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板從加工室出來,看到提著小包在那看首飾的李長樂,笑著上前,“小后生,我沒說錯吧,牡蠣珠很難成型,不容易湊夠一套牡蠣珠的首飾的!”
李長樂笑了笑,取下軍綠色布包放到柜臺上,掀開包蓋拉開一條縫,給他看了一眼里面的珠子。
李老板看了一眼,得有幾十顆了,遠不止他上次看到的幾顆,驚訝的瞪大了眼。
李長樂收起包,輕聲說道:“李老板,你店里人來人往的,安全起見,我們還是去里面看貨,我怕等會兒被搶。”
“跟我來!”
到底是見慣了大場面的大金店老板,不過片刻就一臉淡定的拉開柜門,帶著李長樂去了接待室。
客氣的給他倒了杯茶,從矮柜里拿過兩個盤子,放到鋪著絲絨的條桌上面,示意他將珠子倒在里面。
燈光下的珍珠晶瑩奪目,如同滿月的月光一樣柔和,讓人挪不開眼。
一共有三十五顆珠子,周若楠挑了三顆豌豆大的白色珠子留起來,這次帶來的珠子一共有三十二顆。
還有一包不成型的,他打算送藥鋪問問價錢,合適的話也送去賣掉。
李老板收斂了驚異的表情,將盤子里的珠子挨個看了一遍,又拿了小戥子,挑了幾顆珠子秤了一下,再次確定這些都是天然的牡蠣珠。
這次送來的珠子,大的那幾顆都有五角硬幣大了。
特別是那幾顆金色珠子和兩顆黑色的,真的是太漂亮了,讓他有些挪不開眼,得讓人好好設計一下才行。
他拿起卡尺把幾個顏色的珠子分類測量了一下,按照大小放好。
李長樂見李老板把三十二顆珠子,分成了三份。
三顆金色的和三顆白色的一份,九顆白色、三顆黑色的和另外四顆金色的一份,兩顆粉色和剩下的白色珠子又是一份。
十幾分鐘后,李老板抬頭看向李長樂,指著三顆金色的,還有三顆白色的珠子說道:
“這六顆珠子我給你兩百六一顆的收購價,這十五我給你兩百一顆,剩余的八十一顆。”
李長樂想了一下把三顆黑色的珠子,拿去和兩百六那幾顆珠子放作一堆,抬頭看向李老板說道:
“李老板,這九顆都照兩百八一顆,其他的都照你說的價錢,你覺得可以的話,我們就成交。”
李老板沉吟片刻后,點頭說道:“成交。”
兩百八的九顆一共兩千五百二,十二顆兩百的一共兩千四,十一顆八十的一共八百八,總計五千八百塊。
賬目算好后,李老板起身到門口沖外面喊了一聲,一個小后生走了過來,他低聲吩咐了一下,不一會兒小后生就提著包來了接待室。
李老板接過包,將里面的錢拿出來放到桌上,推到李長樂面前,“小李,你點點。”
“好!”
李長樂將那迭零散的鈔票清點了一下,才開始清點那幾扎嶄新的十元大鈔,清點好后沖李老板說道,“對的。”
李老板看著他把錢裝好,“小李,冒昧問一下,這樣的牡蠣珠還能采到嗎?”
“很難,開出這些珠子的牡蠣是在一處極其隱蔽的地方找到的,別的地方應該很難找到。”
“以后找到別的好貨盡管送來。”
“好!”李長樂背起包,忽然想起那些不成型的珠子,“李老板,我這里還有一包不成型的珠子,我想找家藥鋪賣掉,你有推薦的藥鋪么?”
“出門右拐,大概走一百米,有一家民生大藥房還不錯,等會兒我幫你打個電話,你去找他們就成。”
“謝謝!”李長樂告辭,李老板將他送到門口,才轉身回去。
李長樂背著包出了金店,走了一百來米,就看到了民生大藥房,進去一說,那邊就曉得他是來賣牡蠣珠的。
看了一下貨后,就以十塊一兩的價錢,收走了那些牡蠣珠。
李長樂把賣珠子的一百三十塊揣褲兜里,懷揣巨款,也不打算去閑逛買啥稀奇東西,出門叫了輛黃包車,上車告訴車夫地址,徑直往老街去了。
坐了一會兒,掏出香煙點燃,叼著香煙慵懶的靠著黃包車后座。
看著街道兩邊灰撲撲的建筑和往來的行人,把重回后,這不到一月時間所做的事想了一遍,還有種在做夢的感覺。
摁了一下包里的鈔票,想著回家把賣珠子的錢分了后,手里就有兩千多塊了,趁現在船價不高,先去船廠打聽一下,定一艘鐵皮船需要多少錢?
