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11章 織網

熊貓書庫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點這里聽書

  何雨柱書房里,父子二人對坐。

  “爸,您這么急找我回來是有什么大事?”何耀宗問道。

  “你自己選的通訊板塊,是不是忘了什么地方啊?”何雨柱呷了口茶,不緊不慢地說。

  “爸,您說香江吧。”何耀宗立刻反應過來。

  “你還記得香江啊。”何雨柱放下茶杯,“我還以為你覺得那邊一直該是你大哥負責呢。”

  “哪能啊,”何耀宗笑了,“我明白您的意思。之前精力主要放在打開歐洲和北美市場,跟諾基亞他們周旋,國內這邊也是剛拿到GSM的準入,重點在跟郵電部門對接實驗網。香江市場,確實該動一動了。”

  “知道就好,香江地位特殊,是橋頭堡,也是試驗田。我們的GSM技術在那里站穩腳跟,意義不一般。你打算怎么做?”

  “我計劃下個月就去香江,成立黃河通訊香江分公司。一方面,利用我們在GSM上的先發優勢,拿下一塊香江的移動電話運營牌照;另一方面,依托香江的國際地位,建立面向東南亞的銷售和技術支持中心。手機終端也可以先在香江上市,樹立品牌形象。”

  何雨柱點點頭:“思路對頭,動作要快,摩托羅拉和愛立信不會坐視。需要總部的支持嗎?”

  “資金和設備方面,需要大哥那邊協調。另外,我想從特區公司帶一個技術團隊過去。”

  “可以,你自己去協調。還有一件事,網絡業務,該提上日程了。”

  “網絡?”何耀宗稍一思索,“您是說,計算機之間的互聯?像我們給研究所搭建的那種內部網絡?”

  “不止,那是局域網。我要你看的是更大范圍的,城市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互聯。北美那邊,一種叫互聯網的技術正在從軍方和學術機構走向民用。我們的Vision系統要長遠發展,離不開網絡生態。這件事,同樣可以從香江開始試點。”

  何耀宗神色認真起來:“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在香江同時成立一家互聯網服務公司,嘗試提供基礎的網絡接入服務?”

  “對,初期不指望盈利,關鍵是摸索經驗,培養團隊,了解用戶需求。硬件上,讓你大茂叔盯著交換機、路由器的研發;軟件上,基于Vision系統要做對應的三方應用開發,比如即時通訊、網站等。這件事,你親自抓,找個得力的人具體負責香江的互聯網分公司。”

  “網站我能理解,即時通訊是什么?”

  何雨柱大概解釋了一下,何耀宗道:“這不跟我們手機短信一樣么?”

  “差不多意思吧,以后功能會更多。”

  “好,我回去就物色人選,組建團隊。先把框架搭起來,從撥號接入和簡單的電子郵件服務開始,至于即時通訊和網站我要先看看。”何耀宗感到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

  “嗯,大膽去干。移動通訊和網絡是未來的血脈,把這兩條脈絡打通,黃河才真正算是在未來的信息時代立住了腳。”何雨柱看著兒子,眼中帶著期許,“記住,香江是黃河的根,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

  “我明白,爸。”

  幾天后,何耀宗便帶著初步方案和微電子研究所的軟件團隊,南下了。

  然后何雨柱被老娘和媳婦念叨了一通,根本不給孩子在家里待時間云云,何雨柱很無奈,他們家第三代就這么幾個成年的,能咋辦。

  期間何雨柱還給陳勝打了個電話。

  “老板。”

  “阿勝,AMD和NeoVision那邊后面有新任務,接下來幾年,計算機之間通過網絡連接會是個大趨勢。北美那邊應該已經有苗頭了吧。”

  “是的,老板。我們一直在關注相關動向。目前有一些基于電話線撥號的BBS站臺,還有一些學術網絡。”

  “光是關注不夠,要主動參與進去。你以投資人的身份,在北美注冊一家新公司,名字就叫‘NetLink’吧。業務方向,就是做這種網絡接入和服務。先從搭建一個大型的、穩定的BBS站臺開始,提供技術討論區、新聞組、文件下載。同時,開發一套好用的電子郵件系統,尤其是面向企業的郵件服務。NeoVision那邊可以配合,把企業郵件服務作為Vision系統的一個增值功能來推廣。”

  “是要我們自己做運營?”

