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車改革

熊貓書庫    造車
🔊點這里聽書

  國企之間的整合很容易,也很艱難。

  容易是只需要國資委一紙公文,法律上就能將企業合并,造就出行業新的巨無霸。難的話在于內部協調整合,整合后實力相當的子企業間經常為利益問題明爭暗斗。這種以長官意志為主導的整合,往往大多成為面子工程,企業間依舊是山頭林立和獨立王國。

  “形婚”一般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真戲假作,現在放在強制合并之中的國企依然適用。

  誰都知曉中華集團大勢已成崛起不可阻擋,放任其和合資品牌做大不管,“三大三小”國企就會逐步陷入邊緣化。

  也正是因為有中華集團這個共同恐怖對手,讓一汽、東風和長安三家有了結盟乃至合三為一的理由。

  “動,總比不動好!”

  政府高級別智囊會議上,有人直言不諱指出。

  不動是慢慢等死,動了才會有一線生機。

  歷年國家往“三大三小”投資了大筆資金化為天量固定資產,承擔了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如果他們將來被市場淘汰,那么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誰能負責,龐大失業人群如何妥善安置?

  改革就是唯一出路!

  可以說,中華集團的成功還是給了大家很大的信心,表明雖然中國人在汽車工業上落后過一段時間,但奮起直追運用資源得當的話還是能夠成為國際一流水準。

  尤其是中國高鐵順利開通,在鐵路上打了一場翻身仗,實現了彎道超車的奇跡。這證明國有企業在市場環境下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發揮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擁有獨此一家的戰斗力。

  從2008年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高鐵投入運營,到今年6月份長達1300公里的中國高鐵技術集大成者——京滬高鐵順利竣工通車,表明中國在短短幾年時間將高鐵技術吃透,開始了以我為主的大跨越式發展。

  這些因素相加在一起,讓國家高層下了決心,推動中國汽車行業再度跨越式發展,組建超級國家隊迎戰,將一汽、東風和長安三家國有汽車巨頭“合三為一”。

  可以說,原本空穴來風的小道消息頓時變得真實。

  在國資委的統一領導下,三家國企爆出大新聞,實行了一把手互調。原一汽董事長去了東風集團出任一把手,而原東風董事長調任長安集團,至于長安的原老總則履新一汽集團老大。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大面積三方高層輪崗可以打破原有部門利益格局,就是為了將來合并做好準備。

  如此大手筆,可謂是震驚了整個汽車行業,彰顯了國家推動“合三為一”的巨大決心。

  根據三家在自主品牌車型上的具體表現,大家不難猜測一汽今后可能要以紅旗品牌主打乘用車高端市場,而長安汽車則布局中低端市場,至于東風則主要在商用車上發力。

  這樣一來,三家都揚長避短,各自集中力量主攻一點,不再分散資源面面俱到,避免重復研發和生產帶來的內耗,對三家孱弱的自主品牌研發機構來說是大好事。

  韓皓當然第一時間關注到此事,三大國有車企結盟乃至“中國汽車集團”組建,都將在戰略上對中華集團造成深刻印象。

  他估計三家剛調換了一把手,要熟悉情況調整人事,半年后可能才會有大舉動。

  沒想到一個月時間不到,一汽、東風和長安就正式宣布結盟,在武江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根據協議,三方將在前瞻及核心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四大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這標志著長安、東風、一汽馬上開始了技術層面的融合。

  為了表明協議不是走過場,三方還宣布將會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究開發dct雙離合變速器,以此解決彼此間核心技術缺乏的窘境。另外將實現技術共享,共同研發下一代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力爭解決汽車心臟問題。最后,還宣布在物流上加成合作,統一組建運通全國的物流體系,在整車和零部件運輸環節實現共享。

  要知道中華集團為何能領先于其他國有車企,就因為其掌握了自動變速器以及發動機的核心技術。非常明顯,三家結盟的最大目標就是直接沖著中華集團而來,除了技術之外還要在成本上下功夫,準備搶占其市場份額。

  “我們并不是針對某一家汽車企業,而是基于國家策略開展的戰略合作。

  至于我們三家到底誰是老大,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我們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奮斗,沒有先后彼此之分。

  汽車已經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相信如果中國出現第二家世界前十強汽車企業的話,對國家和人民來說都是好事。”

  在結盟儀式現場,新履職的一汽老總動情地說。

  在上任之前,領導已經找過三人分別談話,將國家戰略完完整整告訴他們,必須要以服從大局為重。

  不換思想就換人,換了人思想也得跟上!

