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凡爾賽宮三條街外,一棟荷蘭富商購買的別墅里,法國外交大臣的高級顧問霍廷格帶著倨傲的神色對施梅爾彭寧克道:
“首相閣下,您知道,此事涉及整個低地的局勢,那位大人必須聯合多位內閣大臣,才有可能說服王太子殿下。”
施梅爾彭寧克連連點頭:“感謝塔列…啊,那位大人的無私相助,我一定不會讓他白幫忙的。”
霍廷格拿起桌上的筆寫下一行字:“30萬法郎,送去這個地址,事情就會出現轉機。”
施梅爾彭寧克怔了一下,但立刻便咬牙道:“好的,我一定盡快辦妥。請代我感謝那位大人。”
“我會的。”
霍廷格上了馬車,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三天后。
施梅爾彭寧克交了好處費,很快便得到霍廷格通知,說王太子在“那位大人”的建議下,已經同意約束弗拉芒人,讓荷蘭議會將邊境的軍隊調回去鎮壓叛亂。
此外,法國的瓦隆軍團也會在蓋爾登待命,如果荷蘭議會打不過威廉五世的軍隊,他們可以隨時介入——需要額外付費。
當然,這事兒是約瑟夫一早就決定的,讓塔列朗來通知荷蘭人。外交大臣先生則是將消息暫時壓下來,發了30萬法郎的小財。
霍廷格起身走到了門口,又停下腳步,轉頭隨口道:“對了,首相閣下,王太子殿下最近對丹麥人提出的那個‘國際海洋公約’很感興趣,荷蘭如果選擇加入的話,他應該會比較高興的。”
施梅爾彭寧克忙道:“非常感謝您的提醒,我回去之后立刻就向議會提出議案。”
維也納。
美泉宮。
弗朗茨二世盯著科布茨爾,惱怒地吼道:“這些該死的奸商,就連最貪婪的吸血鬼都只能做他們的學徒!
“波西米亞和厄爾士地區10年的鹽稅?他們干脆來美泉宮搶劫得了!”
科布茨爾的神色極為無奈:
“陛下,金融界都在擔心普魯士會對我國發起戰爭。羅斯柴爾德先生的要價已經是最低的了。”
他沒敢說出來,整個德意志地區的銀行家都認為奧地利會被普魯士擊敗,畢竟國內的叛亂還沒徹底解決。
這種情況下,給皇帝貸款很可能會血本無歸。所以必須要足夠的抵押物。
弗朗茨二世死死地捏著椅子扶手,雖然很不甘心被這些資本家敲詐,但旋即便想起了卡爾大公幾天前送來的報告。
奧斯曼人正在蠢蠢欲動,保加利亞北部地區集結了大量軍隊,隨時可能發難。
他認為,奧斯曼人很可能和普魯士人達成了某種默契,準備從南北兩面同時動手。
而眼下他的帝國別說進行備戰了,連卡爾大公的平叛軍隊都只能領到三分之一的薪水,一旦開戰,他就只有投降一種結果。
于是他便打算向高利貸商人借300萬弗羅林,用來籌措軍需物資,結果后者竟讓他抵押波西米亞和厄爾士10年的鹽稅。
他知道,這筆錢多半是無法按時償還的,所以幾乎是用兩地的鹽稅換了300萬。
簡直虧大了!
但形勢比人強,他宣泄了一陣怒火,便閉起眼睛對國務大臣揮了揮手:
“去告訴那個奸商,他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馬上給我金幣…”
后者還未來得及答話,便見皇帝的侍從領著摩西伯爵快步而入。
科布茨爾有些意外道:“您怎么回來了?”
摩西沒理他,激動地向弗朗茨二世躬身道:“陛下,好消息!我說服了法國王后,她同意向我國貸款1千3百萬法郎,利息只要16!”
實際上,這只是約瑟夫讓瑪麗王后將自己的決定告訴他而已,并非他“說服”了誰。
嗯,也是想讓老媽在娘家人面前露露臉,收獲一些感激。
弗朗茨二世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真的?!”
“千真萬確,陛下。”
弗朗茨二世的臉上瞬間充滿絕處逢生的欣喜若狂:“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的姑母總算還念著這點兒情分。
“哈,讓那個該死的奸商見鬼去吧!”
他又指向國務大臣:“科布茨爾伯爵,您立刻去用這筆錢準備后勤物資,運往利格尼茨。”
后者欠身:“是,陛下!”
摩西卻探手將他攔住,而后對弗朗茨二世道:
“陛下,法國王后還讓我告訴您,她知道帝國必須避免陷入兩面作戰的局面。
“所以她會設法讓普魯士人等到7月份之后再發起進攻。
“在這之前,我們要盡快平息叛亂,并擊敗奧斯曼人。然后集中兵力防御西里西亞。”
弗朗茨二世頓時瞪大了眼睛,嘴唇有些發顫:“哦,我最親愛的姑母…她,她真的是拯救了整個奧地利。上帝,我先前還非常惡毒地抱怨過她…”
科布茨爾卻是看向摩西:“可法國人準備怎樣拖住普魯士?難道是向西里西亞派兵?”
“她并未向我提到具體計劃。”摩西伯爵道,“但眼下我們也只能相信她能夠做到。
“反正,情況也不可能更糟了,不是嗎?”
科布茨爾默然。
弗朗茨二世已是急切地對侍從示意:“去請貝塞拉爾侯爵來,快!”
“是,陛下。”
摩西伯爵則對皇帝道:“陛下,還有件事,法國王后還提到,希望您能頒旨讓神圣羅馬帝國加入‘國際海洋公約’組織。”
“國際海洋公約?那是什么?”
“一個丹麥人發起了規范海洋權益的組織。”摩西遂將“海洋公約”的主旨介紹了一遍。
一旁的科布茨爾瞇起了眼睛:“這個公約顯然是針對英國人的。”
弗朗茨二世冷哼道:“那有什么不好?先前該死的英國人拋下我們時就如同丟掉一只破靴子。
“現在我們也沒必要在乎他們的想法!
“我認為,完全可以支持這個‘海洋公約’。”
他會答應得這么利索,確實是有想要報復英國一下的因素,但更多的則是不可能拒絕法國的條件。
畢竟加入一個對奧地利幾乎沒什么影響的“公約”,總好過向奧斯曼和普魯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