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364章 知道什么是長臂管轄嗎

熊貓書庫    回到過去做財閥
🔊點這里聽書

  南洋自由貿易區。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并不是單純的以一份協議為基礎自由貿易區,而更類似于歐洲經濟共同體,可以制定相應的規則、條令,并且要求成員國遵守。其旨在通過消除關稅壁壘、實施共同政策推動成員國經濟一體化。

  當然經濟一體化不過只是開始,就像是歐共體剛一開始的時候也只是經濟組織而已。

  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這個機構同樣也在發生著變化。而南洋自由貿易區同樣也是如此。

  自從自由貿易區成立以來,自由貿易區委員會的權責越來越重,對成員國的經濟影響也越來越大。

  而自由貿易區委員會就位于長安。

這天,勞工委員會的會場內彌漫著一股壓抑得近乎凝固的氣息,長條會議桌兩端的燈光慘白,將67名調查員提交的厚厚一迭調查報告照得格外刺眼。這些報告  當工作人員將報告分發給與會者時,紙張翻動的沙沙聲竟成了會場里最初唯一的動靜。可隨著報告內容的展開,這份平靜很快被徹底打破——那些記錄著韓國產業界勞工待遇的文字卻是觸目驚心的。

  而附著在報告中的照片更讓人不忍卒視:狹窄擁擠的車間里,工人們佝僂著背在轟鳴的機器間穿梭,裸露的手臂上布滿油污與細小的傷痕;昏暗的宿舍內,上下鋪緊密挨著,連轉身的空間都顯得奢侈;還有幾張特寫照片,定格了工人因過度勞累而布滿血絲的眼睛,以及因長期重復勞作而變形的手指,還有很多血淋淋的工傷照片。

  “觸目驚心”四個字已不足以形容此刻與會者的心情,委員會成員們原本略帶松弛的神情瞬間繃緊,眉頭擰成了深深的川字。有人指尖用力掐著報告邊緣,指節泛白;有人垂下眼簾,卻在再次抬眼時,眼底盛滿了難以掩飾的沉重。

  其實,對于血汗工廠,他們并不陌生,可是韓國的事情,卻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論不拿人當人,韓國做到了淋漓盡致。

  當會議進入質詢環節,公開的提問聲透過麥克風傳遍會場,可大屏幕上出現的調查員影像卻經過了模糊處理——為了保護這些深入工廠內部的調查者,他們的面容被打上了馬賽克,只有聲音清晰地傳來。

  “…沒有通風設備,工人們每天要工作14個小時,中間只有半小時的吃飯時間。”

  一名調查員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字字清晰。

  “有個女工因為連續加班暈倒在機器旁,醒來后還被工頭訓斥,說她耽誤了生產進度,然后卻因為長時間勞動,被卷入了機器,等到機器停下時,人已經死去了…”

  臺下的記者們瞬間炸開了鍋,相機的快門聲此起彼伏,原本還帶著職業性平靜的臉上,此刻被震驚與憤怒取代。有人握著筆的手微微發抖,有人忍不住低聲咒罵:

  “這哪里是工廠,簡直是集中營!”

  “把人當成不會累的機器,這也太殘忍了!”

  他們從業多年,見過不少行業亂象,卻從未想過在現代社會,竟然還存在這樣的血汗工廠。

  當質詢環節結束,委員會主席緩緩站起身,他的神情嚴肅得近乎凝重,目光掃過會場內的每一個人:

  “經過我們的核實,調查報告中的內容全部屬實。韓國多家企業嚴重侵犯勞工權益,且我們多次與韓國當局溝通,對方均無改善意愿。

  因此,我們決定將這份報告上交自由貿易區委員會,并正式提出建議——根據兩年前通過的自由貿易區貿易規則,啟動相應的懲罰措施,以此督促韓國企業整改,保障勞工的權益。”

  話音落下的瞬間,會場內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無論是委員會成員、調查員,還是在場的記者,都用力地鼓著掌,掌聲中充滿了對正義的期待,也充滿了對那些遭受不公待遇的勞工的支持。

  這掌聲穿透了會場的墻壁,仿佛在向外界宣告:勞動者不是資本謀利的“機器”,他們也應該有作為人的尊嚴和快樂。

  當然了,在鼓掌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注意到一點——這是長臂管轄權!

  到底是誰賦予了他們這個權利去指責其他國家呢?

  沒有任何人會去追問,問就是一句話——這是我們的權利。

  當然了,從理論上來說,我們的市場當然是由我們來做主。如果你不遵守我們的規則,那么,我們理所當然的可以把你拒之門外。

  韓國是第一個被南洋自由貿易區長臂管轄權打擊到的國家,但是絕對不會是最后一個。

  很快,南洋自由貿易區委員將會就是否啟動措施進行投票,在收到通商產業部的報告之后,李毅安沉默片刻,然后說道:

  “這就是一柄刀而已!不過并不是刺向韓國的,而是迫使其產業升級的一柄刀。”

  李毅安為什么會這么說?

