不及鑄造和發行,所以還是按照蘭芳之前通行的西班牙銀元的方式來支付工資和福利。

  在這款薪資規定之中,蘭芳官吏的收入按月薪來算,半年一發放。

  其中大總統的工資是按每月兩千銀元來算,一年為兩萬四千銀元,這是純工資收入。

  另外大總統還有年終獎十五薪,日常有餐補,夏日有解暑福利,冬日有取暖福利,每年還有一次蘭芳醫院的體檢。

  這些折算成收入,也有七千銀元左右,等于蘭芳的大總統每年有三萬一千銀元的合法收入。

  按照西班牙銀元和帶清白銀的兌換比,這筆銀元相當于兩萬三千一百兩銀子。

  這筆收入相當于雍正帝推行養廉銀制度之后帶清頂級封疆大吏總督一年的合法收入,等于趙學寧給蘭芳大總統的工資收入定在了帶清總督的級別。

  嚴格來說,這筆收入算是實實在在的超高薪了。

  乾隆中后期雖然全國物價上漲,但是一個江南之地普通五口之家全年所有生活費用也就五十八兩銀子左右,這筆收入足以讓趙學寧過上十分豪華的生活。

  倒是按照一國大總統之尊來算,這筆收入實在不能算高。

  只是趙學寧并沒有對標弘歷的生活水準,也沒那個惡趣味。

  弘歷的生活標準相當之高,而且是越來越高。

  僅乾隆十二年,這家伙一年的吃穿用度費用就高達六十萬兩白銀,趙學寧干三十年總統才抵得上他一年的吃穿用度。

  還沒算上他隨手賞賜、零花等等的其他費用!

  這還是乾隆十二年,是他尚且還算節制、沒有進一步奢侈生活的時期,到乾隆四十五年往后,這個數字估計分分鐘破百萬,要是再算上他的整個家族,那估計還要翻上幾倍。

  而趙學寧在工資制度上主打一個減少頂層、調和中層、提高底層,在整體工資福利規劃之中,趙學寧因為注重下級官員和辦事吏員的收入,所以把各級職位之間的收入差距控制的比較小。

  首先,他把蘭芳的國家公職分出了一些等級。

  中央政府體系內,從上往下,是國家總統級別、委員會委員長級別、各部總長級別、各局局長級別、各司司長級別、各科科長級別和一級、二級、三級中央吏員級別,一共九個級別。

  在工資具體劃分上,大總統與可能出現的副總統是第一級別,這兩個職位的月薪分別是兩千銀元和一千八百銀元。

  大總統下屬委員會的委員長和副委員長是第二級,月薪分別是一千六百銀元和一千四百銀元。

  第三級的各部總長、副總長則是一千二百銀元和一千銀元。

  這是前三個等級。

  各部下屬各局局級和副局級是第四級收入,月薪分別是八百銀元和七百銀元。

  第四級往下,各局下屬各司司級與副司級官員則屬第五級,月薪五百銀元與四百銀元。

  第六級的科級與副職級官員的月薪則是二百銀元與一百五十銀元。

  前六級都是官員職級,到第七、第八和第九三個級別上,都算是吏員職級。

  一級吏員按照第七級福利待遇執行,月薪一百銀元,二級吏員按照第八級待遇執行,月薪八十銀元,三級吏員按照第九級待遇執行,月薪六十銀元。

  這九個福利待遇的級別各自都有相對應的餐補、解暑福利和取暖福利,也有免費體檢的福利,另外也有年終福利。

  前三級別是十五薪,中間三個級別是十四薪,后三個級別是十三薪。

  整個體系之中,按照所處地方財政與發展水平狀況的不同,官吏薪資可在同級別薪資規定范圍內上下浮動。

  在地方上,各高官官與同級副職按照第三等級福利執行,各州府長官和同級副職按照第四等級福利執行,各縣長官與同級副職按照第五等級福利執行。

  省府、州府和縣府其余職官按照第六制度執行。

  三級官府體系下的吏員與縣以下的農莊吏員,也統一執行中央三級吏員制度,所有薪酬待遇也按照中央三級吏員制度統一執行。

  這就等于說一個剛剛從學校里通過選拔考試允許畢業的政法學生,無論去到什么崗位上,他的級別就是三級吏員。

  原則上來說,從三級吏員升遷到一級吏員期間時間不得少于六年,從吏員提拔至官員的時間也不得少于這個數字,且至少需要兩任基層職位的經歷。

  不排除特殊情況的出現,但是特殊情況需大總統特批,沒有其他部門人員有這個特批的權力。

  然而這并不代表這些吏員的日子就不好過。

  相反,與歷朝歷代相當程度上要自負盈虧的小吏員比起來,他們的日子很好過。

  整套福利制度下,最低級的三級吏員也有每年七百八十銀元的合法直接收入,折合成白銀,約為五百八十三兩白銀。

  這個數字約等于帶清雍正時期往后地方上同知級別官員一年的收入,約為乾隆后期一個江南五口之家年生活費的十倍。

  相對于大總統來說這自然不算什么高薪,但是這筆收入讓這個體系中的任何一個人都過上十分體面的生活。

  日常生活也好,人情關系往來也罷,這筆工資收入足以覆蓋他們任何的正常需求。

  也就此斷絕了他們打著“薪俸不夠用度”的旗號大肆收取灰色收入的借口。

  趙學寧宣稱為了促成高薪養廉的局面,自己和蘭芳政府高層將主動帶頭縮減薪資,將他們剩下的薪資攤到基層官吏身上,給他們體面的收入和生活,要求他們潔身自好,提高個人修養水準。

  與此同時,當然還有相當嚴格的《官吏法》的正式頒布,對于官員們的日常行為準則作了非常嚴格的要求。

  給你高薪,為的是讓你廉潔自守,如果做不到,那就是辜負了國家的期待,不僅自己要受罰,還得禍及三代。

  趙學寧期待著自己的這一政策多少能起到一點效果。

  雖然說此前有雍正帝養廉銀制度的失敗,但是趙學寧并不認為這個事情輪到自己身上就一點用都沒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