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90 風浪越大魚越貴

熊貓書庫    白衣披甲
🔊點這里聽書

  “你怎么跑出來了?”羅浩看見陳勇開始急匆匆的買單,驚訝問道。

  羅浩聽說過相親逃單的事兒,但陳勇是先買單再跑,又和傳說中不像,搞不懂這貨在想什么。

  “害,別提了。”陳勇買完單,還沒忘記回頭招招手,給相親的女生一個笑容。

  上車后,羅浩啟動307,靜靜的等陳勇解釋。

  “你注意到細節了么?”

  “什么細節?那個女生顏值不錯,衣品…我這種直男不予評論,你變魔術的時候人家知道給回應,挺好的。”羅浩簡單回憶了一下自己的記憶。

  “飲料上來的時候她往飲料杯里加了一顆圣女果。”

  羅浩一邊開車一邊回憶,好像有這么個細節,但飲料是什么來著?

  難道和圣女果會發生化學反應?

  不加圣女果難道要加個大西紅柿?

  “伱是不是想到藥物禁忌了?”陳勇的口罩都要飛邊子了,鄙夷的問道。

  “難到不是么?”

  “經常一堆人去夜店玩,或者ktv里的小姐姐都有這個習慣。”陳勇嘆了口氣,“我不是看不起她們,而是自我介紹的時候她跟我說她很宅。”

  “說謊,不好,累。”陳勇簡單的講述了一下自己為什么這么做,便活動了一下口罩,目視前方,若有所思。

  羅浩倒也不在意,陳勇說什么都無所謂。

  至于小姐姐愿意玩夜店還是別的什么,羅浩甚至都沒過腦子。

  陳勇本來是準備回答羅浩的問題,可羅浩的沉默讓陳勇心里空落落的。

  “喂,你的人生除了做手術、看病以外,沒別的樂趣了么?”

  “還有做試驗。糖尿病的項目實驗數據已經有了新突破,對于長冠的研究以及治療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再有,就是可注射納米機器人…”

  “打住!”陳勇連忙喊停,他側頭看著羅浩,凝視半晌。

  除了女生之外,還是顏值至少9分的女生以外,陳勇絕對沒有盯著一個人看這么久的經歷。

  許久之后,陳勇嘆了口氣。

  “羅浩,我有時候真懷疑你是人工智能產品,被國家保密部門扔到現實中做圖靈測試的。”

  聽陳勇這么說,羅浩也怔了一下。

  他瞥了一眼視野右上角的系統面板,和終結者的面板有些類似。

  剎那間,羅浩也有些恍惚了起來。

  “要不是我算過你的命格,還真以為你是人工智能。話說啊,人工智能要是連命格都有的話,那可真要在段時間內取代人類。”

  “啥?”羅浩滿滿疑惑。

  但陳勇并沒有就這個話題展開的意思,他只是順口一提。

  羅浩也沒有追著詢問的習慣。

  在陳勇對羅浩生活無趣的質疑之中,兩人來到醫院。

  換了衣服,羅浩一溜小跑來到胃腸外科。

  “尤總,患者呢?我先去看一眼。”羅浩問道。

  “患者狀態還好,腹脹并不太嚴重,不急,慢著點。”尤總笑呵呵的說道。

  看了一眼患者,42歲男性,因為10年前有一起車禍導致的外傷,做過腸道修補手術,所以術后經常出現腸梗阻的情況。

  算起來他也是醫院的常客。

  平時都是下胃腸減壓慢慢熬著,能不做手術自然是不做手術的好。

  但傳統意義上的胃腸減壓又叫胃管,下到胃里面,利用負壓把胃內容物和氣體抽出來。

  腸道內的氣體自然也因為壓力的緣故可以被抽出一部分。

  但太過于間接,效果其實并不理想。

  羅浩要做的是把減壓管直接插到脹氣的腸道內,這樣的話更直接,效果更好。

  陳勇還“少不經事”,所以羅浩自己和患者家屬做溝通,講解了手術的利弊。

  術前簽字,準備急診減壓手術。

  一套程序下來,哪怕羅浩有條不紊,沒浪費一點時間,也用了將近2個小時。

  直到陳勇送患者去介入導管室,羅浩才閑下來再一次仔細閱片。

  見羅浩抱著膀站在閱片器前,尤總湊過來,“小羅,現在大家都喜歡用電腦閱片,我看你喜歡用閱片器,還真是很…古典。”

  絞盡腦汁,尤總想到了古典這個詞。

  “老板們當打之年的時候,閱片器是最好的設備,根本沒電腦。結果現在,閱片器變成老古董嘍。”

  尤總怔了一下,隨即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羅浩說老板們都是老古董,這句話里帶著無盡的炫耀。

  而炫耀的光輝來自于老板們深厚的歷史積淀,可以寫進史冊的那種。

  尤總有些茫然,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尤總,麻煩您有空把郵箱發給我。”羅浩閱完片,回頭和尤總說道,“有關于腹繭癥的論文我已經寫完了,您是第二作者。”

  尤總臉上刻滿了種種標點符號。

  “那我去手術了,很快,20分鐘到半個小時就回來。”

  “小羅!”尤總一把抓住羅浩的胳膊。

  “嗯?怎么了?”

