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4章 川軍

熊貓書庫    抗戰從淞滬開始
🔊點這里聽書

  …他們除了軍帽是統一的,其他穿戴隨心所欲,雨傘、毛巾、茶壺、草鞋全被繩子吊在槍口上。

  有的人提著鳥籠牽著狗,甚至有人抱著猴…

  以上有關于抗戰前期川軍形象的內容,是一個叫作格雷厄姆·佩克的洋人,在一本穿越中華墻的書中如此寫到。

  我不得不承認,川軍兄弟們的軍容就是這樣的糟糕,甚至還能用滑稽來形容;但是一點都不影響他們,在打小鬼子的時候是那樣英勇…

  …節選自胡彪日記合集胡說…

  “劉參謀,這黑燈瞎火的大晚上,準備帶我們去哪里啊?”

  開口詢問間胡彪腆著一張臉湊了上去,一邊遞上了一包沒有開封過的沙子煙,一邊在嘴里問了起來。

  需要說明的是,胡彪從現代位面帶過來的一應物品,到了淞滬戰場這里之后,都被那個未知神秘的存在做了一些偽裝。

  像這一包沙子煙,胡彪他們看到后自然是現代位面的正常模樣。

  但是淞滬戰場,又或者說是這個世界的人看到后,卻是他們熟悉的老刀牌子香煙,連過濾嘴都沒有的那一種。

  關于這一點,胡彪在朱聰身上算是得到了證實。

  而面對著胡彪的詢問,劉參謀依然是不假顏色的冷漠,推開了胡彪的沙子煙后,嘴里淡淡回答了一句:

  “少廢話,等到了地方你們就知道了。”

  “特么!拽個毛線,老子就帶過來兩煙,還不稀罕給你了。”胡彪收起了煙后,心中暗自罵了一句。

  隨后的時間里,胡彪等人就坐上了一輛卡車出發了。

  接下來的這一段路程其實不太遠,也就是不過20來公里遠的樣子,路上卻是花費了快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主要的原因,還是白天幾乎沒有幾個人行走的路上,現在卻有著數量驚人的部隊、車和馬車、驢車在行進。

  甚至在不甚寬闊的馬路上,還有很多恨不得將所有家當,都背在了身上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夾雜在其中。

  軍民雙方加到一起的數量相當驚人,時不時就把路給堵住了。

  卡車走走停停中,原本心情就糟糕的博叔還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癡線(神經病)啊!大晚上的瞎折騰干什么,白天這路就不能走了嗎?”

  聲音落下,胡彪這個老鳥還沒有來得及說點什么了。

  一個同樣蹲在了車廂里,應該是防止他們在半路逃走的上等兵,一臉苦澀地開口:

  “當然不行,現在我們的飛機基本打光了;所以鬼子一到天亮后,經常會升起一個個大氣球,只要我們的部隊一調動他們就能看到。

  然后小鬼子的飛機,又或者是炮彈就會招呼過來。

  每一次炮擊、飛機掃射下來都會傷亡慘重,一個營也許會少掉一個連,甚至還要更多一些。

  吃虧的次數一多后,現在不管做點什么都只能趁著晚上。”

  聽到這樣一個說法,超子習慣性地就想要吐槽一兩句,可是想到了現在身上的麻煩,就因為白天管不住嘴,又把嘴給重新閉上了…

  ******

  在晚上11點左右,胡彪他們終于到地方了;從蓋著篷布的車廂里下來后,才發現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南翔鎮的火車站。