  “對,先自己做起來,摸索經驗和用戶需求。關鍵是快,要搶在別人沒完全反應過來之前,把平臺和標準樹立起來。技術上如果有短板,可以收購有潛力的小團隊或者找大學合作。資金從NeoVision的利潤里劃撥,單獨核算。”

  “好的,老板。我會盡快拿出具體方案。”

  “記住,眼光放長遠。現在可能看不到直接收益,但未來,網絡的價值會超乎想象。”

  “明白。”

  重工那邊廠房已經快要完工了,何雨鑫專門回了一趟四九城要設備,那都是大型設備不可能憑空出現,何雨柱只得回了一趟香江。

  何雨柱在香江待了半個月,將重工那邊需要的設備分批安排妥當,又逐一巡視了各公司。

  阿浪、白毅峰、顧元亨、咸興堯等老兄弟聚在一起吃飯時,難免流露出幾分不舍。

  “老板,你現在常駐四九城,兄弟們這心里,總覺得空了一塊。”阿浪給何雨柱斟滿酒。

  何雨柱舉杯,與眾人碰了一下:“香江是咱們的根,我人不在,心也在。現在耀祖在這邊主事,你們這些叔叔伯伯要多幫襯。未來終究是年輕人的天下。”

  他目光掃過在座的老兄弟們:“你們要是想我了,隨時回四九城。或者等過幾年,你們想退下來歇歇,也可以去四九城,我在那邊還有幾個院子,就在家我家邊上。”

  白毅峰笑道:“那敢情好!到時候咱們也學老方叔和老趙叔,天天湊一起下棋喝茶。”

  “就怕你閑不住。”顧元亨打趣道。

  氣氛重新熱絡起來。

  何雨柱知道,這種過渡需要時間,但他必須放手,讓下一代真正成長起來,這些老兄弟也是一樣。

  離開香江前,何雨柱又去見了奧利安,這老小子也快退了,終究是升不到處長了,不過奧利安也知足了。

  至于說邀請奧利安去四九城何雨柱沒開口,他身份比較特殊,估計有點難。

  十四大召開的新聞通過廣播、電視和報紙傳遍全國,其中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論述,被反復提及和解讀。

  會議閉幕后,何雨柱坐在書房里,仔細讀完了會議公報的全文,然后將其放在桌上,手指在“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這幾個字上輕輕點了點。

  他起身走到門口沖外面喊了一嗓子,“小滿,來書房一趟。”

  不一會兒,小滿推門進來:“柱子哥,什么事?”

  何雨柱將那份報紙推到她面前:“看看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已經很明確了。咱們黃河攤子越來越大,不能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

  小滿沒看報紙,點點頭:“確實,以后的發展,得跟國家的步子踩在一個點兒上。”

  “我考慮成立一個‘集團戰略發展部’。”何雨柱說出他的想法,“這個部門不負責具體業務,只做三件事:研究政策,分析宏觀經濟,對接國家的中長期規劃。確保黃河未來的投資和發展方向,既符合商業利益,也契合國家需要。”

  小馬上明白了這個部門的重要性:“這個主意好。人選方面有什么想法?”

  “負責人需要既懂經濟,又懂政治,還得有相當的格局和眼光。內部選拔和外部招聘同時進行。你先牽頭籌備,制定部門職責和選拔標準。”何雨柱吩咐道,“首批成員要精干,寧缺毋濫。可以從各公司抽調有潛力的年輕骨干,也可以從高校、研究機構挖一些有真才實學的專家。”

  “我明白了。”小滿記下要點,“辦公地點設在四九城?”