差的不多的話就先把船定下來,等船造好,攢下的錢應該就夠了。
想到前世在船上的事,覺得還是鐵皮船好,就算遇到稍大點的風浪,也不用擔心被風浪把船拍散架,也能去遠一點的海域捕撈作業。
捕撈到的魚獲就能曬更多的干貨送到鹿城…
想到這兒,他又想起了丈母娘的工錢,還是覺得二十八一月的工錢真的太少了。
再說,丈母娘是看在他們的份上才愿意陪著一起吃苦,如果只是他們還好說,他肯定會把她老人家當自己親娘奉養。
但還有三家合股人,哥嫂和阿威現在肯定覺得感激,萬一時間一長,他們把這些給予視為理所當然…
李長樂左想右想,決定回去把自己的想法跟阿楠說說,讓她勸勸丈母娘,等把貨備足后,還是照以前說好的,賣多少抽多少的好。
“小后生,老街到了!”
黃包車夫打斷了他的思緒,李長樂下車付了錢,看到兩個孩子跟個胖小孩坐在地上抓子,擺在門口的貨柜不知為何推回了店里。
“阿爸!”李小海高興的喊了一聲,“阿寶的阿娘,把我們家的魚干全都買光了。”
李長樂愣住了,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事,“阿寶家人很多嗎?”
說完覺得自己問了個蠢問題,就算再多的人,也吃不了幾百斤干貨,除非家里辦廠。
“我家人不多,我大伯家好多。”胖乎乎的嚴阿寶站起來張開手臂劃了一個大圓,得意的看著他,“比我們班上的小朋友還多。”
“周叔叔,我阿娘還要好多、好多的魚干,你趕緊回家曬魚干去,別把小海和小洲帶走,我們一起玩。”
“要開學了,他們要回家上學,等放假再來玩。”
李長樂揉揉幾個孩子腦袋,進去看了看賣空了的貨柜,大步去了后院,一陣陣吹圓的香味撲鼻而來。
“你回來啦!”院子里洗甜瓜的周若楠,笑盈盈的看著他,“賣了么?價錢怎么樣?”
“價錢不錯,一共賣了五千多!”李長樂說著把包取下來,遞給了周若楠。
周若楠和周母都激動的看著包里的大團結,“太好了,賣了這么多,再攢一些,就能給你打一艘鐵皮船了。”
“回去就去打聽價錢。”李長樂說著,又激動的問,“嚴家是怎么回事啊?”
周若楠笑道:“你剛走,何阿婆就來買了些蝦干、蠣肉干還有馬鮫鮳頭,回去過了一會兒,就帶著林卉過來了,
林卉說她也要采購這些東西,說著就讓我全打包過秤,還說以后每隔兩個禮拜送一次貨。”
“他家是辦廠的,還是辦學校的啊?”李長樂說完,才想起這年頭應該還沒私立學校。
“他家沒辦廠也沒辦學校。”周母接過話頭,“嚴振邦在哪兒上班沒問過,只曉得他老婆在師范大學上班,干的就是采購。”
她說著又嘆道,“難怪老話說,好心有好報,你上次來救了阿寶,才有今天的買賣,一飲一啄都有定數。”
李長樂不曉得上輩子嚴阿寶有沒有得救,但現在他有種被餡餅砸中的感覺。
周若楠高興的拿了張單子給他,“阿樂,林卉讓我們再準備三百斤鰻鲞、墨魚干,兩百斤蝦干,一百五十斤青占鮳頭。”
“要求就是,衛生一定要有保證,品種豐富一點,別腌制的太咸,兩個禮拜送一次貨,直接送師范學校那邊找她,她會把下次要的數量報給你。”
李長樂看著單子,“價錢呢?你跟她說好價錢了沒?”
“我們那些魚干,她就照我們賣的價錢給的。”周若楠想了一下,“她還說,只要單價不超過兩塊五一斤的干貨,都可以送去。”
李長樂聽后驚喜不已,“今天要的這些貨,她說什么時候要了么?”
“越早越好!”周若楠說道,“看樣子回家就得去碼頭收一些,才曬得出來。”
李長樂算了一下,三百斤鰻鲞得捕撈將近一千斤鮮貨,墨魚就更多了,起碼得五斤到六斤才曬得出一斤干貨。
“我們坐兩點的班車回去,趕著去碼頭收一批!”
“正事要緊!”周母樂呵呵的說,“吹圓已經夾出來了,你倆坐著吃,我去喊小海、小洲回來。”
李長樂想到工資的事,把自己在路上想的跟周若楠說了說。
“是啊,買賣做起來了,就不是一年半載的事,你顧慮的也有道理,我會跟阿娘說的。”
“現在已經曉得一斤魚干有多少賺頭,我們回去跟大哥他們說說,大家商量一下,一斤抽多少給阿娘合適?”
“嗯!”周若楠推了一下吹圓,“吃吧,等會兒還要去車站。”
“還有兩個鐘頭,等阿娘來了一起吃。”
(本章完)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