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宣太后拿出小本,白暉就大概猜出宣太后的來意了。
沒等宣太后開口,白暉就說道:“太后前來,怕是心中有疑惑,我為何知道這么多?”
“沒錯?”
宣太后以前有過疑惑,但白暉所知大多都是中原之事,就算遠,也是人力可及的地方。
但這倭島,白暉知道的似乎有些太多了。
白暉倒是很淡然,被懷疑沒什么,只要讓懷疑自己的人再相信就可以了。
所以白暉說道:“太后,我白暉是死過一次,還是兩次,或是三次的人。”
或白暉說,白暉已死,估計這會宣太后就要喊人進來了。
可白暉說自己死過一次,兩次,三次,這話便有意思了。
“不懂。”宣太后沒去想,她只想聽到白暉的解釋。
白暉說道:“太后,我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六代之志、二世而亡。”
“正所謂,成也商君,敗也商君…
白暉講完了李斯、講完了趙高。
卻只字沒提自己死過一次、兩次、三次的話題。
宣太后聽的很認真,在白暉講完之后說道:“聽起來,倒是象莊子所說過的,一夢千年。”
“差不多。”
白暉倒沒再多作解釋,既然宣太后腦補了一夢千年,自己也沒必要再廢話了。
宣太后又問:“這儒家,好嗎?”
“我剛醒來的時候,三世而生所知的儒家,不好。不過這幾年讀了一些經典,倒是不錯的。”
“你的意思是,原意不錯,被人學的差了?”
白暉搖了搖頭:“我倒是感覺,是朝堂之上利用,用來愚弄萬民了。沒有殺氣,就象咱們秦軍沒了劍。”
“說的好。”
宣太后認同了白暉的說法之后,想了想說道:“商君定下過秦律,秦皆為民。讓當年的秦國奴隸都變成了民,可現在,依你的計劃,秦國未來十年的奴隸就會有百萬之重。”
“太后,之前商君升奴為民,那些奴多是戰俘,多是窮苦欠債的人,說的直白些,都是華夏同族。現在卻不同,我們降伏的是異族。”
“恩,有理。”
宣太后想了想白暉收服的這些,唯有烏氏算是西戎的血統,其余的皆與中原有淵源。
義渠是西戎與中原的混血、樓煩當年就受過周王冊封、林胡都不算是純粹外族,他們曾經也在現在的太原郡生活過,其血統之中也有部分的商民混血。
再說九濮,當年可是九族的梁州之地,在周滅商的時候,也派兵有過參與。
其余的,東胡、匈奴、戎王等等,卻是白暉下令攻打的。
“挺好。那么眼下,人手夠嗎?”宣太后心中的疑惑被自己腦補解決之后,開始操心擴大秦國的地盤了,在宣太后看來,這一大片島,雖然遠不如中原,但似乎也是值得占據之地。
“臣有份計劃。”白暉說著就去翻自己的柜子。
宣太后看著白暉的身影微微的點了點頭,雖然內心還有些疑惑,但她已經不想多問了。
至于白暉所講的,贏公子柱在老的快死的時候即位,若細思,也在情理之中。
可以說,因為白暉,原本的軌跡改變了。
但二世而亡這個說法,宣太后卻記下,似乎要考慮一下秦國如何才能長久。
白暉找到自己的計劃書,剛轉身,就見內侍史急急的沖了進來,先是對白暉施禮:“大河君,沖撞之處還請見諒,實在是因為發現的極珍之獸。”
“無妨,發現了什么?”
內侍史是一個很穩重的,能這么急的肯定是重要的事情。
白暉跟著宣太后一起出來,看到所謂緊急的事情有些無語,竟然是因為一只大海龜,當然這個時代的人,對龜有種莫名的崇拜。
因為這只巨大無比海龜的出現,所有的政務全部暫停。
可以說,所有人都對龜有更多的敬畏。
白暉對龜的興趣不大,找了一個借口沒參與宣太后要辦的大祭祀,倒是那只海龜,確實是大的太過驚人。
話說燕國。
張順,就是張平的那個遠方族弟,稷下學宮求學,家中雖然有些錢財,但確實大富大貴還有很大差距。
此時的張順,即將抱得美人歸,又同時被趙國與燕國拜為上卿。
燕國張順府。
府中內室,魏無忌、張平、張順三人圍坐在一起,窗戶關嚴密,門外還有魏無忌的人守著。
張平先開口:“張順,你有今天不說為兄講,你也應該明白,這一切是為什么?”
“明白,得益于秦大河君之計,此時再想來,此計精妙無比。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若非經歷其中,到現在還有些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張順已經安下心來了。
已經問過名,廉頗想退婚也不容易,這個臉廉頗丟不起。
魏無忌這時說道:“弄死蘇代。”
“這個!”張平很是猶豫,因為蘇代眼下對于燕國來說,算是非常重要的臣子,并不是一個尋常人。
張順倒是不太明白:“這蘇代不是蘇秦先生的弟弟嗎?”
世人皆知白暉與秦王親自為蘇秦抬棺,所以在張順想來,蘇代既然是蘇秦的弟弟,那么白暉應該會照顧一二。
魏無忌說道:“與公與私,本公子都想蘇代死。”
“為何?”張平想不出來有什么理由讓魏無忌這么恨蘇代。
“與公,蘇代想效仿其只蘇秦,也想超越張儀,靠縱橫之術為燕國謀求生機。與私天下七雄,最強的齊國被滅,而然后是我魏國與你韓國。偏偏最弱的燕,還想謀求生機,這容不下他。”
魏無忌說的很直白,絲毫也沒有回避的意思。
若說魏國附秦之事,魏無忌內心沒一點心病,那是假的。
可無奈秦國太強,白氏兄弟太強,所以很無忌很清楚,附秦是魏國唯一的機會,若不附秦別說是魏國,就是他一族估計也會死絕,所以說附秦是魏無忌心中的疼,卻也是魏無忌的生機。
但弱燕憑什么?
所以,魏無忌也見不得燕國好。
蘇代要死,正好借蘇代污蔑秦國這件事情,可以大作文章。
張平也說道:“既然這么說,這個蘇代也確實應該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