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件事。
哪怕是陳默也沒有辦法給出任何建議。
千人有千般法。
更何況他當時壓根就沒能通過《九歌·湘夫人》的最基礎的考核——他沒有能夠理解人的虔誠供奉和神明隔著時間的久遠注視。
因為他所信奉的還是萬法歸于自身的偉力。
“也無妨。”
不過李葉也沒有想要得到答案,他只是覺得有些迷茫,只是一瞬間的迷茫,之后他還是會努力尋找答案的。
“我總感覺答案似乎距離我很近很近了,甚至我之前還見到過可以被稱為答案的建筑物。”
三師兄奇怪地看了眼李葉。
答案的建筑物?
之前就見過?
饒是陳默見多識廣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李葉到底說的是什么。
“我回去好好想想!”
“而且建造房子也不能停下來不是。”
李葉跟三師兄告辭,回到了東滄鎮那邊,繼續自己的建房試煉。
投身入試煉之中,時間過得總是極快。
轉眼之間秋去冬來,四季流轉。
時間便已經是第二年夏季了。
“葉小哥!”
一位光著膀子的精壯青年忽然興沖沖地趕來。
這位正是之前說要幫他開墾土地的杜姓青年,確實也幫了他不少,畢竟如今的他只是有些瘦弱的凡人李葉罷了。
“發生什么事了,杜哥。”
李葉從書本里抬起頭來,此時的他依然穿著一身布衣,在夏日熾白色的陽光照耀下,原本白皙如玉般的肌膚竟有些泛起了小麥色澤。
沖淡了不少那種病懨懨或者說不近塵世的氣質,給人的感覺反而要比一年之前要好的多了。
“玉香瓜熟了!”
杜哥欣喜若狂:“殃鎮守已經在那邊等著了,說要咱們都去摘瓜呢!”
玉香瓜雖然經過了李葉的綁定以及改造,但到底還是要遵循自然生長的法則,更何況它們算是這一批來開墾拓荒之人未來的主要食物來源。
所以杜哥這樣激動也很正常。
這可是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得到的第一批收獲。
只要有能夠種植和收獲的作物,便總是能夠活下去的,他們也不愿意一直領四時宗發放的糧食,能夠自己種地產出,才是正常的。
這不,現在熟了。
難怪他這般高興和急促。
“哦!”
李葉立刻笑著站起身來:“那還等什么,咱們快些去吧!”
“走走走!”
兩人立刻一前一后地離開。
順著修建好的大路,很快便來到了栽種玉香瓜的田地——這是一片方圓有三百畝的田地,田地之中栽種著可以說是密密麻麻的白玉色澤的香瓜。
在黑黝黝的土地之中格外顯眼。
而在這些香瓜的周圍,則是有一個個小小的洞穴,里面正有一些探頭探腦的小家伙警惕地看著外面。
那是四肢粗短看起來和狗差不多的靈獸,背部生長著和玉香瓜一般無二的條紋。
它們是…猹。
名稱:玉香猹心情:警惕,忐忑,不舍 狀態:生活在玉香瓜田地里面的猹,它們會幫助人們收割玉香瓜,還能幫助人們取出玉香瓜的籽進行二次處理,但必須要付出十分之一的收益。
已綁定:玉香瓜 杜哥站在李葉身邊,低聲對李葉說道:“咱這一年里面跟它們一起種地,它們做的比咱們還好。
這收獲總該有它們的一份吧?
也不知道殃鎮守愿不愿意給它們一些。”
李葉望向站在地頭處已經和活人沒啥區別的殃殺,點點頭:“肯定會有它們的一份的。”
話音一落。
也不知道是不是殃殺聽到了他的聲音,抬起頭朗聲道:“你們先吃,順便也幫我們收了!”
——這話是對著在田地里面生活的玉香猹們說的。
“唧唧!”
玉香猹們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它們從各自的洞穴里面鉆出,然后開始挨個將已經徹底成熟的玉香瓜們摘下,找了一些比較飽滿的搬進自己的洞穴里,另一部分則是直接放在了田埂上。
雖然它們只是煉氣級別的一階靈獸,但這速度還是相當快的,在田地里面鉆的都像是出現了殘影,很快便將這幾百畝地的玉香瓜全部摘下放好。
隨后它們有序地跑到田地旁邊的水渠那邊,伸出自己短粗的爪子在水里認真清洗,徹底清洗干凈之后回到了放置玉香瓜的地方。
它們望著遠處的殃殺似乎在等什么。
“快!”
