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蘇澤又寫出什么叫做“以退求安”。
看到這里,張居正都舒展開眉頭,臉上露出笑容,這蘇一疏果然非同凡響,上來就將當下兩種觀點都噴了一遍!1
張居正只覺得莫名的解氣!
接著,蘇澤又引用典籍道:
“說苑曰,‘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
“廷議或欲市恩封貢以弭兵,或倡遷界禁邊以避禍,此皆剜肉補瘡之術,非長治久安之道也。”
“夫封貢之策,貌似懷柔,實則示弱于虜。庚戌之恥,俺答受敕書而益橫。今若重施故伎,是使豺狼知我府庫空虛,邊備弛廢,必生覬覦之心。”6
“遷界之議,徒損邊民生計,斷互市之利源,猶抱薪救火,終致邊墻內外皆成焦土。”1
張居正很滿意蘇澤的兩段論述。
他沒有表態贊同封貢,就是覺得時機不成熟,如果大明朝廷因為把漢那吉入寇就同意開邊,那九邊重鎮的威懾力何在?
而且這些草原胡虜是反復無常,今日同意開貢,明日又會得寸進尺索要更多。
但是遷界禁邊之策,張居正就更反對了。
大明朝廷如果有這個錢糧去執行遷界禁邊,還真不如就聽蘇澤的,和草原打上一場,說不定所耗的銀錢還少些呢!1
哪有為了傷敵八百自損一萬的道理?
引經據典,蘇澤又講祖宗之法。
“伏望陛下效太祖北逐蒙元之雄略,法成祖五征漠北之遺烈,敕令邊臣嚴兵固守,選將練兵,待秋高馬肥之時,以堂堂之陣破虜于野。如此則九邊震懾,俺答喪膽,可保十年太平矣。”12
看到這里,張居正已經要快要被蘇澤說服了。
但是緊接著,蘇澤又開始說理。
看完這一段,張居正的表情更欣賞了。
蘇澤這一段,說的是俺答部屢次犯邊,反復無常的原因。
別的官員上疏,基本上都是說這些草原胡虜都是夷狄禽獸,都是反復無常之輩,不懂圣人教化,所以才這樣。
但是蘇澤卻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蘇澤在奏疏中說,草原百姓也是人,都是天生父母養的,其實和中原百姓也沒有區別。
但一方水土一方人,草原的生存方式和中原不同。1
草原百姓逐草而居,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就是牲口,一旦遇到雪災旱災,牲口就會死光,和農耕民族不同,草原百姓失去了牲口就是滅頂之災。
所以每一次草原上發生大災,活不下去的游牧民都會南下入侵,比如嘉靖朝的庚戌之變,就是當年草原上發生了白災(雪災)。
草原的不穩定性,是游牧民族經常南下的原因,緊接著蘇澤又開始論述,為什么俺答部總是反復無常,背信棄義。
蘇澤的論述也很簡單,俺答部和中原不一樣,草原的統治是松散的。
俺答部雖然名義上草原共主,但不像是中原皇帝一樣,對手下部族擁有絕對的控制力。
當災禍發生的時候,俺答汗能救濟本部落就不錯了,其他外圍的中小部落根本沒辦法管。
所以就算是朝廷和俺達汗封貢互市,如果他手下的一些部族活不下去,依然會違背俺達汗的意愿攻擊大明。
嘉靖年間開的馬市,就是因為俺答部的一個小部族不滿互市價格,縱兵劫掠了百姓,最后讓那一次互市毀于一旦。
所以蘇澤論斷,即使封貢俺答,依然無法完全阻止邊境沖突,甚至一些邊緣部落,會覺得自己遭受了大明和俺答汗部的雙重盤剝,從而更加激烈的挑起邊境沖突。
看到這里,張居正已經完全贊同了蘇澤的看法,這篇分析沒有之乎者也,完全是從人性出發,又結合了俺答部的制度,解釋了北方邊防不寧的原因,可以是說有理有據令人信服。2
蘇澤緊接著繼續寫道:
“臣進以‘以戰止戰’之策,俺答部掠我邊民一社,我軍則出塞攻伐其部族一部;俺答部劫掠我百姓米糧一斗,我軍則出塞奪其牲畜一頭!”4
“且每次進軍前,都要列數其罪,師出有名!”
“長此以往,邊境俺答部或歸附,或遠遁,邊境則安。”
“此時再行宋代河湟生番熟番之辯,對其恭順者互市之。”
看到這里,張居正已經要擊節叫好了!
蘇澤這里用的典故,是宋代河湟開邊的時候,對西夏地區貿易的方策。
當時西夏的主要產品是青白鹽,一開始宋代采取禁鹽法,禁止西夏的青白鹽流入中原,想要用貿易戰的方式拖垮西夏。3
但這樣做卻將西北地區那些原本站在宋朝這邊的熟番,也就是歸化的羌人部族都推到了西夏一邊,反而加劇了邊關的動亂。
后來宋朝改變了鹽法,對恭順的熟番允許互市,禁止西夏的商隊交易,雖然轉口貿易這種無法避免,但是安定了邊境的局勢,后來又在這些熟番的幫助下,實現了對河湟開邊的成果。1
蘇澤這一套方法,可以說是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好了,蘿卜大棒都有,名義上是要對俺答部用兵,實際上是要分化瓦解草原。
但是張居正又皺眉,這一套需要相當精細的手法,以目前九邊的兵力,似乎無法完成這樣的重任。
很快,蘇澤已經在奏疏中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
“昔年東南抗倭,文有譚綸,武有俞大猷戚繼光,皆是一時之屬,如今邊關告急,朝堂可調派南兵北上,九邊可定!”6
看到這里,張居正拿出揭紙,寫下了自己的贊同意見,遞給了身邊的趙貞吉。
趙貞吉反復看了三遍,也對蘇澤的策略越發的欣賞,再又看看高拱,臉上浮現出嫉妒的表情。
趙貞吉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冒出這樣一個念頭:“明明是自己的下屬,怎么就投了高拱?”2
趙貞吉連忙搖頭,對這樣的奏疏,趙貞吉也只能寫下贊同的票擬意見。
-----------------
蘇澤看向手提式朝廷中的模擬,和自己的想的一樣:
——模擬開始——
一天后,平戎疏送到內閣,內閣三輔臣均票擬贊同。
平戎疏緊急入宮,隆慶皇帝猶豫不定,又將平戎疏交群臣公議,在科道的反對下奏疏被駁回。10
——模擬結束——
這幫言官,果然就是拖后腿的。9
不過好在自己有掛!16
我完全理解了,這個系統是讓你操著首輔的心,干皇帝的活。你才是明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