  “嗯,放在這邊,方便獲取信息和溝通。啟動資金和預算,你做個方案報給我。”

  “好,我盡快落實。”

  小滿的行動力一向很強。

  幾天后,一份關于成立“黃河集團戰略發展部”的初步方案就放在了何雨柱的案頭。

  方案詳細闡述了部門的定位、職能、組織架構以及初期的人員構成設想。

  同時,小滿也啟動了對內遴選和對外招聘的程序。

  這個消息在黃河集團內部高層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何雨鑫第一個來電話表示支持,他是感受最深的,如果踩不上點那是真難受。

  “哥,這部門很必要,不過你這是打算撂挑子么?”

  “想什么呢,難道什么事都得我去琢磨,你想累死你哥我?”

  “那不是,我還以為以后你連大方向都不想管了呢。”

  “不會,除非我干不動了。”

  “你身體那么好,還能再干幾十年。”

  “省省吧,你不想退休我還想退呢。”

  許大茂打來電話:“哥,成立戰略發展部我舉雙手贊成!以后有啥政策風向,咱們也能提前摸個底。”

  “我是不想總自己一個人琢磨了,太累。”

  “我們都習慣了聽你的,難道以后就聽這個部門的?”

  “他們給建議,開會決定。”

  “哦,這樣啊,那以后挺麻煩的。”

  “麻煩啥。”

  “沒事,沒事。”許大茂忙道。

  小滿的動作很快,戰略發展部的框架迅速搭了起來。

  她將部門的職責范圍定得比何雨柱最初設想的更廣,不僅研究國內政策,也將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產業動向、技術發展趨勢納入分析視野。

  人選方面,她親自面試,從內部提拔了兩位對政策敏感、有經濟學背景的中層干部,又從外部聘請了一位有海外研究機構工作經驗的資深研究員。

  何雨柱看過最終名單和職責文件,點了點頭:“不愧是我的賢內助,你想得比我周全,就這么辦吧。”

  “總不能什么事都讓你一個人扛著。”小滿笑了笑,“這個部門以后就是你的外腦。”

  戰略發展部正式運轉后的第一份報告,便是分析十四大后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領域,以及國際電子產業轉移的新趨勢。

  報告建議集團在鞏固現有優勢的同時,加大對集成電路、光通信等前沿領域的投入,并留意北方鄰國解體后流出的人才和技術資源。

  何雨柱將報告批轉給各分公司負責人,要求他們結合自身業務提出反饋。

  許大茂看完報告,給何雨柱打來電話:“哥,這報告看得我腦仁疼。里面好些個新名詞,什么‘產業升級’、‘技術溢出’,彎彎繞繞的。不過大方向我懂了,就是往后不能光埋頭生產,還得盯著天時地利,對吧?”

  “差不多就這個意思,你那邊通訊業務是重中之重,報告里提到的光通信,你們要開始技術儲備。”

  “明白,我已經讓研發中心的人開始搜集資料了。”

  正說著,何雨柱的手機響了,何雨柱叮囑了許大茂兩句后把電話掛了,接通了手機:“喂!”

  “何叔,我是周磊。”

  “小磊啊,什么事?”

  “北邊局勢徹底亂了,咱們那條最主要的貿易線斷了!壓在那邊港口的兩個貨柜,現在提不出來!”

  何雨柱眉頭微皺:“人沒事吧?”

  “我們的人提前撤回來了,就是貨.”

  “貨丟了就丟了,人安全就行。通知伍陽,所有通過官方渠道的貿易全部暫停。之前我讓你們聯系的幾個研究所和工廠,私下里的那條線,還能走通嗎?”

