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破曉,整個楚軍大營卻還沉浸在靜謐之中。
高聳的瞭望塔上,兩名楚軍哨卒挎刀迎風而立,警惕的眼神正不斷地脧巡著轅門外那黑漆漆的曠野,似乎想從無盡的黑暗中找出點什么。
某一刻,矮個哨卒的耳朵忽然間抽動了兩下,扭頭問高個哨卒道:“你聽?”
高個哨卒側耳聆聽片刻,卻根本什么也沒聽到,當下茫然地問道:“哪呢?”
矮個哨卒沒有理會,兩只耳朵卻詭異地轉動了兩下,遂即臉色大變道:“大軍,我聽到了大軍行進的腳步聲,有大量敵軍正在靠近!”
“這不可能!”高個哨卒不相信道,“真有敵軍,斥候隊怎么不回報?”
高個哨卒話音方落,前方夜空下便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遂即十數騎楚軍輕騎從濃濃的黑幕之中奔騰而出,一邊從轅門前飛馳而過,一邊沖瞭望塔上的哨卒厲聲大吼道:“齊國大軍,還有淮南大軍,一起殺過來了…”
“快,快吹號。”高個哨卒哆嗦了一下,急回頭看時,只見矮個哨卒早已經舉起了沉重的牛角聲,霎那間,低沉悠遠的牛角號聲便已經沖霄而起,剛剛還沉浸在靜謐之中的楚軍大營頃刻間便喧囂了起來,大戰…來臨了。
虞子期、子車師、西乞烈聯袂來到畢書的大帳前時,卻意外地發現,大帳的帳簾居然早就被掀起了,透過敞開的帳簾往里面看去,更加意外地發現,畢書已經極其罕見地披上了上將軍的奢華甲胄,這會正神情儼然地跪坐在行案后面。
虞子期心中納罕,卻還是昂然入帳又抱拳作揖道:“上將軍,齊國大軍來了!”
“還有淮南軍。”子車師跟著進帳,一邊見禮一邊說道,“英布終于按捺不住了。”
西乞烈最后進帳,啪地抱拳沖畢書揖了一揖,大聲問道:“上將軍,戰還是不戰?”
“戰,當然迎戰。”畢書拱手回了禮,然后以平靜的語氣說道,“齊國大軍和淮南軍氣勢洶洶而來,我軍又豈能示弱?”說此一頓,畢書又以淡淡的語氣說道,“大楚以武立國,楚人更是尚武成風,我們不怕戰,就怕不戰!”
“好,上將軍這話聽著提氣。”西乞烈狠狠擊節,獰聲道,“末將早就盼著跟齊軍、淮南軍狠狠地打一仗了,他奶奶的,今天總算是盼到了!”
虞子期、子車師也是目露寒光,顯然兩人也是求戰心切。
畢書信手從案上拔出三枝令箭,喝道:“虞子期、子車師、西乞烈聽令!”
“末將在!”三人急挺身上前,轟然回應。
畢書將三枝令箭分別扔給虞子期三人,然后吩咐道:“虞子期為主將,子車師、西乞烈為副將,各率五萬人馬出大營、列陣迎敵!”
虞子期三人伸手接住令箭,卻是面面相覷,留下五萬人馬駐守大營,這可以理解,可是齊國大軍、淮南大軍合兵來攻,上將軍竟然不出馬?難道守一座大營就真有這么重要?難不成還有齊國大軍或者淮南軍會來偷襲大營?
畢書卻沒有過多解釋,揮了揮手,道:“去吧。”
“喏!”虞子期、子車師、西乞烈壓下心中疑惑,領命去了。
楚軍大營外,齊軍、淮南軍已經合兵一處。
十萬齊軍加十萬淮南軍,整個曠野頃刻間就被兵潮完全覆蓋。
英布撇下大軍,只帶著蒯徹來到了齊中,不過讓他失望的是,他并沒有在軍中見到韓信,他只見到了一個小兒,還有個三十出頭的白衣秀士,聽了蒯徹介紹才知道這兩人一個是齊國太子韓闔,一個是齊軍軍師趙炎。
見了禮,齊布便問韓闔道:“太子,齊王呢?”
韓闔矜持一笑,朗聲答道:“父王另有軍務,不過臨行前再三叮囑,淮南王乃是當世名將,此戰,我齊國大軍悉聽淮南王調譴!”
“另有軍務?”英布的眸子霎時亮了起來,顯然,韓信這廝又想出了什么陰謀詭計,陳倉之戰、蒲阪之戰、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還有垓下之戰,莫不如是,韓信的詭計總是讓人防不勝防,這一次,畢書小兒有難了!