殃殺命令道:“把水道安好!”
一聲令下。
立刻就有鎮民拿著一條條看起來像是玉石雕琢而成的微型河道一樣的物件放在地上,那玉石河道瞬間變大,正正好橫亙在田埂之前。
河道準備完畢之后玉香猹們才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它們用自己干凈的短粗的爪子輕輕一敲,那玉香瓜便立刻破裂。
自里面掉落出一塊塊正方形的瓜肉。
瓜肉鮮紅,滴落著一滴滴帶著香甜氣味的汁水,聞著就讓人感覺食欲大開,夏日的炎熱在這一刻似乎被汁水的香氣沖淡。
瓜肉順著玉石河道向著前方流去,被等待已久的鎮民們用一個個竹籃子收集起來,用馬車運送回鎮子里。
那些瓜肉曬干之后只需要泡水,就能立刻恢復成原本的樣子,在冬季沒有什么新鮮蔬菜,或是外出的時候泡幾塊,就能夠享受到美味的瓜。
這些瓜肉一塊塊被送走之后,玉香猹們的動作還沒有停下,它們伸出爪子在瓜里掏了掏,很快便掏出一把把呈現玉石色澤的米粒大小的西瓜子。
說是西瓜子,其實非常細長。
看起來就跟米粒一般無二。
這就是玉香瓜的“玉香米”,和真正的稻米在口感上沒有任何區別,或者說味道反而會更加有嚼勁和粘稠一些。
接近糯米。
玉香猹們將玉香米給掏出來,其中大部分順著玉石河道送去遠處,被早就等著的人們拿去糧倉保存,但還有一小部分則是放在了旁邊。
沒一會兒,就有一群人拿著底部鑲嵌著燧火火種石匣的石臼快步跑來,將那些玉香米全部放入石臼里面。
在放入石臼之后,原本在石臼底部燃燒的燧火緩緩包裹住整個石臼,完全不需要加水,沒一會兒功夫就靠著熱度將玉香米給蒸熟。
隨著石臼的蓋子被打開。
肉眼可見地白色霧氣伴隨著極其霸道的香氣瞬間隨著風在四周擴散。
一些身強體壯的年輕人們早就已經做好準備,拿著石錘站在了石臼旁。
杜哥也活動活動筋骨,拍了拍李葉的肩膀:“你就別去了,一會兒我給你帶些熱乎的回來吃!”
“行。”
李葉目送著他朝著最近的石臼那邊走去,伴隨著“嘿咻嘿咻”的號子聲,他們開始用石錘捶打里面剛剛蒸熟的玉香米。
玉香米被石錘這樣捶打著,逐漸變得柔軟但是彈性十足,逐漸看不見單獨的米粒,而是全部融為一團。
就像是打糍粑,但是這些玉香米完全不會黏在石臼里面,還隨著石臼底部依然緩慢燃燒的火光在逐漸成型的大塊糍粑上留下火焰灼燒的痕跡。
小孩子們眼巴巴地站在石臼旁邊,看著里面的糍粑,每當這個時候負責捶打的青年人們就會直接挖出一大塊遞給孩子們。
孩子們一邊“嘶嘶嘶”的覺得燙手,一邊吃著,臉上全是饜足。
李葉有點想嘗嘗,但他也不是小孩,怎么也不能這樣直接蹲在石臼旁邊等著吃。
但還好的是善解人意的玉香猹直接從小孩手里搶到了一大塊,直起身子對著李葉“唧唧”叫了一聲,迫不及待地想要將糍粑獻給他。
李葉看了看被搶走糍粑眼淚巴巴的小孩,裝作沒看到,默默地接過了糍粑,慢慢咀嚼。
這是很奇妙的口感。
帶著一點火焰燒灼之后的焦脆,還有軟糯中的韌性感,雖然沒有加入黃豆粉糖粉之類的調料,但其本身的甜味就讓人感覺欲罷不能。
或者說,這種本味反而讓李葉覺得不錯。
好東西他吃的很多了,這種食物倒是讓他覺得意外的驚喜。
玉香瓜嘛。
這種特殊的靈植本身就具備不低的糖分,必要的時候還能通過汁水沉淀凝固出玉香糖——它的汁水果肉以及瓜子都是寶貝。
也難怪當初東滄鎮的鎮民們會選擇這種靈植作為主要栽種的作物。
李葉輕輕舒了口氣。
他將最后一口糍粑咽了下去,又接過杜哥送來的更大的一塊糍粑慢慢吃著,注視著遠方。
他看到這些從四時宗腹地萬里迢迢而來的凡人們臉上那不加掩飾的喜悅笑容,他看到豐收帶來的喜悅。
他感覺到手腕上的琉璃手串輕輕顫抖,絲絲縷縷的純凈靈氣透過他的肌膚涌入他的體內。
他還能看到玉香猹們正在將一些自己留下的玉香瓜籽摻雜著自身的血液埋在土地深處。
在這一刻他竟有些期待秋收了。
然后…
日升月落,夏去秋來。
似乎上一刻還在收獲玉香瓜的時候,下一息就到了要收獲曦光稻和薯蛟的時候。
——東滄鎮的田地里面當然也有曦光稻,而在稻田的水流之中,還有一些體型小巧的薯蛟在田中自在暢游。
比起玉香瓜那種特殊的作物,鎮民們對于那些長得如同高大樹木般,金燦燦散發著溫和暖意的稻子顯然更加期待。
“嚯!這稻穗真夠大的!”
