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長津湖戰役大概經過

熊貓書庫    長津湖:從新興里打到漢城
🔊點這里聽書

  (沒多少章長津湖戰役就要正式開打了,有興趣的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本書會有重點參考。)

  (注:篇幅較長,不想看的可跳過,晚上十點還有正文劇情的更新,不會水過去一天的,放心哈。)

  總:志愿軍九兵團于1950年11月7日入朝,27軍跨過鴨綠江后第1天夜里凍傷減員就達700人。3

  11月13日,中江鎮,27軍79師237團三營召開連以上干部開會,遭遇美軍飛機轟炸。

  20多人被燃燒彈燒死,與會14名營連干部全部陣亡。

  這也是第九兵團入朝的第一批陣亡人員。

  當時志愿軍的情報顯示,在長津湖地區,美軍只有兩個團加一個前進指揮所。

  于是9兵團部署,由27軍攻擊美2個團,20軍負責截斷美軍各部交通聯絡并攻擊美前進指揮所。

  而26軍在中朝邊界作為兵團總預備隊。

  原計劃是11月25日晚和西線一起同時發起進攻。

  但由于天降大雪,部隊行進困難,再加上美軍飛機轟炸,幾乎所有的汽車全被炸毀,后勤轉運跟不上。

  其中26軍在后來行軍過程中,所屬炮兵也全被炸毀。

  這也是26軍在其后戰役中戰果悲催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后,戰役發起時間推遲到27日晚。

  而到了11月26日,美軍的實際兵力是:在新興里是美7師31團前進指揮所、31團三營、一個炮兵營,一個自行高炮連。

  在新興里西北面的內洞峙是32團二營、31團重迫擊炮連。

  新興里南面的后蒲是31團團部、一個坦克分隊、一個工兵連,外加一部分韓軍。總計有4000余人。

  下碣隅里是美陸1師前進指揮所、陸戰1團三營、陸戰7團二營一部、炮11團二營、兩個工兵營、一個坦克分隊。

  另外還有后勤部隊,海軍空軍陸軍聯勤通信部隊及一部分韓軍,總計3900多人。

  在柳潭里是美陸戰7團、陸戰5團一營二營、炮11團三個營及一部分韓軍。總計8600多人。

  陸戰1師的其他部隊則在長津湖以南的富盛里、古土里至真興里一線。

  至此長津湖地區的美軍已比九兵團預估的多了一倍。

  另外長津湖西南的社倉里則有美3師7團,長津湖以東則有美7師和韓3師部隊。

  海面上還有美海軍7艘航母以及美遠東空軍提供空中支援。

  戰場情報不準確,對美軍火力優勢、機動能力認識不清,對極寒天氣準備不足。

  戰斗還沒開始就已經注定了九兵團難以磨滅的傷痛。

  11月27日:

  白天,柳潭里的美軍發起進攻,遭到了志愿軍的強力阻擊,美軍前進不足1.3公里。

  但這也引起了美陸1師警覺,當即在柳潭里布置好了環形防御圈。

  晚,9兵團發起全線進攻。

  27軍79師、20軍89師267團猛攻柳潭里,激戰一夜占領柳潭里部分高地。

  但此處美軍為美陸1師主力,第二天白天美軍在飛機、坦克、大炮配合下發起反攻,多處陣地丟失。

  此后幾日兩軍一直反復拉鋸爭奪。

  80師占領分隔新興里與內洞峙之間的高地及新興里周圍的高地。

  81師242團占領分割新興里與后蒲之間的1221高地。

  27軍94師281團在鴨綠江邊的惠山方向與美7師一部對峙,另2個團在柳潭里做預備隊。

  81師241團、243團在新興里以東的赴戰湖方向監視美7師和韓3師部隊。

  20軍59師175團攻擊柳潭里至下碣隅里之間的1419高地,未果。

  第二天拂曉再次組織進攻時遭遇美航空兵投擲凝固汽油彈,死傷慘重。

  177團占領柳潭里至下碣隅里之間的死鷹嶺和西興里,但攻擊德洞山口未果。

  德洞山位于死鷹嶺旁,為此處主峰,山高路險,又能受到下碣隅里105榴彈炮群不間斷支援,始終未能攻克。

  其后來成為柳潭里美軍撤退的有力支撐點。

  60師178團、179團占領古土里至下碣隅里公路兩側的高地,而180團則進至古土里以南的黃草嶺。

  89師265團、266團進至社倉里。

  58師原計劃是進攻下碣隅里,但由于地圖錯誤無法翻山越嶺導致多繞行了70公里,無法按時發起進攻。1

  此一失誤導致下碣隅里的美軍在28日有一整天時間構造了6公里長的防御圈,造成九兵團無法挽回的后果。

  11月28日:

