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漢瓦無存。后世不知漢人多矣。話說,在人口等同于生產力的封建時代。子嗣綿延,螽斯衍慶。乃是最正當合理之訴求。對人口的期盼,正如同對田畝的渴望。此二者,皆是富貴的象征。
劉備祖上中山靖王陵。那件寓意“開枝散葉”的青銅祖器,便是時人生殖崇拜之力證。
漢人事死如事生。將雙叉祖器,堂而皇之,帶入王陵。可想而知,靖王百二十子,必然心想事成。
祖宗庇佑。
兩百年,一脈相承。今薊王家大業大。自南征林邑還。隨行人等,將一路所見,事無巨細,向太妃娓娓道來。聞海外荒洲廣袤無垠。豐鎬之地,一年三熟。且多無人問津,先占先得。太妃焉能不動心。農耕文明對田地的渴望,深入髓里。
薊王早有言在先。荒洲所辟,皆為諸王子國。
若果如傳言,海外荒洲廣袤無垠。聚土為國,三百子嗣,恐力有不逮。太妃遂命慧妃榮歸。為布種宇內,夜以繼日,前赴后續。
四海令左慈,坐鎮隴山。與燔史關都尉玄,一前一后。防備仙佛東來。
清點裝車畢。深春時節,三百云霞衛,護衛慧妃一行,尋路下山,奔赴洛陽函園。
關城百姓,萬人空巷。焚香于道,跪拜送行。先前初入牢營,民心浮動。今各自安居,鮮活民生。慧妃東歸,反令百姓心安。唯恐久被薊王疏遠。
羌漢和親,羊大為美。
薊王家規,不收百錢之禮。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漢人常言,衣錦還鄉,榮歸故里。
車隊一路行來,路旁羌婦秀女,遂將親手所織“大華氈系于車上。
“(羌)女披大華氈為盛飾”。寓意慧妃衣錦榮歸。
簾內慧妃,不禁淚目。
鐘存古羌,焚盡莽荒。薊王善待,居功至偉。回憶當年,將百萬鐘存,舉族托付。薊王一力承擔,百折無悔。遂成今日之盛貌。
不出數代,羌漢一家,再無區分。
婚姻,互為最高等級的人質。尤其薊王與慧妃。質押的是百萬羌人與漢人的存續。故對王者而言,婚姻從來不是私事。時人常言,門當戶對。所求,無非是“對等的質押”。三族齊聚,凡有不軌,身死族滅。如何能不慎重。
慧妃又豈能為一己之私,棄百萬族人于不顧。
“易求無價寶,難覓有情郎。”得夫如此,婦復何求。
知慧妃東歸,途經洛陽。何后,少帝,不敢怠慢。紛紛遣使問候。慧妃有禮有節,未曾有失。待三足踆烏號抵達陽港,慧妃遂返薊國不提。
孟夏初,慧妃一行已入南港。
由中書令趙娥并中書仆射荀采,迎入王宮。與薊王、王妃相見。再同去拜見太妃。送入北宮,新晉改筑常寧殿。云霞美人,除當素,當昔外。鐘璦、駱晹、盧暒、翟姜等,皆入靈輝正殿,與觀天閣女仙相伴。仍號云霞美人。
三殿美人,并三百云霞衛齊聚,再加少府女官,薊王宮終破千人。
泱泱上邦之風。為時人所津津樂道。
三日后,慧妃靡顏膩理,佚貌仙姿。與羅馬皇后于常寧殿相見。早在隴右大震關時,慧妃便與羅馬皇后魯琪拉,金蘭之交。知慧妃歸國,魯琪拉第一時間前來相見。
自入宮門,魯琪拉一行,便左盼右顧。橫豎一里宮城,壯闊華美,遠超想象。亭臺樓閣,軒榭廊舫。匯聚與“回字四里”長檐之下。當真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
左右交差,上下錯落。足有七重之巨。
甚至還有懸溜飛瀑,花鳥魚蟲。如何做到的?
賓主落座。
魯琪拉遂將心中疑問道出。
慧妃笑道:“泮池下藏涌泉,引水入中樞。驅動天車,舉水屋脊。順流而下,遂成飛瀑。”
“原來如此。”魯琪拉輕輕頷首:“只為一觀乎?”
“非也。”慧妃笑道:“屋脊排設溝槽,待夏日炎炎,清泉飛墜,遂成水簾,用于避暑。”
“果然鬼斧神工。”魯琪拉驚嘆。
“西陸工匠,亦不可小覷。”慧妃意味深長:“王宮車駕,新式止車盤,便來自西陸。如今,便是軌路舫車,亦棄用止車石。知微見著,合則兩利。”
魯琪拉聽者有意:“正如慧妃所言,合則兩利。”
“妾與夫君,分屬羌漢。今為一家。大漢,羅馬,兄弟邦也。聞皇后孤孀久已,大漢婦人再嫁,由來已久。若配我家夫君,皇后以為如何?”
“這…”聞此言,魯琪拉一時竟心如鹿撞。
不及開口,忽聽身后言道:“求之不得。”
正是伴駕左右之黑夜女王英妮娜。
慧妃意料之中。
魯琪拉又驚又喜,羞澀難當。
“如此,妾當稟報太妃,并夫君。料想,不日便見分曉。”慧妃眸生異彩,笑靨如花。
畢竟是羅馬皇后,雖久疏戰陣,卻遠非常人。更何況明人當面,亦不必遮掩。這便收攏心神,盈盈下拜:“謝慧妃成全。”
慧妃以己度人。多年前,薊王三弟大軍壓境。百萬族人,生死一線。若非自薦枕席,何來云開霧散,花好月圓。
羅馬皇后,身份高貴,然畢竟孤家寡人。被其弟禁錮孤島。若非薊王出手相救,早已死于毒藥。若能與薊王和親。引西域聯軍,遠征羅馬邊墻。
知皇后歸來。雖不敢說,羅馬民眾“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然總有一干人等,暗通曲款。借薊王之勢復起。君臨羅馬,指日可待。
羅馬皇后眸中。星星野火,正待燎原。
請:m.ddxstx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