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十九章 順帝攜子逃上都

熊貓書庫    關山紀年
🔊點這里聽書

  看著眾人疑惑的目光,我不由一陣得意。

  “其實很簡單,這句話指的并不是救了他一命的城隍廟,也不是鳳陽,這句話指的是朱元璋自己!”

  這所謂的濠州城隍憐幼子,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我們一直試圖從城隍廟與朱元璋的關系上入手,想從中得到提示,這條路在根本的源頭上就是錯的,我們自然不會有所收獲。

  亓芷疑惑的看著我,見我破解出了其中的奧秘,她似乎比我還要驕傲,雖然疑惑,卻挺直了自己的胸脯,如同一個邀功的孩子。

  “川哥哥,既然和城隍廟無關,那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忽然理解了春亭的感受,這種時候如果自己說出來,確實沒有自己在一旁提醒,看著別人從提醒中受到啟發而茅塞頓開,而更有成就感。

  “在元朝,如果老百姓沒有當官或者上學,是不可以有自己名字的,只能用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所以出身貧困家庭的朱元璋,他高祖叫做朱百六,曾祖叫做朱四九,祖父叫做朱初一,而他的父親叫做朱五四。”

  沈浪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他的笑點總是這么莫名其妙。

  “真好玩,那元朝是不是一群人見面都和過節一樣,你八月十五他六一兒童節,哈哈哈哈哈哈。”

  凌軒沒搭理沈浪的反應,他原本疑惑的表情慢慢舒展開,神色間盡是恍然。

  “朱元璋出生于天歷元年,在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朱重八,原來如此!”

  薛楠也反應過來,轉過頭看向我,語氣中滿是驚喜。

  “我也懂了,朱元璋這句話并不是要說城隍或者濠州,而是要說不能忘本,記得自己最初幼兒時的名字,朱重八,所以這一句暗藏的數字就是八!”

  眾人興高采烈,終于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回頭看向春亭,我們這邊熱鬧非凡,而他居然還在呼呼大睡。

  本有意想喊醒他,向他分享我們的收獲,可仔細一想,以他的本事,我既然能破解其中的玄機,想必他早已知曉,他現在既然選擇了睡覺,擺明了就是不想說話。

  隨他吧,反正他的高深莫測我一向都理解不了,事已至此,還是眼前的事情更為重要。

  既然解決了第一句話中隱藏的玄機,我們繼續看向城墻上的第二句。

  順帝攜子逃上都。

  沈浪看看我又看看凌軒,標志性的撓撓頭,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們剛才說了,留有萬世根本鼓樓的中都城是鳳陽,那這上都又是朱元璋定下的那座城市?”

  我攤了攤手,指著凌軒和薛楠無奈的說。

  “別看我,這我就不知道了,他倆應該知道。”

  凌軒眉頭一皺,似乎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看向沈浪,語氣中同樣困惑。

  “誰告訴你上都是朱元璋所定的都城?”

  沈浪一怔,條件反射的說。

  “你看,中都都有了,再有個上都下都大都小都的不也正常么......”

  薛楠哭笑不得,伸手在沈浪的頭上狠狠的一敲。

  “回去多看看書,還好這沒有外人,不然不夠你丟人的。”

  玩笑過后,薛楠表情嚴肅,和凌軒對視一眼,二人眼中都有疑惑,我看在眼里,卻不知為何。

  “上都并非朱元璋所定下的城池,而是同大都一樣,是元朝定下的城池。”

  怪不得這兩個知情人都滿眼疑惑,明明是朱元璋留下的字句,又怎么會和元朝扯上關系?

  凌軒點點頭,表情雖疑惑,話語卻異常肯定。

  “上都位于今內蒙古境內,忽必烈曾命僧子聰在桓州以東、灤水以北,興筑新城,名為開平府,作為藩邸。中統四年,元世祖升開平府為上都,以取代和林。”

  “元九年,將大都定為都城,上都作為避暑的夏都。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涼返回大都。”

  聽了凌軒的介紹,我怎么看這都是一處如承德一般的避暑之地,不知為何居然會和朱元璋留下的線索扯上關系。

  沈浪撓撓頭,既然關于大都沒有收獲,不如考慮這句話的前半部分,想到這里,他看著凌軒,開口問道。

  “那順帝又是誰,朱元璋可是明朝開國之主,在他之前就是元朝,難道這順帝也是元朝之人?”

  沒等凌軒開口,我點了點頭,雖然上都一事不太清楚,這順帝是誰我卻心知肚明,

  “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長子,元寧宗長兄,至順四年即位于上都,是為元惠宗。明朝為其上尊號為“順帝”,民間又稱其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史書中也確實有這樣的記載,朱元璋直逼大都,元順帝驚慌之下帶著后宮嬪妃與皇子,經居庸關逃奔上都,一應人等逃進草原之中,從此再無翻身之日。

  如此看來,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元順帝帶著孩子逃亡到上都城,和史書上的記載完全可以對照,但是其中暗示的數字又在哪里?

  沈浪想了半天沒有思路,直接坐在地上,自言自語,表情認真但是可以看得出來根本沒有想法。

  “真是奇了怪了,對于朱元璋來說,元順帝是他的手下敗將,是亡國之主,這上都也不是大都,只是個避暑的地方,這么重要的地方為什么要提到這些呢?”

  沈浪雖說有時不太靠譜,不過他現在納悶的也正是我所好奇的地方。

  對于朱元璋來說,這里是他心中明朝的萬世根本,是最為重要的地方,他萬萬不可能將一些無關的事情與之摻雜在一起,既然提到這兩個人就一定有他的意義,只是我們還未發現。

  忽然,薛楠好像想到了什么,表情興奮,大喊大叫。

  “凌軒,你記不記得朱元璋是那年帶兵直逼大都,順帝是何時逃奔上都的?”

  凌軒雖然不知道薛楠想到了什么,但還是點了點頭,關于歷史,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他都稱得上是倒背如流。

  “洪武元年七月,朱元璋親自率軍直逼大都,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棄城而走,全部逃往草原之中,從此再無翻身之日。”

  薛楠從凌軒口中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神情堅定,直直的走向石盤之中,我們來不及阻攔,就看見她伸出食指,對準石盤用力的按了下去。

  耳旁再次聽見機簧之聲,與第一次不同,這次似乎是從牌樓下的的地底傳來,看著響聲過后,我們四周沒有出現要命的機關,我放下心來。

  看來這次薛楠選擇的是對的,只是我不由得好奇,我和凌軒都沒想到的奧秘,居然被薛楠猜了出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