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星期一,鳳芝放暑假的第二天,也是小古同學幫著補習功課的第一天。
“你先去單位吧,我帶著鳳芝過去就行。”吃完飯出門的時候,小王同學拒絕丈夫護送。
從鐵轆轱把到北圖再去永定門比直接去永定門得多十公里,不光體力消耗多,時間上也不劃算。
“行,我那先去押運處一趟,也不知道那些食物中毒的同事怎么樣了,如果單位沒什么事情的話,我中午去椿樹胡同做飯,捎帶著去房管局結賬。你下午下班把鳳芝接回來?”唐植桐盤算了一下今天的安排,時間上面很緊湊。
“嗯,快走吧,路上注意安全。”小王同學笑笑,先將自行車推到大門外,等小姑子爬上后座后,她才一個高抬腿翩過自行車騎上遠去。
鳳珍緊隨其后,唐植桐將大門上的鐵將軍揣進挎包也出了門。
進了押運處大門,唐植桐遠遠地就看到方圓在路邊站著。
“圓哥,身體沒事了吧?”唐植桐停下車跟方圓打招呼。
“沒事,昨天就好了。”方圓眼睛有些紅,嘴角往上咧了咧,回道。
“那就好,市局那邊給處理意見了嗎?”唐植桐見方圓笑的有些勉強,以為他是聽到了什么消息,如果處理太嚴重的話,自己是不是找郝叔給幫幫忙?
“嗯,批評檢討,昨天就發通報了。說起來還得謝謝你,處理非常及時,沒有出更大的亂子。”說到這,方圓臉上的笑容就真誠了許多。
“圓哥哪里話,就是我不插手也不會有多大事,無非就是多拉一天,人體自我康復能力還是很厲害的。”唐植桐連連擺手,謙虛道。
“可不是這么回事,昨天甚至有人說這是有人蓄意搞破壞,差點把我和高師傅打成敵特。”方圓苦笑道。
“那就更不用怕了,您的履歷是明擺著的,出生入死這么多年怎么會是敵特?帽子大了反而壓不死人,不用管他。”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不過現在的斗爭大多都在一定范圍內,也叫斗而不破,一旦有人跳出框框去,那叫不團結,很容易遭受反噬。
兩人聊著天,就有過來上班的職工,跟方圓、唐植桐打招呼,方圓笑著跟他們點點頭,接著跟唐植桐說道:“那也挺嚇人的。我當時心里打突突,就怕今天來上班的人少一半,現在看來,大家康復的不錯,過來上班的不少。”
“嗯,精神面貌都不錯,最多到明天咱處里就能恢復正常了。”聽方圓這么說,唐植桐這才知道他一大早站在這里的原因。
“你不是要換房嗎?搬過去了嗎?”方圓暫時將食物中毒的事情拋之腦后,關心起唐植桐的事情來。
“還沒搬呢,房管局那邊給收拾了一下,晾晾再搬。我過來開個證明,后面得請假,這兩天跑跑手續什么的。”這年頭搬家不僅僅牽扯到定量遷移,還有戶口的轉移,除了戶口本外,還得有單位的證明信。
“行,回辦公室給你開。定了哪天搬家了嗎?我帶同志們過去給你搭把手。”方圓一聽唐植桐是過來開證明的,毫不遲疑的邁開了腳步朝辦公室走去。
“不用,影響不好,我找力本就行。”唐植桐緊跟方圓的步伐,不打算麻煩押運處的同事,畢竟大家伙只是同事,不是朋友,關系沒有那么親近。
“花那個錢干嘛?單位內互幫互助不是應該的嗎?這有什么影響?大家都這么干。更何況你前天可是救了很多人的,大家正愁著怎么感謝你呢,正好有這么個機會,沒人愿意錯過。”方圓對唐植桐的打算有些意外,這年頭大家都在一個鍋里攪馬勺,相互幫助是常態,也更能體現集體的溫暖。
“嘿嘿,本來食物中毒就耽誤了工作進度,若是再因為我搬家再耽誤了公事,我過意不去。”聽方圓這么說,唐植桐才反應過來,自己融入這個年代不徹底,這方面還是當牛馬時的老觀念。
牛馬都是打工人,相互之間關系脆弱的很,大部分結婚都不帶發請帖的,一旦有人離職,關系也就斷了。
但現在不同,一旦進了某個單位,基本上都是從這個單位退休,長年的相處,既是同事,也是朋友、戰友。
