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87章 引力紊亂

熊貓書庫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點這里聽書

  李青松看到,一些星獸仍舊在戰場前線對己方展開猛烈的沖擊,另一部分星獸則有意的脫離了戰場,并在浩瀚星空之中展開了猛烈的機動,且這航線與目標似乎隱隱有著某些規律在內,似乎…它們在主動布置著什么。

  一些星獸而已,能布置出什么東西?難不成是什么新型的戰陣?

  所謂陣法之類,李青松當然是不相信的,但通過一些組合調控火力網、防護網,平衡各作戰單元防御與進攻之類的配合戰陣卻是切實存在的。

  李青松雖然暫時不知道這些星獸具體要搞什么名堂,但很顯然的一點是,不管它們想要做什么,自己都要竭盡全力的去阻擋才是。

  在這一原則的指引之下,李青松的龐大艦隊頓時加強了攻勢,戰場之中的烈度立刻提升。

  但似乎有點晚了。

  算上后續從外部星空匯聚而來的,總計達到了百萬頭以上的龐大星獸各自占據了這顆行星周邊不同的地方,然后同時向太空之中釋放能量。

  下一刻,李青松陡然間感覺到,己方艦隊所處的這處空間似乎“不穩定”了起來。

  如果將空間比作一片大海,那么在之前時刻,這一片大海風平浪靜。但這一刻,海面上卻刮起了狂風,卷起了巨浪。

  空間自身曲率變化與波動,表現在外界便是引力的不穩定。這一刻,來自四面八方所有方向的,時而停下時而出現的,高低不一的引力席卷而來,拉扯的李青松的戰艦甚至于都無法正常航行,就像是巨浪之中跟隨著水面不斷起伏的船只一樣。

  甚至于有一些防護力較弱的戰艦與飛船在這“驚濤駭浪”之下,被瞬間撕裂,以一場爆炸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直到此刻李青松才完全明白,之前那些巨型星獸對自己展開決死沖擊,恐怕并不是真正想要沖破己方防線,而是為了這種未知的通過改變空間曲率來引發引力紊亂的戰術在爭取時間!

  “這是什么戰術?引力紊亂?這種戰術似乎不是引力階段的存在所能掌握的!”

  引力可以改變空間曲率,空間曲率反過來自然也可以影響引力。這種戰術,引力階段的文明確實具備理論上掌握的可能性。

  如此看來,這些星獸用出這一戰術似乎并不算違背常理。但粗粗理解完這種方式后,李青松便立刻得知,要發動這一戰術,首先需要對空間具備極為深刻的理解才行。

  就像是某些化學物質的提純工作,如果古代人能掌握方式方法,他們也確實存在提純出來的可能性。

  但關鍵點就在于這方式方法上。因為這種方式方法唯有科技發展到一定高度才能掌握。

  此刻,這些星獸掌握了引力紊亂這一戰術,就像是古代人掌握了化學提純技術一樣,幾乎可以確定,一定有更高級別的存在“傳授”給了這些星獸這個戰術!

  那個更高級別的存在…至少也是暗力級別,甚至更高也有可能!

  這些星獸背后竟然還牽連著暗力,甚至空間級別的存在?

  李青松心中陡然閃過一抹危機。

  現在脫離戰場,就此撤走?

  不行!這個莫萊斯文明還沒有搞清楚首尾,這一撤退,未來幾乎不可能再有這么好的運氣遇到他們。

  現場審訊,甚至于直接強行把這個文明打包帶走?

  也不行!他們對自己敵意強烈,自己又面臨著星獸天災的全力圍攻,根本騰不出手去料理他們!

  既然如此,那就…

  殺人滅口!

  滅掉這個星獸天災!把它們全部殺死,這樣它們就沒辦法找幕后靠山來控告自己了。

  反正現階段,伴隨著自己的強勢介入,那些游蕩在星空各處的星獸都在向這里匯聚。除了它們視之為巢穴的那顆冰巨星之外,李青松在太空各處已經搜索不到任何星獸存在了。

  就算偶爾能有幾頭漏網之魚,失去了群體,它們尋找靠山控告自己的時間恐怕也會被大大拉長,這便為自己爭取到了逃跑的時間。

  到時候自己一走了之,星空如此浩瀚,連毀滅者文明都沒能找到我,你們還想把我找出來?!

