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敵來襲

熊貓書庫    造車
🔊點這里聽書

  時間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去大半年,中國汽車市場依舊一派火熱,只不過集中度更高,市場份額都被中華集團和合資品牌占據。百度棉花糖無錯雙方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勢力范圍,在15萬元以下市場,絕大部分由中華集團這個自主品牌占據。而15萬元之上,則被合資品牌統一瓜分。

  當然,中華集團早已經突破了15萬元國產車天花板,憑借中級轎車“漢”、大型suv“鐵浮屠”以及新能源配置汽車在20萬區間跟合資品牌打得有來有回。

  雙方的大混戰,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就是其他國產自主品牌,他們原本就不多的市場份額被進一步蠶食,可謂到了岌岌可危時刻。

  在這樣大背景下,“求變”成為破局的一大無奈之舉。

  當今國內汽車企業,除了中華集團這個巨無霸占據老大位置外,剩余座次基本也已經明了,近些年都沒有發生大變動。

  老二當屬上汽集團,他們憑借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兩大合資品牌,分別拿下合資企業在中國銷量前兩名。另外還憑借上汽五菱、上汽榮威發展迅速,在自主品牌之中跑到了前列。去年銷量突破305萬輛,其中合資品牌就占據260萬輛規模,可謂在中高端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季軍則是擁有中國最多合資品牌企業的二汽,也就是東風集團。東風本田、東風日產、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東風悅達起亞、東風納智捷等合資品牌齊齊出手,再加上自主品牌東風商用車發力,完成了232萬輛銷量目標。

  至于共和國長子一汽則不甘心地排在了第四名,他們眼睜睜看著中華集團、上汽、東風逐年超過了自己,并將距離拉開一大截。坐擁一汽大眾、一汽奧迪、一汽豐田、一汽馬自達、一汽紅旗、一汽解放數個知名品牌的一汽,光擁有一副好牌卻牌技不好,無法競爭過前三強的同行。曾經的國產汽車榮光——紅旗,已經日漸式微,找不到準確的市場定位,逐漸被人遺忘。不過經努力,他們還是成功賣掉了205萬輛汽車,面子上過得快。

  第五名是新近崛起的長安集團,伴隨長安福特在合資品牌的發力,以及長安鈴木和長安馬自達的基本盤,再加上自主品牌長安汽車在經濟型汽車的布局,他們形成了國內不可忽視的新勢力。售出167萬輛汽車是他們去年交出的成績單,跟自己往年成績相比有了一定進步。

隨后的第六、第七名分別被北汽和廣汽包攬,這兩家企業基本以合資品牌為主,完成銷量依次為118萬輛和80萬輛。百度棉花糖無錯  可以說,在天汽集團被一汽兼并后,原來其國有汽車集團“三小”之中的位置就由廣汽頂替,形成了新的“三大三小”格局。

  在中華集團這個大哥“一超”領頭下,連同“三大三小”一起共同構建了中國市場的汽車格局,他們的銷量加起來達到1557萬輛,占據全國總銷量1860萬輛的83.7,可謂是絕對的當家主力。

  再把前十強的后三名奇瑞汽車、長城汽車和江淮汽車列入表中的話,還能合計增加90萬輛的數字。這說明全國汽車前十強的銷售數字占總比達到了88,基本將全國汽車主流企業一網打盡,汽車壟斷集中的趨勢進一步明顯。

  雖然各家數字看上去還過得去,但一提起同比增速就差強人意了。跟中華集團高達50恐怖增速相比,“三大三小”都維持著個位數的增長幅度,這跟中國汽車市場的整體增速相比要低一頭。

  這說明什么?

  說明中國汽車市場的紅利都被中華集團一家吃掉大部分,其他廠家只能跟著喝一點湯。

  尤其中華集團的技術積累雄厚,成為自主品牌之中唯一能跟國際品牌掰手腕的綜合性汽車集團,海外銷量還在進一步擴大,壟斷國內市場自主品牌的趨勢越發明顯,全球第四大汽車企業的排名已經證明其真正成為了國際化的巨頭。

  依據2011年上半年表現看,中華集團領先的優勢在進一步擴大,他們占據國內汽車總銷量份額已經上升到30,正在不斷蠶食其他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

  市場競爭不能強制用行政手段干預,消費者掏錢用腳投票這是政府無法干涉的行為,這是中國走市場經濟道路必須遵守的規矩。

  中華集團的迅速崛起,對政府來說,真是喜憂參半之感。

  喜的話是中國汽車產業終于出了一個國際領軍企業,掌握各項核心技術,達成了振興中國汽車的重任,帶動了一大批配套企業發展。就算國外汽車巨頭紛紛進入中國,也不用擔心中國自主汽車產業會被消亡。

