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90章 ?搶先一步

熊貓書庫    早安大明
🔊點這里聽書

  八三看書,早安大明!

  “見過殿下!”

  “見過殿下!”

  天氣漸冷,宮中人穿的也厚實了不少。

  裕王頷首,隨即加快腳步。

  授課的地方到了。

  “今日不是夏公嗎?”

  裕王見今日來授課的是個陌生官員,便問道。

  官員看著二十余歲,微笑道:“夏公身子不適,今日由臣來授課。”

  隨即官員自我介紹,“臣是翰林院侍讀周夏。”

  二十余歲做到翰林院侍讀,此人倒也了得…裕王點頭,坐下后問道:“徐先生可好?”

  徐先生,這里指的是執掌翰林院事的徐階。

  “頗好。”

  周夏隨即開始講課。

  他口齒清晰,且態度溫潤,學問扎實,可見翰林院此次是認真推薦。

  這一課是關于禮的內容,一課講完,周夏順著舉例,“兩國交戰,不殺來使,可大明卻斬殺俺答使者…殿下以為妥當否”

  裕王搖頭,“不妥。”

  周夏也不生氣,呵呵一笑,“殿下定然以為斬殺俺答使者有失大明國體,可卻不知在大明眼中,俺答壓根就不是一國。而斬殺俺答的使者,便是在告之俺答,蒙元早已覆滅,不復存在!”

  周夏目光炯炯的道:“這是國體。若與俺答的使者往來,便是承認俺答部接替了蒙元的地位。”

  “名正言順嗎?”裕王搖頭。“我以為所謂名,必然是在實力的基礎之上才能提及。

  譬如說前宋。彼時遼國衰微,金國崛起,這才有了海上之盟。

  金國彼時只是遼國內部的叛逆,可轉瞬遼國就覆滅于金國之手。按理哪來的名?

  接著金國大軍南下,掠走了二帝…何為正統,不是靠著所謂的名,就真以為自己占理了,而是要看誰的實力更強。金國無正統之名,卻滅遼國,攻下汴京,掠走二帝。”

  “殿下錯了。治理天下當以德為先,德為名之基…”

  二人開始辯駁。

  最終誰也無法說服誰。

  周夏回到了翰林院。

  幾個官員從值房里出來,周夏拱手,“徐侍郎可在?”

  “周侍讀回來了?徐侍郎在值房。”一個官員笑吟吟問道:“第一日為皇子授課如何?”

  周夏微笑道:“只是尋常罷了。”

  他走到值房外,輕輕叩門。

  “進來。”一個溫和的聲音傳來。

  周夏推門,吏部左侍郎、兼掌翰林院事徐階坐在對面。他抬眸看了周夏一眼,“且等等。”

  “是。”

  周夏看了一眼墻壁上的那幅字。

  那是徐階給自己寫下的座右銘。

  ——咄!汝階二十一而及第,四十三而佐天官,國恩厚矣,何以稱塞?所不竭忠殫勞,而或植黨以擯賢,或殉賄而鬻法,或背公以行媚,或持祿以自營,神之殛之,及于子孫。吁!可畏哉!

  果然是剛直不阿的徐侍郎啊!

  徐渭看完文書,收拾好了,這才溫和說:“第一日去為裕王授課,如何?”

  周夏微微蹙眉,“去之前下官聽聞裕王被長威伯教導的有些偏,今日下官借著禮這一課試探了一番。下官以斬殺俺答使者為例子,以示朝中不認可俺答為蒙元接替者的身份。”

  “裕王如何說?”徐階面色白皙,胡須不算濃密,但卻格外清爽。

  “裕王一番言論,總體便是說名需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否則這個名毫無用處。下官還察覺裕王對當下士林有些不滿。”

  不過一個皇子的言論倒也無需上綱上線,在周夏看來,再過幾年裕王便要就藩,從此淪為藩王,對朝政毫無影響力。

  “哪里不滿?”徐階問道。

  “裕王暗示當下士林只知曉高談闊論,卻不知腳踏實地去做事。”

  “名需實力為根基,士林華而不實。”徐階總結道。

  “是。”

  徐階捋捋胡須,溫和的道:“翰林院乃是為國儲才,為國磨礪人才之處。長威伯之名…我久有耳聞。

  此人十三歲為秀才,一鳴驚人。不過身為贅婿之子,一身才干不得伸張。殺人后,竟然一朝為天子近臣…這等大起大落,有幾人能平靜承受?”

