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天才金融家(上)

熊貓書庫    富豪
🔊點這里聽書

  “孔逸夫當咱們的基金管理人當然合適了,但問題是,你能請到他嗎?他好像進過監獄吧?之后他去哪了,你知道?”付豪看孔逸夫的傳奇經歷時,最后的結尾是孔逸夫被美國公司給出賣了,背黑鍋入獄服刑了,蹲了6年多大牢,之后孔逸夫好像去香江了,但圈子里已經沒有他的消息了。付豪寫沒關注更多了,他不知道這大神現在到底在哪從業呢。

  “就我所知,孔逸夫最近兩年一直在寫作著書。我去奧門時看的那本《骯臟的金融衍生品》,就是孔逸夫今年最新出版的一本專業金融書。”

  “啊?他開始寫書了?他不做金融工作了?”付豪微微一怔。雖然孔逸夫是個金融領域的天才,但若是久疏戰陣的話,他應該沒能力再掌控一支基金了吧?

  “他是最近兩年才開始專注也寫書的。之前一直有從事相關工作,馬上到銀行了,我已經給你整理出他的資料了,你看看他的資料就知道了。”

  兩人到了銀行邱婷的辦公室,邱婷給付豪拿過來了大概有三頁A4紙的一份有關孔逸夫的詳細生平和職業記錄的文件。

  付豪最初寫為了契合他的時代,改過孔逸夫的出身背景,所以他也記不清這孔逸夫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履歷到底是什么了。

  現在看到邱婷整理出的有關孔逸夫的資料,付豪才重新喚起對這個超級金融天才的記憶。

  孔逸夫——1960年出生于中國福健,6歲時歲父母居家移民至美國三藩市。

  孔逸夫的父親是個數學家,這讓孔逸夫從小就對數學有著超乎尋常的喜好。16歲他便破格進入了MIT攻讀數學,20歲進入芝加哥大學修讀商業管理、金融和數量分析。

  22歲,孔逸夫便被華爾街看中,進入在波士頓銀行擔任金融分析師。

  憑借著獨到的建模技巧和敏銳的眼光,不到三年,“中國孔”就成了華爾街的明星分析員。

  1985年秋天,25歲的孔逸夫跳槽到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對沖基金――科爾基金任基金主管。主要負責國內的股市投資和美元利率市場的投資。

  86年全年,孔逸夫負責投資的基金部分,獲得了60%的超高收益,成為了當年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中業績最好的一個。

  87年是孔逸夫騰飛的年份。

  之前幾年。美國一直處于低速增長時期,生產型投資需求不足,剩余資本大量涌入證券市場,導致金融投資猖獗,債務空前膨脹。

  孔逸夫分析得出。當時美國股市已經到了虛假繁榮的頂峰,而且政府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過高,為了吸引外資彌補國內資金不足,將會保持較高的利率水平,這將大大的影響股市形勢,再加上接連不斷的戰爭新聞使投資者人心惶惶,孔逸夫大膽斷定,眼前這“泡沫經濟”將要到被刺破的時候了。

  果然,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崩盤,道瓊斯指數單日下跌508點。跌落了22.6%,創下歷史記錄,美國股市連續暴跌一周,宣告了“泡沫經濟”的徹底破滅。而此時孔逸夫早已撤離了股票市場轉攻股指期貨,在當年創出了驚人的逆向業績!

  那年是孔逸夫第一次和金融大鱷索羅斯交鋒,當時索羅斯在華爾街評論上鼓吹美國股市會堅挺,日本股市將會崩盤,而結果正好相反:美國股市崩盤了,日本股市卻堅挺。

  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當年損失了32%的凈值,與他唱反調的孔逸夫。卻讓科爾基金贏利了70%,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數字!因為當年幾乎所有的對沖基金都虧損了。

  科爾基金連續兩年的不尋常表現,吸引了大批投資者慕名而來,87年年初。只支配著4億美金的科爾基金,到了88年,已經成為了一個資本超過30億美金的大型對沖基金,而27歲的孔逸夫,也變成了科爾基金的二號人物,被盛贊為華爾街的奇才!

  之后孔逸夫率領的科爾基金一路風調雨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們建模判斷出日本泡沫經濟即將破裂,大力沽空日本股市,又狠狠的撈了一筆。

  到91年時,科爾基金已經超過了朱利安.羅伯遜旗下的老虎基金和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成為了業界成績最好且最具侵略性的宏觀對沖基金。

  假如一個人達到的高度,遠遠超過了他應該在的高度,這個人的心態往往會發生變化,不是變的膽怯,就是變的盲目,孔逸夫是后者。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歐洲,東西德統一后的德國,經濟強勁增長,德國馬克堅挺,而英國處于經濟不景氣時期,英鎊相對疲軟。

  為了支持英鎊,英國銀行利率持續高企,但這樣將傷害英國的利益,所以英國希望德國降低馬克的利率以緩解英鎊的壓力。可是由于德國經濟過熱,德國希望以高利率政策來為經濟降溫,不愿降低利率。

  索羅斯通過他在歐洲的人脈關系,得知德國不會做任何損害本國經濟利益的事,也就是說會拒絕降息的要求。他預感到德國人準備撤退,馬克不再支持英鎊,英鎊很可能退出匯率機制實行自由浮動,將很可能會大幅貶值,于是在92年初,他操作旗下量子基金以5%的保證金方式大筆借貸英鎊,購買馬克。

  他的策略是:當英鎊匯率未跌之前用英鎊買馬克,當英鎊匯率暴跌后賣出一部分馬克即可還掉當初借貸的英鎊,剩下的就是凈賺。

  而孔逸夫與索羅斯的操作是完全相反的,孔逸夫當時過于自信的判斷,英國政府會對英鎊負責,不會讓英鎊貶值,于是大力購入英鎊,以期靠利率差獲得收益。連續幾次戰勝索羅斯這樣的大鱷,讓才過而立之年的孔逸夫有些盲目自大了。他在國際貨幣市場上的魄力遠不如他在股票市場上的那么大,造詣也遠沒有索羅斯那么高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