“回家之后打算蒸幾鍋給小崽子們吃?”
“那當然是吃飽啊!”
大人們一邊努力地拿著鐮刀收割著稻子一邊聊天,孩子們則是赤著腳在稻田里面抓著壓根就不會逃跑的小薯蛟,成群結隊地將收獲放在自己的馬車上等著運回去。
歡聲笑語充斥在這片田地之中。
不遠處。
李葉依然靜靜地站在田地之外,他負手而立,秋季的溫暖陽光照在他的身上,明媚的像是仙神。
這次在他身邊的卻是殃殺。
“真人。”
“您不去收獲嗎?”
殃殺的眼中倒映著李葉的身影:“您似乎一直在思考什么東西,從春季一直到秋季——能和我說一說嗎?”
經歷了蛻生劫之后,又經常處理鎮子里繁雜瑣事的他早就沒了“殃殺”的怨氣,就和普通人沒啥區別,甚至臉上還帶著一點疲倦。
“我在想有什么房屋是能讓修仙者和凡人共通的。”
李葉很實誠地說道:“你應該知道我正在踐行我的道路,修行湘夫人的法門。
本來我以為屋舍和廟宇——凡人和神祇都需要的建筑物應該就是能夠聯結彼此的一條通道,但是現在想想似乎還是錯了。
凡人需要吃東西,神明需要香火供奉,就連我們修仙者也是需要足夠的靈食來填飽自身的靈力空虛。
四時宗從沒有辟谷的說法。”
這話著實是有些超出殃殺的理解范圍了,他迷惑地眨眨眼:“那您現在知道了嗎?”
“當然。”
“那就是糧倉啊!”
李葉這會兒已經完全想通了。
難怪他總感覺心中有些怪異的念頭,那是因為在很早很早之前就已經見過宗門之中那被無數星光所環繞的,秋收之時的糧倉!
那座萬年的糧倉!
現在他可以確定那座糧倉就是用的《湘夫人》之中記載的建造方法所建造出的,在時間之中逐漸變得更加強大的“房屋”。
無論是人還是仙神都需要的房屋,連通彼此的通道,毫無疑問就是糧倉了。
可問題在于該如何建造糧倉呢?
要不要干脆種出一座糧倉來?
瞬息之間宗門內那些能夠當做糧倉的靈植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但那些是不是都太平平無奇了。
他要做自然就要做最好的。
那還有什么是能夠當做糧倉的靈植呢?
他瞇著眼睛思考,忽然想起了之前幫助過的那位元泩鹿族的道友元巖。
能不能從他那邊得到當初那座無憂靈城的種子或者是枝干。
自己再稍加改造和綁定,創造出一座不僅僅能夠隨著《湘夫人》神通變強,自身還會逐漸產生靈性甚至神性的樹木糧倉?
唯有這樣,才有挑戰性。
他很難得的覺得自己的心神有些動蕩——這是激動的,等到這座糧倉長成,或許他對于《湘夫人》的理解就能徹底完善。
他決定回去見一見那位有段時間沒見,但每個月都給他送靈石的元巖道友。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