  這話似乎在說蔣慶之在經歷了這番大起大落后,有些張狂,目中無人。

  周夏深以為然,說道:“裕王那番見解,顯然便是長威伯的一貫主張。而長威伯所持的言論下官也有所耳聞,他認為一切虛名皆是華而不實…”

  徐階認真聽著,良久點頭,“你如今身為皇子的先生,看似春風得意,可要謹記…”

  周夏束手而立。

  徐階溫聲道:“得志時當知節制,失意時當知堅忍。”

  徐階當年也曾是有志青年,可在出仕后屢遭打擊。漸漸的學會了隱忍。

  “是。”周夏恭謹受教。

  “至于裕王的教導…”徐階想了想,“按理皇子教導該由我翰林院主導,可陛下卻讓長威伯…若是別人也罷,長威伯和我等所持看法大相徑庭,難免會有沖突。你…”

  周夏眸子一亮,“徐侍郎放心,下官不會丟了翰林院的人。”

  “翰林院的人不是你想丟就能丟的。”徐階笑了笑,溫和的道:“不過卻也無需避戰。這樣,此后你與裕王的爭論可告之于我。”

  周夏一怔,“您這是想…”

  徐階說道:“借此論道!”

  “是。”

  周夏告退。

  徐階收回目光,眼中多了一抹堅韌之意。

  “我蟄伏多年,便是為了一展所學。人人皆說廟堂高不可攀,徐某也該去看看究竟有多高。不過在此之前,便用那位天子近臣,少年權貴來試探一番…”

  大清早裕王就來蹭飯,小姑娘沒來,景王據聞是被盧靖妃安排了事兒。

  “這番話是翰林院的新先生所說?”

  “是。他說什么斬殺俺答使者,是不承認俺答繼承蒙元之意。”

  “名正言順嗎?”

  “是。表叔,這位周先生倒是不偏激,不過卻隱約對表叔有些不滿。”

  憋屈的越久,小透明的越久,這人就會越敏感。

  裕王就是如此,敏銳的察覺到了周夏對蔣慶之的不滿。

  “我倒不在乎他對我的看法,也沒必要在乎。”蔣慶之莞爾,“不過我怎么從此人的身上,嗅到了些熟悉的味兒呢?”

  他突然想起來了,“如今執掌翰林院的是誰?”

  “吏部侍郎徐階。”

  “老徐啊!”

  華亭徐階,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勾踐第二。

  “表叔,我此后要不要裝傻?”裕王問道。

  娘的,小兔崽子越發聰明了。

  不過,隔空和老徐交手的感覺也不錯…蔣慶之搖頭,“無需如此,此后周夏若是頻繁引誘你辯駁,那也別客氣,火力全開!有不敵的來問我。”

  下午老頭兒來蔣家蹭飯。

  “慶之呢?”

  富城說道:“伯爺在為多多沐浴。”

  老頭覺得蔣慶之在玩物喪志。

  今日太陽不錯,院子里的大樹下鋪著墊子,洗完澡后的多多四仰八叉的躺在墊子上,蔣慶之坐在一邊,背靠樹干。

  “你這一人一貓倒也悠閑。”老頭兒一屁股坐下。

  “哎!夏公,正好問你個事兒。”

  “說。”

  二人都閉著眼睛,感受著冷風吹過。

  “徐階算是您的學生吧?”

  “不算。”夏言說道:“不過當年我頗為欣賞此人。”

  老頭兒驕傲,不屑于提及自己當年提拔和栽培徐階的事兒。

  “小子,別看那徐階低調,那是個能隱忍之人。要成大事,必須學會隱忍。”這是夏言此次死里逃生的感悟。

  “嗯!”

  蔣慶之比誰都清楚徐階是什么樣的一個人,而且比徐階自己都清楚,這個人未來會變成什么樣。

  “這貓倒是有趣。”夏言見多多四仰八叉的躺著,不禁樂了。

  “您別摸它!”多多可不是誰都能摸的。

  “我今日帶來了小魚干,我就不信…”

  夏言試探著伸手。

  剛觸碰到多多的腹部。

  “喵!”

  “哎呀!”

  “說!兵部還有誰貪墨了錢糧?”