  “那條線還在!都是單線聯系,比較隱蔽。最近又接觸了幾個工程師,手里有好東西,就是要價高了。”

  “只要東西真,價格可以談。注意安全,寧可慢,不能出紕漏。”

  “明白!”

  中午,何雨柱剛吃完晚飯,老方和老趙兩個溜溜達達地進了院子。

  “柱子,吃完了?”老方道。

  “咦,您今個怎么沒卡著飯點來?難不成您老轉性了?”何雨柱揶揄道。

  “去去去,說得好像我沒飯吃一樣。”老方沒好氣道。

  “他就是沒飯吃,下次不讓他進我家。”老趙補槍。

  “哼,你不管飯,我就天天過來,誰讓柱子非讓我搬過來,保姆我都放回家了,那他就得管我。”

  “行行,您老愿意來吃就來,我家不差你一雙筷子。”

  “這還差不多。”

  “對了,您二位這是?”

  “去你書房說。”

  “行。”

  進了書房,何雨柱泡好茶,老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愜意地瞇起眼,“大紅袍?你小子還能拿到這好東西。”

  “不是母樹的。”何雨柱空間的茶樹早就長大了,現在又不種地,里面基本上就是一些蔬菜水果茶樹,至于拿出來,看心情,想起來就弄點出來。

  “那也很不錯了。”老趙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道。

  “您二位是來蹭茶喝的,那回去的時候一人給你們二兩。”

  “我們有事說,不過你這茶,我們也不跟你客氣。”老方道。

  “那說正事吧,您二位一起來肯定是大事。”

  “聽說,你們集團新成立了一個戰略發展部?”

  何雨柱微微挑眉:“方叔您的消息可真靈通。”

  “嘿,你們招聘那么大動靜,我想不知道也難啊。”老方笑了笑。

  “然后呢,這個還有人管啊?”

  “老方,你不會說就別說,我來說。”老趙一見老方開口直接帶偏,就開口道。

  何雨柱給兩位老爺子續上茶:“趙叔您說。”

  老趙放下茶杯,正色道:“我們倆退下來也有些年頭了。平時看看報,下下棋,日子是清閑,但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你們成立這個戰略發展部,干的活兒,我們聽著就對口。研究政策,分析經濟,這以前都是我們的老本行。”

  老方趕緊接話:“對!我們尋思著,給你當個顧問怎么樣?不要工資,就管頓午飯,偶爾喝喝你這好茶就行。在家閑著也是閑著,發揮點余熱。”

  何雨柱愣了一下,看著眼前兩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心里有些觸動,但更多的是顧慮。

  “方叔,趙叔,您二位的心意我領了。但這活兒可不輕松,要看大量文件資料,還得動腦子分析。您二位的年紀.”

  “年紀怎么啦?”老方眼睛一瞪,嗓門立刻高了八度,“嫌我們老糊涂了?我告訴你何雨柱,論看文件把握精神,你小子手下那些人可比不上我們!”

  老趙相對沉穩,但語氣也帶著不容置疑:“柱子,我們知道你是為我們好。但我們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動動腦子,有點事做,比天天干熬著強。你真讓我們什么都不干,那才壞得快。”

  何雨柱看著兩位老人執拗的神情,知道他們是認真的。

  他沉吟片刻,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這樣吧,顧問的名分我可以給。但咱們約法三章。”

  “第一,您二位不用去部門坐班,相關資料我讓人送到家里。第二,每周最多看兩份報告,提供些思路和建議就行,具體撰寫、跑腿的活兒讓年輕人干。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能累著,感覺身體不適必須立刻休息。您二位要是不答應,這事就算了。”

  老方和老趙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滿意。

  “成!就按你說的辦!”老方一拍大腿,“放心,我們心里有數,還想多活幾年看你小子把黃河帶到什么地步呢。”

  老趙也微笑著點頭:“在家看看報告,動動腦筋,正好。需要查什么舊檔案、了解些過去政策的背景,我們興許還能幫上忙。”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