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儒家子弟,“致君堯舜上”是他們的目標。
身為臣子,自然是盼著君主勤政。
好不容易熬死了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新帝勤政上朝。
哪有蘇澤這樣,勸著皇帝懶政罷朝的?
這不是奸佞是什么!
況且這些在翰林院熬了十幾年的老翰林,唯一的殊榮就是能在早朝的時候遠遠見到皇帝,這也是京官比地方官高貴的地方!
蘇澤這個奸佞,竟然連這點都要剝奪!
翰林們紛紛傳閱這份公文,然后齊齊怒視蘇澤!
原來你小子是靠著奸佞之言才轉正的啊!
蘇澤也沒想到,自己穿越后,竟然遭遇到了前世也沒遇到的職場霸凌。
好在聽到動靜,侍讀學士諸大綬又出面,彈壓了這些老翰林們的抗議,這才算給了蘇澤一點清凈。
當然,比起后世的網曝開盒之類,這幫讀書人的戰斗力還是低了點,最多就是孤立蘇澤,搞搞語言暴力和冷暴力。
身為穿越者的蘇澤,此時的注意力卻不在這些同僚身上。
——宿主:蘇澤——
年齡:25
籍貫:南直隸太倉縣 官品: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威望每日+2)
威望:1(每日+2)
模擬次數:0/1(每月1次),冷卻中大明國祚:77年任務:升官 任務獎勵:紫色道具抽獎機會*1
————
首先是自己升官了,每日威望的增長也變多了。
其次蘇澤也算是搞清楚了威望的作用,比如自己一下子扣掉了50點威望,在翰林院就成了過街老鼠。
這就是強行通過奏疏的代價嗎?
而另外一個讓蘇澤在意的,是大明國祚竟然增長了1!
如今是隆慶二年,也就是公元1568年,而明朝滅亡是在公元1644年,也就是崇禎老歪脖子樹上吊的那年,所以大明國祚就是76年。
自己上奏疏請罷早朝,竟然讓大明國祚增加了1年!
這是怎么做到的?
蘇澤正在疑惑的時候,手提式大明國會彈出了“結算報告”。
罷早朝后,隆慶皇帝壽命增加半年。
隆慶皇帝壽命增加半年,大明國祚增加1年。
好像也對,隆慶的身體本來就不好,天天早上五點起來上朝,可不得折壽嗎?
但是隆慶多活了半年,大明國祚怎么增加了一年?
對啊,隆慶皇帝后面是萬歷,隆慶多活半年,小胖子朱翊鈞少執政半年,大明國祚可不得增加一年?
合理!太合理了!
搞清楚了自己金手指的用法,還陰差陽錯完成了系統任務,蘇澤心情大好。
蘇澤又急忙開始研究任務獎勵,也就是那個初始道具禮包。
是否打開初始道具禮包 “打開!”
恭喜宿主,獲得道具“記憶胡餅(藍色)”,道具“模范毛筆(藍色)”。
蘇澤連忙查看這兩個道具,看完他的臉色有些奇怪。
記憶胡餅(藍色):一次性道具,看起來很普通的胡餅,吃下去后,能將三個時辰內所讀的內容牢牢記在腦海中。
模范毛筆(藍色):一支看起來很普通的毛筆,用這支毛筆可以書寫出標準的字體。
蘇澤心中暗道:“系統你把記憶面包換成記憶胡餅,以為我就認不出來了?!這是不是太敷衍了!”
但是想到這兩個道具的作用,正好是自己需要的,蘇澤頓時又“真香”了起來。
字跡本來就是他的弱項,如今有了模范毛筆,好歹寫公文不會拖后腿了。
而記憶胡餅也是個很強的東西,翰林院內藏書豐厚,更是有大明建國后的史料、奏章對答、朝廷公文,做過公務員的都知道,這些對于初入官場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資料。
就比如張居正,就是在翰林院老老實實讀了好幾年的書,積攢自己對政務的理解,一出山就立刻飛黃騰達的。
而系統第二個任務,“升官”本身也是蘇澤的追求。
要強行執行奏疏,就需要威望值,而威望值的增長,是和官位相關的。
上次請罷早朝疏,只用了50點威望值就執行了,這大概是因為隆慶皇帝自己也不想上早朝,只是被群臣架著下不來。
那如果要執行阻力更大的奏疏,那就會需要更多的威望值。
升官,積攢威望值,再升官,再上疏。
蘇澤已經想好了自己的升遷之路。
那只要自己威望值足夠,是不是就能攝政?
或者干脆搞個禪讓大典?
但是看到自己目前的官品,再想想每個月才能執行一次國策模擬,這個愿望似乎遙遙無期。
算了,還是慢慢來吧,如果每個月都能保證一封奏疏生效,那也已經很強了!
至于被同僚霸凌孤立這件事,反而他不放在心上。
翰林院這幫蟲豸,怎么懂得如何治理國家!
我可是讓皇帝多活了半年的忠臣!你們這些要把皇帝累死的文官才是奸臣!
我蘇澤不屑于和這幫蟲豸為伍!
就這樣,蘇澤在翰林院的日子,似乎和以前沒什么區別,就是同僚都會對他指指點點。
但是蘇澤不以為意,每天也只是在翰林院讀書習字,這樣安寧的日子,反而讓他怡然自得。
可這安寧日子沒持續多久,沈一貫又湊了上來。
蘇澤倒是對沈一貫有些刮目相看,這些日子他在翰林院是人憎狗嫌,老翰林見到他就罵晦氣,沈一貫竟然還敢往自己身邊湊。
果不其然,見到沈一貫湊到蘇澤身邊,一名路過的老翰林罵了句“一丘之貉”。
“肩吾兄,同年都對我避之不及,你怎么還來找我?”
蘇澤調侃了一句,沈一貫卻面露苦澀的說道:
“子霖兄,別說笑了,那些庸人之言,你不在意,我也不在意。”
蘇澤再次高看了他一眼,這位同年當真是脾氣好,怎么戳都抗壓,也難怪能在萬歷手底下當首輔。
沈一貫這才說明了來意,他說道:“子霖兄,諸學士薦我入史館,這事情你可有什么章程?”
原來是因為這個?
蘇澤才想起來,張居正點名讓自己入史館,幫著內閣大學士陳以勤修世宗德宗實錄。
當然,修實錄這種事情,就靠幾個人是不行的,所以翰林院還要出人。
只是沒想到,諸大綬竟然將沈一貫也推薦了進去。
要知道給嘉靖“父皇”德宗修實錄這件事,翰林們可都是避之不及。
蘇澤就是請皇帝罷早朝,就成了翰林院的奸佞,如果再幫著皇帝把他爺爺抬進實錄,那不就是留名千古的大奸佞了?
身為翰林,自然都愛惜羽毛,沈一貫既然也入了史館,那就和蘇澤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此時他也顧不得蘇澤的臭名聲,這修史不利可是要斷送前程。
所以看到這些日子蘇澤處變不驚,沈一貫忍不住過來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