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08章 城墻上種地

熊貓書庫    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
🔊點這里聽書

  就在其他鬼市的負責人咒罵皇城根這邊的龍哥的時候,龍哥還在苦逼的往外搬糧食。

  不出不行啊,他每個月還要上繳利潤,這地方又不是他一個人的,現在錢沒了,要趕緊回籠資金,不然趕不上月底交錢了。

  幾天后,孫志偉看到他的辦法那么好用,自然記在心里。他準備稍后就把其他幾個鬼市的頭目都摸清楚,以后有需要就再搞他們一下。

  24號上頭下來了號召“低指標,瓜菜代”。

  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在當月糧食不夠的時候,用瓜果蔬菜來代替糧食,以副食替代主食。

  譬如:用紅薯、土豆、蘿卜等來代替糧食作為主食,這些副食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產量很高。

  同時還要求各個單位,自力更生,努力增產,不僅要努力增產糧食,增產瓜菜。

  同時還要千方百計增產各種代食品,保證每人收集30斤干菜的任務。

  這‘代食品’其實不是一種東西,而是指所有的不是正常食物的可吃的食品。

  主要分三大類:

  第一類是農作物的收獲殘余。

  比如米糠、麥秸、麥糠、玉米皮、玉米秸這些。麥秸粉可以做饅頭,麥糠可以做窩窩,玉米皮和秸打碎了可以煮粥。

  注意,這玉米皮可不是玉米粒外面的皮,而是玉米棒子和須須外面那層皮。

  這玩意兒你說不能吃吧,動物們天天都吃,只是不好吃,吃的時候像嚼蠟,滿口的渣渣還卡嗓子,在肚子里難消化,拉的時候也費勁。

  有沒有營養且不說,但能填飽肚子是真的,人真餓急了還是會吃。

  第二類就是野菜和野味了。

  野味就不提了,近郊哪里還有野味,除非到深山里,但那不是普通人能去的。

  野菜的話,山上還好說,地方大人少,野菜能采不少,城市周邊人太多,近郊的很快就被采集完。

  報紙上鼓勵大家搞小夏收小秋收,就是讓大家在收獲前青黃不接的時候去野外找食物。

  很多地方都是整村出動拉網采集,那是真正的寸草不留,草籽都被走在最后面的孩子們給撿走。

  最受歡迎的是榆樹,榆樹全身都是寶,春天能結榆錢,夏天葉子能做窩窩頭,秋天還能扒樹皮磨成粉做窩窩頭。

  連野莧菜、洋槐葉、沙棗、野枸杞等有輕微毒性的植物也是能吃的,只是要懂得處理毒性。

  第三類就是小球藻、水藻那些了。

  還是有第四類代食品,通常是指合成食品。

  像是豆類合成的“人造肉”,還有從植物里提取的“葉蛋白”等等。

  這類“代食品”口感和營養都不錯,但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起的。大部分人見都沒見過這種高級貨。

  “代食品”先不提,上面下的任務需要優先完成,每人30斤干菜可不是好弄的。

  孫志偉他們都是按單位下發的任務,王園長愁得都開始掉頭發了。幼兒園這邊的供應沒有停止,但是在品種和數量上都開始減弱。

  比如水果,有是肯定有的,但是有什么只能聽天由命,來什么算什么。比如七月份,園里的孩子們就吃了一個月的蘋果,因為只有蘋果。

  比如平常足量的大米白面,現在已經有一部分改成小米了,總量也減少了10左右。

  食堂的主廚石師傅開始發揮才能,在盡量不浪費食物的同時,還能把食物做的好看又好吃。

  上面緊張,園中的幾塊農田就火力全開,但這也滿足不了全園四五百人的需要啊。

  面對這種困境,孫志偉適時找到王園長提出自己的辦法。

  “園長,咱們可以申請去老城墻上面種地啊。”

  “城墻上面可以種地?那上面不都是墻磚么?”

  “嘿,上面外層的磚頭大部分被人拆走了,只剩下中間的夯土。”

  “再去上面鋪半尺河泥就能種菜了,澆水也簡單,架一個轱轆,直接從護城河拉水上去。”

  “你確定?”

  “我確定,前些年就有人這么干過,不過都是偷偷的,規模不大。”

  “現在還有哪里有大段城墻?”

  “鼓樓那一片還有不少城墻沒拆,距離又近,那么寬的城墻,咱們申請一段開墾出來,至少也是幾十畝地,產出足夠園里自用了。”

  “好,那就這么干,我去打申請,你來組織人手和用具,申請一通過咱們就派人上。”

  “園長,工具我可以負責弄,但人手我不好組織,這都是大姐大媽的,我這也沒號召力啊。”

  “噗嗤,現在你知道婦女能頂半邊天了吧,行吧,你去找后勤老姨商量工具的問題,人手我來組織。”

  “保證完成任務。”

  這京城的老城墻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拆完,實在是工程量太大,只能有需要的時候組織人手拆一部分。

  目前還剩余的老城墻足足有四五十公里長,又有15米寬,這樣算下來就是千畝良田。

  北海的王園長一封申請書遞上去,一下子就給市府就近增加了大量可用農業用地,投桃報李劃一段給北海幼兒園也是應該。

  批文很快就下來了,園里的教職工人手被分出去1/3,然后輪班上城墻。

  第一批的開墾工作交給了園里的所有男老師和部分保衛科同事。

  孫志偉帶隊,大家很快來到北邊的老城墻。上到城墻上,左右回頭就可以看到京城內外,視野格外寬闊,讓人的心情也舒暢了不少。

  先找到劃定給他們的城墻段范圍,一部分人用城磚壘成邊界,劃分地塊,另一部分人去外墻搭建轉輪轱轆。

  上面批了500米的城墻給他們,算下來也有十一二畝地。

  蔬菜兩三個月一輪,土豆一輪100天左右,紅薯一輪150天左右。

  不用化肥只用農家肥的情況下,一畝地一個周期分別可以產出400斤土豆、1000斤蔬菜、1000斤蘿卜、2000斤紅薯。

  合理規劃,精耕細作之下,這塊地基本可以保證整個園區的溫飽,更何況園區還有供給,這里只是輔助供應。

  只要把這塊地種好了,園區這幾年就好過了。

  請:m.llskw.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