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安行省,揚州府。火然文A`
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馮良馮大人最近日子過的十分逍遙。
揚州富庶之地、魚米之鄉本就稱得上寸土寸金,但馮府卻是占地足足有八十余畝。
府內假山、池塘四五處,一應亭臺樓閣或坐落于池塘邊、或隱于藤蔓綠蘿之內。
正是深秋時節,江南剛剛過了暑氣,氣候十分怡人,三五成群的俊俏丫鬟端著珍盤玉饈朝著后花園深處的一處二層閣樓行去。
二層閣樓內,年約五十許歲的馮良衣襟半開躺在窗戶邊的軟塌之上,享受著一個明顯非漢家族裔的年輕女子的揉捏。
這外藩女子年不到雙十,皮膚白皙宛若秋日的云朵,一身薄紗幾乎透明,隱約可見窈窕的身段,讓年輕人看著便要血脈噴張。
“輕點…你這笨手笨腳的蠢貨!”馮良一腳將床榻上的異國女子踢開大罵道。
外藩人果然都是粗鄙之輩,莫看這女子長得別致、性格矜持,但一到了床榻之上便宛若虎狼。
可馮良都五十歲的人了,外加上平日里便縱欲過度,底下那話兒早已不堪重負。
這女子本想給他助助興,奈何一番擺弄之下愣是家伙兒事愣是沒立起來。
馮良郁悶之余只好拿這外藩女子泄憤,以掩飾其無能。
這個該死的吳作仁,定然是故意為之好羞辱老夫的吧?
哼,今年莫想從老夫手中拿到一分鹽引!馮良恨恨的道。
近日兩淮的鹽坊又新出了一批待售之鹽,兩淮地區的鹽商們聞訊而動,馮府幾乎每日都有各地鹽商提著大包、小包的禮品前來探訪。
廬州張家的管家送來紋銀一萬兩,泰州陳家則送來唐代吳道子的一副珍貴的畫作,這倒是正中馮良心意。
讀書人出身,又有哪個不喜收藏古董字畫呢?更何況是唐代畫圣吳道子的大作。
而唯獨到了揚州本土鹽商吳作仁這里,這廝嫌每年送銀子什么的都太俗、太沒品位了,專門花了高價錢自福奸沿海買來一個據說是來自荷蘭的美人兒。
這些天馮良簡直爽到沒邊,除卻隨意處置一下鹽政之事外,便是靜靜的等著各地的鹽商前來送禮,用倆字兒形容,倍兒爽!
大明自去歲起便開始嚴查貪腐,這馮良之所以敢頂風作案,全是仗著宮里頭的袁貴妃。
崇禎一生為國事煩憂,就是連妃嬪也很少納,近二十年來后宮有貴妃頭銜的不過個,而到如今仍伴崇禎身邊的,除卻周皇后,便是這袁貴妃。
袁貴妃誕有一女而早夭,十年來一直與周皇后過著勤儉的日子,崇禎心中愧疚也對她寵愛有加。
而這馮良便是袁貴妃的族叔,更是靠著袁貴妃的名頭爬上了兩淮都鹽運使的位子,揚州各級官員皆知內情,再加上老馮很善鉆營,也舍得花銀子,實為揚州一霸。
要說這鹽運使的位子,在歷朝歷代那可都是肥缺。
從春秋時期開始,食鹽就是z府壟斷的專利,華夏子孫們不知道食鹽的成分構成,但是卻知道缺了食鹽人便會四肢無力無法勞作。
這等萬民皆不可或缺之物便愈發被歷朝重視,畢竟當政者誰不想控制住治下的生民?
到了春秋末年,管仲開歷史之先河,將鹽、鐵收歸朝廷統管,任何敢于私制、私售的人都將處以極刑。
且不說鐵這等事關國家安全的東西,只是鹽政一條便能給朝廷增加大筆的收入,鹽引實在是歷史最悠久的‘復雜貨幣’。
明朝當然也不例外,不過各種稅收道了明朝好像都變了味道,以弱宋為例,其人口大約六千萬,而明中晚期后百姓幾經屠戮,大約人口也是六千萬左右。
同樣的人口,大明的鹽產量幾乎是弱宋的二倍,但是呢?
弱宋是兵若,其搞經濟的本事可是甩了大明十條、一百條街,宋一年可從食鹽一項中得錢至少六千萬貫,到了北宋末年,鹽政收入甚至達到了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
大明呢?產量是人兩倍,但就算是大明朝前期國力正盛之時,鹽政收入也不過三百萬兩,到了大明中后期,更是寥寥無幾,三百萬對六千萬,這是什么量級?
而且明朝的鹽還要比兩宋時更貴,按理說朝廷的收入更高才是,那么問題來了,海量的鹽政收入都到哪里去了呢?
答曰:官、商還有皇親國戚!
朱重八恨貪已極,將官員的薪俸定的極低,可以說是華夏五千年無出其右。
但是官員苦寒十年自然是要過好日子,銀子從哪兒來?貪!
相當一部分勛貴、官員便將手伸到了鹽政上,怎么伸?賣鹽引、拿回扣、收賄賂!
到了明朝中后期,朝廷疲于應付內憂外患,又以運糧到邊關耗費頗巨不劃算,號召各地商賈自行運糧以供軍需。
而作為回報,商人運一石糧可得一引鹽,是為開中法,也就是說,到明末時朝廷能從鹽政上得到的稅收更少了。
鹽商們承擔了糧食路途的消耗,這份銀子到最后自然是百姓們買單,是以明朝的食鹽比之他朝更貴,再加上明末百姓本就貧困,買不起鹽者比比皆是。
然每年鹽的產量是有限的,貪腐、私賣再加上開中法,大明中后期時鹽引已經賣到了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
鹽引成了國債,也就是說鹽商成了朝廷的債主,老子死了,兒子自動繼承手里的鹽引,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到了萬歷四十五年,大明朝廷終于支撐不住了,于是乎耍了一把無賴,直接廢除了過期的鹽引。
而三百年來參與分食大明鹽政這塊肥得流油的蛋糕的,官員只占不足一成,其余皆掌控在皇親國戚手中。
只是經過崇禎與劉鴻漸的蹂躪,大明三分之二的宗室、勛貴落馬,鹽政的實際掌控者才重又回到朝廷、回到各路鹽運使手中。
都轉運使馮良就是其中的錦鯉之一。
天下六運司,惟兩淮運司為雄,商灶淵藪,鹽利甲東南之富,國用所需、邊餉所賴,半出于茲,由此可見一斑。
“老爺,泰州的齊著管家送來請帖,想請老爺去揚州天上人間酒樓共宴。”
ps:關于鹽政寒寒翻閱了很多資料,覺得有必要讓諸位也了解一下我們每天都在吃的食鹽的歷史,希望諸位不會覺得無聊吧。
ps:推一本書《漢徒》身為光武帝之后,漢室宗親劉渙不能讓弟弟劉曄因為女人頹廢,為了大小喬,為了弟弟,更為了大漢,看劉渙如何欺魯肅、惡周瑜、斗孫策,劍指中原…
…部分內容隱藏,請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鉛筆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