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商賈出生,對秦國忠心耿耿,鞠躬盡瘁,強化了秦國天下大一統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呂不韋就沒有后來一統天下的秦國,他對秦國的功業是李斯遠遠不能比的,有了呂不韋的秦國民富國強,國力鼎盛,實力超過六國之合,使大秦輕而易舉就拿到天下,秦國后期的棟梁之才幾乎全部出自呂不韋之手,可謂一手帶大了大秦這個孩子,在秦始皇親政時,給了他一個最好的大秦。同樣,沒了呂不韋的秦朝開始加速滅亡,奸臣當道,最后竟淪落到朝堂之上指鹿為馬的可笑可悲境遇。
呂不韋對秦國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可以說是力挽狂瀾,為秦皇嬴政登基稱帝掃平道路。
呂不韋兩次破合縱,平內亂,在大秦風雨動蕩之際,兩次抵擋它國圍攻,第一次,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率領五國聯軍,大敗秦軍,秦軍敗退進入函谷關,呂不韋設計離間了信陵君,成功奪取魏無忌兵權,五國聯軍不攻自破,終究函谷關叩首,魏無忌余生也再未得志。第二次,趙國大將龐煖率領聯軍,出奇策,繞過函谷關,直達咸陽城下,呂不韋分析各國形式后,選擇從楚國開始,逐個擊破,結果楚軍看到秦軍先來打他了,打都沒打就跑了,這也是歷史事實,如同戲劇一般,其余各國也被逐個擊破。說白了打的都不叫仗,打的是人心。
兩次合縱,不但成功削弱他國實力的同時,還讓秦國在危機中不減反增,借機擴大秦國軍事力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呂不韋自知兵法非自己強項,便放手將兵權交于蒙驁,果然蒙驁不負眾望,成功縱兵千里,橫截華夏版圖,徹底切斷六國地理間的聯系,這點非常關鍵,以致此后再無六國合縱,便于大秦分而殲之,為之后秦國一統打下了最為堅實的軍事基礎。
于國,勵精圖治。對君,鼎力相助原本沒有任何前途的質子異人登上大秦王位,后被異人托孤,全力培養始皇接班,采百家所長為秦用,著治國大綱呂氏春秋,留于始皇研習,在始皇年幼無知階段,不起異心,在大秦最為風雨飄搖之際盡心盡力照顧年幼的嬴政,以及趙姬這對孤兒寡母,直至始皇親政,親手將一個無比強大的秦國交還與他,此為忠。于外,不嫉才,禮賢下士,聚天下能人于大秦,知人善任。興修水利,以儒家治民,以法家治天下,廢除削首記功,賞罰分明,經濟軍事并行,為大秦東出蓄力,打下良好基礎,此為仁義。對家,勸說衛國并入大秦,后怕始皇破害家人,自己服毒自盡,得已保全家人,讓家人善終,此為孝。
很多人覺得秦國一統天下的局勢早就形成了,秦國的強大也都是之前先輩們的努力造就的,呂不韋并沒有出多大力,可曾想過再強大的帝國也都有自己的興衰?每個王朝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也都會迎來自己的低谷,子孫后代不爭氣,老一輩就算積攢下金山銀山也會被后代揮霍一空。秦國先人再強大,也沒能一統天下,因為天下其他各國也在努力,也在發展,并不會等著被你滅,諸國之間相互攻伐,吞并,可以證明他們也有一統天下的志向,春秋戰國時期的舞臺上如璀璨般出現過無數國家,結果它們都如同流星一般在春秋戰國的歷史天空里一閃即逝,最后能存留下來的也只有七個國家,可想而知當時的國家兼并與分裂是何等殘酷。
秦穆王死的時候甚至殉葬一堆秦國的能人異士,導致天下才子不敢去秦國。秦國的發展是起起伏伏的,有興盛的時期,也有衰退的時期,就好比秦軍,有打勝的仗,也有打輸的仗。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路高升,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發展可以是一路高升的。到了昭襄王執政的后期,因為連年兵戰,百姓疲敝,國力衰退,連吃敗仗,之前秦國幾代人積累下的軍事戰果又全部都還了回去,出來混早晚都要換,大秦帝國起起伏伏亦在常理之中,就算有柏氏一族的鼎力相助,秦國數百年也沒能踏出秦川,為什么?
因為其余六國同樣能人輩出,人才濟濟,名將鎮守四方,秦國有柏氏一族在暗中相助,其它國家照樣有能人異士在暗中輔佐,比如楚國的陰陽家,趙國則是繼承了周朝大部分遺產,趙國中多有周朝時期就存在的古老望族,因此趙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都是前三的存在,其它國家起起伏伏,趙國卻從未掉過出前三,即便在其最虛弱的事情,依舊令人不敢小覷,這便是底蘊力量!
單單一個趙國就攔在秦國前面數百年,讓秦國動彈不得…其它國家能屹立到現在自然也有各自獨特之處。
不否認秦國先人為一統天下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也不能否認其余諸國也在為之付出努力,商鞅變法,其他國家也在變法,都在謀求強大,否則更不會有后來蘇秦掌六國相印,玩弄天下與鼓掌之事。當時局勢走向并未寫在紙上,不一定非得是秦國一統天下,也可以由趙國,楚國,魏國去完成大一統。
天下大勢未定,鹿死誰手更未可知,在那當時的情況下還是一件猶未可知的事情,天下由誰去拿,比的不僅僅是前人奮斗的成果,更多還要取決于自己后人本身的實力。否則,秦二世而亡,難不成要歸罪于秦先輩不夠努力,積攢的成果不夠后人揮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