“你把單位放心上,單位也沒有干看著的道理,工作也不在這半天。你家東西多不多?”方圓對唐植桐的覺悟很滿意,開始關心有多少東西需要搬。
“破家值萬貫,東西還真不少。我估摸著全搬完得用十輛板車。”唐植桐也犯愁,不是愁東西多,而是愁單位同事過去幫忙的話,會不會有人眼紅自己家?再就是自家應該如何招待大家。
如果招待的話,這費用并不比用力本低。
“嚯,還真不少,不過你家獨門獨院,這也正常。甭找力本了,我從轉運處給你協調兩輛卡車,咱爭取一趟搬完。”方圓一聽板車用量有點吃驚,不過很快就轉過彎來,并給出了解決辦法。
“圓哥,會不會太麻煩了點?”押運處沒有卡車,再聯系轉運處的話,就要搭人情了,進了辦公室,唐植桐委婉的表達了拒絕。
“沒事,我怎么著都是在那邊工作過很多年,這點臉面還是有的。你不用操心這些,告訴我哪天搬家就行。”方圓大包大攬道。
“星期三搬,從鐵轆轱把搬到大石作胡同。”方圓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唐植桐也不好拂了他的好意,索性順水推舟的答應下來。
“大石作胡同?景山公園旁邊?位置不錯嘛。需要什么證明?你自己寫吧。”方圓一邊客套,一邊將信紙和公章拿了出來,讓唐植桐自由發揮。
從方圓辦公室拿著證明信出來,唐植桐并沒有立馬走人,而是先去了一趟財務科。
“馬薇,身體不要緊了吧?”唐植桐過來的時候,馬薇已經在開始整理工位,為一天的工作做準備了。
“科長早,已經好了,謝謝科長那天的肥皂水。”年輕人身體好,馬薇此時已與往常無異,笑吟吟的朝唐植桐道謝。
“值不當的謝,那種情況下,就算是陌生人也沒有袖手旁觀的道理,更何況咱還是一個單位的同事。”唐植桐擺擺手,試探的問道:“你當天回去后,你父母擔心了吧?”
雖然市局這邊已經給了方圓處理意見,但這事牽扯到了郵政部門的小公主,唐植桐還是有些擔心的,萬一有個示意,或者下面的人揣摩著給方圓來兩只小鞋,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沒什么擔心的,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科長放心好了。”馬薇知道唐植桐在擔心什么,她回去后母親確實有些意見。
雖然父親沒有說什么,但還是帶著她去醫院檢查了一下,值班大夫認可了唐植桐的做法,并稱贊處理的很及時、很專業。
事后,馬薇好好夸了一通唐植桐,也為方圓、高立德說了一番好話,雖然他倆是好心辦了壞事,但無論是論跡,還是論心,出發點都是好的。
既然馬副部對押運處沒有看法,唐植桐就放了心,簡單處理下財務科的工作又出了門。
房管局的祝局對自家房子翻修上心,唐植桐覺得自己怎么也得上門感謝一下,捎帶著把工程款給結了,不能讓他難做。
“祝局,房子的事讓您費心了,我過來結一下款。”雖然祝局出力很大,但并不適合直接給黃魚或者錢,畢竟大家的出發點是相互幫忙。
唐植桐來到祝局的辦公室,從挎包里掏出兩盒華子放在他的辦公桌上。
給煙是最合適的,一條大前門或者牡丹,祝局并不一定會稀罕,但華子不同,這玩意市面上很難見到。
“哎呀,我們也是為人民服務。我聽小萬說你那兩天招待的很周全,給師傅們備足了午飯,讓你破費了。”果不其然,祝局看到華子后沒有拒絕,滿臉喜色的回道。
“祝局給面子,我也不能掉鏈子不是?”唐植桐樂呵呵跟祝局客套著,至于他嘴里的服務嘛,聽聽就得了,就自家這種情況,有人出面跟沒人出面絕對是迥然不同的兩種結果。
房管局除了辦理不動產相關業務外,還肩負著收經租房的房租,及房屋修繕工作。
房屋修繕的重點其實在公房和經租房上面,私房嘛,有時候是顧不上的。
公房很好理解,都是公對公的業務。
房管局之所以負責經租房的修繕,其實根子還是在經租房的房租上面。
在收上來的房租里面,房管局要扣掉一部分的費用,然后將剩下的發給房東。