韓闔肅手指了指已經搭好的巢車,又道:“淮南王,請吧。”
“如此,寡人就不客氣了。”韓信不在,兩國聯軍由英布來指揮可謂順理成章,當下英布登上巢車,又向韓闔、趙炎道:“太子,趙軍師,還請你們一并上車,協助寡人,聯手破敵,這一戰,聯軍只許勝不許敗。”
韓闔、趙炎自然不會推辭,當下也上了巢車。
待蒯徹最后一個踏上巢車,一名齊軍力士關上攔門又上了鎖,再回頭一招手,早就嚴陣以待的另外四名力士便開始奮力轉動絞盤,在嘎嘎嘎的機括聲中,巢車車廂便向著高空緩緩升了上去,整個戰場的態勢便逐漸呈現在了眾人眼前。
放眼望去,只見前方旌旗如海、矛戈如林,數以萬計的楚軍已經擺好了陣勢,還有更多的楚軍甲兵正從轅門里洶涌而出,不斷地匯入那巨大的兵陣之中,這一刻,天地之間除了雙方蟻群般的兵甲汪洋,再沒有別的存在。
英布神情從容,比這更大的陣仗他都見過。
韓闔卻激動得滿臉通紅,不過心中也是有些遺憾,如此大型的戰役,父王竟然不讓他來指揮,卻交給了英布這個老頭。
虞子期神情冷漠,正隨著巢車緩緩升上高空。
低頭望去,在他的腳下,一隊隊楚軍重甲正排著整齊的隊列緩緩向前,這些楚軍重甲身高體壯,全都披掛著烏黑的鱗片鐵甲,他們左手持著蒙了鐵皮的方形大盾,右手執著冷森森的環刀,猶如一堵堵移動的鋼鐵城墻,正向前前方緩緩碾壓。
在重甲步兵的左右兩翼,則是一隊隊負弓背矛的輕騎兵。
再回頭往后看,一排排、一隊隊的長矛、長戈直刺虛空,形成了一大片延綿無盡的矛戈之林,最后是一排排手持長弓、背負箭囊的弓箭手,十幾萬大軍卻像是一個整體,照著平時訓練井然有序地向前緩緩行進,其徐如林!
沒有號角,沒有戰鼓,也沒有歇斯底里的怒吼,可虞子期卻分明感受到了冰冷的、無盡的肅殺氣息,楚軍鍵兒們,全都已經準備好了…
終于,最后一隊弓箭手也涌出轅門匯入了大陣。
虞子期輕輕揚起右手,身后的親兵便迅速升起了一面三角令旗,楚軍大陣中頓時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號子聲,正緩緩向前行進的楚國大軍便紛紛停了下來,不管是重甲步兵,還是矛戈手,還是弓箭手或者輕騎兵,全都停了下來,不動如山!
前方,由淮南軍、齊軍匯聚而成的更加龐大的兵陣卻仍在前進。
倏忽之間,雙方相距已經不足兩百步,聯軍陣中,隨著英布一聲令下,一隊隊弓箭手迅速一溜小跑上前,站到了重甲步兵的身后,然后一邊往前走一邊挽弓放箭,將一的箭雨源源不斷地灑向了前方的長空。
楚國大軍卻仍然按兵不動。
虞子期也沒有對弓箭手下達拋射的軍令,兩百步的距離,拋射的殺傷效果不佳,除了能夠先聲奪人、給敵軍造成一定的士氣挫傷,就只能白白消耗箭矢以及弓箭手的體力,楚軍不需要依靠這個來先聲奪人,一點都不需要。
箭如雨下,不斷有士卒中箭,不斷有士卒倒地,有哀嘛,有呻吟,卻沒有慌亂,十五萬楚軍將士巋然不動,不動如山!
片刻之后,兩國相距已經不足百步。
在傳令兵無比期待的眼神注視下,虞子期終于下令,只見他同時揚起左右手,再握緊成拳向著前方狠狠揮出。
頓了頓,虞子期又再次揚起右手往前輕輕一壓。
霎那之間,左右兩翼的輕騎兵便開始緩緩向前,馬頭攢動,鐵蹄翻騰,先是慢步,再是快步,然后小跑,最后是快跑,不到片刻功夫,兩翼騎兵就已經形成了兩股騎兵洪流,以滔天之勢向著聯軍的左右兩翼狂風暴雨般席卷而去,其疾如風!
幾乎是在騎兵出擊的同時,后陣的弓箭手也一溜小跑上到了重甲步兵身后,然后借著步兵大盾的掩護,向著前方連續地挽弓放箭,伴隨著騎兵出擊時潮水般的鐵蹄聲,一的箭雨已經漫過長空,向著聯軍頭上惡狠狠地攢落了下來。
箭雨落下,聯軍陣中霎時響起了綿綿不息的哀嚎聲。
不等弓箭手射完十枝箭,虞子期的雙手已經平舉胸前,然后向著前方平平伸出,立于虞子期身后的兩名傳令兵迅速將兩面凄艷如血的三角令旗升上了巢車,血色令旗即出,則全軍向前,血不流干,死不休戰!
霎那間,十數萬楚軍將士便如決了堤的洪水,在排山倒海般的吶喊聲中向著前方幾十步外的聯軍碾壓了過去,其聲其勢猶如烈火之猛,不可遏止,侵略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