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十章 破賊之后

熊貓書庫    諸天之霸體傳說
🔊點這里聽書

  左神策軍整備完畢后,便帶著一萬俘虜徑直北上,由于糧草足夠,這一路上倒是沒有為難那些俘虜,只將他們當做后勤輜重隊。

  并且經過甄別,將俘虜中罪行較輕的一部分人提拔出來為頭目。李承業還向他們許諾,無論罪責輕重,若是能立戰功,重罪者可以減輕罪罰,輕罪者則有機會加入左神策軍中效力。

  神策軍的待遇天下共知,如果不是朝廷財政限制,大唐皇室甚至能直接用錢將所有藩鎮的牙兵全部買進神策軍中。

  這番許諾,令這一萬俘虜干勁大增,一路處理起各種雜物來,都是盡心盡力效率極高。這也使得行軍效率變得更加高效。

  出發時,魏燃身體的傷勢就已痊愈,看得軍中所有人都是咂舌不已。現在軍中所有人看到魏燃都是一臉敬意,見面即主動行禮,口稱少將軍。

  此少將軍已不是原來那般看在他父親面子上的敬稱,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即便他現在不過是一個七品致果校尉,剛剛入流的軍官,也沒人敢懷疑他日后所能達到的高度,極有可能媲美李承業。

  他的戰功是實實在在的,而絕地反擊的謀劃也是眾人皆知,智勇兼備,不過就差朝廷的軍功封賞而已。

  魏燃親率斥候于軍前五十里進行偵察,接近滎陽時,便零零散散碰到逃亡的反賊。擒下幾波人馬,方才知道這些人都是從徐州逃出來的。

  他們將王獻之已死的消息稟告給了諸寇首領,諸寇首領大驚之下并不相信,并且處斬了不少徐州逃出的敗兵。這伙人覺得不能繼續待下去,才尋找機會逃了出來。

  魏燃想到了這里,便與李承業商量,將王獻之的大旗和號旗,帶在騎兵當中,再將王獻之的甲胄首級懸掛在旗桿上。

  然后領著騎兵對圍困武牢關的諸寇一番沖鋒,實際上造成的殺傷力并不大,只沖潰了兩萬人的軍陣。但造成的影響力卻有如核彈爆炸,當天夜里就在反賊營地中爆發了。

  不少賊寇以及將領都看到了王獻之的兩面大旗,還有他本人的首級鎧甲,這是無論如何也做不了假的。

  再加上左神策軍精騎表現出的戰斗力和士氣,讓賊眾們知曉官軍的確是戰勝而歸,否則敗陣之軍是維持不了這樣的軍心士氣的。

  因此當天夜里,反賊營便亂成一團。里面有不少人攝于左神策軍的威名,開始成群結隊的離營逃跑。便是一些賊寇首領,都拿不定主意,又阻止不了底層士兵的舉動,最后只能率領親兵往河北道逃去。

  當然還有一些賊將想要為王獻之復仇,用血腥手段鎮壓了逃亡的士兵,結果導致兵變,一場大亂在營中出現。

  李承業早就盯著這里的情況,當夜就派步騎合攻,再加上從范陽調到武牢關駐守的神策邊軍也見到了機會,同時發起反擊。

  一夜之間,三十萬的賊營立即崩塌,武牢關之圍立解。

  光俘虜就擒下了至少十萬,當然,還有不少賊首逃亡,李承業與武牢關的神策邊軍接觸過,并接過指揮權后,便下令繼續追亡逐北,不給賊軍發展起來的機會。

  同時號召河南道、河北道各地鄉勇團練合力圍攻逃散的賊軍,不給他們喘息之機。

  而魏燃并沒有繼續跟隨李承業追擊殘寇,而是留在了武牢關,看守東都的門戶,同時監管著十萬賊軍俘虜,等待朝廷指令。李光嗣則繼續和父親一起追亡逐北,繼續在實戰中學習兵法。

  軍中的江湖人士,包括步闌珊在內,則見大局已定,便紛紛告辭而去,李承業也沒有多做挽留。步闌珊臨走時,還曾邀約魏燃如有時間入蜀,便去她們棲霞劍派做客。

  朝廷指令在兩日后便傳至軍中,沒想到皇帝沒有當場下旨封賞。而是任命東都留守范衡主管武牢關諸多事宜,接過魏燃的臨時權柄,同時詔令壽寧公主入朝。

  范衡上位后,便將帶領過來的右神策軍接管了武牢關諸多防守要地,同時要求左神策軍包括神策邊軍移師關外,于關墻之外駐守,無命令不得入關。

  魏燃從朝廷和范衡的諸多人事任命中,聞到了不祥的味道。

  時間回到壽寧公主的捷報傳回長安的那一日。

  臥病多日的大唐皇帝收到信報,瞬間便從龍床之上坐起,屏開身邊所有太監宮女。逐字逐行的從壽寧公主的捷報中,去想象那場幾乎不可能勝利的戰役。

  信件很長很詳細,即便以文言筆法敘寫,也寫出了有萬余字。這是壽寧公主從李承業、魏燃、步卒將士、騎兵將士,甚至還包括步闌珊這樣的武林人士敘述中總結而來,再加上她自己的見聞。

  洋洋灑灑的將魏燃主導的那場殺王之戰,從多種不同角度描繪出來,觀之幾乎可以當成軍事教典傳承下去。

  皇帝用了近一個時辰才看完通篇捷報,而一個人的名字深深刻在了他的印象當中——李定國!

  可以看出,在捷報當中,壽寧公主是極其推崇李定國其人的,甚至在末尾盛贊此人兵法謀略有乃父之相,武功神力有項羽之姿,亂軍殺將有關羽之能,是為當世不可多得的猛將、名將。

  甚至憑其創立的戰地醫院的諸多制度條例,可知其心思縝密,條理清晰,有帥才資質。

  看到這些,皇帝深深皺起了眉頭。如果他壽數尚足,身體康健,定不怕重用此人,并且會引入宮中,為太子伴讀,借此影響太子心智,使其更具一些陽剛之氣。

  將其當做大唐儲帥培養,待其父老了后,仍可倚仗他來延續大唐朝廷權威,并逐步削除藩鎮,拓展絲綢之路,恢復開元盛世!

  只可惜…

  皇帝嘆了口氣,對著銅鏡看著自己枯瘦的臉龐,散亂的發絲,有如風中殘燭,像僵尸多過像一個權傾天下的皇帝,他感覺自己已經無法再掌控住大唐的未來了。

  天,為何不肯借朕十年光陰!

  在抱憾慍怒中,大唐皇帝逐漸回歸了現實。

  想起太子贏弱的身體,表面唯唯諾諾,背后實則貪懶癡饞的本性。他實在不想將大統的權力交給此人,但他只有這么一個兒子。

  朕辛辛苦苦中興的大唐,決不能讓一個不肖子弟破壞,壽寧,朕能依靠的,只有你了。

  一個計劃漸漸在皇帝的腦海中成型,他知道,在徹底平定河南道之亂以后,這天下的諸多紛亂之事,才要真正開始,他必須為以后做好打算。

  首先是李家,自張振慘敗后,李家父子力挽狂瀾,是為大唐柱石。立下此等功勞,若是在平時,皇帝有自信賞李承業一個上柱國。

  不過此時卻是不能那么做,這樣會將李承業一步步逼成權臣,這不是皇帝所看到的,也應該不是忠心耿耿的李承業想要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