這部分費用有點類似于維修基金。
在建筑材料上,房管局是處于上游支配地位的,私房維修難,那些房東早有體會,而且收房租對于房東來說也是個麻煩事,所以在經租一出來的時候,不少房東才會將房子都甩給了房管局。
在房東的概念里,只要經了租,哪怕是房子塌了,他們也是正常吃房租的。
在經租的這幾年里,事實卻是是如此的,直到起風的那年,一切都變了…
兩人客套幾句后,祝局叫來了萬善,讓他陪著唐植桐去辦理費用結算。
“三百一十塊錢。”交錢的時候,房管局財務科的同志找到相關工程的結算單,掃了一眼下方的數字直接報出了價格。
“嗯?這是料錢?”唐植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百一十塊確實不少,可自家工程量也不少,二十六個大師傅整整忙活了兩天班,再加上若干力工,僅工錢這一塊也得有一百五十塊了。
“工錢和料錢,帶的錢夠不夠?不夠的話我先幫你墊上?”一旁的萬善看出了唐植桐的疑慮,在旁邊暗示道。
“哦,帶夠了。”這邊等待付款的不僅僅只有唐植桐,后面還有其他人,所以唐植桐在接收到萬善的信號后立馬掏出了錢。
等出了辦公室,萬善才開口道:“唐同志,你為了公事換房沒少花錢吧?我回來后跟祝局提了一嘴你的經濟情況,祝局很理解,所以這個價格上都是友情價。”
“謝謝萬同志,讓你費心了。”唐植桐一聽這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感情萬善把自己拿來拒絕給椽子上漆的理由當真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祝局本來就沒打算多收,只是順水推舟的做了人情,總之,這不算壞事,畢竟給自己實打實的省錢了。
“實在是囊中羞澀,萬同志切莫嫌棄。”既然萬善誤會,唐植桐將錯就錯,從兜里掏出兩盒牡丹塞了過去。
自己不是搞煙酒批發的,既然給了祝局華子,再給萬善華子就不合適了,得適當降檔。
面對唐植桐的善意,萬善一點嫌棄的意思都沒有,樂呵呵的收了。
唐植桐也很感慨,這年頭的人真特么樸實啊,這要是放在項目上,沒有工程款的兩三成,人家都不樂意搭理自己。
從房管局出來,唐植桐先去椿樹胡同做飯。
小王同學早上過來的時候,從鐵轆轱把帶了兩只黃瓜和兩個西紅柿,都是自家院子里產的,葉主任知道從今天開始補課,在廚房里準備了兩節藕瓜。
眼下正是蔬菜上市的季節,但由于前陣子的冰雹,蔬菜商店一片蕭條,這兩天倒是有外地蓮藕在市面上銷售。
這個季節的蓮藕口感不怎么樣,可供應短缺,有的吃就不錯了,不能挑剔。
唐植桐看看西紅柿,再看看藕瓜,打算先把西紅柿給吃了。
眼下的西紅柿是老品種,皮厚味濃,但不耐放,沾點水就裂皮,稍微有點磕碰就爛給你看,嬌氣的很,跟幾十年后的西紅柿完全是兩種東西。
以后的西紅柿不僅高產還耐儲存、耐磕碰,就是沒了西紅柿的味道,很多人在做番茄炒蛋的時候會額外加一勺番茄醬調味,否則炒出來味道寡淡。
更關鍵的是這種西紅柿青著的時候摘,在運輸途中通過科技手段催熟。
有不少人對此很是嫌棄,但唐植桐能理解,無非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有的吃。
如果完全按照老一套的做法,估計低收入群體想吃口菜都難。
椿樹胡同沒有雞蛋,唐植桐就用黃瓜炒了個西紅柿。
西紅柿切塊,黃瓜切片,先將西紅柿下鍋翻炒,如果喜甜,可以在此時加一小勺糖。
待西紅柿半熟,再將黃瓜片倒入鍋中,待炒至黃瓜半透明,加鹽拌勻就可以出鍋了。
唐植桐個人很喜歡這道菜,經濟實惠,簡單美味,西紅柿的酸甜,黃瓜的清香,簡直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