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城內,不知道什么時候原因,對于楊彪的《君子弘毅》這一本書的延伸和探討是越來越熱鬧,不管是在學宮書坊,還是在酒樓茶肆,似乎全平陽,乃至于周邊的人士,都在討論著關于“君子”的話題。◢隨*夢◢小*說Щщш.suimeng.lā
這一點讓斐潛都有些始料未及。
斐潛他是做了推動沒有錯,但是卻沒有想到效果會怎么好,在最初的略作引導之后,這個“君子不可不弘毅”的思想浪潮就洶涌而起,激蕩起漫天的浪花。
其實造成這樣的一個現象,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斐潛后世而來,并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亂世,只是熟悉關于頭條要怎么炒作,要怎樣才能吸引眼球,但是卻未必明白在亂世的時候,人們是多么的渴望有新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方法…
大漢皇權已經開始衰敗,長達三四百年的社會結構眼看著就要迎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局,而作為漢朝這么多年來的既得利益者,士族子弟們除了那些吃的肚滿腸肥癡癡呆呆的人之外,稍微有一點見識和遠見的,都不得不開始考慮自己和家族的未來。
因此在這種天時之下,斐潛借著楊彪的話題,拋出了關于“君子弘毅”話題,無意就像是投入了一個催化劑,頓時就引燃了這些人的頭腦風暴。
其次,斐潛在平陽這里修建了守山學宮,而這些學子不管是為了展現胸腹所學也好,為了博取名望也罷,這些在漢代沒有什么太多娛樂項目的學子們,就成為了這一場話題的中堅力量,不斷將這樣一個君子的話題引向深入。
最后,不管是平陽城內的楊彪等人,還是學宮之上的蔡邕,要么是朝廷之上的高層,要么是學術界的大拿,因此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由這兩個人引發出來對于君子的論斷,又怎么能讓漢代的這些人不瘋狂學習和討論?
就在短短的這一段時間之內,守山學宮又召開了一次明倫殿論,將這個話題的熱度再次推向了一個并州境地十幾年來從未有過的熱烈程度,作為這個事情的附加作用,守山學宮的名聲出奇的響亮了…
這一次關于“君子弘毅”的殿論,竟然又是那個叫做趙商的人獲得了。
斐潛詢問之后,才知道這個趙商原來竟然是大儒鄭玄的弟子,從河內專門來到平陽,當然,表面上說的是為了和平陽這邊的學子相互切磋,互相促進,并且向蔡邕請教一二,但是真的是如此?
不過暫時拋下這個問題不談,這個趙商倒是厲害,旁征博引,不僅引用大量孔子的話語對于“君子弘毅”進行解釋,并且還引申成為了所有士族子弟應以“弘毅”為行為準繩,大談仁德之道…
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僅是斐潛,楊彪也同樣有些不明所以。
但問題是這個事情已經完全脫離了楊彪他所能控制的范圍,最重要的是他又等于是這個思想大碰撞的發起人,就算他自己知道,所謂的君子僅僅依靠所謂的弘毅和仁德是不夠的,還必須懂得政治,還要有手腕,該心狠手辣的時候也要下得去手,但是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又怎么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講?
因此每每有人求見的時候稱呼楊彪為“弘毅君”的時候,楊彪也只能是一再的謙虛表示自己還做的不夠云云…
就在如此的氛圍當中,從長安而來的消息終于是傳到了楊彪的耳朵里。
“善!此事定矣!”楊彪忍不住仰頭哈哈一笑,雙手一背,在堂內轉了幾圈之后才按捺住了興奮的心情,吩咐道,“去請皇甫將軍來!”
過了不久,皇甫嵩便到了。
“義真,天子詔書已過陜津,不日即到!”見了面之后,楊彪也沒有多說什么廢話,便將自己打探而來的消息告知給了皇甫嵩。..
皇甫嵩將拉達下來的三角眼皮睜了睜,也是面露了些喜色,說道:“如此,某便先行恭賀楊公!”
“義真,未到恭賀之時也…”楊彪雖然開心,但還是需要做出相應的布置和安排,“兵卒將校之處,今如何之?”
“平陽之內,將校不多…”說到這個問題,皇甫嵩也不知道應該表示高興還是表示無奈,“…唯有一名趙姓都尉,駐于城外校場之內,不得其見…平陽城又為初設,并無縣尉一職位,四門守衛皆為退役老卒,由四名隊率統之…”
原本楊彪和皇甫嵩都以為在平陽就可以遇到一些斐潛的下屬將領,結果到了這里四下一摸索之后才發現,在平陽除了那個天天都在練兵的趙都尉之外,絕大部分斐潛下屬將領,要么在陰山,要么在雕陰,還有的在上黨,而在平陽附近,竟然沒有其他另外的什么將領!
當然這個事情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只要斐潛在平陽一旦交出兵權,也就等于是平陽這邊都歸楊彪皇甫嵩所有,壞的方面就是要收盡斐潛的兵力的話,皇甫嵩就不得不四下奔走,才能取得圓滿。
“…”楊彪皺了皺眉,這樣不是表明皇甫嵩這一段時間啥都沒有干成?
皇甫嵩繼續說道:“…然某與高奴呼廚泉已有聯絡,其當領騎兩千,須臾便至,為楊公助力…屆時若…膽敢拒詔不受,外則呼廚泉攔截校場之新兵,內則率八百精卒暴起而攻,定可擒之…”
這才像點樣子。
楊彪緩緩的點點頭,說道:“天子降詔,非同小可…理應如是,然須防萬一…某已致信王河東,令其借賀喜之名,領兵前來…多少應有兩三千郡兵…”
皇甫嵩揚了揚眉毛,臉上不由得多了幾分喜色,說道:“…如此,便盡得矣…”
楊彪點點頭,然后叫來了一個親衛,吩咐道:“汝且去府門外宣稱…某偶感風寒,有所不適,不便見客…待過的幾日,再行會見外客…”
親衛領命而去,楊彪則是站起了身,和皇甫嵩說道:“…區區小計,又怎能困得某手腳?容某更衣,且隨義真出城,偷得半日之閑如何?”
皇甫嵩撫掌大笑,說道:“固所愿爾!”皇甫嵩也是聰慧,根本不需要多說,就明白了楊彪此舉是為了防止斐潛狗急跳墻,拿楊彪為質,先行一步避到城外去,等到天子詔書一到,便成了定局,到那個時候斐潛就像翻身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