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不算大,分布在山坡之上,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開著燈,星星點點。
告別強巴大叔,四人來到位于半山腰的一塊平地,學校就建到這里,他們四人趕到學校里一片寂靜。
李燁用鑰匙打開學校大門,走進打開校園的路燈,說道:“十一國慶節嘛,學生和老師都放假了。青葉你晚上和我住一塊,白藕和格桑住她的宿舍。”
方青葉自然沒有異議,等把行李箱搬到宿舍,李燁說就準備去做飯。
“李燁,你帶你同學到處轉轉吧,我去做飯。”這時候劉熙格桑說道。
李燁也沒堅持,就帶著方青葉和白藕沿著校園逛起來。
學校并不大,一棟三層教學樓,既是有教室也有老師宿舍,前半部分辦公后半部分就是宿舍,旁邊還有幾間平房,是用來做廚房和存儲糧食柴火。
操場周圍是一圈跑道,中間還有個籃球架、羽毛球場、乒乓球案一應俱全。
“這都是我來以后修建的。”李燁頗為自豪:“也是整個鄉上設施最好的小學。”他又指了指,教學樓側面位置:
“鄉上打算在那里再修一棟教學樓,將附近幾個村子的學生都集中到這里上學,還在教學樓后面修一棟宿舍樓,將來遠處的學生不用每天走兩個多小時山路,可以直接住校。”
“李燁,你自己也掏不少錢吧?”方青葉問道。
“嗯,二十多萬吧對了,還有你支援的電腦室,我帶你去看看。”李燁說著帶方青葉和白藕上了二樓打開一間教室門,拉燈之后里面是一排排桌子,上面放著電腦非常干凈,幾乎一塵不染。
“學生們都很愛惜,每次上完機后都打掃的干干凈凈。”李燁解釋道。
看著這些電腦,方青葉不由得想起自己遠房表哥在城里開的網吧,那些電腦已經是塵跡斑斑。
就在這個時候,樓下傳來一個孩子稚嫩的聲音:“李校長,李校長。”
“你現在是校長了?”方青葉驚訝問道。
“副校長。”李燁回了句,走出教室就看到教學樓下站著一個小男孩。
“扎西益西,什么事?”李燁問道。
“我阿爸聽強巴大叔說你帶著朋友回學校了,讓我叫你去我家吃飯。”小男孩說道。
“謝謝,你給你阿爸說,我們馬上就過來。”李燁笑道。
小男孩蹦蹦跳跳向外跑去,李燁對方青葉和白藕說道:“走,我們去扎西家,人家邀請你不去不禮貌。”
“李燁,你是不是經常去鄉親家吃飯?”方青葉笑著問道。
“算是吧這里民風比較淳樸,特別是你和他們熟了以后,你不去就是瞧不起人家。”
李燁下樓又到廚房把劉熙格桑叫上,帶了一把手電筒,四人出了校門沿著崎嶇的山路向山上走去。
村子都是依山而建,房子與房子之間距離并不遠,全部都藏式風格,不過并不是傳統的石頭壘成,而是木材、石材、泥土為原料修建。
李燁告訴方青葉他們,當地人稱作“崩科”,藏語意為“木頭架起來的房子”。這個村子一半都是藏民,其余的是漢族和羌族,大家基本都能和諧相處。
沿著小路走了十多分鐘后,來到一棟“崩科”前,借著李燁的手電筒燈光,方青葉看到紅色的墻壁,房屋四壁、房門和梁柱上均繪滿精致的壁畫和圖案。
方青葉他們趕到房屋前,門開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走出門外。
“貢布大叔!”李燁和劉熙格桑叫了聲,男人笑呵呵迎他們進屋。
房間里并不算很大,但很干凈,除了剛才那個小男孩,還有兩個半大孩子,一男一女,都是貢布的孩子,一個中年女人正在忙碌,是貢布的妻子。
手扒肉、羊腸面、風干牦牛肉,當然少不了藏族人特有的青稞酒和酥油茶。
貢布和他妻子的漢語都不是很好,但那他三個孩子卻說挺流利,在吃飯當中,貢布告訴李燁,他的大兒子多吉今年初中畢業,按照他的意思,想讓兒子在家務農,但兒子卻想到外面闖蕩。
“多吉,你想去哪里?”李燁問有些沉默的男孩。
“我想去成都,我在網上看到CD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招收學員,我想去學習廚師。”多吉說道。
“李校長,多吉說的什么網上看到的學校,到底是真的假的?”貢布問道 “應該是真的。”李燁笑道:“這樣吧,貢布大叔,我回去以后再上網好好查查,在網上問一問這個學校到底怎么樣?對少數民族學生有沒有優惠政策等,我打聽清楚以后再告訴你們好不好?”
“好好,我今天請你過來吃飯,就讓你上網幫忙好好查查!”貢布立刻表態:“如果真的好,我就讓多吉去學習,我們藏民,祖祖輩輩都在這山里,現在該讓下一輩看看眼界.來來,喝酒。”
貢布舉起青稞酒。
一個多小時后,四人離開貢布家,方青葉喝的暈暈乎乎,出門被冰涼的夜風一吹頓時清醒許多。
“李燁,你經常幫鄉親在網上查資料?”方青葉問道。
“是啊,開始主要是本校小學生上網,后來附近村子里一些初中、高中生知道,放假的時候也過來學習,現在鄉親們想了解一些種植技術、市場行情也讓我和格桑幫忙看青葉,這可是要感謝你,你提供這30臺電腦所起到的作用,遠比我預想的用處大的多。”
聽到這些,方青葉心里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比賣給遠方表哥的網吧,價值大多了吧?
晚上睡覺的時候,方青葉和李燁擠一張床,兩人睡不著就閑聊起來。
“李燁,你打算一直在這里支教下去?”方青葉問道。
“其實,我現在已經不算是支教,我去年考了教師證,今年又考了當地的教師編,現在已經是正式教師。”李燁笑道。
“呵,徹底在這里安家啊?該不是為了劉熙格桑吧?”方青葉開起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