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5章 瘋狂的宣發策略

熊貓書庫    2001傳媒教父
🔊點這里聽書

  楚安的瘋狂之語,讓大伙覺得他就是個外行,想一出是一出了。

  董文德苦笑著,“咱們國內施行的可是‘全片前置審查制度’。”

  “只這一點,隨拍隨播就不可能實現!”

  啥叫全片前置審查?就是你得把片子一集不落地制作好再送審,才能拿到播放許可證。之后,你才能賣出去播出去。

  董文德一臉嫌棄,“還隨拍隨播?誰都知道隨拍隨播好,但你也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

  一旁陸導也是哭笑不得,“我老早就想拍真正的周播劇,優勢太明顯了。”

  現在不是沒有周播劇,各個地方衛視,包括央視,都有周末劇場。其實,就是每周播兩到四集,觀眾的接受程度沒問題。

  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周播劇,并沒做到隨播隨拍,都是全片審核過了之后再播的偽周播。

  兩手一攤,意思是,你天真了!

  他以為楚安不太懂電視劇的審查流程,干脆給他科普了起來,

  “審核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電視劇立項,一般會秉承廣電總署下發的影視作品內容禁止條款開始創作。”

  “后提交劇本備案、分集大綱,由省級廣電部門初審后報總署公示。”

  “如果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宗教等敏感題材,還需提交書面意見。”

  說白了,省級廣電部門負責本轄區備案審核,總局負責全國公示,重大題材還要按協審機制審核。

  “沒法繞過審批,那隨拍隨播就成了臆想。”

  冀英來也道:“以咱們劇組的情況看來,周播確實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先拍個4、5集就可以電視臺播放,央視馬上就能看到我的成果,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1

  看著楚安,話鋒一轉,不再唱衰,“楚十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冀英來有種感覺,楚安不可能不懂審批流程,卻還提出周播劇,應該有他的道理吧?

  對此,楚安回了來哥一個還是你懂我的笑意。

  然后很嫌棄地瞥了眼董文德和陸導,“還不可能?那是你沒找對路子!”

  眾人一怔,“啥意思?”

  就見楚安不緊不慢地拿出劇本,把前兩集的頁數刺啦一聲從劇本上撕下來。

  “一個許可證。”

  眾人,“????”

  楚安刺啦又把3、4集的撕下來,“兩個許可證。”

  然后是,三個許可證。

  四個五個六個!

  24集的片子,他給分成了12份,一邊分還在一邊暗爽。

  電視劇母版制作規范中規定,單集正片含片頭片尾的時長不得少于 41分鐘。

  全劇總時長不得低于492分鐘,也就是十二集。

  也就是說,他這兩集立個項的歪招兒,肯定是不管用的。

  但那是2021年出臺的規定,和特么我2001年有啥關系?

  分完劇本,楚安掃視眾人,“兩集一個許可證,兩集一送審。,咱們又是不包含敏感話題的都市校園劇。”

  “這不就完了嗎?”

  會議室里有一頭算一頭,人都麻了。

  12個立項,12個拍攝許可證?這小子怎么這么邪性,全特么是野路子。

  這回連陸鳴澤都智商在線了,不是贊美楚十塊的機智,而是…

  “你特么有病!”

  指著楚安分出來的12份兒,“你跟廣電抖這機靈?回頭他一集都不讓你拍!”1

  這傻子也知道你要干啥啊?怎地?當廣電的大佬都瞎?不知道你在鉆空子?

  無語的都快崩潰了,“況且,時間上還是不夠啊!?”

  “知不知道廣電的審核周期是多久!?最快的兩個月,慢的半年都有。”

  “等他們審完,黃花菜都涼了!”

  楚安也不和他犟嘴,冷臉反問,“我問你,我的高中時代在哪報的審?”

  陸導不加思索,“盛京廣電部門唄!”

  楚安,“盛京一年有多少電視劇報審?”

  陸鳴澤,“那可多了。”

  國內的影視資源就集中在盛京、滬市、羊城這三個地塊,所以報審也大多集中于此。1

  “幾百部應該有吧?”

  楚安,“那遼省廣電一年有多少部戲報審?”

  陸導都氣樂了,“誰來這地方報審?除了省內自制劇,還是地方為了完成任務…”

  一下愣住,有點明白楚安在說什么了。

  陸導也是恍然大悟,“你是說,我們在遼省報審,比較容易過審?”

  楚安,“是能大大縮短審批時間!”

  在盛京報審得排隊,不排隊也有標準審批流程,不好為你一部戲搞特例。再說了,陸鳴澤雖然是大導演,可在盛京廣電看來也就那么回事兒。4

  比他大牌的,能組一個加強排。

  你還一個劇本拆12份?還想走后門簡化審批流程?

  一邊玩去吧!

  可你換成遼省廣電試試?這邊的審查部門都快閑出鳥來了。

  啥流程不能簡化?

