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40回 先以欲勾牽

熊貓書庫    丈六金身
🔊點這里聽書

  基于世俗所求的目的來學佛,雖然不是上士道的發心,但亦被薄伽梵之悲心所攝受。故宣說了廣大無量的福德本尊、財尊、懷愛本尊,以滿足眾生的世間需求。

  “先以欲勾牽,后令入佛智。”

  對于初入佛門,或者久學佛而沒有完整系統地聞思,對因果、緣起和空性未產生定解的人而言,他們的發心如果建立現在世俗的祈愿上,在未能滿愿或者遭遇大違緣時,可能終止對佛法的修學,退轉了。

  現實中此類案例不勝枚舉,或因生意失敗,求佛沒有滿愿,從此發誓不再學佛或求姻緣不順,開始對佛法進行各種各樣的懷疑。

  從人性的層面,人類的本能,當遇到重大違緣,或者極大的期許未能滿足時,心生懷疑乃至退轉,亦是人之常情,或說是凡夫的習氣和業障。

  從整個大因緣來說,這類人本身也是修學佛法的福德資糧、善根不足,所以才會被各種障礙和挫折擊敗退轉。

  今生,你若沒有被任何違緣打倒,在佛法的道路上一往直前,也是你的福報和因緣。

  有些人不是,他的業力現前,經歷大風大浪,沒有人與他相濡以沫,沒有人與他風雨同舟,于是放棄了佛法,轉入世間法或者外道中去了。

  佛緣一斷,可能多生甚至多劫之后才能重新續上,重新修行。而中間輪轉六道,地獄餓鬼畜生道可能要去很多趟。

  既然如此,如何避免重大違緣障礙,實現人生價值,在事業、姻緣上如愿以償,就是重點。

  說到財富、財運,可謂無數人求之若渴,包括很多佛弟子,也是希望進入佛門后,得到神秘的佛力之加持,變得財務自由,富饒自在。

  不過,僅僅有本尊護法神的悲愿加持,還是不夠的,還需要你修持本尊瑜伽,需要你的凈障集資。如此方能不負本尊。

  假如一個人有業障,即使是悲心無盡的財尊,雨降加持,財寶如雨降,依然與這個人擦肩而過,如雨滴撞擊蓮葉,紛紛滑落。

  因此,根本的解決之道,必須應該先懺悔業障,消除累世的業力,如往昔偷盜、慳吝等罪業,將自己清洗成一個潔白無暇的凈瓶,再往其上倒入甘露,則甘露不會被污染。

  否則,若是業障猶在,雖然出現了無數的進財之機會,仍然是功虧一簣,就差最后那么一步就成了,可是偏偏在最后一步出了差錯,功敗垂成。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云:

  “若持誦人于過去世,曾作諸惡業障未盡,而于今生所作事業不成就者,當依諸佛所說悔法志心懺悔,必得業障除滅,復更依法修行速得成就。

  或是愚迷之人,輪回業重不能依法懺悔修行,所作所求不能成就,于諸有情無由利樂。

  又復諸持誦人須修定業,若不修定不能趣入解脫之門,若能修定與法為緣,決定解脫速證菩提。”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

  一、如果在過去世造下的業障未盡,今生所作的各種事業不能成就。現在志心懺悔,業障消除,持咒修法速得成就。

  二、持咒之人應修禪定三摩地,速得解脫。

  對于我們而言,欲修懺悔,可以修地藏占察懺、禮佛大懺悔文、金剛薩垛百字明等,專門拜懺,懺悔某方面的業障,如貧窮匱乏之業障。

  也可以修本尊瑜伽,即修地藏、觀音等,乃至誦金剛經、普門品都自帶有消除業障的功用。

  業力大的人,前行的大量持誦都用于消除罪業,所求之愿到后面才會開始顯現。開始時求愿不怎么靈驗,直到業障逐漸清凈。

  在修法上,可以結合密宗的凈罪之觀想法:

  1、觀想地藏菩薩清晰地在你的頭頂,從菩薩的心中流出甘露,進入你的身體,凈化一切罪業。

  2、觀想:惡業和無明障以污水的形相排出身體疾病以膿血的形相排出來魑魅傷害、冤親債主,以蛇、青蛙、蝎子的形相排出來。主要專注在惡業被漸漸凈除。

  也可以單純觀想惡業以污水的形式排出體外。

  4、觀想:地藏菩薩放出白光,照射六道,徹底凈化所有的有情。

  然后地藏菩薩化為五色光從頭頂融入,你變為地藏菩薩,與地藏菩薩無二無別。

  關于地藏菩薩形象的觀想,可以觀想手持錫杖的聲聞形象。

  也可以觀地藏菩薩的其中一個報身形象,如下:

  藏傳佛教中地藏菩薩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周圍擁簇祥花,左手施與愿印,右手在胸前捧白色摩尼寶珠,全跏趺坐于蓮座上。明凈雅麗,充滿慈悲祥和之感。

  提到觀想,其實要求有些高,當你將心沉浸下來,專注于觀想,無散亂時,才會開始發揮本尊三摩地的力量。

  地藏菩薩的特殊之處在于,即使你在攝心方面做得不到位,以散亂雜亂的心來念,依然有功德,能滿足世間所愿。

  此法相應之門檻極低,故應常誦地藏經或地藏圣號。

  雜垢亂心念誦地藏圣號,獲得世間善報。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如是雜亂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你念誦地藏圣號,雜垢亂心,只能獲得世間的善報,即各種名聞利養,各種財富資具,但是不能獲得出世間的種種三昧等深妙利益。

  對于大部分這個時代的人而言,他們不求什么廣大深妙的三昧境界,就只求現實的種種利益,也是一種對機。

  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等發心,誦地藏圣號,依然能遠離貧窮,滿足所愿。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雖不為求禪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種種眾厄,貧窮困苦,憂惱逼迫者,亦應恭敬禮拜供養,悔所作惡,恒常發愿,于一切時一切處,勤心稱誦我之名號,令其至誠,亦當速脫種種衰惱,舍此命已,生于善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