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再次聚首,共商軍事,此乃劉某幸事也!”眾將領都有在總指揮參謀部待過的經歷,也就不用李靖、劉基兩人再次重新安排各人的崗位了。
所以李靖馬上下達了重組總指揮參謀部的第一個任務:“諸位將軍,商議一下,輪戰階段,我軍的第一個目標該劍指何方?”
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那輪戰的第一個目標早一點確定下來也是好的,趁此磨合一下各將軍也是更有必要的。
“啟稟將軍、總參謀長,末將認為當前應該乘勝追擊。”李靖的話音剛落,霍去病便當先站了起來,他抱拳一禮后講道:“敵軍潰兵為數不少,其大部分逃向了西方,末將認為接下來的目標當屬西方的‘八子聯合’。”
“啟稟將軍、總參謀長。”當霍去病說完坐下之后,魯肅在狄青的示意下站了起來,稟報道:“末將也認為當前應當趁著決勝之勢對敵發起追擊,只不過…”
魯肅說到這,瞟了一眼一臉你也這么認為的霍去病后,接著道:“只不過末將認為應當向北發起進攻,趁勢降服實力大減的‘伊利聯合’。后,再向東之‘伯恩塞德國’發起進攻,或向西之‘八子聯合’發起進攻,再行商議也未嘗不可。”
魯肅這個參謀畢竟是專業的,從其原因到后續都有涉及,讓旁人聽之不得不認其理。
隨后其余將軍也都提出了各自的建議,但總的來說分成了兩個方向,一是向北,降服聯軍中相對羸弱的伊利聯合;二是向西進攻,以消滅敵人的殘余兵力為主,至于向東則沒有人提及。
此次對陣夏國大軍的聯盟勢力其實是由三個大的聯合所組成的。
一是夏國大軍此時所在之地的“伊利聯合”,是當初為了抵抗福利梅特國由四個子爵領地而聯合結盟組成的勢力,后來又增加了兩個子爵領、三個男爵領,共有六個子爵領、三個男爵領。
伊利聯合總共估計擁兵三十萬左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其北邊相鄰的巴克斯特國正是“加菲金商會”所在的勢力,其君主國也是再商會的支持下而擴張起來的。
加菲金商會,是巴隆河以南最大的商會,掌控著這片地盤上的貨幣發行權,可謂權勢一時無兩,但自從對抗夏國失敗以后,就有所收斂,后見其周邊領地都在擴張勢力,也就支持其大本營所在的領地擴張到了君主國的地步。
二是伊利聯合東邊的“伯恩塞德國”,其君主是伊比·伯恩塞德,原是一名伯爵,吞并周邊其他弱小的聯合領地后建立的君主國,其擁有的兵力大概又二十多萬。
伯恩塞德國的東邊是一大群領地的零散聯合,因為其地勢多水域又臨海,擁有著不俗的水上戰力,這就只能讓伯恩塞德國的擴張止步不前了。
三是伊利聯合西邊的“八子聯合”,從其名就可知這是一個由八個子爵領地所構成的聯合勢力,擁兵大約在三十多萬。
三個勢力聯合起來的總兵力有九十萬左右,此次對抗夏國大軍,前后一共聚集起了七十多萬,完全就是舉其全力來對抗了,不過最后還是失敗了就是了。
聯合勢力看似兵力巨多,但實則分攤到具體的領地頭上,其實也就只有幾萬人罷了,而且其中大部分還是輔兵,算得上是戰兵的只有其不到五分之一的所謂“精銳”罷了。
正因為如此,再消滅了敵軍一大半的有生力量之后,李靖、劉基兩人就能拍著胸膛保證此地再無夏國大軍無法抵達的地方了。
兩日之后,劉基收到楊松的命令回歸夏國,同時還有一份來自楊松的命令交到了李靖的手中。
楊松的命令中,除了讓李靖以及他所組建的總指揮參謀繼續統率軍隊執行任務之外,便是讓李靖不要急著馬上回撤大軍,暫時保持現狀。
在之前的計劃中,待到第二階段時,夏國大軍也就不用一直再關外保持著那么巨大的數量,只是讓一部分需要進行任務的軍隊在前線就可以了。畢竟大軍在外可是很能燃燒夏國的國力的。