  再說了,知名大導演啊!

  發出去十二個許可證啊!

  這都是成績。

  報到廣電總署,12個許可證給不給那不是陸鳴澤要操心的事,那是遼省廣電需要去爭取的問題。

  我們好不容易來了個大項目,咋地?還要阻止下屬單位進步是咋地?

  依這個年代的風氣和實際情況,遼省廣電的一把手都得沖到總署去評評理。

  “憑啥不給過?我們一部戲就兩集怎么了!?拍十一部續集不行嗎!?”1

  “哪個文件規定不許這么拍?”

  “什么?影響不好?加大工作負擔?”

  “我們遼省敢于挑擔子,不怕負擔啊!”

  楚安這邊解釋完,大家面面相覷,心說,這也行?

  他們哪知道,另一個時空的同行們為了拍點戲啊,搞的跟柯南、福爾摩斯似的,玩的比這還花花呢!想盡辦法找政策空白,利用地域審批差異。2

  對于楚安這個被后世磨礪出來的行業老混子來說,2001年不要太幸福好吧?

  此時,陸導腦子還是有點轉不過來,智商又回歸了日常水平。

  茫然四顧,“這能行嗎?”

  其他人倒是皺著眉頭,想的比陸導透徹一些,也許......還真能行得通!

  “怕就怕,廣電那邊表面上給咱們過了,但暗地里不高興,到時宣發又成了問題!”

  這種事不是沒有過,廣電從多方考量給發了許可證,但是沒人敢買來播。

  冀英來道:“央視也好,地方衛視也罷,那可都是廣電手下的兵,人家一句話的事兒!”

  楚安把手一攤,“你這話說的,好像廣電給許可證,也讓播,這劇你就賣得出去似的。”

  “醒醒吧,各位!”楚安聲音很大,近乎呵斥,“之前李春華的話不記得了嗎?天都寧可把明年的新劇底價兜售,也要殺雞儆猴,讓各大衛視不買咱們的片子。”

  “所以不管怎么說,這片子咱們都難賣!”

  眾人,“…”

  讓楚安這么一提醒.....

  怎么步步都是坎兒啊!

  冀英來抓狂,“哦操!要不散伙得了,我心理壓力有點大!”

  這破劇組就特么沒消停過,一難又一難的,比西天取經還特么艱苦!

  對此,楚安倒是笑了,“別急嘛,這不都到宣發這一步了嗎?同志們已經到獅駝嶺小西天啦,大雷音寺就在眼前!”

  眾人哈哈一笑,氣氛緩解不少。

  只是,依舊沒有頭緒,天都下這么大的血本,他們一個小劇組怎么破局?

  冀英來徹底失去了脾氣,“楚十塊!你要是有辦法,就趕緊說吧!”

  楚安眼神逐漸亮了起來,剛剛那種近乎癲狂的表情再次爬上雙眸。

  是的...

  隨拍隨播,還不至于讓楚安出現這樣的表情。就算廣電這搞不定,他還有別的辦法。大不了,老子去港澳臺注冊拍攝,走引進劇集殺個回馬槍。2

  這個時間節點,正是港島影視低迷,內地試圖反補的時期,依舊有空子可鉆。

  而接下來配合隨拍隨播的宣發策略,才是讓他這般興奮的根源,因為.....

  他要干的事兒,在另一個時空,領先20多年的情況下,也是沒有人干過的。

  他要開一條新路,一條誰也沒走過的路。

  風險極大,但收益嘛,能嚇死這個時代。

  “這部劇,我就沒打算上星!在天都圍剿的情況下,也不可能靠衛視首播收回成本。”3

  之前說過,在2001年這個時間節點,有能力買首播權的衛視臺屈指可數。

  天都只要把少數的幾家電視臺控制住,讓他們不買最好的我們,那其它電視臺就算想買,也出不上高價。

  也就是說,就算克服了所有困難,把片子拍出來,也注定是賠錢貨。

  .....

  寧遠電視臺,臺長辦公室。

  臺長杜正林對面前坐著的女人很是客氣。

  無它,人家是陸導劇組的外聯主任。自打陸導來寧遠拍戲以來,與當地政府對接,尋找外景等等事務,就都是這位張軍梅在負責。

  期間,寧遠臺因為專業對口的緣故,也沒少給張軍梅提供便利,二人也算是熟悉了。

  “張主任,今天怎么有空到我們這個小廟來了?”

  杜正林一邊給張軍梅泡茶,一邊笑臉相迎,“有什么困難,您盡管提,我們盡最大努力幫忙。”

  張軍梅一笑,“老杜,都是老朋友,就不和你繞彎子了。今天可不是給你添麻煩來的,今天是有件好事兒找你!”

  杜正林一聽就樂了,“好事兒?那我可得好好聽聽,啥好事兒!”