  拂曉,柳潭里的美軍即開始向死鷹嶺進攻,下碣隅里的陸戰7團二營一部向西興里進攻,59師兩面受敵。

  同日白天,后蒲美軍向1221高地進攻,但被81師242團阻擊,美軍未能突破被迫退回,隨行韓軍潰散。

  美7師副師長豪斯準將搭乘一輛坦克以協調援軍為由獨自逃回下碣隅里。

  晚,80師猛攻內洞峙和新興里,次日拂曉內洞峙美軍撤至新興里。

  撤退過程中美7師31團團長麥克萊恩上校受傷并被俘,4天后傷重不治。

  31團級戰斗隊由32團一營營長費斯接任。

  下碣隅里方向,58師發起進攻,集中全師火炮,18門82迫、54門60迫,備彈90發和120發開火。

  天可憐見,這跟美軍一個團的火力相比都是天差地別。

  美一個團裝備5輛坦克、12門107迫、24門75無后坐力炮、30門81迫及89毫米火箭筒若干,備彈無數。

  作戰時還配屬一個炮營18門105榴彈炮。這一晚下碣隅里美軍就發射了8000多發炮彈。

  當晚172團占領東山及附近高地。173團一度突破機場防線,但終究因火力太弱無法擴大缺口。

  持續進攻中,部隊傷亡過大,至第二日拂曉退出戰斗。

  還是當晚20軍89師主力在社倉里同美3師7團交火。

  11月29日:

  白天,下碣隅里美軍猛攻東山1701高地,楊更思就犧牲在旁邊的小高嶺高地。

  晚,美軍以火炮和夜間戰斗機覆蓋轟炸東山陣地,至58師無法集結進攻。

  古土里方向,由英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1突擊隊,及美陸1師兩個步兵連,兩個坦克排和其他火力單位組成特遣隊北上支援下碣隅里。

  被60師178團、179團圍追堵截,最終300多人、17輛坦克突入下碣隅里,300多人傷亡,剩余237人于30日上午8時向179團投降。

  11月30日:

  白天,下碣隅里美軍繼續猛攻東山1701高地。

  晚,58師組織剩余力量從東山陣地進攻下碣隅里,終因攻擊點少,缺乏后繼兵力沒能突破。

  此后東山高地58師與敵一直反復爭奪至12月5日晚,58師的血都在這里流干了。

  同日晚,27軍集中80師238、239、240團,81師241團4個團以及全軍所有火炮圍攻新興里。

  12月1日:

