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17章 法國將是戰爭的關鍵

熊貓書庫    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
🔊點這里聽書

  “要我去支援?!”法軍指揮官凱勒曼指向西側隱約傳出槍聲的地方,對那前來求援的軍官大吼,“那里有超過7千名敵人,而這是整個利格尼茨的普軍總數量!”

  “可是,將軍閣下…”那灰頭土臉的傳令官詫異地朝那邊瞥去,又忙辯解道,“武姆茲將軍遭到猛烈的炮擊,在要塞南側突然出現了2萬以上的普魯士軍。”

  “抱歉,我這邊也遇到了突襲。請您回報武姆茲將軍,我真的無能為力。”

  那傳令官急道:“請您至少派出騎兵策應…”

  凱勒曼斷然道:“如果沒有騎兵掩護我的側翼,在退入克雷格尼茨之前,我的人就會被普魯士騎兵切成一塊塊地消滅掉。

  “埃卡爾德,派人送這位上尉先生回去。

  “卡魯斯,命令費里克斯團在那邊的林邊設立第二道防線,半小時后讓多爾特的人撤下來!”

  “是,將軍!”

  距離8公里外的利格尼茨要塞南側的緩坡上,接近60門大炮在早已設置好的陣地上朝貿然靠近的奧地利人噴吐著烈焰。

  武姆茲將軍根本沒想到,自己的奇襲遭到了普魯士人的反奇襲。

  在大量火炮的密集射擊下,他的前隊幾乎是立刻便被打散了。

  正當他猶豫著是否要原地展開軍隊,和前方的普魯士人來一場正面對決之際,從西南方向的低洼地帶冒出了大量普魯士軍隊,以整齊的線列陣朝他這邊撲來。

  毫無防備的奧地利人頓時陷入慌亂之中,好在普魯士人為了增加隱蔽性,將軍隊布置在了洼地內側,令武姆茲暫時擁有了地形的優勢。

  武姆茲也是經歷過七年戰爭和巴伐利亞王位爭奪戰的老將,當即抓住這唯一的機會,命令手下的精銳散兵團居高臨下向普魯士人的步兵線列發起了反沖鋒。

  與此同時,他讓瑙恩多夫的騎兵繞向北面,擺出要不惜一切代價強攻普軍炮兵陣地的架勢。

  普魯士利格尼茨方面軍指揮德里森將軍很快就接到了偵察兵的報告——足有10個奧地利的騎兵中隊,也就是1500名騎兵正在朝普魯士炮兵所在的緩坡側后方機動。那邊的地勢較高,幾乎與炮兵陣地齊平。如果騎兵從那里發起沖鋒,普魯士軍的大炮將會陷入危險之中。

  他頓時皺眉權衡起來——海因里希親王給他的命令是死守利格尼茨,而不是殲滅奧地利軍。

  他很清楚,眼下自己面對的只是奧地利前鋒部隊,后面很可能還有超過10萬的奧地利大軍。

  如果失去大炮,憑自己這3萬來人,根本不可能守住利格尼茨。

  片刻,德里森將軍對傳令官道:“命令約納斯的騎兵撤回來,全力阻截敵軍騎兵。”

  “是,將軍。”

  隨著雙方的命令傳出,在利格尼茨那四處起伏的丘陵上,一道綠色的細線穿過灌木叢不斷朝西北方向疾馳,距離奧地利主力部隊越來越遠,如同一群舍命撲向敵軍心臟地帶的刺客。

  而另一道淺藍色的細線則從奧地利人的東南方向繞了出來,避過奧軍主力,拼命趕回利格尼茨要塞旁的高地。

  如果這時候武姆茲從空中俯瞰,必然會嚇出一身的白毛汗。

  剛才那隊普魯士騎兵要是在他撤退的途中突然沖出來,他的主力部隊立刻就會被截為兩段,基本上就全都別想回到波西米亞了。

  另一邊,奧地利精銳散兵團開始借著荒草的掩護,四散開來,朝洼地下方的普魯士步兵線列沖去。

  他們經驗非常豐富,雖然是散兵隊形,卻能利用鼓手的鼓點提示,從不同位置站起身來進行齊射,大大增加了殺傷效率。

  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都是來自奧地利山區的獵手,槍法非常了得,借著高地勢帶來的射程優勢,在普魯士步兵還擊之前,便在后者的線列陣上“挖”出了不少的缺口。