  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在這里他們看到了一支意外的軍隊:川軍。

  是的!就是川軍,更為準確地說,是楊森所率領的川軍20軍。

  他們一共12000人,在九月初奉命從貴省出發,先是步行將近兩千里抵達了湘省的省城長沙。

  接著,改乘火車沿粵漢、平漢、隴海、津浦、京滬鐵路向上海進軍。

  懷揣著保家衛國這樣一個樸素的念頭,他們經過了四十來天的漫長時間,跨越了數千里遠漫長的路程,終于來到了魔都。

  此刻只見在車站外的空地上,他們或站或坐,用著期待而茫然的眼神,打量著這個與家鄉可以說截然不同的所在。

  不得不承認一點:對比起了見過的中央軍精銳,這些人的賣相上寒酸得厲害。

  川軍的個子普遍不高、且有些瘦弱。

  他們頭上戴著一個大大的斗笠,身上的軍裝老舊、而且嚴重的不統一;魔都的十月份天氣里,很多人還穿著短褲了。

  不過是光著的雙腿上綁著綁腿,腳上穿著一雙草鞋。

  很多人的腰間,還掛著一根抽葉子煙的煙槍;在人群中,胡彪還能看到鳥籠子、中華田園犬、猴子等神奇的存在,

  這打扮和形象,不要說比起了中央軍,連胡彪最初加入的蘇省保安團第三補充連都是不如。

  武器方面與中央軍的差距,更是大到了驚人的程度。

  無他!現在這些川軍應該剛剛下車,正以團為單位進行聚集了,所以他們的輕重裝備都會集中放在了空地上,一看之下就一目了然。

  火炮?一個團也就是四門迫擊炮而已,型號應該是20式82毫米迫擊炮,炮彈的數量不多。

  機槍?重機槍好像只有團直屬部隊,一共才有著六挺。

  輕機槍的數量倒是多一些,不過每一個連也就是兩到三挺而已。

  就連最基本的步槍,貌似也沒有辦法做到人手一支;一個上百人的連,全連也就是六七十支的樣子。

  而且還有一半的步槍,連刺刀都沒有配上。

  因此在很多人的背上,背著的是一把大刀。

  對了!胡彪當日在七號戰地上,拿著漢陽造起碼打出了數百發子彈,對于這種武器也算是相當熟悉。

  看著這些互相間支撐成一堆的漢陽造步槍,總感覺有點哪里不對勁。

  等到走近了一點后才反應過來,這玩意應該是傳說中的川造七九式步槍。

  所謂的七九步槍,就是漢陽造的另一個說法;川造七九式步槍,則是指在川省成都兵工廠生產的那一種。

  使用的鋼材質量不達標,加工的精度也不夠,工藝粗糙。

  所以導致整槍性能不佳,射程近,故障多,一些子彈出膛到200米外就不走直線,打上幾槍后槍膛發熱,就拉不動槍栓。

  當然了!以上的川軍雖然裝備和軍容都相當寒酸,可是胡彪等人看在了眼里卻沒有一點看不起的意思,反而是充滿了更大的敬意。

  身為現代人,有幾個不知道川軍在抗戰時期的付出。

  350萬人先后參戰,參加了二十八場大型會戰,六十四萬傷亡,二十六萬戰死沙場,參戰人數和犧牲程度均居全國之首。

  尤其是以如此低劣的裝備參戰,越發讓人心生敬意。

  唯一的問題是,就在他們對著這些川軍先輩,心中充滿了濃濃敬意的時候,一個巨大的噩耗傳來。

  劉參謀回頭,對著他們嚷嚷起來:

  “你們幾個磨磨蹭蹭地干什么,都走快一點;我辦理完了交接后還要趕回去,今后你們就是川軍的人了。”

  聞言之后,胡彪等人齊齊‘啊’的一聲就出來了。

  到了這樣一個時候,他們才反應過來即將加入的新部隊,居然是川軍。

  那啥!他們是敬仰川軍先輩們沒錯,可是讓他們今后跟著川軍混就不同了,畢竟傳說中川軍在抗戰前期,可是被嫌棄的厲害。

  哪一個戰區都不要,可以說補給方面幾乎沒有,那日子過得叫一個艱難。

  所以說,他們既然都是在戰場上與小鬼子拼命,為什么不跟著一個闊氣一點的部隊混,死得舒服一些了。

  哪怕什么稅警總團、教導總隊、德械師這些指望不上,也得是土木系這些啊?實在不行東北軍也能商量一下,因為東北軍雖然不受待見,可人家的家底多少厚實一些。

  可為什么,偏偏是川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