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0章 又猛又持久

熊貓書庫    1994:菜農逆襲
🔊點這里聽書

  從天邊露出的朝霞來看,今天又是一個艷陽天。

  陳家志洗完澡進入房間后,李秀已經數完了錢,“今天賣了335元,比昨天多一塊錢。”

  雖然每日賣的錢越來越少,但李秀對數錢依然樂此不疲。

  “現在還剩多少錢了?”

  “750元。”

  李秀從放錢的包里把所有錢都拿了出來,“又要去拉豬糞了嗎?”

  陳家志點了點頭:“最后一車了,給我450元就行,剩下的錢再攢攢,過兩三天再去把肥料弄回來。”

  “好,聽你的。”

  每天都在賣錢,也每天都在數錢,但基本就只是在李秀手上過一下。

  拿了錢,陳家志也沒有立即出去,而是拿出另一個筆記本看了看。

  他有兩個筆記本。

  一個在批發市場用,一個做生產記錄用,這會兒他看的是生產里的播種記錄。

  筆記上本東一條西一條的。

  陳家志把最近的播種記錄都圈了出來,然后又單獨找了空白頁羅列下來。

  1號地0.3畝空心菜,5.14播種;

  2號地0.25畝空心菜,5.16播種;

2號地0.25畝菜心,5.18播種  5號地0.25畝菜心,5.9播種;

  5號地0.25畝空心菜,5.12播種;

  5號地0.25畝空心菜,5.13播種;

  5號地0.25畝菜心,5.18播種。

  隨后他又把空心菜找了出來,最早的5.12號播種,最晚的5.16號,一共1.05畝。

  這都是為5月末暴雨準備的。

  全部播種的是速生品種:雞心白。

  從12號開始計算,到25號是14天,到29號就是18天。

  一般來說暴雨3~4天后,菜價才會達到最高峰,所以這個時間勉強是卡住了。

  但還需要加強追肥。

  5.9號播種的0.25菜心應該能勉強接上這一批,不過中間會有幾天真空期,只能買別人的貨保一下客戶。

  5.18號播種的0.5畝菜心,則考慮在6.18前上市,為6.18預熱。

  另外就是6號地,一共4畝,被陳家志劃分成了8塊,每塊0.5畝。

  6號地里還有1000多斤空心菜,以及部分菜心可以采收。

  其它的已經噴施了除草劑,正在整地中。

  盯著筆記本思考了會兒,再計算了下時間,陳家志決定6號地可以考慮全部播種菜心。

  6.18不僅有暴雨,還導致花城對外交通暫時中斷,所以當天過后,菜價就會炒上去。

  直接按著時間懟就行了。

  五六月,四九心從播種到采收大約需25~28天。

  最終,陳家志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以下幾個6號地播種節點:

  5.20、5.21、5.22、5.23、5.23、5.24、5.30、6.2。1

  我就說如果他都重生了,那他之前的暴雨提前或落后。那他這些還靠這種賺錢。那不二次血虧?

  同時,5月末暴雨過后,1號、2號、5號地空心菜采收完又能接上播種,甚至3號和4號的豆瓜地也可能保不住,需重新整地播種。

  屆時可以續上,讓菜心形成循環,在采收的同時,也一直有地在整地播種,這就是葉菜最好的種植模式。

  中途有空地也可以播種豇豆等生長期長的蔬菜,以籌備七八月的臺風。

  其實到這陳家志不是很想種豇豆了,來錢沒有葉菜快。

  但想著前世那一茬豇豆,陳家志終究保留了這個選項,有時候還是要講點玄學,對老天爺放尊重點。

  在陳家志寫寫畫畫時,李秀已經出門干活,寫完后,陳家志也騎車出門,去養豬場付錢買了1.5噸發酵豬糞。

  隨后又回家拿出已浸種露白的菜心種,到6號地里播種。

  菜心種是年初就買好的,直接從種子公司發了一塑料袋,夠用很久,陳家志也暫時沒有換種的想法。

  到了地里后,陳家志先是看了下地的情況,畦面隱約能看到發酵豬糞的痕跡,以及才撒下不久的復合肥顆粒。

  為了應對暴雨和更好的產出,陳家志在整地環節就做了很多準備。

  先是基肥。

  有一句叫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其實并沒有那么準確。

  可能地耕不壞的原因,只是單純強度還不夠。

  如果按陳家志計劃的下半年茬口期,從6月~次年1月,8個月種植6茬或以上葉菜,對地力的要求將極高。

  所以即使明年會征地,在基肥上,陳家志也并不打算吝嗇。

  6號地每畝都施入了1.5噸發酵豬糞,并且同時撒生石灰消毒、曬地,在播種前兩三天,還用多菌靈兌水噴灑畦面,預防根腐病等病害。

  隨后是深耕細作,將發酵豬糞均勻翻入土壤,為了排澇,畦面比常規的要高一些,畦與畦之間的溝也更寬更深。

  等把地整好后,再在畦面上均勻撒30公斤復合肥,20公斤磷肥做當下茬口的基肥。

  生長期時再追施尿素。

  這樣的基肥組合才能又猛又持久,

  一邊撒種,陳家志一邊觀察著各畦面的情況。

  整地他也全程參與了,但敖德海、趙玉、李秀三人加起來肯定比他干的面積多。

  所以還是要再檢查一下。

  尤其是畦面高度,以及畦與畦之間的溝深和溝寬。

  一開始的時候,三人對他留這么寬的溝都不太理解。

  即使他解釋了要防澇,三人也認為不該弄這么寬和深的溝,因為太浪費土地,影響最終的產量。

  陳家志只能強制執行。

  還好,三人都聽話,要擱前世二十年后的李秀,早就和他吵起來了。

  地的情況沒問題,陳家志也就放心的撒種。

  撒種是陳家志最拿手的工作之一,前世在成千上萬次的捶打磨練中,早就做到了如臂揮使。

  只需看一眼地里的情況,結合最近的氣候溫度,他就能準確的掌握播種量。

  手上也很穩,保證種子撒下去后長出來的苗更均勻。

  既不缺窩,也減少后期間苗的難度。

  同時撒種的速度也很快,半畝地,他只用了不到半小時就全部搞定。

  如果換個人來,長出來的苗要么禿斑厲害,要么就密度極高,大大提高后期間苗難度,效率自然就不高。

  前世兩千年后在滬市打工,間苗也是計件的,那時婦女們都喜歡在他手下干活,不僅因為他長得最帥,也因為他撒種的苗最均勻,間苗效率更高,收入更高。

  陳家志撒完一半種時,就讓敖德海兩人過來澆水,澆完水又插上竹片,蓋上遮陽網。

  這樣能讓種子發芽更快。

  等忙完這些,訂的最后一車發酵豬糞也到了,幾人又把袋裝豬糞弄到下一塊地…

  從頭到尾,就像辛勤的螞蟻一樣,不停的在菜田里忙來忙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