  柳潭里美軍全面突圍,向死鷹嶺進攻。

  27軍79師占領北段公路西側高地,94師占領北段公路東側高地。

  但79師已經疲憊,94師在冰雪中凍了幾天已經減員數千人,反被美后衛部隊阻擊。

  沒能如期趕到預設陣地,79師獨力難支無力阻擋美軍撤退。

  下午,27軍攻入新興里,繳獲“北極熊團”團旗。

  美7師決定突圍但指揮混亂,下午4時后蒲的美軍就撤回到下碣隅里,導致突圍美軍無人接應。

  費斯中校在指揮突圍時被擊斃,美軍潰散越過冰面逃亡。

  至12月2日凌晨4點戰斗結束,此役實際殲敵2000余人,1050人逃回下碣隅里,其中只有385人是全須全尾。

  而81師242團5連全部凍死在阻擊陣地上,此為第一個“冰雕連”。2

  美7師31團級戰斗隊被殲,1是實力浮夸,雖然有“北極熊團”稱號,但實際戰力就是普通美陸軍水平,不能與美陸戰1師相比。

  這也是九兵團調整作戰后決定先拿他開刀的原因。

  2是防御松垮,兵分三處駐防,一開戰就被分割。后來雖有兩處合兵一處,但沒有組成環形防御圈,防線成帶狀分布,繼而被27軍突破。

  3是指揮錯亂,確定突圍后,后蒲部隊接到命令提前撤退導致突圍至此的部隊沒有接應。

  4是戰斗意志薄弱,最高指揮官遠遁戰場之外,兩任戰場指揮官陣亡后第三任指揮官放棄指揮,一千多人逃跑,剩余部隊各自為戰。

  九兵團這邊呢,戰場偵察不力、情報不準,導致戰役一開始在事實上就未能達成集中兵力殲滅敵人的原則。

  79師一個師主攻美陸1師主力,打、打不下來,圍,未能圍住。

  58師一個師延誤一天后圍攻美陸1師指揮、后勤基地,同樣打不下來也圍不住。

  在當時受饑寒交迫的影響,九兵團是第一晚戰力最強,第二晚次之,再以后戰力就下了一個層次了。

  無論是接戰部隊、潛伏部隊還是預備部隊,實際戰力都已大為減損。

  對美軍機械化空地一體作戰的能力沒有認知,進攻作戰傷亡巨大。

  而占據公路兩側高地阻斷敵人的策略實際上沒能達到預期效果。

  至此九兵團各部戰斗減員、凍死凍傷減員極其嚴重。

  就連糧食彈藥也幾乎耗盡,實際上已無力遂行進攻作戰任務。

  12月2日:

  27軍79師在柳潭里至下碣隅里公路北段、20軍59師在柳潭里至下碣隅里公路東段與突圍美軍浴血奮戰。

  12月3日:

  結束新興里戰斗的27軍81師241團、242團跨過長津湖占領東段公路北側高地。

  但是死鷹嶺陣地被美軍突破,德洞山口美軍一個連損失過半,仍舊據守在陣地6夜6天,并俘獲志愿軍近百名。

  20軍59師退出戰斗,177團一營只剩60余人,接到撤退命令后卻沒有撤下來,因為手腳都凍壞了,爬都爬不動,直到晚上才被背回來。

  177團二營堅持到黃昏才撤退,其中6連全部凍死在阻擊陣地上,此為第二個“冰雕連”,寫下絕筆詩的宋阿毛就是該連戰士。

  晚7時,美軍先頭部隊已抵達下碣隅里。

  晚22時,81師243團才趕到西心里附近。

  不知道是聯絡延誤問題還是戰況上報的問題,3日深夜中央還在致電九兵團。

  中央要求其加速26軍調動,圍困柳潭里美軍,實施圍點打援的作戰方案。

  12月4日:

  81師243團與美軍反復爭奪西心里附近高地。

  白天終究是屬于美軍的,被美軍奪路全部撤回下碣隅里。柳潭里美軍傷亡計1500多人。

  12月5日:

  下碣隅里美軍準備撤退,開始空運轉移傷員。

  至第2日轉移傷員數千人。

  當天20軍89師從社倉里與美3師7團一直糾纏作戰至下通里后撤出戰斗。

  晚8:10,美軍兩架B-26轟炸機投下了6枚500磅炸彈轟炸下碣隅里。

  油料被擊中,火光沖天,映照了整個天空,美軍、志愿軍都驚呆了。

  深夜,26軍76師、77師趕到下碣隅里,與58師交接陣地。

  其88師還在路上磨蹭,78師則在東線掩護整個兵團側翼。

  26軍原計劃6日晚發起進攻,但美軍拂曉即開始攻擊撤退,26軍被迫倉促應戰。

  12月6日:

  凌晨4:30,美軍前鋒即開始撤退行動,與76師鏖戰,到下午突破阻擊,離開了下碣隅里。

  上午7:30,美軍后衛開始進攻東山陣地,下午14:30占領。

  志愿軍組織反撲但指揮無能,竟然在大白天就在1701高地前兩個山頭之間的山脊組織部隊準備進攻。

  當即遭到美軍飛機狂轟亂炸,死傷慘重。

  美地面部隊趁機占據兩旁的山頭,用重火力封鎖該部撤退路線。

  該部既無力防守也無法撤退,遭到美軍單方面屠殺,不得已投降,最終被俘220人。

  晚,26軍再次組織反擊東山陣地,未能成功。

  12月7日:

  凌晨2時,26軍連夜再一次組織對東山陣地以及撤退途中的美軍全面猛攻,仍然未能成功。

  從11月28日晚開始的東山戰斗,也就是美軍軍史廣為傳揚的東丘戰役。

  凌晨6時,美軍后衛開始撤退,76師、77師還在頑強奮戰。

  同時美軍前鋒抵達古土里,上午10時,前鋒部隊全部進入古土里。

  上午8時,美軍后衛與剛剛趕到的26軍88師激烈交火,下午15時突破阻擊。

  此兩天一晚將26軍打懵了,其主力76師損失就高達6000多人,可以說戰斗部隊喪失殆盡。

  當天午夜美陸1師全部撤至古土里,整個撤退過程傷亡600余人。

  美海軍航空兵司令哈里斯將軍的兒子哈里斯中校在帶隊掩護美陸1師輜重運輸一隊撤退時被擊斃。

  此人在前面柳潭里作戰時曾命令一個連撤出陣地拱衛自己營部的安全,天命昭彰終究難逃。

  12月8日:

