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趙亮心緒波動的那股宗教勢力,名字叫做摩尼教。
摩尼教,源自古代波斯的祆教,為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所創立,曾在巴比倫興起繁盛。
該教的核心教義是“二宗三際論”。其中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惡。三際則是初際、中際、后際的統稱,代表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分界、交融和較量。
摩尼教的教眾都相信:未有天地之時,只有善惡二宗。善宗即光明王國,最高神被稱為偉大之父,他有感覺、推理、思維、想象和意志等五大榮耀,對應:相、心、念、思、意等五種國土,分掌:仁愛、信仰、忠實、慈善和智慧等五種精神品質,推行:憐憫、誠信、具足、忍辱、智慧等五施。
偉大之父與光明、威力、智慧是四位一體,四面住著十二個神,即十二常住寶光王,負責庇佑善宗神國子民,護持偉大之父。
而善宗的對立面——惡宗,被稱為黑暗之王,或稱魔王,住在黑暗王國之中。
由于信奉光明之力,所以摩尼教又被稱人們為“明教”、“明尊教”和“二尊教”。在中國綿延上千年的歷史過程中,這個教派影響極廣,民間甚至有種說法,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都曾加入過這個神秘的宗教。
但是根據史料記載,摩尼教是在武則天時期正式傳入中土的。來到中原后,他們吸納了很多佛教元素和色彩,逐漸開枝散葉,布道傳法,一時風頭正盛。然而,等到唐玄宗登位之后,不知出于何種原因,摩尼教忽然被皇帝下詔禁止,又陡然變成了朝廷官府嚴厲打擊的對象。
自那之后,這個教派便逐漸隱于民間,悄悄發展,直至唐武宗滅佛,該教再次遭到慘重打擊,正式更名為“明教”。到了明末清初,明教又進一步發展成為“白蓮教”,而摩尼教原本的正統教義也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此時聽月影道長提及尹祖文父女的情況,趙亮立馬便從“光明宗”、“十二金仙”等信息聯想到了摩尼教。按時間先后順序推算,這個什么所謂的光明宗,極有可能就是摩尼教在中土的化身,或者是他們的先頭部隊,以尹祖文為首,通過暗中行事逐步滲透中原地區,為建立他們的“光明神國”做探路的準備。
倘若真是這樣,那么尹德妃在皇帝李淵身邊深得寵幸,同時又跟齊王李元吉穢亂宮廷,還聯手坑害李建成和李世民,其背后目的可就不僅僅后宮爭寵那么簡單了。
趙亮心中暗道:摩尼教的是非曲直,以及在它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自己這個現代人有資格去評價或左右的。善也罷、惡也罷,它終歸是真實出現的過往,一切恩怨爭斗也皆有其本來的面目和定數。
他的任務,是確保穿越者徐漢中不會利用李建成的身份去改變唐初的歷史原貌,至于說尹祖文、尹德妃以及他們背后的那個什么光明教派,就是不反穿局要操心的事情了。
無論唐太宗,還是今后的唐玄宗 、唐武宗,抑或各個時代的昏暗弟子和武林同道,他們自會有對付邪教入侵的辦法。
想到這里,趙亮囑咐月影道長,可以繼續暗中留意尹祖文的動向,不過只要對方沒有干什么傷天害理的勾當,便不要輕易對其宣戰,更無須卷入朝廷對這個宗教的紛爭中來。
月影聞言點頭答應,表示自己和師弟師妹必會遵循水瓶星仙長的法旨,除非光明宗惡跡昭著,搞得天怒人怨,否則絕不輕易去招惹他們的麻煩。
月影道長走后的三天時間里,整個長安城風平浪靜,宮廷內外、朝野上下都沒有任何波瀾。坊間的百姓們甚至都不知道突厥大軍正侵擾邊塞的消息,仍舊安安穩穩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直到第三天的晚上,許久未見的秦王府校書郎顏勤禮,忽然來到了常何府中,言明要拜訪客居在此的趙亮先生。
趙亮一見到顏勤禮,便忍不住笑道:“我就說嘛,估摸著時日,你也好該登門來找我了。不然的話,你家殿下可就太沉得住氣啦。”
顏勤禮聞言微微一愣,旋即又不禁搖頭苦笑:“唉,什么事情都瞞不過趙兄。說句老實話,咱們秦王府那邊都快要吵翻天了,殿下實在無可奈何,只好讓我來搬趙兄這救兵啦。”
“哦?吵翻天了?”趙亮略感好奇,先是看了看坐在旁邊的常何,然后問顏勤禮道:“你們為何事爭吵啊?”
