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十四章:盧象升至

熊貓書庫    軍閥治世
🔊點這里聽書

  邯鄲被克后,對于大部分普通百姓來說,并沒有什么大礙,只是家里的口糧都被搶光了。

  韓勝按照趙巖的指示,有對下面的流賊進行約束,攻入城中后也未放火、推墻。

  總的來說,元氣還是保留得比較好的,加上一路上裹挾來的百姓,邯鄲的百姓達到了十三萬人,那男女老少都有,青壯大概四萬多人。

  邯鄲蘊藏有種類繁多的礦產資源,后世是中國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的鐵礦石產區,擁有豐富的“兩黑”——煤、鐵資源,煤炭和鐵礦石儲量分別達到40億噸和5.5億噸,被譽為現代“鋼城”、“煤都”。其中煤炭儲量豐富,煤種齊全,煤質較好;鐵礦品位高、有害雜質少、可選性好。

  有煤又有鐵,而且鐵礦石品味高,絕對是理想的冶煉基地。中國的鐵礦大多品味都較低,富鐵礦非常少。

  隨軍而來的職員開始緊鑼密鼓的安置那些百姓,趙巖則帶著人視察了一下礦區,邯鄲的鐵礦90.8%集中在武安,剩余的分布在涉縣。

  趙巖視察的則是武安的鐵礦,武安是個不大的縣,六年被流賊攻克,已經變得極為蕭條,礦區的礦工也都被流賊拉走,趙巖也就直接占了。

  在武安、涉縣逛了三天,趙巖確定下了七處礦區,這七處礦區的鐵礦都易于開采,武安五處,涉縣二處,還有邯鄲的三處煤礦。

  這八處礦區,分別安排青壯前去開采,每人月給一兩銀子,這個待遇讓集中在邯鄲的十幾萬百姓報名十分踴躍。

  最后選了兩萬青壯,劃入礦區開礦。可以想象,邯鄲這地方未來又是一個勞改的好地方,這么多的鐵礦、煤礦,需要大量勞力。

  開礦直接用火藥炸,這樣可以提高開采效率。煉鐵用工藝簡單的高爐,大躍進時代到處都是這種爐子,根本不需要什么技術性。

  煉焦用污染嚴重的土法,后世天天的在嚴打土法煉焦,但煉的人還是多,經濟效益貌似很高,是老百姓致富脫貧的好路子,只不過隨時都有被取締的風險。

  煉鋼方面,趙巖還沒有發展平爐的條件,平爐不是用焦炭煉的。所以趙巖只能用普德林法,也叫炒鋼法。

  在平爐出現之前,首先發展起來的就是英國炒鋼法,有人說中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出現了這種技術,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沒有大規模推廣開倒是真的。

  普德林法中世紀大規模生產熟鐵的冶煉方法。又稱攪煉法。普德林爐的構造和平爐相近,只是沒有下部的蓄熱室。燃料燃燒后形成的長火焰送入爐內,靠爐頂的反射作用加熱生鐵,爐底用鐵的氧化物砌筑,由于火焰中的過剩氧和爐底中大量的氧使生鐵中的碳和磷經氧化去除。但普德林爐溫只有約1400℃,生鐵中的碳脫除到一定程度后,熔點超過爐溫,金屬呈半凝固狀態,要靠人力攪拌才能使冶煉繼續進行。

  但由于爐底和爐渣中含有極高的氧化鐵,碳可以脫除到很低,成為熟鐵;然后經反復鍛打,擠出熟鐵中的氧化鐵渣子后,制成材料使用。

  普德林法是現代煉鋼法出現之前的主要生產方法,曾達到相當大的生產規模,18世紀中期歐美各國用普德林熟鐵鋪筑的鐵路達到7萬多km。但由于半凝固態冶煉的根本弱點,勞動條件惡劣和熟鐵品質差,在貝塞麥法誕生后,普德林法即被迅速淘汰。

  炒鋼法是先練出熟鐵,然后再用人工鍛打成鋼,因此需要許多人力。貝塞麥法雖然優于炒鋼法,但需要加錳,趙巖的化學也就一般般,教教學生還行,但要他去找錳,絕對是兩眼發黑。

  反正大明有將近上億人口,人力總是不會缺的。

  只要把這些技術都落實下去,將邯鄲打造成鋼鐵基地,絕對能讓趙巖的實力來一個質的飛躍。

  板甲可以直接用鋼打造了,防御力又能上去一個臺階。

  鋼炮在平爐鋼出現之前是別想了,只能繼續用鑄鐵和銅,平爐鋼出現之前,鋼材的質量還不能做為炮鋼使用,主要是容易碎。

  就在趙巖規劃鋼鐵基地時,突然下面的士兵來報說,鄖陽巡撫盧象升來了,嚇得趙巖連滾帶爬的跑了出去。

  流賊都繳械了,盧象升跑來這里干什么?趙巖連忙跑出去安排,心里邊想道。

  盧象升的到來,讓趙巖無比心虛,連忙把韓勝叫了過來,兩人對好口徑,這才急匆匆的帶著一百名親衛前去迎接盧象升。

  遠遠的,一隊人馬出現在視線之中,趙巖拿起望遠鏡看去,只見軍中一個三十多歲,穿著巡撫常服的人正乘馬而行,應該就是盧象升了。

  盧象升可謂是明末文官中最能戰、敢戰的文官,只可惜勢單力孤,最終在孤立無援之中戰死,文,革時衣冠冢還被炸了。

  面對這樣的歷史偉人,讓趙巖有些緊張,更多的還是怕縱賊之事穿幫。

  不過仔細想想,也沒什么好怕的,穿幫一般來說不太可能,就算被看出什么端倪,自己也可以矢口否認。

  自己有錢有人有糧,完全不必要懼怕朝廷,大可奔放一些。

  想到這里,趙巖心下稍稍鎮定。

  五六分鐘后,遠處那支軍隊來到了趙巖不遠處,趙巖帶人策馬迎了上去,那支軍隊頓時停了下來。

  “下官登萊總兵參見巡撫大人。”趙巖下馬拱手參見。

  盧象升在馬上看著眼前這年輕人,不由瞅了又瞅,有些發呆,半響才出聲道:“你就是趙巖?”

  “正是下官。”趙巖答道。

  “今年幾何?”盧象升又問道。

  “十九。”

  “想不到竟如此年輕,聽聞你乃秀才出身,為何要棄筆從戎?”盧象升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這么小的年紀,怎么就拉起了一支兵馬。

  “家父為孔有德亂兵所害,下官空讀十載圣賢書,卻無滅賊之力,深感無奈。只得棄筆從戎,操練鄉兵保境安民。”趙巖馬上編了個借口,難道還能對他說朝廷要完蛋了,滿清要入關了,練點兵馬以為自保…

  “嗯!棄筆從戎也好,也不至虛談橫議,坐嘯畫諾。”盧象升點頭,然后問道,“你表字為何?”

  “山東巡撫大人給下官取了個持堅的表字。”趙巖說道。

  “本官聽聞翻天猴進犯邯鄲,十九日啟程,日夜急趕,奈何路途遙遠,終是晚了一步。不知持堅為何也晚了一步?”盧象升突然問道。

  “這個…下官軍中兵馬首出山東作戰,士卒多有水土不服者,加之沿途無處補給,所帶輜重又太過笨重,因此晚了一步。”趙巖含糊的說道。

  ————————

  票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