  然而,在燧發槍時代,以劣勢人數硬沖步兵線列無疑是不明智的行為。

  很快,普魯士人的步兵線列前進到了射程之內,隨著數次齊射,密如暴雨般的槍彈覆蓋了奧地利散兵的藏身之處。

  緩坡上的荒草中,不斷傳出慘叫聲,而后便是一個個的尸體朝洼地滾落下來,在綠色的草皮上留下道道模糊的血跡。

  不到兩個團的奧地利散兵且戰且退,逼迫普魯士步兵線列不斷停下來整隊、射擊,在這不到一公里長的緩坡上,足足拖住了近萬名普魯士軍一個多小時。

  加上瑙恩多夫的騎兵拉扯出的缺口,武姆茲終于將主力部隊撤出了普魯士人炮兵覆蓋的范圍,而后開始有序地交替掩護撤退。

  接近黃昏時分,武姆茲終于在距離克雷格尼茨,也就是奧地利邊境十來公里處遇到了凱勒曼的法軍。

  直到進入了法國人構筑好的營地,武姆茲才算是心中略定,忙吩咐參謀統計傷亡情況。

  幾小時后,一份簡單的戰況匯報提交至他的手中。那報告顯示,大約1萬6千名奧地利士兵和9千名法國人成功地撤了下來。至于西側的巴伐利亞軍,由于沒有發生戰斗,反倒是和那5千名奧軍全都安全返回。

  主力尚存,武姆茲暗自松了一口氣。然而,此戰他的兩個最精銳的散兵團幾乎全軍覆沒,騎兵也損失了近4個中隊,連瑙恩多夫將軍都負了傷。

  故而奧軍損失的人數雖不算太多,但對戰斗力的影響卻相當嚴重。

  次日中午,當奧地利軍總指揮官拉西元帥率領主力部隊抵達利格尼茨邊境時,迎面正遇到了撤下來的武姆茲軍團。

  當他得知了昨天奧軍的慘敗之后,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按他原本的計劃,明天或者后天就能以突襲的方式拿下利格尼茨,而后兵指西里西亞首府布雷斯勞。

  然而,就武姆茲遭遇的戰況來看,普魯士人明顯早有準備。

  自己面臨的恐怕將會是一場硬碰硬的惡戰了…

  當利格尼茨慘敗的消息傳回維也納,整個城市都沸騰了起來。

  無數奧地利人瞬間被勾起了這數十年來三次西里西亞戰爭慘敗的痛苦回憶——這一系列失敗令奧地利丟掉了整個富饒的西里西亞地區,從此陷入了和普魯士爭奪德意志的局面。

  加上之前約瑟夫二世改革帶來的不良影響,維也納的貴族和市民們紛紛涌上街頭,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足有四五千人浩浩蕩蕩地涌向美泉宮,一路高喊著口號:

  “必須對前線指揮官拉西伯爵追責!”

  “向西里西亞增兵,我們絕不能再次經歷戰敗!”

  “撤換掉無能的拉西,讓勞東元帥指揮大軍!”

  “對,只有勞東元帥才能擊敗普魯士人…”

  同時,抗議人群中也夾雜了大量對王室不滿的聲音——他們把此次慘敗歸罪于約瑟夫二世的改革,認為是改革影響了軍隊的士氣,并抨擊皇帝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便貿然對普魯士發動戰爭。

  美泉宮。

  雖然抗議人群都被衛兵擋在王宮廣場之外,但約瑟夫二世仍能隱約聽到窗外傳來的嘈雜聲。

  在一陣咳嗽之后,神羅皇帝看向肅立在他病床旁的利奧波德二世和國務大臣考尼茨:“不用驅散抗議的人,你們沒聽到大家說要向西里西亞增兵嗎?這或許是個讓奧地利人團結起來的機會。”

  考尼茨試探著問道:“陛下,您看是否要對拉西元帥進行一些提醒?”

  他所說的提醒實際上就是斥責。

  拉西作為一名出生在彼得堡的愛爾蘭裔,政治上非常傾向于俄國。親法的考尼茨經常與他發生齟齬。

  約瑟夫二世擺了擺手:“請替我起草一份嘉獎拉西元帥的命令,他以豐富的經驗避免了我軍更大的損失。另外,嚴斥武姆茲將軍,指揮不當,導致了利格尼茨潰敗。”

  他雖然病重,但頭腦依舊清醒,知道此時必須全力支持軍隊總指揮,否則軍心不穩,這仗就不用打了。

  利奧波德二世一旁道:“陛下,現在看來普魯士人應該是有所防備,或許我們可以安撫一下匈牙利人,那里至少能征召到五六萬大軍。”

  匈牙利在奧地利統治下具有不小的獨立性,尤其是匈牙利貴族集團,經常會抱團與維也納對著干。

  此次受約瑟夫二世改革影響,匈牙利貴族的權利受到不小的影響,或者說,約瑟夫二世就是沖著削弱他們去的,故而匈牙利對于西里西亞的戰事采取消極對抗的態度,幾乎沒有派兵參與。

  然而想要發揮出奧地利的全部實力,卻絕不能缺少匈牙利。

  約瑟夫二世再次虛弱地擺手:“除了取消改革之外,沒有什么能讓他們滿意的。派圖古特男爵去趟巴黎,讓我們的妹妹再增加些兵力,可以用意大利的利益進行交換…”

  他話沒說完,廣場外的抗議人群突然猶如在滾油中潑入了冷水,爆發出震天的吶喊聲。

  約瑟夫二世皺眉看向考尼茨:“這是發生了什么事兒?”