  “你不是說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前面還有9個個案么。這么大的項目,我還能排第二?”

  “哦,不是方法論綜述,是個案報道。”

  尤總長出了一口氣,羅浩這么說還像是真的,隨即他心頭有點熱。

  “小羅,哪家期刊?《AmJGastroenterol》么?”

  《AmJGastroenterol》已經是尤總想象的上限。

  “不是,是《LancetGastroenterolHepatol》”

  羅浩有些不好意思。

  《LancetGastroenterolHepatol》是柳葉刀關于肝病、胃腸病的子刊。

  雖然自家柴老板是副主編,但一個個案報道總不好直接發在《柳葉刀》的主刊上。

  自己的方法論研究倒是可以,但帶不了尤總的名字。

  所以,一篇個案報道是最理想的。

  胃腸外科投之以桃,自己自然要報之以李。

  羅浩從來不欠人情,除非還不上。

  尤總沒失望,反而露出驚喜的神情。

  “能過么?能過么?能過么?”尤總一鍵三連。

  “應該沒問題,最新一期就能看到。”

  尤總淚流滿面。

  影響因子18.5的《LancetGastroenterolHepatol》第二作者的論文價值幾何他心里清楚。

  雖然不是第一作者略有遺憾,可尤總知足,有這么個第二作者的文章,很多事兒都沒問題了。

  但轉念之間尤總又開始患得患失起來。

  “小羅,我們陳主任排在我后面,你說是不是不好?”

  “陳主任是第一作者。”

  “你呢?”尤總驚愕莫名。

  “我?我不需要子刊的論文,一般都發表在主刊上。”

  羅浩說完,笑著告辭,去做手術。

  尤總品咂羅浩的話,風中凌亂。

  胃腸外科的醫生、教授私下聊天,都說羅浩能裝逼。

  現在看,的確是這樣。

  子刊、主刊對尤總來講沒什么區別,反正自己說出去都是《柳葉刀》。

  真是…

  尤總茫然的目送羅浩身影消失。

  來到介入導管室,羅浩感覺氣氛有些不對。

  更衣室的盡頭,陳勇換了衣服,站在那像是一只斗雞似的正在凝視著什么。

  “陳勇,干嘛呢?不去準備手術。”羅浩疑惑。

  陳勇沒說話,只是手指微微動了一下。

  兩人相處日久,羅浩心領神會,走到陳勇身邊。

  這貨在和袁小利對視,可能中二的陳勇甚至能感覺到目光碰撞發出的電流啪啪作響。

  羅浩非但沒感覺到殺氣騰騰,反而卻覺得相當無趣。

  “袁老師,您在啊。”

  “廢話,我天天住這!”

  袁小利說話比陳勇還難聽。

  “快去準備手術。”羅浩拍了拍陳勇的肩膀,隨后笑道,“袁老師,您這是干嘛呢?”

  “羅浩,你非要做腸道減壓的急診手術干什么?”袁小利一臉疑惑。

  “以你的水平不應該再對這類手術感興趣,腸道減壓的手術我承認是有一部分很難,但總體來講完全沒必要。”袁小利皺眉,像是在自言自語似的。

  羅浩心中一動。

  “袁老師,是這樣,這是我們醫療組的秘密。”

  遠去的陳勇聽到羅浩這句話,回頭深深看了羅浩一眼,轉身又去忙碌。

  “這樣,委屈您當我醫療組成員一分鐘,我解釋完,一切照舊。”

  袁小利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可只是口頭應允,那有有什么關系?

  羅浩以后能以醫療組組長的身份強行讓自己做什么?扯淡!

  沈自在沈主任都不敢,他羅浩能按著自己腦袋去做手術、管患者么。

  這不是小孩子的把戲還是什么。

  “袁小利袁老師,您愿意成為我醫療組的一員么?”羅浩問道。

  “愿意愿意,你趕緊說。”

  羅浩心滿意足的看見醫療組的成員又被點亮了一個位置,心情大佳。

  袁小利可要比陳勇卷多了,似乎還要比遠在安貞的老崔都要卷。

  老崔雖然卷的很,但他還沒到清心寡欲,吃住都在醫院的程度。

  如果說ai機器人進行圖靈測試,袁小利才是最正確的答案。

  閃念之間,羅浩看見袁小利臉上露出不耐煩的神情。

  “袁老師,是這樣。我們當醫生為什么?”

