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什么?
散文是一種小說文體。
散文是一種除了小說,詩歌,戲劇之外的一種文體。
不管是敘事文,議論文,說明文,哪怕就是日記,他其實都是散文的一種。
因為這種文體內容形勢復雜多樣,即可以寫長,又可以寫短。所以,考量一個人的文采,大凡會通過寫散文的方式。
其實語文考試當中的作文,基本上大部分要寫的也是散文。只不過因為散文太過于高大上,于是,一般又會將散文分為記敘文,抒情文,說明文…之類。
而如何評價一部散文的文采,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只是,對于有一些散文來說,只要看上那么一眼,你便能知道這一篇散文的高下。
正如此前秋水寫的《背影》,可謂是現代散文最高境界代表作品。
但可惜的是,像《背影》這樣的散文,卻不是一般的作者所能寫出來的。
直到這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卻是再一次顯現了經典散文所特有的魅力。
首先從名字來看,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
如果剛開始不知道這個名字是什么意思,那么,看了這篇散文之后,對于這篇散文的名字,大家便一點就透。
多么有詩意的一個名字。
而有詩意的又何止是這篇散文的名字,有詩意的還要數這篇散文的正文。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這樣的句子就不必說了,本身上字詞講究對仗,行文也比較工整,讀來便散發出濃濃的詩意。更為了不得的是,后半句寫“何首烏成精”之類的神話本只是一個講解傳說神話故事,寫出來時也是朗朗順口,說不出的有味道。
當然,最為吸引人的,還要數整篇散文寫出來的童年樂趣。
是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一篇回憶童年的文章。
我們所有人都有童年。
我們所有成人在很多時候都會回憶童年的樂趣。
無數的朋友當看到這一篇寫童年的散文之時,內心早已經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時期。
那時的自己,或許也如秋水先生那樣的去捉蟲子吧。
那時的自己,雖然沒上過私塾,但想想上小學的情形,也是多么的歡樂吧。
那時的自己,或許也在想著這一些何首烏呀,花呀,草之類的,可能也是會成精的吧。
如此有詩意的文章,寫的又是如此有詩意的童年。
不用說,恐怕是任何朋友當看到這一篇作品,也是止不住的為之贊嘆。
之前覺得長媽媽與山海經寫得一般,媽呀,這一篇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簡直是暴走呀。
是呀,這一篇作品哪怕沒有催人淚點,但那童年的記憶卻深深的印入我們內心。我想,這一篇散文,已經不下于背影。
文學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
但文學的力量,卻用著他無與倫比的魅力影響著無數的讀者。
那些普通讀者看了這一篇散文之后,一眾文學界的專家,學者,亦在同一時間跟進。
水木大學的孔書俊第一時間對《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做出評價,孔書俊表示: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之所以短短一千多字就能表現了出如此生動的童年趣味,這與作者的文字功力有著很強的關系。如寫春、夏、秋三季百草園的景物,只有寥寥數筆,但卻把事物的情狀描繪得非常生動。寫冬天雪地捕鳥,連用“掃”“露”“支”“撒”“系”“牽”“看”“拉”“罩”等動詞,準確生動而又富有層次地描繪出了捕鳥的全過程。寫學生讀書的場面,先生讀書的神態、動作,也是了了幾筆,甚至還原創了一首詩作,顯得無比的傳神、逼真。
另外,孔書俊在初步評價這一篇散文之后,又是執筆寫了一篇對《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長篇,并且以學術論文的方式,發表在了“星火”雜志。
在這一篇學術論文當中,孔書俊表示:“與其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散文,還不如說他是一篇散文寺。這篇文章文字素樸雋美,幾乎全是白描,然而神態逼真,形象飛揚。白描之所以生動,首在準確,菜畦綠油油,水汪汪的,所以“碧綠”;石井欄多年經人攀爬,自然“光滑”;皂莢樹干粗枝繁,用“高大”修飾再好不過;桑椹已經熟透,因此“紫紅”;油蛉鳴聲細弱恰似“低唱”,蟋蟀聲調鏗鏘,故如“彈琴”;覆盆子果實小巧玲瓏,因而“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這些都是以一詞繪寫了物象的形態,作者把狀物與寫意聯系在一起,以簡約而富有生命力的筆調,傳達了百草園的風韻,做到如古人所說的“淡墨足以傳神”。”
此外,孔書俊還表示:“其實百草園只不過是作者童年時期的一個院子而已,這個院子倒不見得有那么多的樂趣,這個院子或許并不大,這個院子或許也并不見有趣,這個院子或許像很多人面對自家的院子一樣,并不是那么的喜歡。可是,作者卻用極為生動的語言,將這一個童年時期的院子,比喻作了一個極一切美好為一身的百草園。
而另一個三味書屋倒是叫三味書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對應的是經,史,子三類書籍。應該來說,三味書屋是一個嚴肅的地方,從作者對先生的介紹也可以看出。可是,在作者眼中,其實三味書屋與百草原是一樣的。哪怕他有很多的不好,但是,當你回憶起來的時候,當你想起童年時期那一段樂事的時候,他便是最為美好的所在。”
這樣的學術論文一方面評價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另一方面,又從評價這一篇散文當中提練了散文寫作的特點,以及提出了“散文詩“的方向。孔書俊認為,其實詩歌不一定非得寫五言還是七言,也不一定非得寫古詩還是現代詩。只要你的境界足夠的深,哪怕就是散文,也能寫出像詩一般的感受,正如這位秋水先生。
最后,孔書俊還強調。如果要完全的理解這一篇散文,我想,光是表面上分析還不夠。我們還應該大聲的朗讀這一篇文章。不,不只一遍,應該三遍,十遍…甚至是一有時間都可以朗讀。就像學生朗讀課本一樣的這各朗讀,亦或是我們朗讀古詩一樣的朗詩。這種朗讀對于成年人來說,可以陶冶情操,娛樂心情。對于初學者來說,可以訓練語感,增強文字功底。哪怕就是什么也不想的,讀這一篇文章,也能增加自身的氣質。
所以,少年。
想要走上人生巔峰,從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