  張軍梅從包里掏出一份合同,“你先看看這個。”

  杜正林不急,先把瓷杯推到張軍梅面前,示意她喝茶,這才坐回辦公桌后頭,帶上老花鏡,抬眼一看封皮。1

  “影視劇播出合同?”

  抬頭看了一眼張軍梅,開玩笑道,“呦!這玩意我可頭回見哈。”

  寧遠臺屬于縣級電視臺,每天晚上七點同步央視的新聞聯播和天氣預報,然后是十分鐘的寧遠新聞,和兩集電視劇,一般十點多點就停了。

  他們連個全日制電視臺都不是。2

  偶爾趕上周末,或者寒暑假和過年,會在上午八九點開播電視劇。不過,無論是晚上的八點檔,還是周末、過年,播的電視劇都是重播不知道多少遍的老劇。

  也都是從省級廣電的片庫里選,很便宜,一部劇的播放權也就幾千塊,萬把塊。

  偶爾鉆個空子,播點港臺武打片、日韓的肥皂劇。有些是正規渠道來的,有些干脆就是盜版。

  老百姓還挺愛看。

  像是83版射雕,在內地就是靠這些縣級電視臺火起來的。1

  總之,不需要簽什么播放合同的,從省城拿回來就放,他們這些縣市級電視臺沒那么多規矩。

  所以,還真是頭回見播放合同。

  一看合同抬頭是最好的我們,不由問道,“誰的劇啊?沒聽過呢?”

  印象中,沒看過也沒聽過這部劇。

  就聽張軍梅回了句,“陸導的。”

  “誰!?”老杜沒聽清,或者說不敢信。

  “陸導的戲,給我播?”

  心說,也沒聽說陸導拍過這部戲啊?

  再往下一看,老杜登時無語了,“陸導的新戲啊!?改名字了?”

  把合同一扔,“張主任,你這不逗我玩呢嗎?”

  “陸導的新戲,我們這小地方哪買得起!?“

  張軍梅淡然一笑,“你往下看,很便宜。”

  老杜不由抓起合同,還在吐槽,“再便宜我也買不.....”

  話還沒說完,猛的看見價格,腦瓜子嗡的一聲,說都不會話了。

  緩了半天,把合同完完整整看了一遍。

  這才抬頭,臉上依舊寫著不敢相信。

  “首播??”

  張軍梅,“對!首播!”

  老杜,“兩萬?”

  張軍梅,“對!兩萬!”

  老杜,“不是兩萬一集,是兩萬一整部劇!?”

  張軍梅更正道,“兩萬是基礎購劇費用。如果播出后,你們的廣告收入保持原來水平,也就是不超過一萬塊不變,我們只收兩萬基礎購片費!”

  “單集廣告收入超過1萬,我們要10%,2萬25%。5萬40%,10萬.....”

  還沒說完,杜正林急不可待,“別說了,我給你一半兒!不管收多少廣告費,都給你一半!”

  把合同護在懷里,“這事兒定了,我簽。”

  兩萬塊錢一部劇,還是陸鳴澤導演,許淑主演的大劇!

  特么還是首播!!

  雖然這是寧遠臺建臺以來花的最大的一筆購片費,但一集一千塊都不到,傻子才不簽!

  好吧,老杜都懷疑是不是陸導傻了?

  等張軍梅一走,抱著還熱乎的合同不撒手,一溜小跑撞開副臺長辦公室的門。

  把副臺長嚇一跳,“老杜,你要干啥?”

  杜正林跟瘋了似的,“你!馬上!!”

  “聯系縣里那些有錢的!什么化肥廠、中心商場啥的,就說陸導的戲在咱們臺首播,廣告費贊助費給我狠狠的要!”1

  副臺長都被老杜逗樂了,“說啥胡話呢?陸導?在咱寧遠拍戲那個陸導?”

  怎么可能?

  ....

  另一邊,從寧遠臺出來,張軍梅沒有回招待所,而是帶著兩個助理直奔火車站。

  她要馬上趕回盛京,在那邊,馬蘭已經臨時招募了一個近百人的推銷團隊。

  而張軍梅已經等不及了,對助理道,“100人分20個組,一個組去一到兩個省!”

  “一個月之內,必須把所有縣市級電視臺給我跑遍!”

  助理一臉苦澀,“全國可是有3000來家地方電視臺啊,平均一個組150個縣市,難度太大了。”5

  張軍梅也知肩上的擔子不輕,但是.....

  “能跑多少跑多少吧!咱們這次就讓讓天都看看,沒了他天屠戶,咱們照樣不吃帶毛豬!”

  眼神中,有著與楚安那天一模一樣的癲狂與熱血。1

  突然問道,“目前....首播賣的最高的是哪部劇來著?”

  助理馬上答道,“去年的民國風云吧?40集單集45萬,也就是1800萬。”

  張軍梅,“1800萬?呵...”3

呵,算個啥  冷笑著閉目養神,她必需養好精神,后面一個月會很累很累。

  ......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