  憂的是,如果坐視中華集團進一步做大,那么國內自主品牌將會面臨滅頂之災,今后只能淪為合資品牌在中國的代工廠。“三大三小”國有汽車集團可是國家花費巨資建立起來的龍頭工業代表,寄托著國家振興汽車產業的希望。如果被中華集團一一擊敗,國家隊打不過民間游擊隊,那就成為一大笑話了。

  因此,為了提升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力,也為了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在國家發改委和中央國資委的聯合謀劃下,一個驚天方案就此出爐。

  準備在市場經濟基礎下,利用行政手段指引,以市場化模式運作組建中國汽車行業的國家隊——“中國汽車集團”!

  但凡冠以“中國”兩字開頭的公司,民企、外資一律不得使用,只有國家中央直屬的央企才能享有如此待遇。

  當初韓皓搞來“中華”注冊商標,還是早年鉆了空子并形成既定歷史事實根據,要不然“中華”兩字是絕無可能應用。

  如果能將“中華集團”換成“中國汽車集團”,那韓皓肯定愿意,聽上去就高大上不少。

  至于“中國汽車集團”的組建,當然不包括中華集團這樣的民企,而是準備在“三大三小”國有汽車集團中合并誕生。

  “三大三小”之中,上汽實力最強,但卻是滬江市國有企業;同樣的情況,北汽、廣汽也分屬首都、廣府市的地方國有企業,在歸屬上并不屬于央企序列。要知道這三家地方汽車企業,可是當地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之一,就算比上不足,但比下卻也能憑借獨門絕技活得滋潤,肯定不會輕易放手。

  那么就只剩下一汽、東風和長安,這“兩大一小”全部都是中央國資委直屬的大型央企,換句話說就是同屬一個親媽。

  理想情況在中央國資委的運作下,能用行政劃撥的手段將三家合并在一起,組建全新統一的超大型汽車集團,也就是所謂的“中國汽車集團”。

  想想看,一汽、東風和長安三家企業加在一起,2010年總銷量將達到604萬輛,大大超過中華集團450萬輛國內銷量的成績,成為名符其實中國第一。

  三家聯合的話,大眾、奧迪、福特、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標致、雪鐵龍、起亞、鈴木等國際知名品牌大聯合成為親戚,形成超級恐怖的合資陣容。三家合并后的“中國汽車集團”,擁有足夠實力向當前只在中國擁有一家乘用車合資伙伴的奔馳、寶馬和通用拋出橄欖枝,將他們也收入囊中,能把所有國際汽車巨頭一網打盡。

  何況,組建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國家隊,可以集中三家力量來全力攻克自主品牌的技術短板,同時有能力跟中華集團這個巨頭競爭,從而實現彎道超車達到參與國際競爭水準。

  如果三家合并的“中國汽車集團”整合良好,并取得一定成績的話,并不排除今后像上汽、北汽和廣汽這三家剩余的“三大三小”企業加入,從而真正形成國家隊超級大戰艦。

  如此一來,中國的汽車產業將會形成一公一私兩大汽車巨頭,“中國汽車集團”和中華集團肩并肩作戰,足以傲立在世界汽車版圖之上了。

  當然,這是非常理想化的設想,畢竟國企整合可是難事,并不會只像堆積木般一加一等于二。

  一汽、東風和長安三大國有汽車集團,在許多車型上重合,而且相互間管理也都有獨特文化,要想將其整合的話難度不亞于登上珠穆朗瑪峰。

  如果光是數字堆積,未能有效整合形成資源互補,那就只能是形式上的胖子,大而不強無法在市場上擁有競爭力。

  國資委當然也充分考慮了這一點,他們打算利用5到10年時間來推進這個過程,并且現實中已經有一個現實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鑒。

  “雷諾—日產”聯盟,這個由法國和日本汽車企業結合的超級國際企業,在結盟后就形成了資源共享,很快就雙雙走出泥潭,現在已經事實上成為全球汽車第三大巨頭,產生了非常好的口碑。

  因此,一汽、東風和長安并不是直接重組成一個大型汽車集團,而是采用結盟形式,在各自品牌獨立下開展合作。通過合作后的技術、資源、平臺共享,人才內部流動,實現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最大化,這也是國資委將一汽、東風、長安結盟之目的。

  在三家通過結盟而內部逐漸整合統一后,真正的“中國汽車集團”也就會浮出水面。

  也就是說,中華集團很快就會迎來前所未有的超強力競爭對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