  這既能拖延可能存在的自己被報復的時間,也能解除星獸們的威脅,讓自己能騰出手來料理這個莫萊斯文明。

  腦海中剎那間轉過了千百個念頭,李青松立刻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那么…

  萬有力場!

  這一次,面對著在引力紊亂戰術攻擊下,己方岌岌可危的局面,李青松終于拿出了自己真正的底牌。

  數十億臺萬有力場組件迅速布設在了更外圍的太空之中,千億名儲備克隆體也各自從冬眠飛船之中蘇醒,迅速來到了控制臺上。

  一切準備完畢,李青松果斷下達了命令。

  剎那間,原本就因為空間曲率改變而混亂不堪的戰場,在這一刻更加混亂。

  那些龐大星獸身體上如同被引爆了炸彈一般,瞬間便被那些因為自身物質被強行轉化的能量所籠罩。

  爆炸慢慢消失,空間曲率也慢慢恢復了平靜,如同驚濤駭浪的大海雨過天晴。

  那一百多萬頭龐大星獸,一瞬間之中便被李青松殺死了70多萬頭!

  萬有力場的威力,在這一刻終于得到了實戰驗證。其結果也讓李青松極為滿意。

  “不愧是我專門研發的戰略武器,不愧是我付出千億名克隆體的生命,以及數十年工業積累才打出的進攻。

  現在,趁著這些星獸陷入慌亂恐懼,趕快滅掉它們,趕緊料理了莫萊斯文明,然后立刻撤離!”

  李青松再度發動了攻勢。但局勢的發展再一次出乎了李青松的預料。

  李青松看到,在被自己瞬間殺死了70的同伴后,這些星獸雖然無法再打出如同引力紊亂那般的進攻,卻并沒有如同自己預料的那樣,陷入到慌亂與恐懼之中。

  它們甚至更加兇暴,進攻更加猛烈,完全就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

  如果單純只是如此,那也沒什么,無非就是多費一番手腳就能滅掉而已。但…

  從那顆冰巨星那里,涌現出來前來支援的星獸數量竟然再度增加!

  李青松原本以為那顆冰巨星僅僅只是星獸們的棲息地而已。

  在之前的戰斗之中,這些星獸應該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那顆冰巨星那里沒剩下多少了。

  這從之前,從冰巨星云層之下出現的星獸數量越來越少也能看出來。

  但沒想到,竟然還有如此巨量的星獸隱藏在冰巨星的云層之下?

  又或者,其實并不是原本就有的星獸隱藏在那里,而是…繁衍?

  這后面出現的星獸,都是剛剛才繁衍出來的?否則它們怎么會玩這種添油戰術?干嘛不一次性把所有星獸全都投入戰場?

  綜合思考片刻,李青松漸漸開始傾向于第二種推測。

  既然如此,那么單單只解決巖質行星這里的星獸就不夠了。

  那么…

  李青松的艦隊在這一刻驟然分裂,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仍舊圍困著那顆巖質行星,死死壓制著莫萊斯文明的艦隊,讓他們無法突圍離開,另一支艦隊則迎著從冰巨星那里延伸過來的,由眾多前赴后繼的星獸匯聚成的河流,逆流而上,在不斷的殺戮與進攻之中,硬生生將這一條河流壓回了冰巨星那里,然后,直接將這顆氣態行星也完全包圍住。

  這一刻,李青松終于確認了自己之前的猜想。

  這顆冰巨星確實不僅僅只是一個棲息地那么簡單,而是一個可以供星獸們繁衍生息的真正的巢穴。

  飛入冰巨星的探測器讓李青松親眼看到了星獸們的繁衍過程。

  一頭龐大的星獸腹部裂開一個巨大的口子,一頭重達百噸的幼崽星獸咆哮著誕生,然后立刻開始大口大口的吞食冰巨星之中的氣體,像是鯨魚吞食蝦群那樣,小蝦會被留下,海水則會被過濾出去。

  此刻這顆冰巨星內部同樣如此。無用的氣體被直接排出體外,有用的元素則被留在體內。

  這頭幼崽星獸的身體迅猛的成長著,不過十天時間而已,自身質量便從原有的不足千噸,直接暴漲到了三千噸以上,甚至還在快速的增長之中!

