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于上,劉徹也是感慨萬千。
墨家,確實是除了楊朱學派之外的諸子百家里,最大的一個奇葩。
甚至,當初曾經有人將墨家與楊朱學派,稱為陰陽。
用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
與儒法黃老相比,墨家思想,一個極為重要的不同,就是墨家思想的是一種辯證的思想。
根據情況的不同,時代的不同,墨家的義利觀和價值觀取向也都不同。
可以說,墨家思想,是諸子百家里,最先進的思想之一。
然而,墨家也有著致命缺陷。
正是這個缺陷,讓其沒有撐過秦末的戰火,從而在漢初陷入衰敗消亡的厄運。
這個缺陷就是——墨家沒有基本盤!
作為一個扎根在基層和實驗室搞發明創造的學派。
墨家其實從來不曾在上層擁有什么可靠的盟友和支持者,更別提利益集團了。
而在這個世界上,一個政治派系或者學術組織,能不能得到一個可靠穩定的利益集團的支撐,這是至關重要,甚至關乎生死存亡的關鍵條件。
像儒家,他的支持者和基本盤就是大地主、豪強貴族和士大夫文人。
只要這些人還存在,無論當政者怎么對待和討厭他們。
但儒家卻永遠不會滅亡。
君不見,后世,即使經過了砸孔廟的運動。
但,儒家在新世紀,不是又燃起了星星之火了?
而法家,他的基本盤就是中小地主、官僚系統以及龐大的軍功利益集團。
只要這些人還活躍著,還存在著,法家就不會滅亡。
正如武帝歷史上罷黷百家獨尊儒術。
但,因為戰爭的關系,實際上,法家才是受益者。
鼎盛之時,法家是騎在儒家腦袋上,名為外儒內法,實則是法骨法皮。
不過,那是一顆抹了蜂蜜的毒丸。
當儒家通過昭宣之交時的種種事變,漸漸的蠶食法家的這些基本盤后,法家就一蹶不振了。
到了宋明,儒生們干脆就推行重文輕武,徹底斬斷了法家可能的依靠和復起的可能。
而與之相比,墨家在這朝堂上能依靠誰?
那個階級或者利益集團,愿意與墨家同生共死,共同進退?
答案是沒有!
哪怕是軍方,其實也是看在劉徹的面子上,加之想要利用墨家,才對墨家友好。
倘若某天劉徹翻臉,你看看,現在保衛墨苑的軍隊,會不會對墨家揮起屠刀?
事實證明,任何派系,乃至于劉徹這個皇帝,都需要一個可靠的可以依賴,并且禍福與共的利益集團來作為底牌。
沒有的人肯定要滅亡!
劉徹很清楚這一點。
他更明白,他的統治穩定,靠的是誰?
廣大的中小地主以及自耕農階級,就是他統治穩固的最大盟友和中堅力量。
所以,無論如何,劉徹都會確保這個階級的利益不受損害。
這樣,強大的中產階級,才能保護他和他的帝國,強盛發達,直至世界之巔!
至于墨家的基本盤和利益集團?
現在,還看不到可能出現的影子。
或許在南陽的重工業基地,或者未來的世界之中,墨家能尋找到一個可靠的,與它能一起發展和強盛的利益集團。
但絕不是現在!
至于墨家扎根在基層的組織和力量?
那最多只能影響一地而已…
而且,根本無法在上層發揮什么影響。
況且,你難道會以為,在這個西元前的時代,人民真的有什么力量嗎?
歷史告訴人們,不能攢成一個拳頭的力量,不是力量!
想到這里,劉徹也是搖搖頭。
為墨家而遺憾。
畢竟,諸子百家之中,其實,墨家的思想是相對最先進的。
但,也只是遺憾而已。
他是皇帝,不是老百姓。
老百姓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支持誰。
但皇帝不能在思想和學術上有所偏移。
歷史告訴劉徹,這樣做的結果,除了災難,并不能產生什么其他結果。
武帝罷黷百家獨尊儒術,終結了輝煌燦爛的古典時代。
朱元璋用理學和八股文治世,結果是禁錮思想,并留下無窮后遺癥。
就在劉徹想著的時候,臺上的楊毅,沒有停歇,依然在繼續闡述著墨家對世界的認知和看法。
他說道:“是故,子墨子曰:欲興天下之大利,不可有不尚賢!”
“何以尚賢?詩云:告女憂恤,誨女予爵,孰能執熱,鮮不用濯?此之所謂,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終身不厭!”
這句話,真是說到了列侯勛臣們的心坎里面去了!
無數人歡呼雀躍著,眼巴巴的看著上首的劉徹,心里紛紛想著:陛下,吾等錯怪您了!原以為,陛下用墨家,乃欲與吾等為難?哪成想,墨家的主張竟然是如此的好!
看看,人家說的多好!
為人君主,當然要尚賢。
用賢達大臣治國嘛!
而既然用了賢達,自然要給賢達權力、爵位、富貴乃至于封國,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終生信任!
想到這里,有列侯甚至是淚流滿面。
他想起了天子即位以來屢次暗示和明示,未來要分封諸侯列侯于西域身毒之地,使功臣開國家,建社稷,啟一世代之新!
原來,許多人還覺得,這有可能是畫餅充饑。
但如今來看,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你看,陛下很早就喜歡墨家了。
而墨家也是主張善待功臣賢達和大臣,使之富貴、榮譽和有尊嚴!
多好的學問啊!
比起儒家那些彎彎繞直白多了。
比起法家那些動不動就設下各種約束和束縛的規矩要爽快多了!
這樣的學派,必須支持!
死也要支持!
甚至還有人感慨:“吾今日方知,昔者墨家何以為顯學也!有此想法和訴求,墨家不為顯學,誰為顯學?”
于是,就有作死者的心里悄悄的想著:“既然墨家是這樣的被誤會的學派…”
那么…
楊朱學派是不是也是被誤解了呢?
嗯,回頭去找個老莊學者來問問。
反正,楊朱與老莊,在傳說中淵源頗深,說不定,能搞到一點楊朱的東西來看看呢!
卻不知,這種想法,完全就是在作死!
而士大夫和諸子百家的名士巨頭,此刻的內心都是崩潰的。
(啟蒙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