  錦衣衛的刑房內,慘嚎聲不斷。

  陸炳走進刑房,問道:“可開口了?”

  朱浩得意的道:“三人開口了,剩下的在回想。”

  “蔣慶之那邊要出手了。”陸炳沉聲道,“在此之前,讓這些人盡數開口,挖出兵部那些老鼠。”

  朱浩笑道:“指揮使放心,論動手,咱們錦衣衛怕過誰來?就算是東廠那群王八蛋也是手下敗將。”

  “好好干!”陸炳拍拍朱浩的肩膀。

  刑房外,沈煉在等候。

  “嚴世蕃那邊遣人來傳話,蔣慶之和王以旂有交情,要盡快把此事辦妥,別給蔣慶之在兵部招攬人心的機會。再有…”

  沈煉看著極為不滿,“從宣府之行開始,陛下一步步讓蔣慶之參與政事。宣府之事他辦的漂亮。

  老陸你可會用兵?我雖不會,卻也知曉士氣可鼓不可泄的道理。要馬上出手,利用此事打斷他的勢頭!”

  陸炳回身,“朱浩!”

  “在!”朱浩出來,“指揮使。”

  “下狠手!”陸炳的眼中多了狠意。

  “是。”

  朱浩進去,轉瞬里面的慘叫聲高了幾個調門。

  “我說,我說…”

  沒多久陸炳就拿到了口供,他交代道:“盯著蔣慶之,準備人手,等我出宮就出手抓人。”

  看著他急匆匆而去,沈煉郁郁難言。

  “怎地?看著我錦衣衛要壓制蔣慶之一頭,不高興?”朱浩看不慣沈煉這等端著錦衣衛的碗,卻覺得錦衣衛不地道的人。

  “你以為蔣慶之那么好壓制?”沈煉冷笑,“宣府許多文武涉及貪腐,對于蔣慶之而言便是一個狼窩。可他不但把事情辦的漂漂亮亮的,順帶還把俺答的一支游騎給卷了進來。你覺著這樣的一個人,他那么好壓制?”

  朱浩鄙夷的看著他,“他用兵是了得,可論查事兒,他差遠了。”

  沈煉側身看著他的臉。

  “你看我的臉作甚?”朱浩下意識的摸著臉。

  “我在想,若是這張臉被蔣慶之狠抽一頓,會是什么模樣。”

  陸炳進了西苑,正好見到雙手臟兮兮的蔣慶之。

  “我的伯爺哎!這西苑的花草都要被你挖空了,給陛下留些吧!”

  陪同蔣慶之的內侍苦笑。

  “陛下整日修道,這些花草無人欣賞,白瞎了。我這是做好事。”

  蔣慶之一臉正色,卻看到了陸炳,“老陸,這是…護衛呢?”

  陸炳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右側專門給護衛們歇息的房間。

  那日斬殺了丁青的護衛莫展就站在門外,目光銳利的盯著他。

  宣府第一刀!

  事后有人給陸炳說了此人的情況,刀法了得,但卻不會走關系,以至于無法升遷。

  陸炳深深的看了此人一眼,“走。”

  跟著內侍走了一段路,陸炳回頭,見蔣慶之依舊在瞄著那些花草,心想此人竟然不去兵部查案…

難道是胸有成竹  可我口供在手,你蔣慶之如何翻盤!

  嘉靖帝剛醒,見到陸炳時問了他家中的孩子近況。

  “都很是乖巧聽話,也肯讀書上進。”

  陸炳笑道。

  “好好教導,此后…”嘉靖帝止住了話頭,但誰都知曉他重情,不出意外的話,陸炳的子女將會富貴延綿。

  “陛下,臣拿到了兵部上下貪腐的名冊。”陸炳拿出了名冊,“錦衣衛上下不眠不休數日,查出了…共計官吏五十余人,涉案九十余萬貫…”

  功勞到手!

  陸炳抬眸,卻發現嘉靖帝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對。

  “九十余萬貫嗎?”

  “是。”

  嘉靖帝拿出了另一份冊子。

  “朕手中的這份名冊上,交代的卻是一百三十余萬貫。”

  誰能查的那么快?

  是誰?陸炳猛地抬頭。

  風從殿外吹進來,吹動了嘉靖帝手中的冊子,封頁翻過,第一頁上寫著:臣,蔣慶之稟告陛下…

  求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