顏勤禮也下意識的瞥了常何一眼,答道:“趙兄,您這恐怕就是明知故問了。前日朝廷頒下皇帝的旨意,任命齊王元吉擔任大軍統帥,帶領城外受訓的兩萬府兵,前往烏城邊塞迎戰突厥郁射設部。就為了這事,天策府諸將人人自危,在秦王殿下面前吵得不可開交。”
常何神情嚴肅,沉聲道:“我們都已經聽說了。李元吉這次不僅掌握了兵權,而且順帶還提出,要把練兵時分到他手下的尉遲恭、程知節、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統軍秦瓊等人,也編入此次出征的隊伍之中,聽他調遣指揮。這樣一來,天策府等若轉眼分崩離析,而諸位將軍也同時變成對方砧板上的魚肉,任憑人家太子和齊王搓圓捏扁。”
“所以說啊,大伙兒再也坐不住啦。”顏勤禮嘆道:“一旦讓李元吉得逞,不僅是眾將領面臨麻煩,秦王殿下也同樣立刻身陷危局。長孫大人分析,齊王陰狠,絕不會浪費如此難得的機會,因此保不準合適就會借機發難,對咱們秦王殿下動手。”
趙亮奇道:“既然大伙兒都已經認識到危機正在迫近,那還有什么可爭吵得呢?”
顏勤禮回答:“在下是個書呆子,像這類權謀拼斗、領兵打仗之事,實在不甚了了。不過我聽他們的意思,應該是有幾種不同的應對想法,一時間誰也說服不了誰,而秦王殿下對此也頗感為難,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
“賢弟,你知不知道,天策諸將之中,究竟存在哪些應對危局的想法?”常何忍不住問道。
“大略有三種吧。”顏勤禮無奈的搖了 搖頭:“有人覺得,盡管齊王一時得志,掌握了兵權,但畢竟朝堂之上還有陛下鎮著大局,幾家皇子尚不至于走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因此,與其張皇失措,倒不如鎮之以靜、待觀其變為好。持這種觀點的人數并不算多,也不占主流。”
他略微頓頓,繼續道:“第二種意見,則主張立刻上書陛下,同時發動跟我們關系良好的朝中大臣,一起對此次出征的安排提出異議。趙兄、常兄,這些人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對皇帝和朝廷言明利弊,爭取改由秦王來統帥大軍。最不濟,也要設法留住尉遲將軍他們,不被齊王從天策府中調離,跟隨他去往北疆前線。”
“幼稚!”常何罵道:“倘若一道奏折就能解決問題,那么天策府和東宮就不用爭斗這么多年了!”
趙亮哂笑道:“不僅如此。就算陛下真的答應,改讓你們殿下帶兵,那也未必是什么好事。人家李元吉早已跟突厥達成默契,肯定會多留一手。秦王領軍打仗,搞不好會因為后方掣肘和內奸出賣,而遭遇一場大敗,回來照樣玩兒完。”
顏勤禮聞聽此言,臉色瞬間變了,急道:“趙兄此言當真?”
“千真萬確。”趙亮肯定的點點頭:“從長安集結練兵到瓊臺鳳冠遭劫,再到現在突厥扣邊、大軍出征,這一連串的狀況都是李元吉針對秦王布下的陰謀。咱們運氣還算好,之前都陰差陽錯的過了關,沒讓李元吉輕易得逞。而到了眼下這一茬兒,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考驗。”
顏勤禮沉聲嘆道:“照你這么說,看來還是大多數的將軍謀士所言有理啊。不瞞二位,面對目前的危局,長孫大人和尉遲將軍他們都主張采取主動,先發制人。”
常何聽得眼睛一亮:“怎么個采取主動法兒?”
顏勤禮道:“尉遲將軍建議,提前出手,設法制住太子和齊王,然后對陛下實施兵諫,推舉秦王接任皇儲。而長孫大人則提醒殿下,考慮趙兄之前的那個計策。”
他頓了頓,好奇的問趙亮:“趙兄,你的那個計策,究竟是什么?”
趙亮與常何相視一笑,不答反問道:“秦王殿下怎么說?他同意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的想法嗎?”
顏勤禮見趙亮沒有理會他的疑問,不禁略感失望,但還是認真回答道:“秦王好像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這才派我來請趙兄,希望能過府一敘。”
“殿下回長安了嗎?”趙亮問道。
“昨天到的。”顏勤禮道:“自打傳出齊王即將領兵出征的消息,練兵大營那邊就基本停止了一切訓練,轉而開始為打仗做準備。殿下他憂心天策府的情況,便決定暫時回京。眼下只有柴駙馬尚留在營中,主持大局。”
趙亮點點頭:“那好,咱們現在就走嗎?”
顏勤禮拎起手旁的一個包袱:“還須委屈一下趙兄,先換上這套仆人的服飾,裝作我的隨從。殿下特意提醒,這個時期非常敏感,萬事務必小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