  在冰巨星的其余地方,李青松還看到眾多星獸在身體增長到一定程度,有的是五千噸,有的是一萬噸,似乎因為“血統”的不同而各自有著不同的體重上限一般,一旦到達自身體重上限,這些龐大的星獸便會咆哮著沖出云層,進入太空,向著李青松的艦隊展開猛烈進攻。

  李青松嘗試著在原來木星飛機的基礎上制造出了一些特殊型號的,適宜在大氣層內部戰斗的飛船出來,投入到了這顆淡藍色的冰巨星之中。

  但很快,李青松便發現這完全沒有用處。

  且不說能不能在大氣層內部擊敗并消滅這些星獸的問題,單單是在厚重云層的環繞之下,能否找到這些星獸都是一個大問題。

  冰巨星雖然質量和體積都小于木星那樣的氣態巨行星,但自身也是極為巨大的,其半徑足足高達2.5萬公里左右,體積有地球的幾十倍。

  在它們內部同樣存在一個壓力極高,溫度也極高的,由水、氨和其他揮發性物質組成的熱且稠密的流體,與氣態巨行星的液態金屬氫海洋類似。

  有證據表明,這些星獸甚至能穿透流體層,深入到冰巨星的地核之中。而那里,就算以此刻李青松的科技程度都也無法到達。

  綜合來看,只要這些這顆冰巨星還存在,那么這些星獸就始終能得到完善的庇護,不可能被自己完全消滅。

  以這些星獸所表現出來的無法交流、殘忍兇暴,只知道殺戮與進攻的特性來看,只要不消滅它們,它們就會始終源源不斷的產出后代,始終占據自己極大精力,讓自己根本沒辦法騰出手來料理莫萊斯文明。

  這還真是有些難搞了。

  李青松心中轉了轉,嘴角浮現出一抹冷笑。

  只要這顆冰巨星還存在著,我就拿你們沒辦法?那我就毀掉這顆冰巨星!我看你們還能往哪兒躲!

  一邊仍舊保持著對莫萊斯文明的絕對壓制,讓他們無法趁亂逃走,李青松一邊讓自己的龐大艦隊降臨到了距離這顆冰巨星最近的一顆巖質大行星上。

  原本同時對抗星獸天災和莫萊斯文明的李青松是沒有那么多精力開啟工業體系的建設的。

  不過此次李青松所需要的工業造物較為單一,且難度較低,可以完全交給元始AI去做,如此便無需占據自己略顯緊張的生物智能了。

  在這顆死寂星球上,龐大的工業體系迅速搭建,并在僅僅一年時間內搭建完成。之后,無數座工廠開始轟鳴,在元始AI的控制之下,開始生產一樣東西。

  是的,僅僅只生產一樣東西而已,且對于此刻的李青松來說,并沒有多少科技含量的東西。

  若非如此,李青松也不可能在同時對抗兩大引力級別存在的同時展開生產。

  這種東西的用途僅有一個,抽氣。

  將組成這顆冰巨星的氣體抽走,抽到太空中去!

  它分明就是一個大號的抽氣機而已。

  這種抽氣機有著長長的,達到了500公里的管道,頂端是一些噴射固定裝置,能令這一端始終對著太空,另一端則沉入到冰巨星500公里以下的內部,上面裝備著一些風扇、沖壓和加壓裝置。

  這一端,在達到了地球大氣壓數倍的壓力之下,在那些風扇和多級加壓裝置的共同運作之下,組成這顆冰巨星的氣體在來到管道出口的時候,會被加速到每秒鐘21公里的速度。

  這顆冰巨星表面的逃逸速度也不過才20.6公里每秒鐘而已!

  一旦物體的運動速度超過了20.6公里每秒,這物體便會掙脫它的引力場,進入到太空之中且永遠不會再回來。

  此刻,李青松“安裝”到這顆冰巨星內部的第一批一萬臺巨型抽氣機已經開始了運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