  可以說,在國家意志之下,個人只能服從。

  市場對此也反應強烈,國家隊的實力不容小覷,一汽、東風和長安相關股票全部漲停,反倒是中華集團的幾支股票平均下跌了5。

  “如果多了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倒也是好事。不但能鞭笞我們繼續前進,還能壯大中國汽車工業的實力。

  我們的競爭對手是豐田、大眾這樣的國際巨頭,如果連國內車企都覺得害怕,那就辜負了我們多年的奮斗成果。

  兩強相遇勇者勝,我堅信中華集團最終會是勝利的一方。”

  韓皓在內部會議上,給大家吃了定心丸。

  從當前情況看,三家結盟對中華集團的影響暫時不大。

  即使三方宣布成立合資公司攻克技術難關,沒有3年時間不會有所收獲。待他們的新產品面世,中華集團應該也已經產品更新換代了一遍。

  汽車跟高鐵不同,就是高鐵屬于國家級別的采購商品,而汽車則是有千千萬萬的普通家庭購買,已經屬于高競爭領域,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和靈敏的市場嗅覺存活不了。

  如果三家國有巨頭之間僅憑一把手互換,以及成立合資公司就能順利整合的話,那么國企改革就不會從改革開放之處至今喊了三十來年時間。

  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應該堅持的道路,韓皓繼續堅持自己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鼓勵發展汽車自主品牌,在對三大國有車企下決心動手術刀之際,國家在政策扶持方面也不遺余力。

  公車改革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要知道轎車一詞就是從中國轎子引申而出,除了是交通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

  政府每年的公共支出之中,公車消費是大頭之一,每年要消耗億元的財政支出。如果包含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話,這個數字還會增加1000億以上,成為一筆難以想象的存在。

  根據統計,每年國家新增公務用車數量在100萬輛之間,按照10萬元采購價計算的話,將是1000億人民幣的巨大市場,占到乘用車銷量的10左右。

  當然,公車市場基本大多控制在合資品牌手中,最典型就是奧迪a6l成為官車的典型代表。

  為了支持國產車發展,國家出臺要求今后政府采購要以自主品牌為主,并且要求“堅持公務用車18萬元、1.8l排量雙重限制”。

  要知道合資品牌的中級車基本都在1.8l排量之上,而且價格的話當然也在20萬之上,這兩個18標準的設立確實為國產自主品牌增加采購創造了便利。

  不過為了減輕公車改革阻力,在對國產汽車認定標準上,并不局限于自主品牌如中華、紅旗、奇瑞等,而是將在中國生產的合資品牌如一汽奧迪、上汽大眾等也納了進去。

  這對中華集團倒是一大利好消息,18萬的價格和1.8l的限制對他們來說不成問題,要知道1.8t渦輪增壓技術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并且18萬級別已經屬于高配車型。

  當然,中華集團最厲害的敵人并不是合資品牌,而是無處不在的地方保護主義。

  沒有辦法,就跟浙海省公車被中華集團壟斷,滬江市是上汽,首都是北汽等,地方政府在力所能及范圍還是會優先考慮當地汽車品牌,以此支持地方稅收大戶發展。

  幸好民用汽車的市場基本放開,市場之手在無形之中調節,中華集團的產品已經占據主流。

  不過,經過認真比價比質,中華集團還是獲得了中央直屬機關合計200輛新車的采購合同,金額總和超過2200萬元。

  其中大部分都是搭配了1.8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中級轎車“漢”,另外還有一部分是緊湊級轎車“秦”。

  這表明了國家中央機關以身作則支持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決心,國產車經過多年耕耘,盼來了政策春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