劉基在接到楊松的命令之后雖然不解其中的變化,但他還是能夠想到應該是夏國之內出現了某種變化。
在與李靖商量、交代了一番之后,劉基就馬不停蹄的趕回了天啟城。
而之所以有此變故,還要從決戰之日的第二天說起了。
天啟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決戰勝利之后的次日,行政司的荀彧孤身一人帶著一份不薄的奏折進入了王宮。
“啟稟大王,臣有要事啟奏。”楊松在書房接見荀彧,對方見禮之后,呈上奏折,恭敬道:“本國預計年末總人口將增至兩千五百萬左右,鋼鐵產量預計明年年末達成十年目標。”
正準備翻看奏折的楊松一聽這話,放下了這本不薄的奏折,專心聽著荀彧的匯報,想來是看完這本奏折需要不短的時間,還不如聽對方直接講述來得方便。
只聽荀彧繼續稟報道:“本國已有二十四郡、一百七十三縣、一千五百六十九鎮,本國包括南方荒原、臨海盆地、天啟平原、東海諸島在內的所有能夠輕易開發的土地具已經開發完畢。”
夏國在短短的十幾年內就能發展到現在的地步,很大一部分是占據著廣大土地的便利。
夏國原本名義上、現在實際占領的土地可是有著兩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其中天啟平原有五十多萬,南方荒原有著一百五十多萬,臨海盆地有著五十多萬,再加上那個海外諸島,就是現在夏國的國土面積了。
夏國在開發土地時,選擇的都是地勢稍好的地方,比如要有水有地,周邊有可利用的自然資源等,這也是夏國擴張起來沒有怎么費勁的原因之一。
在加上鐵路的便利交通,蒸汽機的強勁動力,強而有效的朝廷,完善的義務教育體系…等諸多要素,夏國的國力不可謂不強!
這些都是楊松所知道的,只是他還是不知道荀彧說這些到底是為什么,其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因此也就繼續聽了下去。
“若是人口再持續增長下去,臣推斷本國于天啟二十年時,本國人口將達到三千萬以上,到時若要增設縣鎮,就不會如現在這般容易了。”
荀彧說到這,語調一轉,突然變得激昂起來:“在山海關之外,可是有著足夠寬廣的土地。臣斗膽,還望大王擴張疆土,以成百姓!”
原來如此!楊松總算知道荀彧今天來見他,那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了——這是讓他去吞并山海關以北的土地啊!
楊松也不是沒有想過直接占領關外的土地,畢竟國內的現實就清晰明了的擺在了他的面前,可是關外的土地占據容易,防守可就難了。
畢竟山海關外可沒有天塹可以利用,這就必許維持巨量的軍隊來防守那長長的邊境線。
而且關外的土著居民也是一個大難題,在無法有效保密的情況下,夏國也不好直接對其直接舉其屠刀來個干脆利落。
說到保密,關外土地的保密可就沒法像現在這樣,完全把夏國的所有情報管控到位了。到時候,不管是蒸汽機、工廠、鐵路還是百姓的生活常態、風俗、行政體系,乃至教育、技術等都將“公之于眾”。
其余不說,這隨后一點才是楊松下不了決定繼續擴張疆土的原因所在,要知道之前正是因為知道臨海盆地的北方還有一道天塹之后,他才決定出兵吞并的。
此時荀彧建議他擴張北方疆域,這就有些讓楊松有些為難了。他也知道擴張是早晚的事,但他就是下不了這個決心——這還是楊松第一次有著如此猶豫!
所以楊松最后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下令讓劉基從前線趕回,與他以及其余重臣商議一番之后再行決定——要不是軍隊實在是需要李靖來統籌指揮,他都想把李靖也調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