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九十二章:雍州大勢,誰主沉浮

熊貓書庫    斬邪
🔊點這里聽書

  秋雨纏綿,第二天也不見停,空氣有一股清新的意味。

  又歇一宿,陳三郎的精神漸漸恢復過來,陪母親吃過早飯后便去府衙公房。

  周分曹與郭楚見他來到,趕緊起身見禮。

  諸多事務,在他們兩人的梳理下,慢慢都形成了秩序,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進行得不錯。

  作為進士官員,兩者的能力有目共睹,反正讓陳三郎自己來做,在短短時日里頭也決然做不到這個程度。

  說了會事,就見到宋志遠帶著三個人走了進來見禮。

  陳三郎見宋志遠臉色有些怏怏,便猜測到幾分,一問之下,果然如此。

  那日宋志遠聽聞嶗山梅花谷那邊還有不少讀書人,趕緊便去招攬,不料到了那邊,卻碰一鼻子灰。登門拜訪,說得口水都干了,并沒有什么效果。甚至還有人指著他鼻子罵,說他堂堂大儒,居然幫陳三郎賣命,他日定然不會有好下場…

  這罵得有些沒頭沒腦。

  宋志遠滿腹惱火,無奈發作不得,最后只說動了三名秀才,然后回來了。

  這三名秀才都有些年紀,屬于那種考了十幾二十年都沒考上的,學識一般,勝在基礎功扎實,適合做基層教育,聊勝于無。

  他們三個也是自知斷了仕途,才愿意跟隨出來,看能否搏個前程。

  聽完,周分曹濃眉皺起,喝道:“這些人好生無理,不愿就不愿,何故罵人?”

  陳三郎冷笑一聲:“都是些遺老遺少,心比天高,實無本事。滿嘴憂國憂民,卻只會窩在山溝溝里頭吟詩作賦,悲秋傷春,哭哭啼啼像個娘們!”

  “說得好。”

  郭楚附和道,他便是從梅花谷出來的人,當然最是了解。倒不是說里面的人品性不行,而是書呆子氣太重,整天文縐縐的,毫不客氣地說,典型反映出王朝文壇百年沉積下來的靡靡之風,慣于互捧臭腳。只要有人琢磨出了句詩詞,也不管好壞,一堆人立刻吹噓起來,仿佛寫出了絕世妙句一般。

  其實,也就是些無病呻吟的東西。

  整個梅花社的人,從早到晚,也不勞作,便是搗弄這些,虛得很。

  郭楚雖然也是文人出身,但與此格格不入,也看不慣,因此陳三郎一請,馬上便出山。

  宋志遠得了三人,要安排細務,說了會話,便告辭離開。其剛去一會,江草齊來到。

  現在府城中,武有江草齊,文有周分曹,他們兩個,便是左臂右膀,深得信任。

  江草齊來,是要分說整個雍州形勢的。

  以往時候,他在下面縣城擔當統領,但不和別的縣城統領那樣只偏居一隅,大肆搜刮,而是積極關心了解整個雍州大勢,為此派遣出了不少探子。久而久之,便得到了許多有用的情報。

  這些情報他只掌握在自家手里,那時候蘇鎮宏不思進取,交給他也無用,反而會招惹猜忌,有殺身之禍。

  現在到了陳三郎主事,情報自然要拿出來,從而制定全局戰略。

  府城比縣城大,但比起整個州域來,依然只是一隅罷了。

  雍州有五大府城,分別為嶗山府、懷山府、江安府、中元府、高平府,再加上一個雍州郡城。

  郡城有蠻軍駐守,難以攻打。而各大府城的情況則十分混亂,旗幟更迭,走馬燈籠般,真得像過家家。

  所以江草齊都不敢保證打探來的情報十分準確,也許那時候是某人主事,但過得幾天,卻換成了另一個人。

  不過根據情報所說,雍州境內已經形成了兩大支義軍的旗號,一支旗號為“高平軍”,顧名思義,便是源自高平府;另一支名為“洞庭軍”,據說領軍者出身洞庭湖,故得名。

  這兩支義軍漸成規模,手下都有數萬人之眾,至于其中多少流民,多少壯丁就不得而知,反正人數擺在那兒,能夠唬人。

  古言云: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雍州也一樣。隨著兩支義軍的發展壯大,不斷兼并,遲早會有一戰,而一戰后,勝負將決定誰主沉浮。

  情報顯示,高平軍已經得了高平府,正不斷蠶食周邊地盤;而洞庭軍占據的是中元府,大肆招兵買馬…

  但這些,已經是一個月前的情報了。

  江草齊慢慢說著,好讓諸人一邊聽,一邊消化。

  對于雍州的主要府城分布,周分曹等也是知道的,但各個府城的形勢如何,卻一無所知。郭楚以前曾為江安府同知,但逃難已久,現在江安府變成甚樣,哪里還弄得明白?

  江草齊的情報十分重要,總算對雍州的整體局勢有了個比較清晰的認識。現在他們雖然占據了嶗山府,形勢穩定,但只是暫時的。要想長久,則必須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像蘇鎮宏那般,沉迷現狀,遲早也是被人吞掉的份。

  眾人當下的思路很統一,就是先求穩,不過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你不去擴張,但別人會來侵犯你。

  因此,必須得做好充分的應付準備。

  有準備,心不慌。

  目前階段,江草齊負責招兵,練兵;周分曹負責發展民生,廣儲錢糧;分工倒是明確,至于各類器物打造供應等,則有周何之、張博、耿全等人在下面分管跟進。

  主要的事宜,都有專人主持。

  至于下面具體環節的事則比較籠統,還缺乏相關人才。不過隨著府城局勢日漸穩定,不少觀望的人也按耐不住了,紛紛來到府衙,要尋個事做。

  人都如此,開始之際不敢冒險加入,可一旦看形勢不同了,心態便起了變化,倒怕落了別人后面,搶不到位置了。

  府衙里頭雖然位置不少,但也是有數的,一個蘿卜一個坑,越后面,越少選擇。

  不少人都聽說了,那雷公威投奔得早,現在已經是衙役頭子,下手管著三四十衙役呢,負責街頭巡邏,維持治安,好不威風!

  這讓許多人瞧著眼饞,其中一些自詡比雷威要好得多的心里便想,要換了咱進去,起碼能直接當官呀!

  有官當,誰不想?

  還想啥,趕緊去投奔吧…

  不管如何,所有事情的前提都在于嶗山府能夠保持穩定,穩定的核心,便是陳三郎!

  這時候,陳三郎身上的聲望光環便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他寒門出身,但三元及第;他年紀輕輕,但聲名鵲起…

  梅花谷的人不肯跟隨,是因為他們本身是雍州本地的望族,觀念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但對于許多落難的普通讀書人來說就完全不同,他們卻覺得這是個大好機會。

  一時間,嶗山府前所未有的熱鬧起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