  因為早在三十年前,李毅安就很清楚靠著廉價勞動力發展經濟的階段,必定是會結束的。

  無論他們是否愿意,都必須要面對這個事實。

  所以,從《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到勞工權益的保障再到社會福利體系的建立,本質上,都是為了應對這一切。

  只不過錯失戰后“賣方市場”良機的各國,是沒有SEA的戰略機遇期,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自由貿易區各國只是一點點的效仿,一點點的改進,而最終,為了邁過中等收入國家的門檻,在他的推動下,貿易區成員國,紛紛啟動了相應措施,開始全面保障勞工權益。

  在過去的幾年中,貿易成員國在這些領域內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雖然還還比不上SEA,但是卻在不斷的提高中,

  但是自己不卷了,也不能讓別人給卷死,要不然不就是白白把機會給別人嗎?

  所以,為了保護自身的產業,南洋自由貿易區接連通過了幾部法案,要求所有的貿易對象必須制定符合標準的勞工法案,充分保障勞工權益,實施八小時工作制,實施雙休,禁止強迫加班…

  對第一刀會砍到韓國,李毅安并不覺得的意外。

  因為韓國人太他媽的卷了!

  “漢江奇跡”的背后,是那些一生忙碌在工廠,飽受萬般壓榨的韓國工人。

  可以說,韓國的那種勞動密集型和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大繁榮,恰恰就建立在了雇主的貪婪剝削,以及惡劣的工作環境之上。

  很多韓國的工廠,工人們要從早上八點半開始工作,晚上十點到十一點半才能收工,幾乎全月無休。日常要忍受工長的責罵和各種莫名其妙的懲罰、克扣。

  昏暗的工廠沒有安裝足夠的照明燈,沒有通風扇,大量工人患上眼疾,長期操作機器導致手被損傷。甚至,有時候為了他們能夠連續加班,還被要求注射類似興奮劑的東西。

  可這樣的高強度勞作,換來的僅僅是勉強溫飽的生活。

  幾年前,為了抗議惡劣的勞動環境以及過長的勞動時間,韓國的全泰壹甚至懷抱著《勞工標準法》燃燒了自己。

  也正是因為這一事件,才促成南洋自由貿易區通過相應的法案,要求所有的貿易對象,必須要為勞工提供條件良好的勞動環境,8個小時工作制,雙休日,勞工的社會保障——養老,失業保險,醫療保險…

  而這一切的幕后操手,就是李毅安,當初他這么做,是想要借助韓國的這一事件,幫助韓國人改變他們的生活。

  這是在做好事嗎?

  從韓國人的角度上來說是的,畢竟這可以提高他們的收入,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

  但是對于韓國來說,可能就不一定是件好事了。

  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限制后進國家的發展——讓他們不可能通過血汗工廠去完成積累。

  讓他們不得不把大量的資金用于勞工權益的改善。使得他們不可能在短期內通過血汗工廠完成積累。

  所以,面對韓國惡劣的勞工環境,官邸第一次出聲,聲稱韓國的血汗工廠生產的產品并不符合南洋自由貿易區的精神以及貿易原則,希望他們能夠提高勞工待遇。

  而在希望的同時,在自由貿易區勞工委員會的建議下,而為了迫使改變,制定了“五年改善計劃”,要求其在五年內推行符合自由貿易區精神的勞工保障措施。

  而根據計劃,在最初的兩年改善豁免期之后,將會開始削減貿易配額——第三年削減20,第四年削減30,第五年削減50。

  換句話來說,就是他們在五年內不從根本上改善勞工待遇、生產狀態,停止血汗工廠的生產模式,那么包括SEA在內的整個南洋自由貿易區,都將完全中止從韓國進口商品。

  而今年,正是第三年,根據勞工委員會的審查結果——沒有任何切實的待遇改善。

  于是,勞工委員會的建議是什么?

  就是立即啟動懲罰措施。

  換句話來說,就是當爹的要打兒子了,兒子不聽話的話,當然是要抽的。

  “這一刀下去之后,韓國就是不升級也要升級!”

  這是在倒逼韓國進行產業升級嗎?

  當然不是!

  現在是韓國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這一刀下去,會對韓國產品競爭力造成嚴重打擊,

  聽著閣下的決定,趙佩琪這位通商產業部專務,想了一下,說道:

  “閣下,韓國方面可能會非常憤怒,兩年前,在貿易區通過相關法案的時候,他們就曾表示過抗議,認為這是壓制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聽著他這么說,李毅安反問道:

  “那就讓他去問問韓國人,韓國人是不是發展的耗材——勞動者不是發展經濟的“機器”,他們也應該有作為人的尊嚴和快樂,如果青瓦臺不愿意給予他們尊嚴,財閥不愿意給予他們快樂,那么我們就幫助他們發聲。”

  在這一瞬間,李毅安都被自己感動了,他覺得,韓國人至少應該為他立個碑,以感激他為提高韓國勞工權益做出的貢獻。

  想了想,李毅安又補充道:

  “告訴樸正雄——未來的韓國,會不會成為像歐洲一樣的發達國家,這就看他們今天的選擇了!”

  請:m.minguoqiren.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