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30章 世界上最大的金礦

熊貓書庫    回到過去做財閥
🔊點這里聽書

  原子城給了一顆定心丸。

  這個定心丸雖然還需要時間才能吃到嘴里,但是至少現在放心了很多,畢竟,就目前來說,全世界只有美國有原子彈。在俄國還沒有的情況下,就不著急了。況且,對于南洋來說,真正面對核威脅的時候,是十幾二十年后的遠程洲際導彈的時代。

  從時間上看,過幾年再有原子彈也不遲。而且到時候還可以解決運輸工具的事情——“夸父計劃”同樣也會造就南洋的洲際彈道導彈。

  回到長安之后,心神大定的李毅安就把精力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中。

  安全是很重要,但是發展更加重要。

  寬大的辦公桌上,那個鐵絲文件筐里永遠都堆放著厚厚一疊文件。和往常一樣,一份份的翻閱,指示,不知不覺文件筐里終于快空了,到了最后一份文件時,翻開文件后,只是微微掃視幾眼,他的眉頭就鎖成了一團。

  “沒想到,居然會有這么多的困難啊…”

  報告是國土資源部提交的,是東寧特別區,也就是西伊里安的“格拉斯伯格銅礦”施工進展報告。

  盡管聯合國一再譴責南洋與荷蘭之間的殖民地交易,非但沒能阻止南洋對這些島嶼的控制,反而讓南洋加快了對這些地區的開發,已經只有通過進一步開發,只有通過大規模移民,才能把擴張的地盤徹底消化掉。

  什么樣的借口,當然是暫緩氣體擴散式工廠建設的借口,離開原子城后,李毅安并沒有在第一時間下令暫緩,因為工程還停留在圖紙階段,而且還需要照顧赫茲的情緒嘛,畢竟,這位不僅是南洋的物理大咖,也是全世界的物理大咖,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能不是大咖嘛。

  “實在不行的話,就再增加一些戰俘,我還就不相信了,這路通不上去…”

  “可以用建設經費超支的理由來暫緩這個項目…”

  適當的照顧一下,也是應該。

  他們是放棄了,可李毅安卻沒有放棄的想法,畢竟,南洋的建設需要這座銅礦。

  話只說了一半,李毅安又瞥了一下眼前的報告,輕聲說道:

  “似乎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原本李毅安對這座銅礦并不怎么了解,但是因為對東部島嶼的野心,情報機構做了大量的功課,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李毅安對這座銅礦有了充分的了解。

  而在西伊里安,也就是新幾內亞島西部的開發重點,就是“格拉斯伯格銅礦”,那里是世界上的第一大金礦和第三大銅礦。2006年格拉斯伯格礦的銅產量為61.08萬噸,黃金產量58.47噸,銀產量174.45噸。

  在完成購地之后,對格拉斯伯格銅礦的開發,也就提到了日程上來,為了能夠順利開發銅礦,李毅安甚至要求戰俘管理局抽調了十萬戰俘。可沒想到,即使是如此,開發工作仍然很不順利。

  早在十幾年前,荷蘭地質專家就發現了格拉斯伯格銅礦,只不過,位于高原上的銅礦開采難度大,導致荷蘭人和日本人先后放棄了開采。

  但現在這個銅礦,倒是讓李毅安看到了一個合適的理由。

  南洋終歸是個小國嘛,現在建設更重要,中興、永寧以及東寧三特別區的建設經費都是以數十億為單位的,多出來兩億,至少可以多建好幾個大型工業項目呢!

  “最重要的,還是工業項目的建設啊!至于鈾…暫緩吧!”

  就在李毅安以“格拉斯伯格銅礦”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超支為由,暫時中止了代號為92號工廠的“鈾氣體擴散工廠”建設的同時,南洋對的中興、永以及東寧三地的建設又加快了投資力度。

  其實,原本南洋在東部三區就有很多投資,而且三地都處于南洋的實際占領下——甚至于都不需要派兵,因為蘇拉威西、馬古魯群島以西伊里安,本身就是婆羅洲的受降區域,在這些島嶼上原本就駐扎著南洋軍隊。

  盡管早在三年前,就與荷蘭人簽署協議后,但根據協議在南洋的駐軍會條約簽署五年后撤軍,而荷蘭人也樂意由南洋協助他們控制那些地區,以便將軍隊盡可能的投入到爪哇等重點地區。在《阿姆斯特丹條約》簽署后,三地駐軍非但不用再撤,甚至還在不斷的加強中,每天都有輪船和飛機往返于婆羅洲與東部三區。

  在浩瀚的東部海域上空,一架海軍的二式大艇正均速飛行著,二式大艇,雖然是日本制造的水上飛機,但性能非常出色,它甚至具備超遠程戰略轟炸能力,在攜帶1噸重炸彈或兩枚800公斤魚雷時,也依然能保持6500公里的航程。

  戰后南洋軍方于日本接收二十三架二式大艇,這些飛機經過改進后,一直作為運輸機使用,它可以搭32名乘客飛行6500公里,絕對是一種性能極其出色的遠程運輸機。

  而現在中島等人坐著這架曾屬于日本海軍的飛機,自然是無限感慨,不過他們并沒有表露多少情緒,更多的是對未來工作的期待。

  “格拉斯伯格銅礦!”

  翻看著手中的資料,作為采礦工程師的中島對于這座銅礦并不陌生,戰爭期間,軍方就試圖開采這座位于西伊里安的大型銅礦——銅礦早在36年就已經被發現,只不過因為地勢險要環境惡劣,只是做了一個計劃而已。

  現在不曾想,格拉斯伯格銅礦又一次放到了他的面前,問題依然如故。

  “中島,這個礦很難開采啊!地形太復雜了。”

  渡邊指著地圖說道。

  “是啊,坐落在巴布亞省查亞峰附近,銅礦海拔高度超過四千兩百米,附近甚至還有熱帶冰川,周圍都是熱帶雨林,這樣的地方,開采銅礦真的非常困難啊!”

  中島并不是在強調它的困難,而是在講述事實——銅礦位于熱帶雨林中這沒什么,最大的問題是海拔太高,地勢太險要,這些問題正是后來軍部放棄開采這個銅礦的原因。

  現在輪到南洋了。

  “哎呀,軍部都沒辦成這個事情,咱們現在去采這個礦,真的很困難啊!”

  渡邊的忍不住輕聲抱怨了起來,機艙里的二十幾名乘客,和他們一樣都是來自日本,都是采礦領域的最優秀的專家。

  “再困難,也在解決它啊,畢竟…”

  中島壓低聲音說道。

  “公司承諾過,如果我們能夠成功的話,那么我們的就可以歸化入籍了!到時候,我們的家人,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歸化入籍!

  簡單的幾個字,讓所有人心中的熱血沸騰了起來,是啊,就這就是他們的機會啊!

  入籍、歸化!

  留在這個天堂之中。

  條件困難怎么了?

  這不正是他們向南洋表明忠心的方式嗎?

  一瞬間,機艙里的工程師們,包括中島在內,無不是雙眼迸發出異樣的神采,困難是什么?

  是挑戰。可同樣也是機遇!

  是他們個人以及家人的機會!留在這個國家的機會。困難越多,他們就越需要克服它,只有如此,才能用卓越的功績向公司證明他們自己的價值,才能順理成章的成為南洋人!

  很快,中島的眼里已經沒有什么所謂的困難了,只剩下了對卷起來的渴望…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