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十七章 緘默者學會

熊貓書庫    靈能者不死于槍火
🔊點這里聽書

  新鑄光城。

  啟明者地下基地,第一層。

  “緘默者學會.”

  查可洛看著眼前的男人。

  他沉吟了一秒:“你的職位,是書記官?”

  “您的推測非常正確。”

  “緘默者學會,金銜書記官,雷切爾·哈維。”男人笑著,右手貼在心口,微微鞠了一躬:“向您致敬,強大而公允的‘逆悖者’閣下。”

  “金銜書記官。”查可洛瞇了瞇眼睛,雙手交叉:“據我所知,這個等級的書記官,整個緘默者學會都不算多。”

  “我剛才查閱了一遍你的資料,你是三年前到達的鑄光城,親身經歷了我們與公司間的戰爭——而無論哪一方,都沒有察覺到你的身份。”

  查可洛口中的“查閱”,顯然是通過植入體式的個人終端,聯系了情報部門,檢索對比了眼前之人的信息。

  這個看上去四十歲出頭的男人,西裝革履,氣質干練又帶著屬于公司人特有的倦憊感。

  那取代了右手、流線型的暗銀色機械義肢,亦是最近四年在商務人士中頗受歡迎的“奮斗者iv型”,兼容市面所有主流接口,包含智能ai助手、實時ppt投影、足以運行專業軟件的高性能、毆打競爭對手等多項功能。

  任誰看他一眼,都會認為這是一位地道的公司職員。

  而檔案上顯示,對方也確實是一家中型公司的管理層,平日表現沒有任何異常。

  “——畢竟是書記官,融入當地環境可是基本功。”

  宋識坐在另一邊的沙發上,往嘴里拋了顆番茄味的水果。

  “而且還是金銜,要是這也那么容易被發現,緘默者學會早關門大吉了。”

  “您對緘默者學會相當了解呢。”男人,或者說“雷切爾”,保持著笑容:“不過有一點小小錯誤要糾正,歷史上緘默者學會是出現過數次斷代的,就是您說的‘關門大吉’。”

  “你們.很誠懇啊。”

  查可洛端詳了對方幾秒,說出這句話。

  “與誠懇無關,‘真相’是緘默者學會堅持的永恒信條之一。”雷切爾搖了搖頭:“身為學會的一員,如果我等連自身歷史都愧于表達,遮遮掩掩,那又怎敢、怎能追逐真相?”

  查可洛先是頷首,以示尊重,旋即開口:“我總結一下目前的情況吧。”

  “你不惜暴露自己的存在,主動找上了宋識,想要邀請他前往緘默者學會總部,參與一場.測試。而宋識則帶著你,一塊來見了我。”

  “沒錯。”雷切爾表現得不卑不亢:“這是來自十二人議會的指令,請相信我,我們對您、對啟明者、對宋識閣下,都毫無惡意。”

  緘默者學會的最高領導機構,“十二人議會”。

  “你們當然不會有惡意,你們對誰有惡意呢?”

  宋識一邊嚼嚼的咔嘣響,一邊挑起眉頭:“態度的主觀勢必影響著記錄的客觀,所以你們號稱要絕對中立——真中立嗎?”

  “我對此非常遺憾。”雷切爾無比真誠地嘆息一聲:“我們力求客觀,然而這一想法本身,便影響著客觀。查可洛、宋識閣下,我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拼盡全力,不斷向它發起追逐。”

  “哈測試。”查可洛忽地笑了起來。

  他搖了搖頭,笑道:“你們也不是來詢問我意見的,單純就是跑過來告訴我一聲。”

  “還真是。”宋識跟著笑了,悠悠道:“畢竟不告而別多少還是有點反人類了,我直說了吧,我已經答應了,過段時間就出發,提前跟你說一下。”

  “那我也沒什么好說的。”查可洛點頭:“既然你已有了自己的決斷,祝你一路順風。走之前,記得把事務交接好,如今九御防務的攤子還是有些大的。”

  “總裁位子給我開了?”

  “給你留著。”查可洛從善如流。

  “還有件事。”

  在幾句話談出了結果后,查可洛的視線重新轉回雷切爾身上:“銅、銀、金、石,我很好奇,一位僅次于石銜的金銜書記官,為什么會選擇停留在鑄光城?”

  雖然說著“好奇”,但查可洛投來的眼神里,顯然不帶有絲毫拒絕的余地。

  是的,許多人都知道,緘默者學會維持著龐大的“書記官”集團,散布在泰拉各地,無孔不入地重復上演著觀察與記錄。

  可書記官與書記官之間,顯然也存在著天差地別。

  緘默者學會.這等龐然大物的一員絕對精英,在鑄光城潛伏了整整三年,無論是作為“啟明者總指揮官”還是“逆悖者”,查可洛都必須搞清楚原因。

  “啊查可洛閣下,您應該知道,緘默者學會是如今泰拉最大的啟示靈能者集團吧。”雷切爾笑容收斂了幾分。

  “非常有說服力。”查可洛表示認可,可緊接著仍搖了搖頭:“但我需要更詳細的解釋。”

  雷切爾低低嘆了一聲,然而他沒有猶豫什么,顯然來此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他抬起頭,環視著宋識與查可洛。

  “兩位,你們對‘歷史節點’這種理論,有什么看法?”

  ——來了。

  宋識心道。

  果然是熟悉的這一套,緘默者學會書記官的標準起手式。

  而下一刻,不待兩人回答,雷切爾朗聲道。

  “泰拉的時光足夠漫長,歷史又向來是眾說紛紜的產物。”

  “有人將其預設為客觀實在的整體,有其運行的時間觀規律,試圖借實證來構筑‘真實的歷史’。有人則更進一步,試圖尋覓出一個終極的規律,歷史的一切意義、目的與方向,都不過是這終極規律的一方側面。”

  “也有人不再只站在觀察者的角度,而選擇將自身也納入觀察,一切歷史的存在都是以他們作為參與歷史的構成而存在。還有人以現在作為直接參考體系,堅信歷史是一種不斷向著更進步、更自由、更完善的方向發展的過程,一切勢不可擋,不容質疑。”

  “而我等緘默者學會則認為,歷史并非一條勢不可擋,完整統一的長河——你們應當聽說過,完美無缺的‘圓’,實質上是由無限的邊組成的,它同樣屬于多邊形的一員。”

  “泰拉的歷史,從來不是一條直線,恰恰相反,它是由許許多多、長短不一的線段連接而成,而誕生這些線段的,便是‘歷史節點’。”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