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73章 菜心上市

熊貓書庫    1994:菜農逆襲
🔊點這里聽書

  李秀被逗笑了:“哪有人這樣夸自己的。”

  陳家志指了指自己:“今天你不就見到了。”

  李秀眉眼彎得更好看了:“臉皮真厚!”

  蓋完遮陽網的趙玉說道:“這片菜心確實好,我早就惦記著收這片菜心了,陳老板,什么時候能開動啊!”

  此前的菜心為了拉長采收期,一直是挑著采收合格的,采收很慢。

  而且要長時間彎著腰在畦溝里走動,不太方便,很影響效率,對想多賺提成的趙玉兩人不太友好。

  “我過來就是專門和你們說這事。”

  陳家志揮了揮手,把敖德海也喊了過來,才說道:“后面的菜你們也看到了,雖然菜好,但收的菜多,地里活也不少,你們忙不過來,我準備讓敖德良兩人也跟著收菜。”

  收菜是算提成的。

  6號的4畝地加上一開始的2.8畝,原本也是劃歸敖德海兩人管理。

  多加入兩個人進來收菜,肯定會影響兩人的收入,兩人雖然沒法反抗他,但說一下會讓人心里舒服一些。

  敖德海看了下地里的菜,長勢讓人欣喜,這菜收起來會很爽,但又多得讓人驚恐。

  敖德海點了點頭,又說:“戚永鋒他們呢,畢竟他們先來。”

  陳家志笑了笑,感覺敖德海還是有點大局觀,便多解釋了句:“菜多市場上也忙,一個人忙不過來,我會帶他去市場幫著裝菜送貨,會給他另算補貼。”

  這樣手底下的三家工人收入會有個相對平衡,同時還有獎金可以區分開各自的表現。

  敖德海和兩人聽了后,也不再有疑惑。

  隨即,陳家志又帶著敖德海去找敖德良,其和賴貴慧正揮舞著鋤頭挖地。

  “德良,停一下,給你們說件事。”陳家志叫停了敖德良夫婦:

  “下午你們也去幫德海收菜,空心菜全部收完,估摸有300來斤,排菜心180斤,普通菜心400斤,你們自己分配一下,提成都是3分/斤。

  不過先說好,手工不合格不僅沒提成,因收工問題被退貨了還有懲罰。”

  合起來近900斤菜。

  單提成也有27元。

  即使兩家人一人一半,也有13.5元,非常不錯的收入。

  敖德良和賴貴慧聽了后都眼前一亮。

  原以為從頭整地,至少得二三十天后才有菜收,沒想到才來一兩天就能賺提成了。

  敖德海笑道:“陳老板,我們都是老菜工,手工沒問題,你這菜也漂亮,收出來的菜肯定漂亮。”

  陳家志樂呵呵的:“整地你們也要跟上,豇豆苗快能移栽了,我前天還育了芥蘭和西蘭花苗,都等著地用呢。”

  敖德良說:“嗯,我們現在其他活少,就專心翻地。”

  陳家志想了想,手里又有余錢了,要不要再上點發酵豬糞?

  和尚說菜心口感好,的確和有機肥有很大關系,而現在的7號和8號地都沒有上糞肥。

  思索一陣,陳家志還是決定上,一畝成本450元,十畝也就4500元,加上水泵和小拱棚等,總投入一萬元上下。

  但今年還有大半年時間,明年具體什么時候征地也說不準。

  前世他還沒堅持到征地,就破產進廠打工去了。

  所以不知道具體征地時間。

  萬一是明年下半年呢?

  何況后面機會很多。

  基肥不足,只會導致后面出的菜越來越差,要想又猛又持久,怎么可能不投入。

  最終,他還是決定慢慢上肥。

  這批菜心給了他充足底氣,高投入絕對能換回高回報。

  在他思考時,敖德良也沒說話,就站那等著,陳家志對他說:

  “后面會再送發酵豬糞過來,翻進土里曬一曬再移栽菜苗,時間應該剛合適。”