  “你要說治病救人?”

  “難到不是么?”羅浩反問,“不說希波克拉底誓言,光是治病救人四個字也夠了。無論是腸管減壓還是頜面部血管瘤,都是很少有人接觸的領域,恰好我能做。”

  說著,羅浩聳了聳肩。

  “能做,為什么不做?”

  袁小利愣住。

  能做,為什么不做?

  治病救人。

  初心不改。

  只是走的時間長了,遇到的事情多了,漸漸的忘記了最初是怎么想的。

  可羅浩真的這么想?

  袁小利被羅浩感動了0.5秒后清醒過來。

  不信。

  要知道無論是頜面部血管瘤還是腸梗阻的插管減壓手術,都需要相關科室、相關醫生的配合。

  不然的話連患者都沒有,做個屁的手術。

  想要別人配合,沒有好處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在普林斯頓還是在醫大一院都一樣,只不過對方要的東西不一樣罷了。

  治病救人,袁小利理解。

  可自帶干糧、刷臉的治病救人,袁小利怎么都想不通。

  “袁老師,科里所有急診都是您做?”羅浩問道。

  袁小利臉上露出緊張的神情。

  “放心,我不搶。”羅浩安慰道,“剛才我說的是開玩笑,實際上我的確需要一些高難度手術來維持頂級的手術技術水平,別人不懂,您一定懂。”

  “那你?”

  “我做頜面部血管瘤,至于別的手術,算是熱熱身。”

  “我師兄做這項研究已經將近10年了。”袁小利平淡說道,“哪怕有科研,你也只能再國內發。”

  “呵呵,不說了么,為了治病救人。”羅浩笑了笑。

  袁小利有些惱怒。

  羅浩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一直在呲自己,一句實話都沒有。

  這個狗東西!

  是真特么的狗,平時說話也和跟患者交代病情似的,翻來覆去都是沒意義的車轱轆話。

  羅浩根本沒在意袁小利的感受,他看著被點亮的醫療組名單,心情愉悅。

  和袁小利擦肩而過的時候羅浩問道,“袁老師,咱們急診手術一個月能有多少臺?”

  “不一定,多的大概有40臺左右。”

  這么多!

  羅浩精神一振。

  雖然和系統任務相比這個數字還是偏少,但羅浩知足。

  完成任務不能光投機取巧,還得靠自己。

  能在袁小利、老崔那面得到一些“偏幫”,已經是上上大吉了。

  “辛苦。”羅浩輕聲說道。

  辛苦?

  怎么像是沈自在跟自己說話?袁小利愣住。

  手術做的無驚無險,減壓后還沒等回病房,患者的腹脹就開始緩解。

  送患者回去,尤總訕訕的想要表達感激卻又不知道該怎么做,羅浩覺得有些好笑。

  沒在科室做過多停留,羅浩和陳勇回“宿舍”準備休息。

  “陳勇,你祈福都有什么效果?”羅浩在回去的路上問道。

  “嗯?什么效果?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陳勇也一頭露水。

  羅浩總不能跟陳勇說幸運值401的事兒,猶豫了片刻,羅浩問道,“祈福維持的時間是多久?”

  “長的一兩個月,短的幾天,看各人。我師父祈福一次只能維持一周左右,你比我師父強多了。”

  那是,401,自己基礎要遠遠超過姜文明。

  羅浩還是想不懂,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秘密,他也沒多問。

  回到宿舍,陳勇早早洗漱休息,今天應該不會跑出去夜不歸宿。

  羅浩則整理相關的論文、科研、課題等等資料,最后審核一遍,準備明天送給金院長。

  對于使用心流技能的debuff問題,羅浩也沒解決的辦法,只能全力提升手術水平,非必要盡量不使用心流。

  一想到要做頜面部血管瘤必須用心流,羅浩渾身都不舒服。

  盡快破格吧,把手術等級再1,要不然怎么辦。

  一早。

  馮子軒接到了無數的電話。

  有大院長打來的,有常務副金院長打來的,有科教處處長打來的。

  醫務處就是個屎盆子,有新鮮的鮑魚他們從來都不會想起自己,馮子軒心里想到。

  但事情已經發生,馮子軒想躲也躲不過去。

  這件事特別離譜。

  由于國際期刊撤回大量國內學者發表的論文,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各高校開展撤稿論文自查工作。

  綜合幾家頭部新聞報道,很多家高校發布消息,稱2023年以來,Hindawi等國外出版機構撤回大量國內學者發表的論文,對中國學術聲譽和學術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已發布通知,決定在各高校開展撤稿論文自查工作.