  后者欠了欠身,快步走出皇帝的臥室,十多分鐘后又陰著臉返回,垂首道:“陛下,南尼德蘭剛傳回的消息,布呂歇爾率軍攻入了盧森堡。雷奧將軍兵力不足,在三天前遭遇慘敗。現在盧森堡西部已被普魯士人控制…”

  約瑟夫二世聞言,頓時劇烈地咳嗽起來,而后突然身體一歪,倒在了床上。

  利奧波德二世大驚,慌忙朝等在門口的御醫喊道:“里希特先生,陛下暈過去了!”

  御醫們在給神羅皇帝連續進行了三次放血,又服用了含有ya片的藥物之后,臉色煞白的約瑟夫二世終于在黃昏時分悠悠轉醒過來。

  約瑟夫二世已經虛弱地無法坐起身了,積蓄了半分鐘的力氣之后,用顫抖的聲音對利奧波德二世道:“命令勞東元帥率領兩萬名士兵,立刻趕往盧森堡增援。”

  后者頓時一驚,忙道:“陛下,如果此時分兵,西里西亞方向很可能會陷入兵力不足…”

  約瑟夫二世大口喘息著,艱難道:“拉西元帥會有辦法的…南尼德蘭必須保住。”

  奧地利在南尼德蘭經營數十年,守住那里比進攻西里西亞的勝算要大很多。而且約瑟夫二世也知道,如果南尼德蘭徹底丟失,將會嚴重影響西里西亞方面的士氣。

  他歇了一會兒,這才繼續道:“還有,向法國求助,讓他們協助勞東元帥…”

  這位帝國的皇帝一生兢兢業業,努力壯大奧地利的國力,此次躊躇滿志地準備奪回西里西亞,卻沒想到普魯士人竟然冒險將重兵留在了南尼德蘭,給予奧地利沉重的一擊。

  利奧波德二世見兄長虛弱得幾乎再次暈厥,忙撫胸領命離去。

  他出了皇帝的臥室,耳中又聽到了抗議者的喊聲,當即皺眉對衛隊長示意:“去將那些人驅散!皇帝陛下需要靜養。”

  “是,陛下!”

  奧地利外交大臣圖古特男爵帶著約瑟夫二世簽字的信件,日夜兼程趕往巴黎求援,卻在洛林遇到了法國王太子——后者正在這里檢閱即將開赴奧地利的法軍。

  當然,約瑟夫是專門在這里等奧地利使節的。

  布呂歇爾眼看就要攻下全盧森堡。屆時,奧地利在低地地區就沒有任何立足之處了。而他們的皇帝陛下此時只有求助于法國這一條路。

  法蘭西遠征軍的軍營中,約瑟夫看向神色焦急的圖古特男爵:“您是說,皇帝陛下要調動西里西亞方面軍趕往盧森堡救援?”

  “是的,殿下。”奧地利外交大臣取出了神羅皇帝的信,這雖是寫給瑪麗王后的,但給法國王太子完全沒有問題,“陛下希望法國能增派兵力馳援盧森堡,并就近提供后勤物資。”

  約瑟夫接過了信,卻是皺眉搖頭:“現在從西里西亞調兵,恐怕還沒趕到南尼德蘭,盧森堡就已經被普魯士人占領了。而且還會陷入南尼德蘭和西里西亞兩頭都面臨弱勢的局面。”

  圖古特嘆了口氣,他雖然知道情況多半如此——盧森堡的雷奧將軍僅剩下不到2千軍隊,絕對堅持不了大半個月。

  約瑟夫的臉上盡是關切與真誠:“眼下要想保住盧森堡,恐怕只有一個辦法。”

  圖古特立刻抬起了頭:“您是說?”

  “我國準備派往西里西亞的兩萬軍隊正好就在凡爾登,”約瑟夫道,“立刻出發的話,三四天就能趕到盧森堡,抵御布呂歇爾的攻勢。

  “而奧地利則無需從西里西亞調兵。這樣就能將南尼德蘭和西里西亞兩頭弱勢變為兩頭優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