  敖德良點了點頭,老板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做,打工就是這么簡單。

  隨后陳家志又去了7號地,給戚永鋒兩口子也安排了工作。

  除了施肥整地外,戚永鋒跟著他去賣菜由此前的工資15元/晚,換成了每晚補貼15元。

  白天的活照樣干。

  工作時間長,陳家志給出的補貼相應也要更高一些。

  戚永鋒同樣很滿意,這樣他們兩個人的收入可比自己種菜高多了。

  安排完工作,陳家志快步穿梭在地里,7號和8號都還有大片空地沒有翻出來。

  整體來說人手還是不夠。

  但他暫時也不準備再招人,先慢慢開墾,等三姐和三姐夫到了花城再安排。

  走了兩三分鐘后,陳家志到了5號地角落的小拱棚。

  掀開遮陽網的一角,露出了里面擺放整齊的穴盤。

  洪中把種子、穴盤和基質送來后,他這兩天就主要在忙著育苗。

  一共有兩種蔬菜:穴盤育種的芥蘭和西蘭花。

  還有此前苗床育種的豇豆也在同一個位置。

  夏季種植的難度都很高。

  但正因為難度高,才能有高收益,而且芥蘭和豇豆育苗移栽后,都能趕在7月的臺風后上市,價格差不了。

  西蘭花則會在9月初上市,那時葉菜價格應該不太美麗,球莖類的西蘭花反而可能會有機會。

  陳家志計劃育種的苗數量不少,芥蘭每兩天播種育苗一批,方便后面的移栽和采收。

  豇豆和西蘭花則已一次性播種完。

  檢查了下情況,又用花灑噴了一次水后,陳家志又把遮陽網蓋上。

  隨后又開始配新的基質、播種、澆水~

  一天之中干活最難受的時間段就是下午3~5點。

  烈日炎炎,不消幾分鐘就能讓人大汗淋漓,水溝里的水被曬得滾燙,沒人敢這時給菜澆水。

  所以菜農這個時候一般都在間苗。

  較為輕松。

  有些不負責的工人坐在小板凳上間苗時還能睡著了,對著菜苗一陣亂拔。

  要么間成禿頭,稀稀疏疏的菜苗沒剩幾根。

  要么就還是那么密,影響最終成株的品相。

  李秀對這項工作也頗為在意,陳家志下午睡醒出門后,就看到戴著頂草帽的李秀在菜心地里走來走去。

  陳家志走過去問了一下,李秀說道:“間苗有點趕時間了,忙不過來。”

  陳家志板著臉:“那也不是你跑出來的理由,大不了我再請兩個臨時工來間苗,快回去,太曬了,你肚子里還有個人呢,等晚點出來摘絲瓜和苦瓜。”

  “哦。”

  每天采摘絲瓜是李秀的執念。1

摘棉花是我的噩夢  不過現在屋里也不無聊,有收音機,所以在陳家志的催促下,李秀還是回家歇了一個多小時,等六點后才又出門摘絲瓜。

  太陽也漸漸下山。

  敖德海和趙玉兩人掀開了遮陽網,露出了里面青翠的菜心,從葉片到根腳,完全沒有任何黃葉子。

  這樣的菜看著就神清氣爽。

  收起來更爽。

  敖德良幾乎是挨著根部掐的,掐了之后的菜地里沒留下葉片,只余下貼著地的根部。

  清空的畦面看著也很清爽。

  賴貴慧贊道:“這菜還真是好,一片葉子也沒浪費,產量可能有點高啊!”

  趙玉也在掐著菜,兩家人最終選擇了平分提成,收的菜會放在一起,她笑道:“等習慣了就好,陳老板這一個月出的菜就沒有差的。”

  敖德海說:“如果老板出不了菜,我也不會讓你們回來。”

  敖德良說:“回來對了,陳老板確實很厲害,我很久沒收過這么好的菜了,公司的菜最近一兩個月都是些歪瓜裂棗,收著就上火。”

  敖德海笑了笑:“抓緊收吧,菜還多著呢!”

  近600來斤菜心,以及最后300來斤空心菜,即使菜很好,但依然讓四個人很晚才收完。

  隨后又去給菜澆水。

  一直到深夜才完成最后一項工作。

  碩果累累總需要過程。

  所有舉動都有它的意義,一切又都是為了最終的收獲。

  當陳家志再次載著一大車去往市場時,沒有菜農不羨慕,采購商們也蜂擁而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