  事情就是這么個事情,醫大一院并不是那種地市級攀附省城醫科大學的野雞三甲醫院,它們和醫科大學聯系緊密。

  所以這次的自審、撤稿風波醫大一院肯定要注意,甚至肯定會查出來有假冒偽劣論文,至于數量多少,現在還不知道。

  站在機關樓大門口,等到金院長來,見面后馮子軒嘆了口氣。

  “金院,這次的事情很大,我感覺會有風浪,咱們雖然屬于最邊緣的單位,還是要小心點好。”

  “行,那最近小心點,你和臨床主任們打個招呼,平時水論文什么的無所謂,真要是這個風口浪尖出問題,責任自負。”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上樓。

  風浪有多大,誰都不知道。

  或許只是一次小小的風波,又或許這次事件會耽擱無數人的前程,殺的人頭滾滾。

  “叮”

  電梯門打開。

  一張熟悉的,滿滿陽光的笑臉出現在眼前。

  羅浩一早就到金院長辦公室的門口等著“匯報工作”。

  金院長看見羅浩手里捧著一大堆文件的瞬間,小腦已經開始萎縮。

  忘了答應過羅浩。

  可這個風口浪尖,還是忍一忍吧。

  但怎么跟羅浩說呢?

  “金院長早,馮處長早。”羅浩微笑,朝氣蓬勃的打招呼。

  “小羅,正要找你,你是不是也知道了。”金院長知道躲不過去。

  羅浩對破格的事兒極其上心,剛來醫大一院就連番找自己匯報工作,暗戳戳的提醒自己別食言自肥。

  這孩子的確很能干,可有些心急了。

  才27,不到28歲,這么急吼吼的要當教授干嘛。教授不過是個虛名,頂多一個月多幾百塊錢。

  能牽動帝都的那么大人脈,金院長才不信羅浩會在意這么點工資。

  “什么事兒?”羅浩愣了下。

  “小羅啊,正好有事兒找你,既然你不知道,那我講給你聽。”金院長坐下,馮子軒熟稔的燒水、泡茶。

  “金院長,請指示。”

  “最近教育部發文,因為國際期刊大量撤銷咱們學者的投稿,所以要求各大院校展開自查工作。”

  羅浩的笑容沒變,依舊陽光燦爛。

  一縷陽光落在金院長的臉上,恍惚之間,他竟然沒分清是真的陽光還是羅浩的笑容。

  “哦,原來是這事兒啊,我知道的。”羅浩笑了笑,“您放心,和我這面關系不大。”

  “小羅,不能頂著風口浪尖上。這次的風波可能很小,幾天就過去了,但萬一是滔天巨浪呢?沒必要冒風險,你還年輕。”金院長沉聲告誡,“我答應你的事兒絕對不會忘記,你放心。”

  馮子軒聽金院長這么說,燒水的動作沒變,安靜如常。

  “金院長。”羅浩沉思少許,微微一笑,“咱們醫療界有一件往事,您肯定知道。”

  “什么事兒?”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有三甲醫院的說法。”

  “嗯,怎么了。”金院長看著羅浩,認真的問道。

  羅浩這孩子與眾不同,金院長只是不肯冒險,卻并不是想放他鴿子。

  平白無故得罪這么個新星,完全沒必要。

  “那時候各大醫院開始準備資料,但我家協和卻沒準備。”

  金院長一怔。

  馮子軒燒水的動作停滯。

  當年的事兒他們隱約知道點。

  全國評審三甲醫院,其他醫院積極遞交審批材料,但只有協和紋絲不動,屌都不屌那面的要求。

  別問,問就是沒時間。

  第一批三甲醫院名單出來,審核的大佬犯了愁。

  沒有協和,人家連審批材料都沒送。

  可要是沒有協和的話,這份名單的權威性就值得商榷,甚至根本沒人把三甲醫院當回事。

  去找協和院長?

  他們的級別根本夠不到。

  最后沒辦法,哪怕協和沒遞交申請材料,依舊只能硬著頭皮把協和的名字給寫上。

  還有最近幾年某次毫無必要的審查,干擾了臨床工作,協和幾個院士當面把審查組一頓臭罵,腦漿子差點沒罵出來。

  后來那事兒不了了之。

  協和在國內的地位超然。

  這和羅浩有什么關系?

  金院長皺眉。

  “金院長,我的論文都是國際頂級期刊的論文,要說學術造假的話,他們肯定不同意。”

  “科研只有兩項,一項已經出了成果,是王校長統籌,由我領銜做的。最近發表的4篇《cell》,2篇《Nature》,2篇《Science》的數據和推論都來自這里。”

  金院長的腦子一陣迷糊。

  “這么多了?”金院長恍惚問道。

  “嗯,都是周刊,我的數據對長冠的研究與治療都有實際意義,所以他們也愿意刊載。”

  “金院長,風口浪尖沒問題,您知道,風浪越大魚越貴。”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