  凌晨2點,美軍剛剛到達古土里即開始撤退,向黃草嶺進軍。

  著名的三炸水門橋就發生在這里(12月1日,60師炸第一次,12月4日,60師炸第二次,12月6日58師172團炸第三次)。

  在水門橋以北阻擊的是20軍58師殘部,約6~7個連,每連不足百人,由師參謀長胡乾秀,174團政委郝亮帶隊指揮。

  但指揮所不幸被美軍飛機發現,火箭彈直接打入指揮所藏身的山洞,全體成員犧牲。

  從真興里北上接應的美軍進攻水門橋以南的黃草嶺,在此據守的為60師,但178團、179團已打殘。

  180團雖然前期戰斗任務不多,但臥冰飲雪減員厲害,整個戰斗十分艱難。

  12月9日:

  水門橋第3次被修好,而旁邊山頭上58師172團50名戰士全部凍死在陣地上。

  黃草嶺1081高地,20軍60師180團2連全部凍死在陣地上,此為第三個“冰雕連”。

  因為是被美軍首先發現,該“冰雕連”事跡傳播最為廣泛。該連所在的一營全營666人,到撤出戰斗時,只有16人能夠自行行動。

  同日,26軍趕到古土里,但不能阻止美軍撤退。

  12月10日:

  美陸1師全部通過水門橋,越過黃草嶺向真興里撤退。

  20軍58師、60師戰斗人員只剩一百多人,仍然頑強追擊。

  12月11日:

  凌晨1時,20軍幾十個人追上美陸1師后衛部隊。

  美軍已成驚弓之鳥,坦克兵放棄坦克和步兵一起放肆逃跑,被志愿軍繳獲7輛坦克。

  同日美陸1師全部進入真興里,此一路美軍損失300余人。

  此后的戰況就是美軍在公路上由飛機坦克掩護撤退,志愿軍沿著公路兩側的山地追擊,再無大的戰斗。

  12月12日:

  美第10軍10余萬人開始從興南港上船。

  12月15日:

  美陸1師開始從興南港上船。

  美軍艦載飛機、艦炮組成密集火力網,阻止追擊而至的27軍、26軍進攻企圖。

  12月24日:美軍將剩余物資、設備爆破銷毀,永遠的離開了北朝鮮。1

  縱觀整個長津湖戰役,美軍作戰減員4418人,凍傷減員7313人,其中死亡及失蹤2500余人。1

  九兵團戰報是殲敵7000多人,一說是統計口徑不同,比如新興里潰散的1000多美軍,志愿軍是計入殲敵數的。

  而美軍已經收攏了這批人,自然不算。

  二說是由于志愿軍根本就沒有糧食了,所以很多俘虜都被放走了。

  說到糧食,27軍、20軍還在行進途中就已經糧食不濟了,但后勤轉運十分困難。1

  朝鮮人不信任志愿軍,大批大批朝鮮人越過志愿軍防線逃難到美軍營地。

  還有少量朝鮮人利用志愿軍對朝鮮人的不威脅、不阻攔,往返穿越志愿軍防線將情報報告給美軍,也有說法是隨行韓軍假扮平民所為。

  從柳潭里開始就有大批朝鮮人跟隨美軍撤退,長津湖地區大約有幾千人,最后共計9萬多朝鮮人在興南港隨美軍離開。

  而走在后面的26軍無糧可籌,餓死的也不少。

  九兵團此戰作戰減員14,000余人,凍死凍傷30,000余人,其中凍死4000多人,陣亡7300余人。1

  盡管在長津湖戰役中九兵團戰役準備、戰術行動均出現多處重大紕漏。

  但九兵團克服巨大困難、發揮超強意志和勇氣迫使美陸1師及整個美第10軍撤離北朝鮮。1

  戰略上,無疑是一巨大成果。3

  少扯談,一戰打廢一個兵團,還有臉貼金?兵團部輕敵冒進,指揮愚蠢,過度強調精神,忽視后勤,非戰斗減員居然達到戰斗減員的兩倍以上,這是妥妥的反面教材!別他嘛拿戰士的英勇來掩蓋領導的無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