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中大型批發市場的檔口才是一個城市的蔬菜集散中心。
花城也是如此。
一些稍遠地區的蔬菜基地,如增城、東莞、惠州等地的蔬菜基地都是通過檔口中間商賣菜。
乃至外省的蔬菜基地也是如此。
只有城市近郊的菜農才是自己流動到批發市場賣菜。
而近郊以保鮮期短的葉菜為主,比外地菜更新鮮,貨架期也更長。
只是近郊的菜農在最近的暴雨中都損失慘重,加劇了供應短缺。
現在看來,增城、東莞和惠州的蔬菜基地也可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陳家志大致猜到緣由后,便不再猶豫,直接開口喊價。
“空心菜二塊五!絲瓜和苦瓜都是兩塊!”
“嫌貴的可以先走了!”
陳家志大喊一聲,結果無人離開,瞬間他就意識到喊低了,只漲了一毛。
但話已出口,也不好再變。
有人問道:“菜心呢?”
陳家志抬頭看了看,是個擠在前面的小個子男人。
“菜心已經被訂完了,這幾天都沒有,要等10號去了。”
“勻一點給我行不行?”
“不行,都是長期拿我菜的老客戶,價格差不多情況下,我肯定優先保障他們。”
近幾天市場火熱,陳家志面對新客,都會反復把對老客戶的優待掛在嘴邊。
就為了給人留下印象。
以期望后續能把更多的新客逐漸轉化為穩定的老客戶。
小個子男人有些失望,但還是另報了40斤空心菜、10斤絲瓜、20斤苦瓜的訂單,是一個不錯的大單,給陳家志貢獻了160元收入。
陳家志讓戚永鋒開始卸貨,他則拿筆和本子開始記錄訂單信息.
也有客戶自己提菜走人。
等第一波客流走完,戚永鋒駭然發現菜少了三分之一,此時才過了半小時,剛剛兩點左右。
“這賣得也太快了。”
陳家志笑道:“今天比昨天是要快一點,花城附近蔬菜基地的菜應該也不多了。”
他往旁邊看了看,易定干也賣了小一半的菜,李明坤和郭滿倉又一次見底了。
一邊裝菜,陳家志一邊和戚永鋒分析著周邊蔬菜基地的情況。
其實也是對自身了解信息的梳理和回憶,后世他雖然沒在花城了,但全國信息越來越暢通,蔬菜也是如此。
尤其是花城,是全國菜心種植戶和商販都關注的地區。
只要花城一缺菜,一兩天之內就立馬有外地菜填上。
導致靠信息和時間差賺錢越來越難。
但現在通訊還極為不方便,別說手機了,大部分菜販子連BB機都沒有,交易大都靠面對面。
所以再過幾年很多菜販子靠信息和時間差發了財。
但現在還不行。
陳家志想著這幾天看的雜志,蔬菜供應整體是偏緊的,也就是全國各大城市都缺菜。
珠三角作為改革先鋒地區,人口匯集之地,蔬菜的需求更大。
花城受了暴雨的影響。
其它珠三角城市也難以幸免。
一字一句的分析后,陳家志對蔬菜價格變化背后的因由更加清晰。
但戚永鋒卻聽得很迷糊,頭昏腦漲,愈發感覺自己不適合種菜。
裝第一波客流菜的同時,又陸續出了幾單,都是臨時的小單,等裝完后,陳家志看了看剩了多少菜后,就突然暫停了售賣。
“靚仔,你還有這么多菜呢,怎么就不賣了?!”
“我可以再高一毛錢的價格啊!”
一名大姐十分不解陳家志的行為,和他糾纏了好幾分鐘,陳家志估摸了下時間,也樂得和她掰扯。
“都是老客戶昨天就定好了的。”
“別人每天都拿我的菜,做生意就講究一個誠信,我不能因為你來得早,價格又只高了一點點就把別人的菜讓給你…”
此時,卷毛菜頭與和尚就站在不遠處,聽到了陳家志略微有些大聲的言論。3
卷毛也過起好日子來了 心里情緒莫名。
這還是小菜農嗎?
就在兩人愣神的片刻,又有一人快步走到了陳家志攤位前,問了價,隨后遞了幾張鈔票給陳家志,留下一句話就走了。
“明天還是30斤。”
和尚認出了那人,本市場也要排菜心的蔬菜配送攤販。
兩人也不再停留,往前走了兩步,在那名大姐的注視下和陳菜農完成了交易。
報量、算賬、給錢,然后轉身走人,端的是一個瀟灑。
兩人都用余光看了看大姐的表情,眼神里可能有羨慕,總之就是讓兩人心里都很舒坦。
你來得早又如何?
給價高又如何?
菜不還是他的。
這一刻,兩人都覺得陳菜農很守信譽,和其他流動小菜農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模樣周正,這生意也做得漂亮啊!
那名買菜的大姐陸續看到幾老客戶拿菜后,依然不肯走,纏著陳家志,一會兒說再漲價,一會兒說以后也長期拿他的菜。
陳家志一直不為所動,還借用這個機會不斷滿足老客戶的心里需求。
不管在什么場合,人都是喜歡被優待的,即使買菜也是如此。
這名大姐來回走了幾圈,多次在陳家志攤位前停下,但一直到菜清空,陳家志都沒有松口,氣得罵罵咧咧的走了。
“靠,你就是塊又臭又硬的石頭!”
“你怎么罵人啊!”
戚永鋒想上前理論,被陳家志攔住了,今晚上還多虧了這位大姐陪他演了幾次戲,他注意到幾名老客戶離開的時候都是帶笑的。
“永鋒,信不信,這名大姐明天可能要趕早來買我的菜。”
“呃…我信。”
在經歷了熱火朝天的一晚上后,戚永鋒深深體會到了兩人之間的差距。
“走吧,請你嗦粉去。”
易定干已經賣完了菜,去買肉去了,兩人嗦粉的時候多叫了一碗,等其返回時剛好一起吃。
戚永鋒可能是真餓了,吃得很快,率先吃完后一臉滿足的感嘆。
“真爽啊!”
陳家志和易定干呵呵的笑了笑,最近他們兩人可沒少在外面打牙祭,家里的肉食也沒斷過,日子過得很滋潤。
吃完后,陳家志也把今晚干活的15元給了戚永鋒。
戚永鋒小心將錢放好后,才說道:“志哥,我想跟著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